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2
第九章按摩概论
  第一节按摩发展简史
  按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是经过古代劳动人民不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将来按摩还会继续发展和推广(作为一名按摩师应对按摩发展史有所了解,以便对前人的经验给予总结、研究和吸取营养。
  一、先秦时期
  殷商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朝代,甲古文字中有“摩面”、“干沐浴”的自我按摩方法,不但可以治病,还具有保健强身的价值,可以看出,殷商时期,按摩已作为治病保健的重要手段。在宫廷和民间生活中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当时,按摩主要用于王室成员的治病,同时在宫廷中已出现了专职按摩师,在当时有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名医师,都是从事按摩的。在先秦时期按摩主要用于治病和养生保健,同时,还出现了使用及制作按摩工具的记载。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统一而稳定,具备了全面总结提高的历史条件,中医临床治疗学最重要的原则都在这个时代奠基和构筑。西汉初期按摩手法已成为名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推拿按摩史上的第一部著作《黄帝歧伯按摩》十卷与《金贵要略》、《伤寒论》为中医辨证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书、中提到推拿治法条文不多,但在推拿史上的影响却很大。
  三、晋唐时期
  晋唐时期前后近700年,在这一时期的《诸病源候论》和史称三大方书的《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集中记载了推拿按摩在这一时期的杰出成就,按摩成为宫廷医学教学的四大科目之一。这一个时期,我国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医学知识与技术随中外交流的扩大,远播海外。
  四、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计400余年,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医学知识的总结、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便利。但按摩术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受到严重阻碍。宋代太医局取消隋唐以来宫廷教育中设置的按摩科。尽管如此,以收集民间单方、验方为主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仍记载了宋代医家在按摩上所取得的成就。宋元时期按摩虽不及晋唐兴盛,但在养生保健中得以广泛应用,为当时文人道家所推崇,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这时期很重视手法分析。
  五、明清时期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长达500多年,发源于先秦的按摩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积累流传,学术分支越来越细。明代,按摩改称为推拿。太医院将按摩列为医政之一,形成小儿推拿独特体系。清朝,虽然太医院撤消了按摩科,但正骨推拿、一指弹推拿、保健按摩等都相继取得很大的成绩。
  六、民国时期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国民党政府歧视中医,加之战乱频繁,使按摩术一落为按摩史上最低潮时期。但也出现一些名医和按摩名著,女中医马玉书著《推拿捷径》一书,用歌赋形式将难解的推拿手法编写出来;曹泽普的《按摩术实用指南》一书重解剖知识和机械力的作用;杨华亭的《华氏按摩术》集古代秘法和现代西洋之生理、病理、解剖、电磁学等于一体。
  七、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沉没欲绝的按摩术枯木逢春,蓬勃发展。十年动乱时期,按摩事业又遭到极度破坏,关闭了全国唯一的推拿学校,专业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学术活动全部停止。改革开放后,按摩业得到很大发展,按摩范围涉及心、脑血管、神经、内分泌等疑难杂症。在传统按摩手法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捏脊疗法,推拿麻醉,并运用于临床。 70年代以来许多按摩器械被发明创造出来。由于我国与国际按摩学术交流很少,国外按摩业只是近30年来发展得很快,现在全世界都注视着按摩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许多外国人与学者纷纷来中国学习取经,相信不久的将来富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按摩术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第二节主要客源国风俗习惯
  按摩师经常与外宾交往,所以就要了解各国风俗习惯和禁忌。
  一、韩国
  韩国人正直,待人热情而有礼貌。在与客人见面时,习惯以鞠躬并握手为礼,女子施鞠躬礼,一般不与男子施握手礼。
  韩国人自古以来有尊老、敬老的良好民间传统,赡养、敬重老人被视为一种美德。路遇长辈均鞠躬问候,并主动让其先行。
  韩国人主要信奉佛教、基督教、儒教、天道教等。对白色倍加喜爱。
  韩国忌讳与“死”字同音的字,如“私”、“师”、“事”、“四”等,认为不吉利;还忌讳别人在自己面前擤鼻子、吐痰、掏耳朵或衣着不整齐,认为是极其不礼貌的举止。
  韩国人在饮食方面爱吃大米,也喜面食,荞麦“冷面”尤为人们喜爱,且爱吃狗肉。
  二、泰国
  泰国人多数信仰佛教,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的男子到20岁左右,都要当一次和尚,这是泰国特有的国俗民风,不当和尚,会被人瞧不起,泰国的和尚不戒肉类。泰国人喜欢的数字是"9",他们特别喜爱大象,尤其珍爱白象,认为大象是吉祥的象征,被视为国宝。泰国人偏爱蓝色,认为蓝色象征"安定和永恒";荷花也倍受喜爱,泰国人常借荷花来赞美人的气节。
  泰国人在与朋友见面时,通常施合十礼。将手合十于胸前,头稍稍低下,互相问候,还礼也须双手合十。地位低或年轻人应主动向有地位、年纪大的人致合十礼,如对对方特别尊重,那么双手举得也高。泰国人特别忌讳触摸别人头部,认为是对人的一种极大侮辱;忌讳左手服务,认为不干净;忌讳睡觉时头西脚东,认为只有死人停尸才能头西脚东等。
  三、日本
  日本人在社交活动中,常爱使用自我谦虚的语言,见面时多行鞠躬礼,有时也行握手礼。衣着基本上穿西服,但最喜爱的是和服,女子过“成人节”时穿和服,平时很少穿。日本人在遇到吉事送礼中,喜用黄白色或白色;在遇不幸时送礼,惯用黑白色或灰色;他们对白色感情深,视为纯洁的色彩,同时还青睐黄色。喜欢乌龟和鹤类等动物,认为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又能给人以生存的喜悦和安全感。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和大乘佛教。忌讳的东西很多,如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忌讳“4"字,对送礼特别忌讳"9"字。忌讳触及别人的身体,认为是失礼行为。"忌讳晚上剪指甲,忌讳洗过的东西在晚上晾晒。睡觉或躺卧忌讳头朝北,因日本人对死者停放头朝北。日本人在吃饭时忌讳整抚自己的衣服和头发,认为是不卫生、不礼貌的举止,在进餐时忌讳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来拨食物,忌讳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中或把筷子跨在碗碟上面,也不要用筷子剔牙或用舌头舔筷子、饭粒等。
  在饮食方面,日本人早餐爱吃稀饭,午晚餐吃大米饭,有些人也吃两餐,喜欢喝绿茶,习惯饭前喝茶,喜欢吃牛肉、猪肉、鸡、鸡蛋、豆腐及各种蔬菜,爱吃生鱼片,喜爱吃酱汤。在很多方面,日本人的风俗和生活习惯与我国有共同之处。
  四、欧美国家风俗习惯
  欧美各国除少数国家在某些方面风俗习惯有不同之外,大致相同。如:在称呼上,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有的父母也让子女称呼自己的名字,而不称“爸爸”、“妈妈”,他们认为称呼名字更加亲切,如果与他们不熟悉,一般应称呼“先生”、“夫人”、“小姐”等,只有非常熟悉,方可称呼名字。对老年妇女禁称“老太太”,西方人视此为污辱。
  在社交场合与客人会面,一般行握手礼。西方人比较尊重妇女,在言行、举止上,处处以“女士第一”,如:女士先行,女士先坐,拜访时先向女主人致意,离别时先向女主人道谢等。
  在欧美一些国家特别忌讳“13"、"星期五"、"3"这些数字,认为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例如:船只启航,飞机试飞都要避开"13日"这天进行。宴请客人,宁可多请或少请1人,也不请到"13"人。在与西方人谈话时,切忌询问对方年龄、收入、个人物品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个人行动等。他们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愿让别人知道。美国人还忌在见面时说:"你胖了",这在美国人看来是贬义。如果我们用中国的寒喧方式问对方"您到哪儿去?"西方人听后很反感。再有,西方人忌讳4人交叉握手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与人握手。忌在客人面前伸舌头,认为是污辱人的行为。西欧有少数国家忌摆菊花、杜鹃花、纸花和黄色花,认为不吉利。
  总之,欧美人讲究礼貌,注重仪表。
  第三节几种现代按摩术介绍
  起源于我国的保健按摩术因为可维持健康,减轻疲劳,延年益寿且易于推广,简便易行,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在目前,旅游业、服务行业纷纷兴起保健按摩,而且普及到许多家庭中。随着保健事业的发展,各种现代按摩术也蓬勃发展起来,一些辅助按摩方法也陆续产生,配合古老的中国按摩术,使人们可以迅速消除疲劳,放松心理,减轻病症。
  一、膏摩
  膏摩治病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也产生了不少名师。膏摩即用药膏涂抹在皮肤上进行按摩,用以治病、健身、美容等。如较流行的按摩乳,取适量的按摩乳涂擦局部,按摩30秒钟后,皮肤觉得温热,有一种轻快舒适之感,痛楚减轻,疲劳速减,如果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效果明显的有:治疗风湿骨痛、肌肉酸痛、关节炎症、跌打损伤、运动劳损、无名肿痛等。目前用以制做按摩乳的药物种类比较多,有生姜汁、薄荷水、桃红汤、红花酒等,大多数起活血作用。另外,再进行合理的配伍,以及科学的配制,对人体组织功能可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有的可以迅速减轻疲劳,消除肌肉内酸性代谢物,起到一般按摩术起不到的作用。使用膏摩前,一般应先进行按摩,使经络通畅,肌肉放松,正气上升,然后进行药物涂抹,大多数徐抹在局部部位上,也可以按经络走向涂抹,个别的还在局部加温,并进行揉搓,尽可能使药物渗透到皮肤内。最后再进行按摩。此时按摩可以有针对性,有的药物涂抹后可不作按摩。
  二、器械按摩
  目前器械按摩很普及,已经推广到很多家庭,比较简单的多利用机械原理,以物代指,如串珠式按摩器,采用滚动按摩,活动经络,调节神经,通达气血,大面积推滚按压点,自动寻找穴位,可活血化淤,驱风散寒,强身健脑。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电动按摩器有所发展。总的来说,以电为动力,带动按摩头,代替手部按压、震动、点等手法,减轻按摩师工作强度,更主要的、是使用起来很方便。还有品种多样的电动按摩椅和电动按摩床,如有一种桐木床垫具有红外线加热作用,红外线是太阳光中不可视的光线,其中波长8~14微米的红外线对人体最有益处,可以使血管扩张,排出人体有害毒物。还有一种红外线与按摩混合在一起的按摩床,作用就更大了,红外线发生的热辐射和热传导渗人体内,引起细胞共振产生温热反应,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进新陈代谢,能活化细胞、荷尔蒙及神经组织等,加强身体机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在点穴方面,器械按摩作用是明显的。人体一些重要穴位分布在脊背上,一些穴位以约3厘米间隔并列在脊椎骨两旁,电动滚轮可以准确点在穴位上,在矫正脊背和伸展脊背方面也有功效,并能解除因人体姿势不正引起的腰痛、肩酸及其他很多不适症。电动滚轮使用时慢慢从下往上推,在背部进行按摩,还可以减轻按摩师的劳动强度。
  三、气体按摩
  在我国桑拿浴也普及起来,在电的桑拿炉上浇水,产生了大量热气,有很强的清洗与去污作用,由于不断浇水,温度可升至70摄氏度以上,对风湿引起各种疾病和感冒效果显著,在水中可以放一些药物,如蛇床子等,可以杀菌,对性病等具有治疗的作用,对人体起松弛作用,使人们心情舒畅,根据客人的需要,还可以加入维生素、抗菌素等西药,产生的蒸气中有药分子,对人体皮肤起到治疗的作用。产生的热气对人体有热敷消肿、消炎止痛等作用。同时也可作吸氧按摩,在现代按摩中,还有奶液按摩、菜汁按摩、沐浴按摩、体育按摩、搔痒按摩等。

第十章解剖生理知识
  第一节神经系统知识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分布在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的传出神经。这些神经与脑神经和脊神经不同,不是从中枢发出后,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而是从中枢发出后,先与植物性神经节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再由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植物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从脊髓的胸段和腰段的侧角发出;其神经节在脊椎的两侧和腹腔内脊柱的前面。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一部分从脑干发出,另一部分从脊髓的骶段发出,其神经节在脏器附近或在脏器的壁内。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神经支配的诸多器官,双重神经的作用往往相反,如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却使心跳减慢;交感神经使胃肠蠕动减弱,而副交感神经可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加强等等。两者的作用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这才保证了器官的协调。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们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1、脊髓脊髓呈圆柱形,位于椎管内,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
  (1)脊髓结构在脊髓横切面上可以看到脊髓内部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周围,在灰质中央的腔,叫中央管,上通脑室,里面充满了脑脊液。
  1)灰质灰质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灰质前扩大的部分称前角,是运动性神经元的细胞聚集的地方。灰质的后端较窄长部分称后角,其中的神经元为联络元。前后角之间的地带,向外突出面形成侧角,它发出的是植物性神经,以支配内脏、血管、腺体的活动。
  2)白质白质位于灰质外面,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色较白的传导束,有上行和下行的传导束之分。
  (2)脊髓的功能脊髓将从躯干、四肢、内脏来的神经冲动向上传导到脑的各部分,这是上行传导束;向上传导的同时将脑的各部分发出的冲动向下传导至脊髓,而兴奋或抑制脊髓活动的为下行传导束。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脊髓在脑的支配下进行反射功能活动。 
  2、脑 脑位于颅腔内,受到颅骨的保护。脑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髓。中脑、桥脑、延髓合在一起又叫脑干,脑中间有空隙为脑室,充满着脑脊液。
  (1)大脑大脑是人类思维和意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通过胼胝体把它们联系起来。大脑表面有很多沟,两沟之间突起的部位叫回。大脑表面又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皮质的某一部位有管辖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感觉等功能,如额叶后部的运动区管理运动功能;顶叶前部的体区管理感觉功能(冷、热、触、压等一般感觉)。这种管理是对侧性的,即右侧大脑半脑管理左侧身体的运动和感觉。而左侧大脑半脑管理右侧身体的运动和感觉。枕叶后部为视觉区,颞叶上部为听觉区。
  (2)小脑小脑位于颅腔的后部,大脑半球的后下方。小脑通过脑干和大脑皮质及脊髓联系。它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运动的功能。
  (3)间脑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丘脑下部组成。丘脑是大脑皮质以下的最高感觉中枢,是各种感觉冲动向大脑传导过程中的最后一个交换地方。一侧丘脑损伤(如血循障碍、肿瘤)会使对侧的肢体发生感觉障碍或疼痛。丘脑下部是大脑皮质以下的植物性功能最高中枢,调节和控制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也调节着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丘脑下部还是调节体温、水液代谢、食欲和情绪的中枢。
