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作农耕起源--中国稻文化

  起源与进化路线:可能的路线有三种:第一种情况:湿地野生稻→古栽培稻→栽培水稻(
古栽培稻与栽培稻的界限不明)→籼稻、粳稻变异的出现→水稻向高纬度区域传播过程中,籼稻和粳稻的分离。考古学以及民族学的研究成果都支持这一进化路线,这也是大部分学者们所认可的进化路线,而水稻与旱稻的分化只是水稻进化的一个分支。从文化人类学上,关于傣族人与佤族人之间为争夺稻种而开展争斗的传说故事也许是旱稻从水稻演化的佐证;第二种情况:旱地野生稻→古栽培稻→旱稻与水稻的分化→栽培水稻→水稻向高纬度区域传播过程中,籼稻和粳稻的分离。假设稻作农耕起源于旱地野生稻的话,水稻农耕是经历了从旱地到水田的进化路线。日本学者渡部忠世主张稻作农耕起源
于旱地野生稻。但是,旱稻的栽培技术比较简单而粗放,始终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技术的发展和进化缓慢,而且与旱稻(山稻)有关的文化内涵也比较单一,另外,在云贵高原的山地从事旱地稻作农耕的民族主要是氐羌系民族,这些民族从原居住地青海、甘肃一带被迫迁徙,南下到达云贵高原的时间为秦汉时期,而我国的稻作农耕保守地讲也有七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七千多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农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以很难想象水稻农耕源之旱地野生稻;第三种情况:水稻和旱稻分别经历了各自的进化路线。也是说,旱地稻作农耕直接起源于旱地野生稻,而水稻农耕则起源于湿地野生稻。但是水稻农耕和旱稻农耕在进化过程
中相互之间不发生交叉的可能性非常小。从族群上分析,现在水稻生产技术比较发达的都是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他们所种植的都是水稻;而现在种植旱稻的山地民族大部分都是古代氐、羌系、百濮系的后裔以及部分南蛮系民族。这些山地民族接触稻作农耕的历史都比较短,他们是后来者。另外,平地水田农耕与山地旱稻农耕之间有一个过度性的中间类型稻作农耕形态,这就是山地梯田水稻农耕。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平地从事水田稻作农业的基本上都是古代百越系后裔各民族,如壮族、傣族、侗族、布依族、水族、毛难族、仫佬族等;而在山地从事旱地稻作农耕以及旱地作物农耕的是古代氐羌系、百濮系以及南蛮系的后裔,如彝族、基诺族、拉祜族、傈僳族、佤族、瑶族、畲族等。
  平地水田农耕与山地旱稻农耕之间还有一种过度性稻作农耕形态,这就是梯田水稻农耕。在山地具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开创梯田水稻农耕的是哈尼族、苗族、瑶族等民族。在历史上,各民族在从事稻作农业的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前后顺序;在从事稻作农耕的各民族在空间分布上也
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空间分布也是各个不同民族与稻作农耕接触的时间顺序以及力量对比的体现。从事坝区(山间平地)水田稻作农耕的百越系民族稻作农耕历史最悠久;从事山地旱稻农耕的氐羌系、百濮系以及南蛮系的民族与稻作农耕的接触较晚;而在山地从事梯田农业的哈尼族、苗族等民族在与百越族群的接触较早,并从百越族群那里吸收了稻作农业和相关的祭祀文化。当这些民族开始从事稻作农业时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地已经被百越族群的各民族占领,所以他们只好开辟梯田,开创了了梯田水稻农耕文化。苗族的情况则有些特殊。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九黎”部落集团,原居住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其首领是战
神蚩尤。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集团在著名的涿鹿之战中被炎黄联盟打败以后,南渡黄河逐步定居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三苗集团。后来三苗集团中的一个分支在中原统治集团的压迫下逐渐南下,然后进入大山之中,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苗族群体。苗族的祖先在长江流域时应该已经掌握了水稻生产技术,但后来被赶进山区以后就再也没有条件从事平地水田农业,进而利用已经掌握的水稻生产技术在有水源的地方用其勤劳和智慧开辟了梯田水稻农业技术。从民族学角度来看,苗族拥有非常丰富而完整的稻作祭祀文化,说明苗族人种植水稻的历史非常悠久。
  起源与进化条件:水稻农耕的起源以及水稻的进化要满足最基本的条件,如野生稻的栖息条件(湿地或旱地);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没有其他可供人类食用的充足食物来源;由人口的增长带来的食物供应的压力。
  起源与进化的动力:
野生稻的大量栖息→人类对野生稻粮食价值的认识以及利用→由于充足的食物供应,人口增长→仅靠野生稻的采集已不能满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食物需求→出现紧迫的食物供应压力→激发人类的智慧→尝试野生稻的驯化、人工栽培→原始水稻农耕的诞生。这就是笔者假设的水稻农耕起源的路线图。总之,食物供应压力是农耕文化诞生以及进化的最大动力。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也完全一样,糯稻文化圈的变迁、杂交稻的出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业起源研究的生物进化论视角
旱稻或许能为粮食安全独辟蹊径
水稻
旱稻的种植方法}
抗旱、丰产、优质旱稻品种及配套高效旱作栽培技术
关于旱稻在诸城推广种植的调查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