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吉林省)
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吉林省)
(发布日期:2005-4-12 10:29:00)
B2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992—2002


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for production technique Of high quality rice


2002-12-20发布          2002-12-3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992—2002


前   言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梅河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英奎、金斗浩、卢红、张志财、李兆芬。




















DB22/T992—2002

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优质米水稻生产的一般要求、栽培技术以及及时收获、运输、加工。

本规程适用于吉林省优质米水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891 优质稻谷

NY5116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GB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90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59 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

NY/T5190 无公害食品 稻米加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优质米水稻

  由优质水稻品种生产,质量符合GB/T17891的规定。

3.2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

3.3 

安全排水期

  稻田施肥及施用农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

4   一般要求

DB22/T992—2002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5116的规定。

4.2 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或地方审定通过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水稻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要依据当地自然条件,选用优质、抗逆性、熟期适宜和在市场上畅销的优质品种。目前吉林省内推广的优质品种有晚熟品种:秋田小町(147d)、吉粳81(145d)、超产一号(145d)、吉粳66(145d)、农大7号(145d)、吉粳73(148d);中晚熟品种:农大3号(142d)、吉粳83(141d)、珍富10号(138d);中熟品种:富源4号(136d)、通88-7(135d)。

4.3 产量指标

每公顷7500-8500kg。

4.4 肥料使用准则

4.4.1 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规定。

4.4.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4.4.3 安全排水期5-7d。

4.5 农药使用准则

4.5.1 农药使用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

4.5.2 安全排水期5-7d。

4.6 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5 栽培技术

5.1 种子处理

5.1.1晒种     

 浸种前在户外阳光下将稻种平铺8-10cm晒2-3d即可。

5.1.2盐水选种

 按50kg水加10-12kg粗盐的比例配成密度为1.13g/cm3盐水。选种时,稻种先倒入盐水中,倒入量按体积计算,不超过水的一半,边倒边搅拌,等到种子下沉后,捞出上面的秕子,然后捞出下沉的饱满种子,接着把捞出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洗两遍,以免盐分进入种子内影响发芽。洗种子用的清水用过2-3次后要更换,可倒入盐水中循环使用。

5.1.3浸种消毒

浸种时一定使水面高出种子15cm,浸种时间随水温而定,一般水温15℃时浸种5-6d,水温10℃时浸种7-8d。同时选择相应高效低毒消毒剂进行消毒。

DB22/T992—2002

5.1.4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进行催芽,方法要依据消毒剂的类型而定。需要清洗的消毒剂可以将种子清洗后放入40-50℃温水中预热,温热后立即捞出;不需清洗的消毒剂可直接将种子捞出放在保温处催芽,种子堆积厚度不超过50cm,种子中间放上温度计,控制温度在28-30℃左右,两天就能发芽。发芽时每天要翻动3-4次,使种子内外温度均匀一致,防止高温烧种。

5.2育苗

5.2.1整地作床

 苗床地应选取背风、干燥、平坦、向阳、水源方便的庭院或园田地。根据育苗所采用的大、中、小棚先划出场地,育苗面积按秧本田比例为1:120计算。苗床地浅翻5-10cm,将营养土调制剂施用总量的30%用在苗床上,并用毒饵或置床浇药液防治地下害虫,然后耙细整平。同时,在播种10d前扣棚,播种前1d浇透底水。

5.2.2营养土准备

 营养土要选用河套土、渠干土、林地或岗地旱田土,取土时间最好在头年的7-8月份结合积肥进行。取土量旱育苗按每100m22000kg、钵盘育苗1000kg计算。育苗前要对营养土进行结构调整,方法是加入25-30%的非碱性草碳,或用细格荛、马粪等腐熟的堆肥混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营养土调制剂。如果配制的营养土碱性较强,还要进行调酸至PH4.5-5.5左右。最后将营养土混拌均匀过筛堆积备用。

5.2.3 播种

5.2.3.1播种期

根据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吉林省平原地区可在4月上中旬播种,半山区及山区可在4月中下旬播种。