  (4)中脑中脑的背部有两对隆起叫四迭体,上方一对上丘,内含上丘核,它是光反射的中枢;下丘一对内含下丘核,是声反射的中枢。中脑内有红核(它与肌肉的协调有关)和黑质。
  (5)桥脑桥脑内含大量纵行和横行的纤维及一些灰质块。
  (6)延髓延髓有调节心跳、呼吸、血管运动等功能。延髓是生命活动中枢所在地,如受伤可危及生命。
  3、脊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觉。其中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从后根进入脊髓。又有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从前根出脊髓。根据脊神经所出的部位,将脊髓分成31段:颈8段,胸12段,腰骶各5段,尾1段。它们支配各自部位的运动和感觉。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较细,支配背部肌肉的运动和皮肤的感觉,前支的胸神经沿肋骨下缘行走,形成肋间神经,支配胸腹壁的皮肤和肌肉。前支的其他脊神经,均与附近的神经结合,形成神经丛,它们是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诸神经丛再分出许多神经,分别分布到颈部、上肢、胸、下肢、会阴部的皮肤和肌肉。当神经受损伤时,就会使它所支配的肌肉出现瘫痪,皮肤感觉麻木或疼痛等症状。
  4、脑神经脑神经共12对,它们是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脑神经功能:嗅、视、听三对神经分别传导嗅觉、视觉、听觉和头的位置运动觉。动眼、滑车和外展三对神经支配眼球外肌肉,使眼球能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三叉神经是混合神经,感觉支支配头面部包括眼眶、鼻腔、口腔的一般感觉(冷热痛触觉);运动支支配咀嚼肌的活动。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和舌前3分之2的味觉。舌咽神经支配咽部的感觉和运动,舌后3分之1的味觉及唾液分泌。迷走神经调节心跳,胃肠道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副神经支配转头和耸肩的肌肉,舌下神经支配舌肌。
  第二节血管结构知识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作用是使血液在血管里不断循环流动,将消化器官吸取的营养物质和从肺部吸入的氧气供给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然后将组织细胞在代谢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及代谢产物等从肺、肾、皮肤等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生命机能的活力。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类。心脏和这些血管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布满全身。整个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使全身的血液不休止的流动。体循环也叫大循环,是经过身体大部分的循环途径,心脏缩时,左心室的血液被输送到主动脉,通过诸多的动脉,分布到全身各部直至微细动脉,最后至毛细血管,再流入全身各部的小静脉,渐渐合为大静脉,再逐步汇集到右心房,肺循环也称小循环,在心脏收缩时,右心室将血液射出到肺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后,在肺内放出二氧化碳,同时吸入新鲜氧气,从而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血液循环的全过程是靠血管作为输送管道,血管结构知识是按摩师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
  一、动脉
  根据血管腔的大小,动脉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动脉。根据管壁的结构一般分为内、中、外膜三层。
  1、内膜内膜是最薄的一层,主要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表面光滑,利于血液运行。内皮下层为薄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具有缓冲与联系深层组织的功能。如遇内皮细胞损伤,该层有修补机能,在内膜分界处有一层弹性纤维,对血管的舒缩有较大作用。
  2、中膜中膜是最厚的一层,主要由环行平滑肌组成。平猾肌细胞中间,夹有弹性纤维,大动脉管壁内含弹力纤维较多,有弹性,故可缓解心脏射血时的压力;在心脏舒张时,由于弹性纤维的回缩,促进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运行。小动脉壁内以平滑肌为主,当平滑肌收缩时,可改变小动脉的管径,从而影响、改变局部的血液流量和血液阻力。当其收缩时,管径变小,血液不易流到毛细血管中,从而使动脉中血液量增加;当其舒张时,血液就通畅地流到毛细血管内。
  3、外膜外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大动脉外膜胶原纤维很多,有较大的抗张力功能,以防止血管过度扩张,使大动脉中的血压维持在一定范围。
  动脉里含有氧气多,血液鲜红。行走体表的动脉如桡骨肱、股、足背等浅动脉可以搽到。其余在躯干、四肢深部行走。
  二、静脉
  静脉的管壁比动脉壁薄,管径较大,管壁也分内、中、外膜三层。外膜比较发达,中膜弹性纤维、平滑肌都比动脉少。管壁内有由内膜形成的静脉瓣,防止血液的逆流。当血液向心流动时,瓣膜被压而贴附于管壁内面,如血液逆流,瓣膜即被血充满,使管腔暂时关闭。从而制止血液的逆流。
  静脉分为深、浅静脉。浅静脉在皮肤下能够看到,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青筋”。上下肢的浅静脉在医疗时常用于抽血、静脉注射、输血、输液等。头颈部和上肢静脉血汇合到上腔静脉,躯干、下肢的静脉血汇集到下腔静脉。腹腔、胃、肠、胰、脾器官的静脉汇合成门静脉,入肝脏,通过肝静脉流出肝脏而进入下腔静脉,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内对营养物质进行处理加工,由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再经心脏的功能而分布全身。
  三、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壁薄,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分布全身各器官组织中。管径极小,故血流较慢,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
第十一章祖国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是传统医学的脏腑学说的内容。属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五脏与六腑,此外还有奇恒之府。
  五脏六腑、奇恒之府是构成人体的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这三种组织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与肢体组织(肌肉、皮肤、脉管、筋膜、骨骼等)、外部器官(眼、耳、口、鼻、舌、前后阴等)都是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如:五脏之间有着相互资生与制约的关系;六腑之间有着承接合作的关系;脏与腑之间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五脏与肢体、五官之间有着所主与归属、开窍的关系等等。这样就构成了人体内外各部功能上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中医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强调从整体出发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一、五脏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外还有心包络,实际是六脏。但因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的作用,其病理变化大致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
  1、心(附心包络) 心在五脏中占首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主持血脉。即主管血液在脉管内的循环运行,向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同时心又主神明(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因此中医所说的心,不仅包括解剖学里所指的心脏,而且还包含着大脑皮层的活动,所以说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
  (1)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面部和舌质是反应血液运行功能的外部表现。所以心脏功能的盛衰,是可以从脉搏、面色和舌质三个方面进行观察的。如果脉跳不快不慢,柔和有力,面色润泽,舌质红润,即可认为是心脏功能正常的表现。
  (2)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是心的又一重要功能。故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的说法。因此精神充沛,意识清楚,思维不乱,即可视为心功能正常的一种表现。
  (3)汗为心液汗是津液之一,与心有密切关系。异常的出汗往往与心有关;如腠理(即汗孔)不固而自汗。除了肺气虚之外,常因心阳不足所致。阴虚的病人容易出现阳亢浮越。汗液也常随阳外泄即成为盗汗,除了因肺肾阴虚之外,也有由心阴虚、心血虚而引起的。所以治疗自汗、盗汗时常用温养心阳或滋补心阴的药物。
  附:心包络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邪气侵犯人体,一般都是由外至内,由表人里的。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故邪气侵犯心脏时,常常先侵犯心包络。
  2、肝肝是贮藏血液的主要器官。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同时肝脏还有耐受疲劳和抵御外邪的能力,以及有疏泄调达的作用。
  (1)主藏血,为罢极之本肝藏血,是指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量的作用。血液在脉管内的流通量,是随着人体的活动情况而有所增减的。在全身活动量较大的时候,肝即把血液输送到所需要的各部分去,在休息或睡眠时,全身各部分所需要的皿量相应的减少,有一部分血液又归藏在肝脏。所以有"人卧血归肝"之说。
  肝为罢(疲)极之本,即耐受疲劳的意思。实际上这还是调节血液量的功能。人体在劳作时,肝脏把贮藏的血液供应到全身,使机体和大脑发挥其力量和作用,而不致有疲劳的感觉。因此有“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等说法。反之肝调节血量功能失常,人体就容易出现疲劳的感觉。
  (2)在体为筋,其华在指甲,开窍于目筋附着于骨节,在正常情况下,筋膜既不应松弛,也不能拘急。而维持筋膜这种生理功能的营养来源是肝脏提供的。
  指甲是筋膜的外候,筋膜是否强健,可以以指甲颜色的枯泽和甲质的坚脆来判断。如指甲红润和坚韧,即是筋膜健壮的表现。眼睛也是肝的外候。视力的强弱,与肝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眼睛视物清楚,没有目眩发黑的现象,即是肝血调节正常的表现之一.除此以外,古人尚有“泪为肝液”之说法。
  (3)主疏泄调达疏泄调达,就是畅达无拘束的意思。人的精神状态、情绪表现,除由心主宰外,还与肝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人的情绪既不抑郁也不躁怒,是肝主条达疏泄正常的表现。反之,情绪抑郁或躁怒,就是肝失条达的现象。疏泄的另一含意是帮助脾胃消化、吸收和输送营养。
  3、脾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胃肠消化水谷,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营血生化之源。脏腑肢体各部的营养物质亦来源于脾的运化,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1)主运化、升清脾主运化(即运输转化)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胃所消化的食物中的精微部分,吸收、输送到心肺,通过心肺而营养到全身;二是运化水液,调节水液代谢,把饮入于胃的水液中的精微,上输到肺,再输布到全身。这两种运化都是上升的,所以说脾主升清(清指精微物质)。若脾气不能升举而下陷,即可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诸症。
  (2)主肌肉、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人体肌肉、四肢、唇、口都是脾的外候。人体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捷健,口唇红润,食欲良好,都是脾运化功能正常的一种表现。
  (3)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而不致渗溢到脉外。这就是说血脉管壁是否致密,与脾有直接关系。脾气旺盛,脉管致密,就能控制血液按照脉道正常运行,使其不致流溢脉外,反之,脾气虚弱,脉管松弛,就会出现各种出血性疾患。
  4、肺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主治节、朝百脉,辅助心脏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主肃降,通调水道,与脾肾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肺主气,就是说人体之气皆由肺所主。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肺中的气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饮食物之精微(来源于脾),一是从体外吸入的气(即新鲜空气)。这两方面的气,会于肺中,即产生"宗气"。宗气是促进和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动力,它一方面维持肺的呼吸功能,进一步吐故纳新,使体内外气体得到交换,另一方面由肺人心,推动血液循环,并通过血液循环而宣发到全身各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也就是说,血液运行,虽然由心所主,但必须有肺气的辅助才能保持其正常的运行。肺主治节,肺朝百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主肃降,通调水道肃,是清润肃静的意思;降,是下降。由于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通调水道等)和所居部位(居于胸中,为五脏之华盖),决定了肺气必须是在清润肃静和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不但与脾的运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肺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将脾上输来的水液中的精微,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使津液温润于皮肤;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来通调水道,使其不致于发生潴溜的现象。因此,小便的通利与否,常与肺气肃降功能有关。
  (3)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声音皮毛、汗孔具有调节呼吸的作用,鼻窍是呼吸出入的门户,因此,皮毛与鼻都是肺的外候。皮毛润泽、鼻窍呼吸通利、嗅觉正常,即是肺气功能调和的一种表现。反之,皮毛干枯,汗孔当开不开、当闭不闭,鼻窍不利,则是肺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
  肺又是发声音的器官,喉咙与肺相通,是声音之门户。如果肺部有了病变,往往会引起喉咙的疾病,而影响到声音的变化,甚至语言嘶哑。
  5、 肾(附:女子胞) 肾是人体生命的根源,所以有“肾为先天之本”之说。它的主要功能,一是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推动这一作用的动力叫做“命门”,又叫“肾阳”,或叫“元阳”。因此,有肾主命门火和肾藏精的说法;二是主水液,对体内水液代谢平衡起着主要作用。
  (1)藏精,主发育生殖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精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后天之精,是指由五脏六腑化生出来的精气,它包括着能够滋养脏腑、肢体、五官等各部组织的精微物质(如精、血、津液),这种精气,来源于饮食物里的精华部分,是维持人的生命,营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二是先天之精,它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物质根源,即所谓的"先天之本"。另一部分是指人类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与男子的精室,女子的胞宫有关),这部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也是由肾主管。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为用的,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营养,才能继续维持其生命的活动力,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蒸化。两者是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一方衰竭,必定影响另一方的功能。存则共存,亡则共亡。
