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猪场的经营管理

一个猪场能否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产、高效和优质计划,不仅取决于科学养猪技术的运用程度,也取决于管理水平,这是养猪生产的复杂性和社会性所决定的。猪场的管理范围较广,最主要的是猪群管理、生产计划和成本管理几方面。

(一)猪群管理

养猪场里一般繁殖猪群是由公猪母猪、后备公母猪组成。这些猪在猪群中所占比例叫做猪群结构。规模化养猪场以生产为主,按生产分工把猪群中母猪分为空怀、妊娠母猪群,分娩和哺乳母猪群,种公猪群、育成猪群和肉猪群。无论多大规模猪场,都需要按照生产要求科学地确定和调整猪群结构,这是保证有计划地迅速增殖猪群、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

1 .猪群类别的划分要根据各类猪群特点进行饲养管理,就必须将不同年龄、体重、性别和用途的猪划分为不同的群划分的方法和名称均应统一,以便猪场间彼此交流和统计管理。

( 1 )哺乳仔猪:初生到断乳(出生后28 - 35 日龄)的仔猪。

( 2 )育成猪:断乳后至生后4 个月龄的幼猪

( 3 )后备猪:生后5 个月龄至初配(8 一9 月龄)前留作种用的公母猪,公猪称为后备公猪,母猪称为后备母猪。

( 4 )检定公猪:从第一次配种至所配母猪产出的仔猪生长到断乳阶段的公猪,年龄一般在1 . 0 一1 . 5 岁。它们虽已参加配种,但需根据子代成绩的鉴定,才能决定是否留作种用:

( 5 )检定母猪:从初配妊娠开始至第一胎仔猪断乳的母猪(1 . 2 - 1 . 4 岁),根据其生产性能,鉴定其是否留作种用。鉴定合格的第一产母猪,第二产开始参加成年母猪群。

( 6 )成年种公猪:又称基础公猪,是指经生长发育、体质外形、配种成绩、子代生产性能等鉴定合格的1 . 5 岁以L 的种用公猪。

( 7 )成年母猪:又称基础母猪,是经三产产仔鉴定合格留作种用的1 . 5 岁以卜的母猪。从成年母猪群中选出若干优秀个体,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育种价值的母猪组成核心群,以供选育和生产上更新种猪用。核心种猪群年龄在2 一5 岁为宜。

( 8 )肉猪群:专门用来生产猪肉的猪统称为肉猪,也叫生长肥育猪。根据其生长阶段,又可分为架子猪和肉猪。

① 架子猪:又叫克郎猪或小肉猪,指生后4 一5 月龄的去势公猪和未去势的母猪。

② 肉猪:又叫大猪,是指出栏前1 一2 个月的肉猪。

2 .猪群的结构(各年龄比例)良好的猪群结构,要求各猪群之间保持既具有高生产性能,又能承前启后、科学合理的比例关系,见表11 一1 :
表11 一1 繁殖猪群中各年龄组应占的比例


科学养猪大全

② 检定猪生产性能不合格者可转人肉猪群;

③ 品质优良的青壮年公、母猪(l . 5 一4 岁)在基础猪群中保持80 %一85 %的比例;匡公猪与基础母猪的比例,本交时一般为l : ( 2 ) 30 ) ,人_「授精时则公猪数量可酌情减少。扩大再生产的规模、速度与繁殖猪群所占的比例大小,决定着猪群的增长速度。因此,公猪、母猪、后备猪群在全部繁殖猪群中占的比例是以基础母猪群为转移的(表11 一2 )。而基础母猪群的大小,又与猪场的性质、规模以及年度内母猪分娩的次数和每产次的繁殖存活仔猪数有关。
规模化养猪场的种猪群应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不断用经过鉴定的优良青年母猪,更新老年的、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种公猪也是如此。

3 .猪场的计划管理良好的计划是良好管理的开始。只有实行计划管理,才能使各项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猪场的计划管理,是通过编制计划、执行计划和执行计划情况的分析来实现的。猪场计划又可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阶段计划。这三种计划彼此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

( l )长期计划:又称远景规划或生产规划。是猪场3 一5 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纲要和年度计划安排的依据,对猪场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方向与任务、生产建设规模与速度、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产品的产量与产值、投人产出比与经济效益的估算、职工人员的培训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等。长期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市场需要和经营情况,通过年度计划来调整落实,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 2 )年度生产计划:主要是确定全年产品的生产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规定物质消耗和资金使用限额,以便合理安排全年生产活动,这是计划管理的主要环节,也是长期计划的具体化。是在总结上一年度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制定的,是指导当年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方案。其内容包括:配种分娩计划、猪群周转计划、饲料供应计划和卫生防疫计划等。在各种生产计划中,最主要的是猪的配种分娩计划和猪群周转计划。

① 配种分娩计划:本计划是阐明计划年内全场所有繁殖母猪各月交配的头数、分娩胎数和产仔数。它是各项生产计划的基础,是猪群周转与生产指标考核的依据。对这一计划的要求是:应能保证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公母猪,提高产仔数和育成率;对饲料、劳力、猪舍与设备等,也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具体编制配种分娩计-划时,除了根据养猪场的经营方向和生产任务外,还必须掌握以下各项必要的资料:年初猪群结构;配种分娩的方式和时间;上年度已配种母猪的头数和时间;母猪年分娩胎次、每胎产仔头数和仔猪的成活率;计划年内预计淘汰的母猪头数和时间等。

② 猪群周转计划:主要是确定各类猪群的头数,猪群的增减变化,以及年终保存合理的猪群结构。它是制订产品计划的基础,同时,它决定猪群再生产状况,直接反映年终猪群结构状况,以及猪群扩大再生产任务完成状况。是制订饲料需要计划与劳力需要计划等的依据。制订猪群周转计划,要有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依据。在具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猪场设计与建设
养猪场的人员配备
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集约化猪场猪群和饲料的调控
养猪场数据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养猪户必看4大母猪繁殖数据
转载:你还在饲养无效种猪吗?种猪淘汰与更新已经进入程序化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