5.2.3.2播种方法

可采用隔离层育苗、盘育苗和塑料钵盘育苗三种播种方式。

5.2.3.2.1 隔离层育苗播种法 

5.2.3.2.1.1 在床面平铺有孔地膜(地膜打孔规格4×4cm,孔径4mm)或编织袋,床的四边用3cm高框架围起来。

5.2.3.2.1.2 装2.5cm厚营养土,刮平。按每平方米5kg左右量浇透水。

5.2.3.2.1.3 待水渗透后及时进行播种。每平方米播芽种200-250g,先播种子量的2/3,再用剩余的1/3补播均匀,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床土贴实。

5.2.3.2.1.4 覆盖1cm左右营养土,以不露种子为准,尽量少覆土。

5.2.3.2.1.5 施苗床除草封闭剂,盖上一层地膜。

5.2.3.2.2 塑料钵盘播种法

5.2.3.2.2.1 装土,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盘刮平,用压土板压至2/3。

5.2.3.2.2.2 播种,用配套播种器播种,保证每钵2-3粒芽种。

5.2.3.2.2.3 覆土,以不露种子为准,尽量薄而均匀。

DB22/T992—2002

5.2.3.2.2.4 置盘,置盘前一天将苗床浇透水,置盘时要将钵盘压入床土0.5-1cm,盘与盘间不留缝隙。置盘后用细眼喷壶浇透水。

5.2.3.2.2.5 复膜,用封闭剂封闭后,平铺一层地膜。

5.2.3.2.3 盘育苗播种法与隔离层育苗播种法基本相同,但要注意置床的平整和适当增加播种量。

5.2.4 秧苗管理

5.2.4.1播种-出苗

 出苗前如果苗床缺水,应及时浇一次透水,棚温控制在30℃以内,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

5.2.4.2 出苗-1叶1心

 出苗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晴天进行适当通风炼苗,床土水分不宜过多,保持湿润,可两天浇一次水。

5.2.4.3 1.5叶-3.0叶

棚内温度控制在22℃左右,床面要略呈干燥,高温天气要及时通风,控制秧苗徒长。盐碱地育苗要及时掌握床土的PH值变化,PH值升高时要浇酸化水,一般50kg水加浓硫酸50ml。

5.2.4.4 3.0叶-移栽

此时外界气温高、风大,蒸发量大,要每天浇一次透水;气温超过20℃时,要大通风炼苗;插秧前4-5天晚间不盖膜炼苗,追施送嫁肥,每平方米施硫铵50-80克,兑水100倍喷施,然后用清水洗净。插秧前一天用40%乐果乳油兑水800倍喷雾带药移栽防治潜叶蝇。

5.3 本田管理

5.3.1 本田土壤耕作

  稻田耕翻深度以15cm左右为宜,粘土可深些,砂壤土可浅些;水源不足地可采用旋耕法,旋耕深度要达到10-12cm;有机质含量高水源又不足的地块可免耕。翻地时间应在秋季,耙地要在插秧前2-5 d内进行,在耙地前一周左右泡田,耙地作业时田间水层保持花达水,

5.3.2 移栽

5.3.2.1移栽期确定

优质稻栽培移栽期要根据出穗期来确定。吉林省优质米的出穗期应控制在8月3-5日左右,因此,最适移栽期限应为 5月15-25日,秧龄以3.5-4.5叶为宜。

5.3.2.2移栽要求

优质稻移栽除要求行株距一定,不漏插、保证穴苗数、深浅一致外,对密度有严格要求。移栽密度以20-25穴/m2为宜。

5.3.3施肥

5.3.3.1施肥原则

优质稻栽培施肥原则是:增施有机肥,重施分蘖肥,少施穗肥,尽量不施粒肥。氮、磷、钾施肥比例应为1:0.5:0.5,施肥总量依据地力确定,氮肥以硫铵最佳,其次为尿素。

5.3.3.2施肥方法与时期

5.3.3.2.1 底肥:耙地前每公顷施农家肥10吨,纯氮40-50kg,磷50-70kg,钾25-35kg,盐碱

DB22/T992—2002

地增施锌肥10-15kg。

5.3.3.2.2 蘖肥:插秧一周后每公顷施纯氮60-70kg。

5.3.3.2.3 穗肥:出穗前35天,每公顷施纯氮12-14kg、钾肥25-35kg。

5.3.3.2.4 粒肥:不要求施粒肥。如出穗后水稻生长量不足,可喷施叶面肥作补充。

5.3.4灌溉

5.3.4.1移栽至有效分蘖末期

移栽时保持1cm水层, 移栽后至返青采用深水护苗,水深一般在5-7cm, 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3-5cm为宜。