  (2)主水液代谢的平衡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体中的水液必须保持一定的相对平衡,既不能太过(太过会引起水肿),也不能不及(会出现脱水)。水液的调节主要是依靠肾气的开合作用。开即指输出,消耗与排泄;合就是关闭,以保持一定的贮藏量。在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脾是主纳入(通过胃)和转输的,肺是主宣发水液中的精微和通调水道的,肾是主开合以调节水量的。这三部分功能的总和叫做"三焦气化"。所谓气化,就是通过一定的热能使之发生变化,这一热能的发源地,就是肾的阳气,所以说,肾主水。
  (3)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通于二阴髓,是由肾精所化生,髓能养骨,骨能藏髓,髓又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所以说,脑、髓、骨均属肾所主。同时,这三者与头发、两耳和前后阴又都是肾的外候。肾气充沛,肾精盈满,人的记忆力就强,身体也轻劲多力,能胜任较繁重的工作,同时牙齿坚固。牙齿的坚固与松动是骨质再生能力强弱的外候,头发的光泽、生机,根源于肾,所以说发是肾的外华。此外,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又有“发为血之余”之说。耳的听觉灵敏,大小便排泄正常,都说明肾气充足。反之,记忆力衰退,腰肢屡软,牙齿松动,头发枯落,耳鸣耳聋,性机能衰弱,大小便失禁等,即是肾之精气虚衰的表现。
  (4)命门的作用命门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即人体热能+的发源地,又叫"元阳"、"元气"或叫"真火"。肾所藏的精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发挥其营养全身各部组织、器官和衍生后代的作用。这两种精气中的温度和动力,就是命门之火的表现,如果命门火衰,一方面在男子可以出现阳萎或精冷无子;在女子可以出现胞宫虚寒、白带多或不孕等病症。另一方面也可以出现脾胃消化功能低下,而造成泄泻或下利清谷。
  上面已经谈过,在水液代谢方面,三焦气化的功能,也是依赖命门火的作用。如果命门火衰,就会引起水肿或大小便失禁等病症。
  此外,命门之原气与胸中之宗气,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宗气以原气为根,下达纳入于命门,故有“肾为气之根”和“肾主纳气”的说法。元气亦以宗气为养,以保存元气的持续力。
  附:女子胞女子胞又叫胞宫(即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总称),具有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肾脏及经络中的冲、任二脉(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的关系最密切。胞宫能否正常排经和孕育胎儿,决定于冲、任二脉的盛衰,而冲任二脉的盛衰又决定于肾脏,肾精充沛,机能(命门)旺盛,则冲任脉盛,女子就能正常的通行月经和生育子女。反之,肾精虚亏和命门火衰,则冲任脉虚,就会引起月经不调或闭经而不能生育子女。由于月经与怀孕都和血液运行有关,而心是主血液循环的,肝是调节血量的,脾是统摄血行的,所以子宫的生理活动和心、肝、脾也有一定的关系。当肝气不能正常疏泄,或心、脾生理机能失调时,也都能影响冲任二脉而发生月经失调等病症。
  二、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总的生理功能,是受纳和消化饮食物,输出营养和排泄糟粕,运化水津和疏通水道等有关饮食消化方面新陈代谢的。
  1、胆胆有两种功能,一是藏精汁(即胆汁),是指输出胆汁,以助消化。胆虽属六腑之一,但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也不像胃肠容纳饮食物那样时入时出,输泻而不藏,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府"。胆的病理特点是易生热象。二是主决断,即指精神意识方面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能力。如俗话说"胆大""胆怯"等。
  2、胃胃的主要功能就是受纳食物和腐熟(即消化)饮食物。故有"胃为水谷之海"之称。胃的功能叫做"胃气",由于胃需要把消化后的饮食物下输到小肠,所以,胃气的特点是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而上逆,就会引起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3、小肠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凡经胃腐熟的饮食物,由小肠承受下来,进一步加水消化,把其中"精"的部分(指饮食物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吸收后,通过脾的运转到全身各部,浊的部分(指消化后的糟粕)下注到大肠或渗入膀胱,变成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大小便的排泄,都和小肠有直接关系。
  4、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小肠下注的东西,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分,使之变化为成形的粪便,然后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说,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如果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泄泻或痢疾、便秘、便血等病症。
  5、膀胱,膀胱的主要作用是"化气行水"、贮尿、排尿。尿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产物,贮存在膀胱,到一定量后排出体外。贮存与排出,都是通过"气化"这一功能来完成的。"气化"(即化气行水)就是通过体内的热能,从水液中蒸发出一定量的气体来控制体内水液的出入量。因此,气化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小便不利,或尿闭或小便频数、失禁等病症。
  6、三焦三焦分上、中、下三部分。相当中脘(胃胱)部位(包括脾胃)为中焦,中脘以上至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为上焦,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包括肝肾等诸器官)为下焦。焦就是热的意思,这种热能的表现叫做"气",所以三焦总的功能是主持诸气,疏通水道,是水谷出入的道路。但上、中、下三部的功能又各有所长。
  上焦的主要功能是宣发积于胸中的“宗气”,将其输送到全身,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主要是心肺的功能)。
  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转输饮食物(包括脾胃等功能在内),蒸发津液,把营养物质化生营气(即血液的组成部分)。
  下焦的主要功能是把人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清浊,食物的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剩余水分,经过气化由肾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三焦总的生理功能是体腔内几个脏腑在饮食物?肖化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方面的总和。而这一总的作用,又是元气(命门)、中气(脾胃之气)、宗气三者相辅相成的集合体。因此三焦的病变也就大都表现在胸腹体腔内有关输送饮食物中的精华和排泄糟粕等几个方面。一般说来,表现在心肺的叫做上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做中焦病,表现在肝肾的叫做下焦病。三焦是祖国医学脏腑组织中的一个特有名称。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各人有其实践体会,未能得到统一认识,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三、脏腑组织间的关系
  人的生命活动,是靠脏腑间的密切联系所构成的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进行的。这些脏器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作用,但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1、脏与脏之间的联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之间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血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气也只有贯注于血脉之中,才能通达全身。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反应在病理方面,心肺不正常互相影响,如咳嗽日久,肺气损伤,推动心血的功能不足,就会导致心气虚而出现心悸气短,甚至心区疼痛等症。心火炽盛,消烁肺的津液,则见咳痰咯血、鼻燥,咽干等症。
  (2)心与肝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而出现心悸、怔仲等症。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情绪舒畅)。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3)心与脾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帮助,心血的再生又必须依靠脾的转化为其来源。如果心阳不足,影响脾的运化,除心脏病症外,还会出现食少浮肿等症;若脾的运化失常,影响了心血的再生,就会出现贫血心悸等症。此外,心与脾还有循环与统摄的关系,如果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引起各种出血的疾患。
  (4) 心与肾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阴(水)为主,心阳下降,温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若阳气不足肾水不化,水气逆而上犯,就会造成“水气凌心”的心悸症,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也会出现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现象,这就是“心肾不交”的病症。
  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与神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先天之精是神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是神的给养,精气充沛是神志活动正常的条件。神机旺盛是使精气再生的条件(又叫互根),所以,对于人体的健康状况,一般都以精神二字来形容。
  (5)肝与肺肝与肺主要是治节与调节的关系。肺主治节,肝主调节全身的血量,而肝向全身输送血液,必须依赖于气,如果肺气虚弱,即影响肝的调节与疏泄功能,而出现乏力少气、情绪抑郁等症。反之,肝气壅滞,也会影响肺的治节与肃降,而出现咳痰、咽痛或咯血等病症。
  (6)肝与脾肝与脾之间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的关系。脾的运化,必须通过肝的疏泄。若肝气郁滞疏泄失常,会影响脾的运化,就会出现腹胀、胁痛等症。并伴有食欲不振、腹泻等病症。反之如果脾失健运,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引起腹胀胁痛、黄疸等病症。
  (7)肝与肾肝与肾主要是互相滋养的关系。肝脏疏泄条达与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助,肾阴(精)再生的物质来源,又需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因此有肝肾同源之说。如果肾阳不足,肝失儒养,就会导致肝阳偏亢,而出现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病症。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水不涵木"。
  (8)脾与肺,脾与肺主要是益气与主气的关系。脾所转输的饮食物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气结合变化而形成"宗气",这就是脾助肺益气的作用。另一方面,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又需借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导致肺气不足,而引起气短、喘息,甚至浮肿等症。
  (9)脾与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必须得到命门火的温煦蒸化才能完成。反之,命门火又赖于后天之精气滋养。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如果命门火衰,就会引起脾的运化失常,就会出现食少腹胀、久泄不止等症。此外,脾与肾在水液代谢上也是相互协调的,若脾虚失运,导致水湿停蓄,影响肾的气化,就会出现水肿等症。
  (10)肺与肾在水液代谢上,肺主通调水道,肾主开合,故有"肾主一身之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在呼吸方面,肺与肾之间又有着呼吸与纳气的关系*肺的呼吸功能,要靠肾的纳气,所以有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之说。若肾虚不能纳气,就会造成呼吸浅表的病态,一些慢性气喘病,往往与肾不纳气有关。
  通过以上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五脏之中均有气血阴阳之分。不过根据各脏生理功能的不同特点,在气血阴阳之中,又各有所偏重而已。如肺以气、以阴为主,其性喜温恶寒,喜润恶燥;心以阳、以血为主,其性喜热;脾以气、以阴为主,其性主升,喜燥恶湿;肝以阴血为主,体阴用阳,性喜柔恶刚;肾以阴、阳为主,其性主封藏。
  2、腑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化水谷,行津液的器官。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的过程,就是在六腑既分工又合作的情况下,共同来完成的。胃、胆、小肠、大肠密切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将其糟粕传人大肠,经过大肠的再吸收,将废物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排尿与三焦的气化也是相互关联的。三焦则是概括了它参与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各方面的功能。因此,六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出入升降的生理状态。
  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主藏精气,为阴,主里;六腑主传化物,为阳,主表。脏腑间的关系,就是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来实现的。如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肌、心与三焦均相互为表里。它们之间的表里相合是以其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连结,相互为用而存在的。
  (1)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肃降。若肺失肃降,往往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出现大便异常,反之,大肠停导通畅,肺气才能和利。若大肠壅滞不畅,也会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而引起气逆咳嗽。
  (2)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气正常,小肠才能发挥其分别清浊的功能,小肠的分别清浊正常,有助于心气的正常活动。
  (3)肝与胆相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肝疏泄失常,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而胆汁分泌失常,反过来又影响肝的功能,造成黄疸(消化不良等症)。
  (4)脾与胃相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性本湿喜燥,胃性本燥喜润。二者一纳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运化饮食物的全过程。  
  (5)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胱具有排泄小便的功能,共同完成水液代谢。
