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学家王蘧常晚年住在吴兴大楼 沈琦华

.

新民晚报2021.10.12

.

扫二维码看视频号

王蘧常,字瑗仲,浙江嘉兴人,文史学家、书法家,曾任教于交通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以经学、史学、诸子学、谱传学、文献学著称,在书法界以章草而闻名。王蘧常的旧居在吴兴路上的吴兴大楼内。

  师承国学大师

  王蘧常1900年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书香世家,父亲王甲荣是近代著名诗人。王蘧常5岁读《四书》《毛诗》,7岁读韩愈、柳宗元文章,作诗10余首,被誉为“神童”。他10岁入学堂,白天上学,晚上在父亲指导下读《史记菁华录》《纲鉴易知录》等史书,对中国历史了然于胸。深厚的家学渊源之外,王蘧常追随过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他从唐文治学经文,从梁启超治文史,从沈增植和康有为学书法,为他的博通奠定了底色。

  在王蘧常的求学经历中,不得不提无锡国专。无锡国专由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于1920年创办,在传统文化式微的当时,这所学校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教学研究对象,成为20世纪教育史上特别的存在。无锡国专第一届招生仅24人,却有1500多人报考,王蘧常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唐文治的学生。自此,从学生、留校任教,再到无锡国专的教务长,他不仅是唐文治最得意的弟子,更作为他教育事业的接班人,在长达60多年的教育人生里,为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承鞠躬尽瘁。值得一提的是,王蘧常也是复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的学科奠基人。

  王蘧常的章草在近代书坛享有极高声誉,著名书法家谢稚柳曾评价他的书法“是章草,非章草,实乃蘧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王蘧常一直保留着传统文人的习惯,无论写文章、书信,还是记日记,全都用毛笔,并以文言书写,这在他那一代文人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践行传统文化

  吴兴路246弄1-4号是四栋高层建筑,大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们通常称这里为吴兴大楼。王蘧常旧居在吴兴大楼的3号楼,他是晚年搬入这栋大楼的,和他一起搬入吴兴大楼的有左翼电影、戏剧的领导人之一于伶、著名作家师陀、文学翻译家孙大雨、物理学家谢希德、青铜器专家马承源、著名学者王元化等。

  王蘧常原来的家不宽敞,办公、写字、给研究生上课都在他的卧室里进行,那些大幅的对联都是在吃饭用的八仙桌上写的。搬入吴兴大楼后,他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当时,王蘧常已过耄耋之年,但仍读书不倦。若晚上睡不安稳,便从脑子里搜罗些文章来背,不拘经史子集。如果背得顺畅,便一觉睡到天亮。据说有一次背诵欧阳修的文章,忘了一句,结果王蘧常硬是半夜起来,从床底寻出《欧阳文忠公集》,找到那一句,方才安心睡下。

  有人这样评价王蘧常:二十世纪的文化史是一段新旧文化不断角力的历史,王蘧常先生坚守了一条似乎与他所处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道路,他将国学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继承下来,成为这种“活文化”的创造者和践行者。王蘧常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日前公布的首批“上海社科大师”。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蘧常:不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百年巨匠 | 王蘧常
简述王遽常出色的良师益友
初臨王蘧常章草書《正氣歌》
临摹王蘧常章草
《王蘧常章草选》(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