5.3.4.2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7月上旬)

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断湿润灌溉控制无效分蘖。

5.3.4.3幼穗分化至乳熟期(7月上旬-8月下旬)

采用1-2cm浅水灌溉,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温深灌(10-20cm)护胎。

5.3.4.4乳熟至收获前一周(8月下旬-9月中旬)

此时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收获前7-10d断水,灌溉要采用昼停夜灌方式进行。

5.3.5 病虫草害防治

5.3.5.1 农业防治

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采用合理耕作制度,培育壮苗、适时插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消除病稻草及池埂上杂草。

5.3.5.2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5.3.5.3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等机械物理装置诱杀、捕杀害虫。

5.3.5.4 主要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

5.3.5.4.1 稻瘟病依据GB/T15790的规定,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40%富士一号乳油或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0-1.25kg对水500倍喷雾;也可用13%灭稻瘟一号或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用量每公顷1.5kg,对水500倍喷雾。

5.3.5.4.2 稻曲病:在孕穗中后期每公顷用井岗霉素150-200g兑水750kg喷雾,或用DT杀菌剂在出穗前兑水喷雾在抽穗前10日内喷施。

5.3.5.4.3 水稻二化螟:依据NY/T59 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规定,在7月上旬二化螟产卵盛期和 孵化期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杀螟松等进行喷雾或喷浇。但对稻田养殖的地块不宜使用伤害养殖物的药物。

5.3.5.4.4 杂草防治:根据稻田杂草类型,移栽后5-7d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每公顷60%丁草氨乳油1.5kg+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200克拌300kg细沙子或潮土撒施,施药后保持水层4-5cm一周,主要防治稗草、野慈菇、鸭舌草、泽泻;如果杂草防效差,可每公顷48%苯达

DB22/T992—2002

松乳剂1.5kg+25%敌稗乳油7.5kg兑水250kg,在6月中下旬排干稻田水进行叶面喷雾,两天后灌水,主要防治三棱草与稗草。

5.4 适时收获、加工

依据籽粒变黄程度确定收获期。当籽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穗轴有三分之一变黄,基部有很少一部分绿色籽粒存在,此时为最适收获期。割后应捆成小捆进行自然晾晒,并经常翻动,当水分下降到15%时,再进行脱粒。脱粒时要与普通稻谷分开,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的地方脱粒、晒谷。

  运输、贮藏、加工过程符合NY/T5190—2002的规定。

            —————­­————----



编 制 说 明

一、目的和意义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腹地,是我国优质粳稻的主产区。现有水田900多万亩,年产稻谷45亿公斤左右。虽然在量上已满足了全省人民对稻米的需求,但在当今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条件下,种稻的经济效益还不理想,尤其是在加入WTO后,稻米市场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就对稻米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根据我省的自然、经济条件及时提出了水稻生产向优质化方向迈进目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努力、不断探索,在优质米生产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使这些科研成果发挥更大的生产效益,能够迅速普及推广,是我省优质水稻生产的当务之急。但由于我省目前尚无优质米水稻生产的行业标准,使其生产和管理缺乏依据,妨碍了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因此,研究制定吉林省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规范我省优质米水稻生产技术,加强优质米水稻生产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项指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各项指标的确定,是在国家现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以改善和提高稻米品质为重点,参照其它作物的相应标准和多年来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从我省优质稻米生产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主要参考依据有《吉林省优质水稻生产技术》、《吉林稻作》、《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等。本标准的各项指标既参照了国内现有标准,又结合了我省生产实际,使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有关技术准则的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我省优质米水稻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以及大米的质量标准。在保证稻谷产量稳定的同时,结合我省近几年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经验,提出了吉林省优质米水稻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要求,这将有助于我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操作与管理,指导水稻生产的优质栽培,从而减少化肥、农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南瓜塑料大棚生产技术规程2015
露地西红柿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必须做好生产前准备,提高技术!
这份栽培指南,能让豇豆提早上市15天!赶紧学起来!
【京旗牌五常大米为啥好吃系列】百问百答之水稻种子繁育
绿化型芽苗菜生产技术规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