  (6)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心包络与三焦也是在络脉上存在络属关系。一内一外,互为表里。
  四、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
  人体生命主要是依靠脏腑机能活动,而脏腑机能活动又是以精、气、血、津、液为其物质基础。在人体生理活动的过程中,这些物质由于脏腑的活动而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滋生。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知觉、运动等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的总称,叫做“神”。概括的说,精、气、血、津、液是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
  1、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构成人体之精的精叫做生殖之精;维持生命之精,叫做水谷之精。生殖之精是指繁衍人类,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质,也是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当男女两性之精相结合后,就在母体中孕育构成身形,所以又叫做"先天之精"。
  水谷之精是指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经过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而获得的,所以又叫做“后天之精”。
  人体生命的维持,必须依靠后天之精来滋养,平时五脏六腑的精气充盈,则归藏于肾,当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又能化生为生殖之精。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精不断地消耗,也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补充。
  精是富有生命力的,。它不但具有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并能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免于疾病。因此,精的盛衰是人体生老病死的最基本的内在根据。
  (1)血本源于先天之精,但其再生则是来源于饮食物的精华,也就是"营气"。营气是化生血液的物质,血是营气的依附所在,血液的来源旺盛,则身体强健,若来源不足或耗损过多,则百脉空虚而身体虚弱。如肌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手足不温,甚至痿废不用。总之,内在的组织器官和外在的皮毛筋骨,都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2)津权津液是人体体液之一,因其液质和分布部位以及具体功能的不同,有"津"与"液"之分,津:质稀而清,随着三焦的气化,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质稠而浊,也是由三焦布散,而流行浸润到关节、脑髓、空窍以滑润关节,补益胸髓,润泽耳、目、口、鼻等空窍。概括地说,津液本属一体,都是由饮食物化生,分布在表的叫津,分布在里的叫液。津与液在环流周身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故在临床上常常津液并称,不予严格区分。
  津液的生成、布散、环流和排泄,皆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也就是与肺、脾、肾三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汗、尿的排泄,就是津液环流代谢的表现。假使腠理闭塞汗孔不畅,是属上焦不宣,责之于肺;膀胱不利、小便隆闭,是属下焦不通,责之于肾;若胃烷不和,水饮停蓄,是属中焦失运,责之于脾。 
  由此可见,津液的代谢,是维持体内液体平衡的重要环节。倘若津液生成不足,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之,或持续高烧、耗伤津液过多,就会产生皮肤于皱,口唇燥裂,舌面无津,口渴咽燥、目涩、鼻干、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一系列燥症。反之,津液环流障碍,造成潴溜,也会发生水肿或痰饮内蓄的病态。  
  2、气气的含意涉及面较为广泛,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微细的精密物质(如营气、卫气等);一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能力。
  在人体各部均分布有流动着的精微物质,由于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聚在上焦的叫做“宗气”,聚在下焦的叫做“元气”(或原气),宣发在肌肤腠理的叫做卫气,运行在血脉之中的叫做“营气”,现分述如下:
  (1)元气发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之气。因其由先天之精化生,所以叫做元气。元气是人生生化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激发和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元气的持续有赖于后天营养的不断滋生。
  (2)宗气积于胸中,它是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因其是内在之气与外在之气的综合体,又是贯注于全身之气的起点,故叫"宗气"。"宗气"的作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把水谷之精的膘悍部分,宣发于脉外,反水谷之精的精华部分贯注于脉中,以营养全身,凡是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3)营气营气是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营气运行在脉中,属于血液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以血脉为轨道,昼夜不息运行于周身上下表里各部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以此为营养。
  (4)卫气卫气是由水谷之悍气所化生,由宗气宣发于脉外。它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因其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叫做"卫气"。卫气在内有温养五脏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胰理,启闭汗孔等作用。因此,人体的脏腑活动,特别是肌表皮肤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卫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卫气不足,肌表不同,外邪就会乘虚而入。
  营气与卫气都是由饮食物中化生出来的。营气是饮食物中的“精气”,卫气是饮食物中的“悍气”,营气运行在脉中,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运行在脉外,具有温养肌腠,保卫体表的作用。
  综上所述: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营气、卫气由中气(脾胃之气)所生,营气、卫气与自然之气相合即是“宗气”。元气、宗气、营卫之气与各脏器功能(又名脏气)的总和,叫做“正气”或叫“真气”。
  总之,精气是维持脏腑正常生理和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它们的生成与转化,又是脏腑生理功能综合活动的结果。这两个方面(即物质与机能)是互为消长、相互促进的。例如人体的各项机能活动,必须要消耗一定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而这些物质的生成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这样不断地彼长此消,彼消此长,并经常地保持其相对平衡,正是人体不断发育成长的必要条件。
  3、神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动作、思维等一系列的精神活动。
  古代医学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就旺盛。反之,物质缺乏,机能活动衰退,人的精神就会表现为萎靡不振。因此,精、气、神三者可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三者之间又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第二节按摩八法
  保健按摩能调整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减轻因组织破损而带来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要使按摩效果好,必须手法力度适当,并与刺激穴位准确结合起来。祖国传统医学有温、补、通、泻、汗、和、散、清八种基本治法。
  一、温法
  温法使用摩擦、滚揉、一指禅、挤压等手法,用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动作,是适应于虚寒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要长,使受术者有温热感,使之产生热能,渗透组织深部,温经散寒,具有扶助正气,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等作用,故有“寒者温之”,“损者温之”的说法)如按、摩、揉气海、关元,摩擦肾门、命门等。
  二、补法
  朴气血津液不足,脏腑机能衰弱。使用轻柔的动作,如使用一指禅推、滚、揉,摩等手法,在腹部使用顺时针方向治法,在施术部位时间要长,重点在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经进行。对功能衰弱、体质虚弱者)以达到“补虚法邪”的目的。
  三、通法
  消除病邪窒滞的治法。要刚柔兼施,轻重适宜。常用推、拿、搓法于四肢,拿通肩井。具有通经络,行气血之功能。
  四、泻法
  攻逐结滞的治法。一般用于下焦实证引起的下腹胀满,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由慢逐渐加快,手法刺激稍强,以挤压类与摩擦类较多。如食积便秘,可用一指禅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达泻实目的。
  五、汗法
  开泻腠理、祛除表邪的治法。用按摩手法,使受术者发汗,病邪从表而解。适用于风寒或风热之邪,对于风寒外感,应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强刺激,对于风热外感,应用轻拿法,柔和轻快,多用挤压类和摆动类手法中的拿法,或用一指掸按法。如推、拿风池、风府能疏风散邪,按。揉大推,能发散热邪。
  六、和法
  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一种主要方法,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凡邪在半表半里者宜用之。手法应平稳而柔和,以振动类和摩擦类居多。主要通过和气血,和脾胃,疏肝理气三个方面,达到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的目的,和气血方法在四肢及背部滚,一指禅推按、揉、搓或轻拿法在肩井部位,和脾胃用一指禅在章门、上脘、中脘等穴位上,进行推、摩、揉。
  七、散法
  用按摩手法疏散积滞的方法。有“结者散之”,“摩而散之”的说法,用轻快柔和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摩、搓等手法在施术部位操作,以达到消瘀散结目的。如气郁胀满,用一指禅推、摩有形积聚,无论有形或无形积滞,皆可达到散结的目的。
  八、清 法
  采用手法清热除烦的方法。一般以摩擦类手法为主,适用于清热,气分实热者重推督脉,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表实热者重推膀胱经,表虚热者轻推膀胱经,在进行小儿按摩时用者居多。
  第三节常见50个穴位的作用
  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上的穴位总称,又称十四经穴或十四经腧穴,在腧穴学中是主体,多指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的针灸、按摩刺激点。十四经穴的数目是单穴52 个,双穴309个,共361个,另外还有48个经外穴。
  全身每个经穴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主治功能,即局部治疗功能邻近治疗功能,远端和全身治疗功能。
  一四经穴中有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它们不仅具有医疗作用还具备保健作用。例如,合谷除可以治疗头痛、手腕肿痛、全身发热外,还可以疏筋活血;百会可治头痛、头晕,还可以增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头发脱落等。
  现将全身常用的50个保健穴位的作用、位置、适应症分别介绍如下。
  1、中府
  位置:位于前胸外上方,乎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寸。
  作用: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肩背痛,腹胀呃逆。
  手法:点、按、揉、摩。
  2、尺泽
  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作用: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手法:推、按、揉。
  3、手三里
  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挠侧,曲池下2寸。
  作用:手臂麻疼,屈伸不利,腹胀。
  手法:按、揉、拨。
  4、迎香
  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0.5寸,鼻唇沟中。
  作用:鼻塞,鼻炎,口眼歪斜。
  手法:掐、点、揉。
  5、下关
  位置: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
  作用:口感齿痛,耳聋,牙关开合不利。
  手法:拨、点。
  6、头维
  位置: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
  作用:头痛目眩,眼痛,视物不清。
  手法:揉、点。
  7、辟关
  位置: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平臀横纹。
  作用:腰痛膝冷,腹痛。
  手法:点、压、揉、摩、拨。
  8、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犊鼻穴下3寸。
  作用:腹胀呕吐,胃痛,消化不良。
  手法:揉、点、拨。
  9、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窝点上3寸。
  作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失眠,神经性皮炎。
  手法:点、掐、揉、擦。
  10、神门
  位置: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掌横纹尺侧端。
  作用:心悸失眠,骨蒸盗汗。
  手法:点、揉。
  11、睛明
  位置: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作用:目赤肿痛,近视色盲。
  手法:按、揉、推、捏。
  12、攒竹
  位置:在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目视不明,眼睑动。
  手法:点、按、揉、推、捏。
  13、大抒
  位置: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发烧咳嗽,背项强痛,头痛鼻塞。
  手法:按、揉、点。
  14、肺俞
  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咳嗽气喘,胸满,盗汗,
  手法:按、揉、弹拨、推。
  15、心俞
  位置: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心悸健忘,惊悸心烦,心痛。
  手法:按、点、揉、推。
  16、督俞
  位置: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腹满胀痛,肠鸣逆气。
  手法:揉、按、点、弹拨、推。
  17、隔俞
  位置: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胃脘胀痛,呃逆呕吐。
  手法:按、揉、压、推。
  18、肝俞
  位置: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胁痛满闷,目疾,唾血疼痛,多梦失眠。
  手法:揉、点、按、推。
  19、胆俞
  位置: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口苦,饮食不下,咽痛咽干。
  手法:按、拨、点、推。
  20、脾俞
  位置: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胃脘胀痛,呕吐。
  手法:点、按、揉、推。
  21、肾俞
  位置: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月经不调,腰膝冷痛,咳喘气少,耳鸣目花。
  手法:揉、按、推、搓。
  22、承扶
  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线。
  作用:腰、股、臀、骶部疼痛,大便难.
  手法:点、揉、按。
  23、殷门
  位置: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作用:腰脊强痛,大腿疼痛。
  手法:点、按、揉。
  24、委中
  位置:在横纹中点。
  作用:中风昏迷,筋挛急,下肢痿痹。
  手法:按、揉、推、拿。
  25、秩边
  位置:在臀部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手法:按、点、推。
  26、承山
  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疝气,痔疾。
  手法:点、按、压、揉、叩击。
  27、昆仑
  位置:在足部外踝的后方。
  作用:脚跟痛,腰痛。
  手法:揉、点、按、拨弹。
  28、涌泉
  位置: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作用:头晕眼花,咽喉痛,转筋,足心热。
  手法:推、按、揉、擦。
  29、四满
  位置:脐下2寸,腹中线旁开约0.5寸。
  作用:月经不调,阳痿,腰脊痛。
  手法:点、拿。
  30、大陵
  位置: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
  作用:腕关节疼痛,胃痛。
  手法:按、揉、弹拨。
  31、劳宫
  位置: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掌心横纹中。
  作用:中风昏迷,口臭,心痛。
  手法:按、揉、拿。
  32、外关
  位置:尺骨与挠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
  作用:五官疾病,手臂屈伸不利,手颤。
  手法:按、揉。
  33、颅息
  位置:沿耳轮连线上、中3分之1的交点。
  作用:头痛耳疾。
  手法:点、揉。
  34、风池
  位置:在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作用: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感冒中风。
  手法:拿、按、揉。
  35、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作用:肩背疼痛,手臂不举,诸虚百损。
  手法:拿、按、揉、滚。
  36、环跳
  位置: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3分之1与内3分之2交点处。
  作用:腰腿疼痛,瘫痪,半身不遂,闪腰。
  手法;点、按。
  37、长强
  位置: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便血,癫狂。
  手法:点、揉。
  38、腰俞
  位置: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骶管裂孔处。
  作用: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腹泻。
  手法:点、揉、擦。
  39、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凹陷中。
  作用:腰痛虚损,五劳七伤,头晕耳鸣。
  手法:点、揉、擦。
  40、大椎
  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作用:肩背疼痛,角弓反张,呕吐,中暑。
  手法:点、揉、摩、搓。
  41、百会
  位置: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交点处。
  作用:头痛,眩晕。健忘,耳鸣鼻塞。
  手法:点、揉、切。
  42、中极
  位置:在脐下4寸,腹正中线上。
  作用: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水肿。
  手法:点、揉、颤。
  43、关元
  位置:在脐中下3寸。
  作用:虚劳冷惫,少腹疼痛,消渴,阳痿。
  手法:点、揉、颤。
  44、气海
  位置:在脐中下1.5寸。
  作用:绕脐腹痛,水谷不化,大便不通。
  手法:点、揉、颤。
  45、神阙
  位置:在脐中央。
  作用: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小便不禁。
  手法:揉、摩、擦。
  46、华盖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一肋间隙。
  作用:咳嗽气喘,胸胁痛,咽肿。
  手法:点、揉、推。
  47、天突
  位置:在胸骨上窝中央。
  作用:咳嗽哮喘,梅核气,咽喉肿痛。
  手法:点、揉、推。
  48、印堂
  位置:在两眉头连线之中点。
  作用:头晕头痛,三叉神经痛。
  手法:点、揉、推。
  49、鱼腰
  位置:眉毛中点直对瞳孔处。
  作用: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斜。
  手法:点、揉。
  50、太阳
  位置:在颞部,眉梢与目外肌之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
  作用,偏头痛,目赤,牙痛。
  手法:点、按、揉。
  第四节按摩的作用原理
  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肌表,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达到身体保健的方法。其作用原理与各种手法有密切关系,但总的说来,都是依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经络贯通于人体的表面、上下、脏腑,是气血运行的途径,也是津液输布的网络。经络壅阻,人体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疲劳与病变。按摩手法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经过历代按摩师的反复研究,去伪存真,使各种手法精益求精,并形成独立的体系。祖国医学典籍认为:按摩术能调节阴阳平衡,疏通气血经络,而且还能够活血化瘀、强身壮骨、调整脏腑、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大量科学研究、实验证明,各种按摩手法是由各种动作所产生的力在机体引起的一系列效应,人体接受按摩以后,局部组织内微循环系统畅通,血流丰富,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内部代谢物的排除,毛细血管血液充盈情况好转,血球积聚现象消失等变化。有利于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消除肌肉疲劳,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保健按摩术易学易懂,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易于推广,不需要复杂设备,也不是高难的专业技术,易被人们接受。保健按摩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效应,主要基于以下操作原理。
  1、调整经络系统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系统的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通达表里,贯穿上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将人体的各部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协调而稳定的有机整体。具有使气血通达全身,儒养组织器官之功能。人体就是依赖它运行气血,发挥着营内工外的作用。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气血失调,百病皆生。按摩术作用于体表,能引起局部经络反应,主要能调整经气,并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历代文献对此有所论述,如因邪客足阳明胃经而引起胃脘胀、腹泄等症,可通过按摩手法作用在足阳明胃经上穴位而消除胀满、缓解腹泄。
  2、调整阴阳人体为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祖国医学以阴阳观念解释人体内部变化。当病邪已作用于人体时,阴阳平衡遭到破坏,造成阴阳失调。所以,调整阴阳是祖国医学一条基本原则,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营卫不和、气血失和都属于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因此,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
  3、调整脏腑功能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按摩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刺激体表一定部位,对内脏功能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如点按脾俞、胃俞能缓解胃肠痉挛,止腹痛,又如按揉足三里既能使分泌过多的胃液减少,也可使分泌不足的胃液增多,还如按揉内关穴使高血压的动脉压下降,也可使处于休克状态的动脉压上升。由此证明,按摩手法刺激体表,体表末梢感受器官传入神经系统,然后传导内脏器官,使内脏活动发生改变。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快速、较重的手法与短暂的刺激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按此规律,按摩会使内脏器官得到调节。
  4、促进气血运行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活动的基础,人体全身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它的功能。气血周流全身,促进人体发育和生理活动,人体若发生不适症,都与气血有关,若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将发生异常。按摩对气血的作用是益气养血、行气活血。按摩是通过健脾养胃,增强脾胃受纳、运化、升清的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同时疏通经络来加强肝的功能,又增加了气的生血、行血、摄血功能,从而使人体益气养血。在按摩中,常用按摩腹部来促进胃的升降功能,同时按摩可推动气的运行,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5、调整筋骨关节属筋骨范畴,筋骨损伤必然累及气血,致脉络受损,血瘀气滞,影响肢体活动,也就是"不通则痛"。按摩通过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按摩可以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并且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牵拉肌束,使之放松,气血通畅,使肌肉队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通过理筋整复,可以使经络关节通顺,肌肉痉挛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6、调和人体五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常用五行学说的五行特性分析人体组织器官间的关系。按摩也可按五行学说归类,如摩与揉等手法,在人体表为环行或轻微用九归属金;推与揉手法,在人体血脉为直行用力,或者散闪用力归火;拿与捏等手法,在人体肌肉部分向上或相对用力归属土;拨与弹等手法,在人体筋腱部分做深透用力归属木;点与按等手法,在人体骨胳做直下强力归属水。通过把按摩手法归类,帮助人体正气战胜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按摩通过虚补实泻,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如刺激经络,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状态。

第十二章30种按摩手法
  由于理法和排法在初级部分已详细介绍,故在此只介绍其余的28种手法。
  第一节推法
  推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一节。现介绍推法的手法应用。
  一、推正顶法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于体侧。
  2、手法操作术者以拇指腹自素穴起沿头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到哑门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4、作用安神宁志,平肝熄风。
  二、推上腹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拇指对置鸠尾穴处经上、中、下脘直推到水分穴上,反复直推数次。   
  3、手法要领以拇指腹着力下推,两手用力应均匀一致。以能耐受为度。本法亦可用双掌交叉重叠,以大鱼际及掌根部进行推动,推动力更加沉稳着实,覆盖面亦大。
  4、作用调中健脾,和胃降逆。
  三、推下腹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或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脐下阴交穴,余指分置腹部两侧,自上向下逐步推动,经过石门、关元、中枢到曲骨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手法要领下腹部手法应比上腹部为轻,耻骨联合上方用力宜轻柔。
  4、作用清利湿热,培元益气。
  四、推背法
  1、体位俯卧位,两手握拳置锁骨下方,术者站其头前。
  2、手法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掌侧对置在大杼穴的高度,自上向下沿脊柱两侧推动到大肠俞,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术时沿脊椎两侧直线推移。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皮肤不应有皱折。背部用力大于腰部,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局部发胀,有沉重感。术后局部发热轻松。
  4、作用宣热疏风,行气通络。
  五、推手三阳法
  1、体位坐位或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对置于肩部,余指扶定两侧臂部。分别按太阳、少阳、阳明经脉的顺序依次由肩部沿经推到肘部、腕部,每经各推5~7遍。
  3、要领两拇指均匀用力推动,推三阳经的起止穴及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推三阳经用力比推三阴经为重。术时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温热,上肢轻松有力。
  4、作用疏通手三阳经脉。
  六、推手三阴法
  1、体位坐位或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对置于肩部,余指置肩两侧扶定上肢。分别按太阴、厥阴、少阴三经脉的顺序依次由肩腋部沿经推至肘部至腕部,每经各推5~7遍。
  3、要领推三阴经用力轻于推三阳经。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推时上臂与前臂应平放成一直线。两指用力要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有微酸、胀感,局部有紧压感。按穴位时有麻胀感。术后局部温热,轻松。
  4、作用通经活血,化瘀止痛,理气和胃,镇静安神。
  七、推股外侧法
  1、体位侧卧位。受术侧下肢屈曲,股外侧向上平放床上。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环跳穴处,自上向下经过风市、阳关、阳陵泉、外丘、光明、悬钟到丘墟穴止,反复推动数次。
  3、要领推经穴位时,应配合点按,风市、阳陵泉、悬钟穴应施用长按法。术时有酸、麻胀感及放射性温热感。术后下肢温热有力。
  4、作用疏散风邪,通络止痛。
  八、推股后法
  1、体位俯卧位,踝下加垫。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承扶穴处,自上向下沿股后正中线经殷门、委中、承山到足跟,反复推动数次。
  3、要领推动时用力要均匀一致。推经穴位处时,用力稍重,以能耐受为度。术时有酸、麻、胀及放射性温热,术后下肢轻松有力。
  4、作用疏筋活络,强健腰腿。
  九、推运股外侧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双手掌根部着力于两股外侧,上下反复推运,推而前行,运而拉回,持续推运数次。
  3、要领操作中应适当增加压力,要持续推,缓慢运。推运中用力宜均匀,不可忽快忽慢,避免搓、擦动作。
  4、作用疏通血脉,调和气血,祛郁行滞温通经络,理气行血。
  十、推全腹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双手重叠,以大鱼际和掌根部着力于腹部,自上腹部推至下腹部。先中间后两边依次推遍全腹,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双手用力要均匀,先中间后两边依次全腹推遍,施术中可闻及胃及肠被推动后出现的漉漉水声,及尿意频频。
  4、作用调和肠胃,除湿利水,通便导滞。
  十一、掌推肩胛法
  1、体位坐位或侧卧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肩部并向后掀肩部,另一手以掌跟自肩中俞穴位处,沿肩胛骨内缘,经膏盲穴向外下方斜推到腋中线止。反复推动数次。
  3、要领头要后仰,胸要前挺。掌根推到膏盲穴时着力加重,并嘱其咳嗽。肩胛上部用力重于下部。术时有重压感。术后感觉呼吸舒畅,增益精神。
  4、作用平喘止咳,益气补虚。
  十二、两肋分推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置于胸骨两旁的俞府穴处,食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间隙的方向,自内向外分推到两侧腋中线,从上向下依次移到乳根穴的高度的肋间隙止。反复进行数次。
  3、要领 分推用力要均匀,手法宜轻柔缓慢。术时不宜按压。此法妇女到灵墟穴处止。术时心胸舒畅,轻爽。术后呼吸舒畅,头胸轻松,增益精神。
  4、作用通宣气血,宽胸止痛。
  十三、背部分推法
  1、 体位 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背部大杼穴的高度,脊柱两旁,食指分置体两侧,自内向外下方,沿背部肋间隙的方向分推到两侧腋中线止。自上向下依次推到胃俞穴的高度。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分推时受术者自由呼吸,手法宜轻柔均匀而有力。
  (2)脊柱端用力重于腋中线处。
  (3)术时背部温热,微胀。术后精神振奋,呼吸轻松。
  4、作用解表、退热、祛风清眩。
  5、注意勿用蛮力,防止损伤肋骨。
  十四、推按腰背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沉肩,伸臂将双手交叉横置于脊柱两侧(左手横置右侧,右手横置左侧,掌心向内,手指向外)。同时向腰部两侧反方向推按。自上向下移动,顺序推按数次。
  3、要领
  (l)操作时着力和缓,连贯。双手用力要均匀一致。
  (2)可用体前倾增加力度。
  4、作用通经活络,镇痛化滞。
  十五、分掌法
  1、体位坐位,掌心向上。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大陵穴处,食指置受术者手背部扶定助力。以拇指分推,沿大鱼际推到少商穴止。沿小鱼际推到小指的少泽穴止。反复分推数次。
  3、要领
  (1)整个操作着力应轻缓而有节律。
  (2)术中、术后头脑有安静感。
  4、作用宁心安神,宽胸理气。
  十六、背部挤推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置于两侧大杼穴,余指置两侧腋下,分别扶定。由上向下,由外向内边挤向下边推脊柱两侧之肌肉,到膈俞穴的高度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挤推时应将肌肉从两侧向中央挤起,缓慢向下推动。
  (2)两侧用力要均匀,避免皮肤重叠。
  (3)挤推后可配合抚摩。
  (4)术时皮肤发热,有紧张感,术后背部轻松,胸部舒适。
  4、作用健脾益肾,调气补虚。
  第二节拿法
  拿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请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现介绍拿法的手法应用。
  一、拿肩井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肩后,拇指掌侧分别置于两侧肩井穴处,着力向上提拿数次。
  3、要领
  (1)手法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2)拿提后可配合轻微指揉法。
  (3)术时局部有酸、胀、沉重感。单侧手法时术后上肢、肩、背、颈项有舒适轻松感。双侧施术后,头脑清爽,增益精神。
  4、作用通经活络,豁痰开窍。
  二、拿腋下法
  1、体位坐位,两手插腰。
  2、操作术者以两手置腋下,拇指置渊腋穴处,四指分别置于两侧背部隔俞穴,拿提腋下肌肉,自上向下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拿提腋下肌肉宜缓慢而轻柔。
  (2)受术者肌肉要放松,自由呼吸。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心胸舒畅,增益精神。
  4、作用宽胸利隔,宁心止痛。
  三、拿承扶法
  1、体位直立,腰前弯。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置于承扶穴,食指置股外侧,拿定肌肉后,向上提拿。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受术者应尽力弯腰,两下肢用力伸直。
  (2)拿提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局部有酸、胀、沉重感。术后下肢温热,腰腿轻松。
  4、作用调整经脉,化瘀定痛。
  四、提拿足三阳法
  1、体位卧位。
  2、操作以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置于股外侧近端,以对合力着力于大腿外侧循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之经筋,顺序拿提到外踝、足背,往返3~5次。
  3、要领
  (1)双手拇指与余指要尽力张开,以增加提拿范围。
  (2)术中切忌抓提,以防皮肤损伤。
  4、作用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五、提拿足三阴法
  1、体立 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着力于下肢内侧足三阴经之经筋。从腹股沟循三阴经,从上向下顺序提拿到足内踝,往返3~5次。
  3、要领
  (1)双手尽力张开,以增加提拿范围。
  (2)术中避免抓拿,以防皮肤损伤。
  (3)提拿足三阳、足三阴主要是配合全身按摩时应用。
  4、作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肝理脾,温阳补肾。
  六、拿昆仑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四指置三阴交处,拇指置相对的小腿外侧,自三阴交钳形揉捏到水泉穴,反复操作数次。再以拇指食指相对置于跟健两侧之内,外昆仑穴处,拿提数次。
  3、要领
  (1)术时足踝背屈90度的角度。
  (2)提拿用力,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力量。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温热,腰部轻松。
  4、作用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七、肩周拿提法
  1、体位坐位,受术侧上肢放于术者膝上。术者站其体侧以同侧足蹬于座位上。
  2、操作术者以拇指和食指对合,置于肩关节前后进行拿提。向上到肩俞、肩峰高度,向下到脑会。反复拿提整个三角肌部位。再自腋部始,沿三角肌前、后缘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复提拿数次。
  3、要领
  (1)拿提时应固定肩关节,肩部肌肉要放松。
  (2)拿提应缓慢而有力,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有沉重和牵拉感。术后局部有微热及轻松感。
  4、作用通经活络,活血止痛。
  八、腹肌拿提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腹部两侧章门穴处,自外向内将腹肌挤起。后两手交叉叩拢二拇指置腹肌一侧,食指置另一侧,自两侧关门穴的高度向下逐步移动,顺序拿提到归来穴高度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受术者腹肌要放松。每次提拿时均需先挤拢腹肌后再提拿。
  (2)术时有腹肌拉扯感及微胀感。术后腹部有温热。舒适、轻爽感。
  4、作用调中和胃,补肾纳气。
  九、拿揉腰肌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与余指对合置于两侧腰背肌部位。着力于两侧俞穴进行拿揉。对合着力一紧一松,一拿一揉。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动作要连贯而不间断,用力保持对称。
  (2)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抓、掐、拧、抠等手法。
  4、作用通经活络,活血散瘀,消除疲劳,增加肌力。
  十、拿股内侧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与四指分别置于阴廉五里穴的前后,将股内侧肌捏紧并向上反复拿提数次。自上向下逐步移动到整个大腿内侧。再以一手拇指按揉三阴交1~2分钟。另一手扶踝部。
  3、要领
  (1)拿提应有节律,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牵拉感。术后下肢内侧温热,轻松。
  第三节按法
  按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现介绍按法的手法应用。
  一、按百会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长按百会穴。后以拇指腹从前顶经百会穴推到后顶,再从一侧络却经过百会到对侧进行推法。反复操作数次。
  3、 要领
  (1)长按时拇指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2)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头脑微热,子宫有收缩感。术后头脑清爽,增益精神。 
  4、作用健脑宁神,回阳固脱,理气消滞,补虚益气。
  5、注意体弱者可用卧位施术。 
  二、头对按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                
  (1)术甜两手四指置两狈榆额头维同高处,向枕后推摩叫后顶穴止。反复数次。
  (2)术者以两掌心置两侧颗部,着力对按1~2分钟。
  (3)术者再以两掌心对置两耳孔,着力对合按1~2分钟。
  3、要领
  (1)推摩时用力均匀一致而有节律。
  (2)对按时两侧用力相等。
  (3)术时头部有紧压感,对按耳孔有"嗡嗡"声响。术后头、耳轻松舒适。
  4、作用祛风止痛,健脑宁神。
  三、按巨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食指分别长按于巨处。
  (2)术者再以拇指自迎香穴自内向外经巨到颧穴止,反复摩动。
  3、要领
  (1)长按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术时酸胀。
  (3)术后局部温热,呼吸通畅。
  4、作用通鼻窍,散风热。
  5、注意面有炎症者慎用。
  四、按缺盆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手四指自耳下翳风穴起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摩动1~2分钟。
  (2)术者再以两拇指腹置锁骨上方缺盆穴处长按,反复操作。
  3、要领
  (1)摩动宜轻柔而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按压穴位应逐渐加力,使上肢有麻胀放射感。
  (3)术后上肢轻松。
  4、作用泄热宽胸,通经活络。
  5、注意
  (1)勿挫伤臂丛神经。
  (2)高血压病慎用。
  五、按天突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
  (1)术者以拇、食两指分置两侧人迎穴,向下经水突到气舍止,反复摩动数次。
  (2)术者再以食指顶端置天突穴处,向外下方点按3~5分钟。
  3、要领
  (1)摩动时用力宜轻宜缓。
  (2)按压时局部酸胀,并沿气管向下放散。
  4、作用通调气道,清热平喘。
  5、注意勿伤胸骨。
  六、按中府云门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四指并置一侧胸大肌胸骨缘,沿助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云门穴。反复数次。
  (2)再以两手四指置中府、云门穴,着力长按3~5分钟。
  3、要领
  (1)梳摩均匀、缓和而有力,以皮肤微红为度。
  (2)按压由轻到重,忌蛮力。上肢有麻胀感为度。
  (3)施术后上肢温热、有力,感觉轻松。
  4、作用理肺降逆,通络宣肺。
  5、注意梳摩勿伤皮肤,按压勿压伤肋骨。
  七、按上腹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逐步点按幽门、阴都至盲俞穴止。反复操作。
  3、要领
  (1)点按穴位处时,用力要以能耐受为度。
  (2)按时有沉重胀及微酸感。
  (3)术后上腹舒适,全腹温热。
  4、作用健脾和胃,顺气降逆。
  5、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施术,以免胃气上逆。
  八、按腹中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腹置于上脘穴处,沿腹正中线向下点按,经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曲骨穴止,反复进行点按。
  3、要领
  (1)上腹不适,点按三脘为主;下腹、下肢疾患,点按水分、气海、关元穴为主;生殖器疾患,点按曲骨为主。
  (2)点按上腹穴位时有酸胀感;点按水分及下腹穴位时有酸胀及温热放散到下肢的感觉。
  4、作用健运脾胃,温肾壮阳
  九、按下腹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脐旁之盲俞,自上向下逐步点按。经四海、大赫到横骨,反复按压。
  3、要领
  (1)下腹点按应较上腹点按用力小。
  (2)点按时宜着力,但应缓慢下移。
  (3)术时有酸胀、沉重感;术后局部温热,下腹舒适。
  4、作用温补肾阳,固本培元。
  5、注意术前排尿。
  十、按天枢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食指指腹,分置两侧天枢穴,着力长按1~2分钟。
  3、要领
  (1)两指用力要均匀一致。
  (2)长按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腹部紧压感,下腹及下肢有温热及放射性温热感。
  (4)术后腹部温暖舒适。
  4、作用理气健脾,涩肠止痛。
  5、注意便秘者忌用。
  十一、按气冲法
  1、 体位仰卧位。
  2、操作以两拇指腹置两侧气冲穴处,长按1~2分钟。
  3、要领
  (1)长按由轻到重再轻。
  (2)每次以两下肢有发热感时止。
  (3)术时两下肢有放射性温热。
  (4)术后小腹及下肢温热轻松。
  4、作用行气活血,温通筋脉。
  十二、按脊中法
  1、体位俯卧位,头微抬。
  2、操作以拇指端置于风府穴进行点按,并向下逐个棘突间隙点按3~5次,到阳关穴止。
  3.要领
  (1)点按背部用力大于腰部,指端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2)颈椎棘突间点按要迎随呼吸。
  (3)术时有沉重及微热感。
  (4)术后头脑清爽,腰部舒适。
  4、作用疏散风邪,调补肾气。
  十三、按肩胛内缘法
  1、体位侧卧位,头后仰,微挺胸,上肢后伸。
  2、操作一手扶肩,一手以拇指指腹置于肩胛脊柱缘上方的肩中俞穴处,着力点按。逐步下移,经魄户、膏盲到肩胛下角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点按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
  (2)点按时亦可让受术者咳嗽,咳嗽时点按。
  (3)点按后配合局部抚摩或空拳轻揉。
  (4)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心胸舒畅,增益精神。
  4、作用通宣肺气,回阳救逆。
  十四叠掌按腰法
  1、 体位 俯卧位。
  2、操作术者双手掌重叠,置于腰部,以正中线命门穴为中心,做有节律的按压3~5分钟。
  3、要领
  (1)按压时要迎随呼吸,呼气时进行。
  (2)按压要用巧劲儿,以能耐受为度。力要贯足,不可用暴力。
  (3)术时有紧压和牵扯感。术后感觉腰部舒适。
  4、作用补肾气,强腰脊。
  十五、按环跳法
  1、体位侧卧位,术侧下肢屈曲,环跳穴向上。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环跳穴上,食指置臂部两侧。以两拇指徐徐加力进行长按3~5分钟。
  3、要领
  (1)嘱其臀部肌肉放松。术者两指用力要均匀,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为加重力度,可用时尖代替两拇指,进行长按。
  (2)术时有酸、麻胀感及电流样热感,传经承扶、委中到足跟;术后下肢温热,感觉有力。
  (3)勿用蛮力,逐渐加压。
  4、作用祛风散寒,强健腰腿。
  十六、按股前法
  1、体位仰卧位,膝下放垫。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置股前髀关穴处余指分置两侧,以两拇指进行长按,经伏兔、阴市、梁丘、足三里、下巨墟,自上向下逐步长按到解溪穴止。
  3、要领
  (1)按股前时,长按每个穴位均应得"气"。
  (2)穴位之间应配合轻推。
  (3)术后下肢温热有力。
  4、作用通经活络,健脾和胃。
  十七、按小腿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两手拇指置阴陵泉穴处,食指置小腿外侧,沿胫骨内缘,自上向下经地机、漏谷、三阴交穴到交信穴止,反复按压。
  3、要领
  (1)按压时两拇指应逐步下移,且贴近骨膜,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沉重感。术后小腿温热有力。
  4、作用调和气血,通气缓痛。
  十八、内、外关按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置受术者腕掌部的大陵穴处,食指置腕背阳池穴处,自上向下合揉到中指端,反复操作数次。再以拇指置内关穴,食指置外关穴,着力合按3~5分钟。
  3、要领
  (1)合揉手法要轻柔,合按后可配合指揉。
  (2)合揉时局部有温热轻松感。合按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胸及上腹部有舒适感。
  4、作用和胃理气,安神镇痛。
  十九、按神门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置于肘窝正中的曲泽穴,自上向下推摩,经内关到劳宫穴止,反复操作数次。再以一手拇指置内关穴,另手拇指置神门穴,反复按揉数次。
  3、要领
  (1)推摩手法宜轻缓,按揉用力以能耐受为度,神门穴可配合指掐。
  (2)术时有酸、麻、胀感;术后心胸舒畅有安静感。
  4、作用镇静安神,宁心通络。
  第四节点法
  点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四节。现介绍点法的手法应用。
  一、点按胸骨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站其体侧。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自璇玑穴逐步向下点按到中庭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术时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
  (2)用力宜均匀缓慢而有力。
  (3)术时有一紧一松感及压迫感;术后心胸开阔,呼吸畅快,增益精神。
  4、作用宽胸利隔,和胃止吐。
  二、双龙点肩法
  1、体位坐位,术者站其体侧。
  2、操作术者两手拇指伸直,微屈四指,用拇指端置于肩前窝的抬肩穴,肩后窝的俞穴,同时着力,相对点按。
  3、要领
  (1)点按前应放松肩部肌肉。
  (2)点按由轻到重,由表及里,用力要以能耐受为度。
  (3)取穴要准确。
  (4)术时局部有酸、胀。微痛感;术后肩部微热,感觉轻松。
  4、作用祛风邪,活气血,通经止痛,解除粘连。
  三、双龙点肾法
  1、 体位俯卧位,术者站其体侧。
  2、操作术者两拇指伸直以指端置于两侧肾俞穴,食指扶定体两侧。两拇指同时着力对点,以连续点按三次为直。
  3、要领
  (1)操作时双手同时着力,戳点对合,由浅入深,不可乱点。
  (2)点按方向是向内略向上斜,相对点按。
  4、作用调补肾气,强腰壮肾,明目聪耳,壮阳健骨。
  四、跪点双窝法
  1、体位受术者双膝跪于床上,两手扶床。术者站其体侧下方。
  2、操作术者两手拇指神直,以拇指指腹置于两侧委中穴处,着力点按。
  3、要领两指用力要均匀一致,以能耐受为度。点按委中时有酸、麻、胀感及放射感。拇指用力方向向上时,放射感向上传。拇指用力向下时,放射感传到足跟。
  4、作用疏筋活络,疏利腰膝。
  第五节拨法
  拨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五节。现介绍拨法的手法应用。
  揉拨胫前肌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置于胫前肌外侧阳陵泉穴处,以指腹按揉胫骨外侧胫前肌部位,自上向下,边按揉边移到解溪穴处。反复操作数次。再以拇指指端于胫前肌肌腹处进行横向拨动1~2次,自上向下逐步移到解溪穴处,最后以四指进行抚摩数次。
  3、要领
  (1)按揉胫前肌用力由轻到重,同时点按足三里、丰隆、上巨墟、条口、下巨墟等穴位。
  (2)按拨动作要轻巧,灵活,注意保护皮肤。
  4、作用疏理肌筋,解痉止痛,调和气血,健脾和胃。
  第六节摩法
  摩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六节。现介绍摩法的手法应用。
  一、上腹横摩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拢,置于一侧腹哀、章门穴处,横向经关门、太乙到对侧腹哀、章门穴处,反复横摩数次。
  3、要领
  (1)横摩在两侧腹哀、章门穴处用力稍重,可将肌肉摩拉起,腹中部用力稍轻而缓。
  (2)术中有腹肌拉扯及微胀感。术后上腹部轻松。
  4、作用补脾阳,助运化,宽胸肋。
  二、脐旁横摩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大横、腹结穴处,经过天枢、外陵穴到对侧大横、腹结穴处止,反复进行横摩数次。
  3、要领
  (1)大横、腹结穴处着力稍重,脐周用力宜轻柔。
  (2)术时局部有拉扯感和微胀感;术后局部温热,肠鸣音增强。
  4、作用温补脾肾,调中和胃。
  三、下腹横摩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手指或指掌置于腹部一侧五枢、府舍穴处,经水道、气穴、关元到对侧五枢、府舍穴处,往返横摩数次。
  3、要领
  (1)水道、气穴处用力稍重,其余部位稍轻。
  (2)下腹横摩用力比上腹横摩用力要轻。
  (3)术时掌根微向上抬起,手指掌侧平放于施术部位着力。
  (4)便秘者,左下腹部宜重摩。
  (5)术时下腹部肌肉有牵拉和微胀感;术后小腹轻松,温热。
  4、作用调补下焦气机,益元振阳。
  四、腹部斜摩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指腹,并置于一侧腹哀穴,自上向对侧内下方斜行摩动,经过太乙、水分、神厥、四满、水道、归来穴止。反复进行斜摩数次。左、右侧分别进行。
  3、 要领
  (1)手置于腹哀穴处先摩动3~5次后再斜摩,摩法用力上腹部稍重些,脐下部用力要小。
  (2)术时局部有肌肉牵拉感;术后全腹部舒适,温热。
  4、作用温运脾阳,和胃理肠。
  5、注意应空腹施术。
  五、脐周团摩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掌心置神阙穴上,以脐为中心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团摩各30次。
  3、要领
  (1)本法常用于小儿,多在睡眠时施行。
  (2)团摩手法宜轻柔,频率宜慢,每一方向均以微汗为度。
  (3)术时和术后局部有温热、舒适感。
  4、作用健脾和胃。
  六、背部斜摩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置于一侧肩中俞及曲垣穴处,自上向内下斜摩到对侧的肝俞、魂门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3、 要领
  (1)两手用力要均匀,轻柔。背肌肥厚者可配合摩按法。
  (2)术时背部有沉重、微胀感;术后背部有轻松感。
  4、作用疏泄肝脾湿热,通络止痛。
  七、背部直摩法
  1、 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背部大椎穴平高处,自上向下沿脊椎两侧经膏盲到膈关穴高度,反复直摩数次。
  3、要领
  (1)背部直摩时可配合点按俞穴。
  (2)直摩用力背上部重于下部,以皮肤微红、微汗为度。
  (3)慢性虚损者膏盲穴宜多摩;上腹疾患者多摩膈关穴。
  (4)术时和术后局部均有温热及上腹部舒适感。
  4、作用疏泻湿热,健运脾阳。
  八、腰部梭摩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手掌置于一侧肾俞、气海俞及大肠俞穴处,先向同侧横摩到带脉穴处,再通过两侧的肾俞穴摩动到对侧带脉穴处,反复摩动数次,往返进行。
  3、要领
  (1)手掌要密切接触皮肤,用力宜均匀。
  (2)摩动时随体形改变着力点,背部用力重于侧腹。
  (3)术时局部有温热、舒适、沉重感;术后腰部轻松。
  4、作用调补肾阴,活血利腰。
  5、注意防止擦伤皮肤,皮肤干燥者可用递质。
  第七节揉法
  揉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七节。现介绍揉法的手法应用。
  一、揉太阳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两侧太阳穴,轻而和缓地揉动1~3分钟。后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拇指腹自头维穴向外下方经过太阳穴摩动到耳门,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指揉时宜轻缓、柔和,摩动可稍用些力量。
  (2)术时有酸胀及放射感到前额;术后头脑清爽。
  4、作用 疏风散热,清头明目。
  二、揉风池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前额,另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处,指揉1~3分钟。再以拇指掌侧自脑空穴向下摩动,经过风池到肩井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术时头宜直立,不可偏斜。
  (2)指揉方向,向前并微向上方。
  (3)术时局部有酸、胀、温热感;术后颈部、肩部舒适,头脑清爽。
  4、作用疏风清热,清头开窍。
  5、注意体弱者可俯卧位。
  三、膻中揉摩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中指或食指贴于膻中穴上,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揉30次。后以大鱼际同样各揉30次。
  3、 要领
  (1)迎随呼吸而起伏。
  (2)用力要均匀,缓慢而有力。
  4、作用宽胸解闷,行气活血。
  四、揉大椎、阳关法
  1、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揉大椎穴1~3分钟,再指揉阳关穴1~3分钟。再以掌心于大椎、阳关穴处进行团摩1~3分钟。
  3、要领
  (1)揉大椎穴用力重于揉阳关穴。
  (2)团摩用力缓慢而有力,以皮肤微汗为度。
  (3)指揉时局部有酸、胀感。团摩时有温热感。术后腰背肌及腹部舒适。 
  4、作用疏风散寒,温补脾肾。
  五、背部拳揉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手握拳,以拳面四指的本节部分着力于背部左、右肩中俞穴处,进行拳揉1~2分钟。再两侧大抒穴的高度,沿脊柱两侧经过脾俞、胃俞、肾俞到大肠俞,反复拳揉约1~2分钟。
  3、要领
  (1)体壮者用实拳,体质虚弱或久病后宜用空拳揉。
  (2)术时宜着力,但移动宜缓慢,揉动以皮肤微红为度。
  (3)肩、背、颈、项强痛者,拳揉肩中俞用力宜加重。胃肠有病宜重揉脾俞、胃俞。腰痛者宜重揉肾俞、大肠俞。
  (4)术时局部有沉重、舒适感;术后皮肤发热,胸、腹、腰部舒适。
  4、作用振奋脾阳,化湿消滞。
  5、注意年老体弱者慎用。
  六、揉臀部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手握拳,以臀部秩边穴为中心,拳揉1~3分钟。再沿骶髂关节上缘向下经臀部拳揉到承扶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体弱者用空拳,体壮者用实拳拳揉。
  (2)术时局部有酸、胀、沉重感。术后感到腰背轻松,温热。
  4、作用强健腰膝,宁心安神。
  七、股内侧揉捏法
  1、 体位仰卧位。
  2、 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股内侧上方阴廉、五里穴处。自上向下进行揉捏,经过阴包到阴陵泉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自上向下揉捏时手法应缓慢而有力。
  (2)沿经穴位阴廉、五里、阴包、血海等处应配合按法。
  (3)术时下肢酸、胀,有放射性温热感;术后胸腹舒适,头脑清爽。
  4、作用温通经脉,活血化瘀。
  八、小腿内侧揉捏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阴陵泉穴处,拇指置阳陵泉,自上向下进行揉捏,经地机、漏谷、三阴交到踝下照海穴后,再以四指摩动到隐白穴止。并将拇趾屈曲按压,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揉捏移动要缓慢。
  (2)揉捏经过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穴位处,配合按法。
  (3)术时下肢酸、胀,有放射性温热感;术后下肢轻快、胸腹舒适,头脑清爽。
  4、作用清化湿热,通利三焦。
  九、股后揉捏法
  1、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两手四指置股上方内侧,拇指置股外侧,做钳形揉捏。自上向下逐步移动,由承扶经委中,承山到昆仑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揉捏时大。小鱼际应着皮肤,拇指与四指掌侧应着力作缓慢而有节律的移动。
  (2)移动时揉捏手势随下肢解剖形态而改变着力点。
  (3)大腿部用力应重于小腿部。
  (4)术时局部微酸、胀,感觉舒适,术后感觉下肢温热、轻松、有力。
  4、作用强健腰膝,活血通经。
  十、揉血海法
  1、体位侧卧位,术侧下肢屈,曲血海穴向上,置于床上。
  2、操作术者一手握拳置于血海穴上,做旋转揉动,反复操作数次。再以一手全掌置箕门穴的高度,自上向下抚摩经血海到阴陵泉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拳揉动作应有节律,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抚摩应缓慢而轻快。
  (3)术时有紧张和酸、胀感;术后下肢温热、轻松,下腹部舒适。
  4、作用调和气血,法瘀止痛。
  十一、揉足三里法
  1、体位仰卧或直坐。
  2、操作术者以食指屈曲,以指背揉按足三里穴2~3分钟。再以四指自阳陵泉穴处,自上向下抚摩到悬钟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按揉时用力不可过大,以能耐受为度。
  (2)抚摩宜轻缓。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并向下放射;术后下肢温热、,轻松,腹部舒适。
  4、作用调和气血,补脾和胃。
  5、注意下肢肌肉萎缩者慎用。
  十二、揉三阴交法
  1、体位侧卧位,术侧下肢三阴交穴向上屈曲膝关节,平放床上。
  2、操作术者以一手四指置照海穴,经然谷到隐白穴进行抚摩,并以拇指端点按大足趾顶部。再以一手四指置三阴交穴处进行长按,拇指置悬钟穴处进行长按2~5分钟。
  3、要领
  (1)按揉三阴交穴位用力应重于按揉悬钟穴。
  (2)长按以能耐受为度。长按后可配合进行抚摩法。
  4、作用活血法瘀,通经止痛。
  十三、揉悬钟法
  1、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屈曲食指背按揉悬钟穴2~3分钟。再以拇指置小腿外侧条口穴,食指置承山穴,着力相对长按2~5分钟。
  3、要领
  (1)按揉用力以能耐受为度。
  (2)颈部不适时,以按揉悬钟穴为主;下肢不适时以对按条口、承山为主。
  (3)术时局部酸、胀感;术后下肢有温热及轻松感。
  4、作用调和经脉,舒肝理气。
  5、注意皮肤干燥,肌肉瘦弱者慎用。
  十四、双手揉球法
  1、体位坐位,上肢自然下垂。
  2、操作术者双手掌指略屈曲。两手掌心对置于肩关节的前后,做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相对旋转揉动,如球在手中揉动。然后紧揉三角肌部位,最后以两手大鱼际对置肩窝前后施力挤合而结束手法。
  3、要领
  (1)着力要均匀,持续。以局部温热,皮肤微红为宜。
  (2)术时双手动作要协调,不可摩擦皮肤。
  4、作用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滑利关节,消除肿胀。
  十五、揉劳宫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置于大陵穴处,自上向下经过劳宫推摩到中指第一节指骨处,反复进行数次。再以拇指置掌心的内劳宫,食指置掌背的外劳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合揉2~3分钟。
  3、要领
  (1)揉动时内劳宫用力重于外劳宫,用力要均匀而有节律。
  (2)有恶寒发热者,宜蘸酒揉。
  (3)术时有微酸、胀感;术后局部温热。
  4、作用镇静安神,疏通心络。
  第八节搓法
  搓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八节。现介绍搓法的手法应用。
  搓点强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四指指腹或掌面,着力于八廖穴进行搓揉。待局部温热后再以拇指指腹点按长强穴1分钟。
  3、要领
  (1)搓时自一侧上廖到下廖方向往返进行搓揉。
  (2)施术中要刚中有柔,注意保护皮肤。
  (3)搓以皮肤微红为度。
  4、作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清利下焦,壮腰补肾。
  5、注意孕妇禁用此法。
  第九节颤法
  颤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一节。现介绍颤法的手法应用。
  温肾补气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掌相搓至热,迅速以两掌心置于两侧肾俞、气海俞穴处,做快速振颤手法约2分钟。
  3、要领
  (1)术者腕部放松,全掌紧贴皮肤,掌心对准两侧肾俞、气海俞穴处施振颤法。
  (2)动作要连贯,使振颤连续不断传递到机体,产生温热感, 以连续施术2分钟为宜。
  4、作用温肾壮腰,大补元气,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第十节拍打法
  拍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二节。现介绍拍法的手法应用。
  胸肌拍打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双手四指并拢,从受术者胸骨正中线,自内向外依次拍打胸大肌部位,反复操作。再以两手掌自胸骨中线向两侧按揉胸大肌数次。               
  3、要领
  (1)拍打时用力要均匀、和缓而有节律。
  (2) 按揉要迎随呼吸,掌心不离皮肤。
  (3) 妇女乳房部不得进行此法
  4、 作用宽胸解郁,理气止痛。
  第十一节叩法
  叩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三节。现介绍手法应用。
  吉庆有余
  1、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2、 操作术者双手五指并拢,屈曲成空拳以腕关节的一起一落带动双拳交替着力叩打肩背及项后夹脊部位,反复叩击数遍。
  3、要领
  (1)术时用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手法要轻巧,富有弹性和节奏,叩击有声如庆贺丰收,故称"吉庆有余"。
  4、作用舒筋活血,开导放松,调和气血。宣通肺气,解除疲劳。
  第十二节击法
  击法的手法操作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四节。鲜介绍手法应用。
  指尖击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十指分开,微屈曲成爪状。以指尖叩击前额及头部,反复操作数遍。
  3、要领
  (1)动作要灵活、轻巧自如。着力要均匀而有节奏,力度依胖瘦而不同。
  (2)术时以指尖着力,不宜以指腹着力,要将指甲剪短修圆,避免损伤皮肤。
  4、作用轻手法时起镇静安神,抑制神经的作用;重力快速手法时则兴奋神经,清脑益智。
  第十三节啄法
  啄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十五节。现介绍手法应用。
  密拿拍打风市上、下法
  1、体位卧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三指(或五指)端在股外侧,似风市穴为中心进行快速凑合。一松一紧,一张一合,一起一落地反复啄拿数遍。后以手指并拢,伸直,拍打密拿过的风市穴上、下,反复操作数遍。
  3、 要领
  (1)密拿时速率较快,以皮肤有印痕,局部有微温热感为度。
  (2)手法用力要均匀,以风市为中心。
  (3)拍打时持续到局部灼热、潮红为度。
  (4)避免掐、抠动作,以防损伤皮肤。
  4、作用祛风散邪,疏通闭塞,温通经络,止痛祛痒,引邪出经。
  第十四节抹法
  定义:以单手或双手掌心或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左方或上下往返移动的方法,称抹法。
  抹法的动作与推法相似,可谓是直推、旋推、分推、合推的综合动作。推法是单方向的移动。而抹法则可根据不同施术部位做单方向或任意往返方向移动。抹法着力也较推法为重。
  一、手法操作
  1、掌抹法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掌心大鱼际和小鱼际部贴于施术部位,着力做轻而不浮、重而不滞、轻巧灵活的往返移动或移抹。多双手对称施术,用于额、颈、胸、肋等处。
  2、拇指抹法受术者坐位。术者以两手四指扶其头部,以拇指自印堂穴交替向上抹到神庭穴,往返数次。随后向左右沿前额抹到太阳穴。并在太阳穴作运转活动数次,仍向中间合拢。如此往返数次。再分别沿眼眶周围反复抹动。然后沿颧骨下缘抹到两耳前的听宫穴,再作数次往返,最后仍还原回到印堂。以上动作连续不断,一气呵成。
  二、要领
  手法动作要连续不断,缓和,灵活。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
  三、作用
  抹法所施部位和穴位不同,其作用亦不同:抹印堂、前额、膀胱经(项部)均有疏风解表,活血通络之功;而抹印堂和前额还有平肝降火,开窍醒脑之功;抹眼眶则能明目醒脑,宁心安神;抹人迎则能平肝降压;抹胸部宽胸理气;抹法在手部应用则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四、手法应用
  抹桥弓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2、操作术者以左手扶前额,使其头稍向左上斜偏。再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沿胸锁乳突肌自上向下推抹30次。左右分别进行。
  3、要领手法宜慢,轻柔。不能两侧同时施术。术时有酸胀感。
  4、作用降低血压,减慢心率。
  5、注意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者忌用此法。
  第十五节捏法
  定义:以拇指与食指对合着力于施术部位,反复交替捏拿的手法,称捏法。
  手法操作
  1、体位坐位或者卧位。
  2、操作术者的拇指与四指的指腹对合力交替、反复、持续、均匀地捏拿皮肉肌筋。使局部在指的不断对合转动下捏起,再以手的自然转动,使皮肉肌筋自指腹间滑脱出来,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循序移动。
  3、要领术中要用力均匀,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灵活自如,按其经络。穴位捏而拿之,不可呆滞,注意保护皮肤。移动应顺着肌肉外形轮廓循序进行。
  4、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5、手法应用
  (1)捏颈肌法
  1)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术者两手并置于风池穴处,拇指在颈肌外侧,余指在颈肌内侧,将一侧颈肌微向上拿起,自上向下捏拿到肩中俞。反复数次,左右分别进行。
  3)要领捏拿移动宜缓慢,用力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肌肉有拉扯感及酸、胀感。术后头脑清爽,颈项灵活。
  4)作用调和气血,解痉止痛。
  (2)捏脊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两拇指挠侧面置尾胀部皮肤,食、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用力捏起皮肤,随捏随提,双手分别捻动向前推移到大椎穴处,进行捏拿推捻提放按揉脊柱及两侧肌肤,连续操作5~6遍。另一种手法是拇指在前,食指屈曲在后进行上述捏拿推捻提放按揉等手法动作。
  3)要领以指面挤捏肌肤,不能用指端,否则易疼痛。捏拿肌肤用力要均匀适当。捏拿多则不易前推,少则易滑脱且疼痛。重则欠灵活,轻则不得气。每捏拿三次提拿一次。操作时,腕部放松,动作要协调灵活、连贯。
  4)作用消积导滞,健脾和胃,调正阴阳,通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3)捏上臂法
  1)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置上臂外侧,余四指置臂内侧青灵穴处着力捏压,反复操作1~2分钟。再以拇指置上臂外侧,其余四指置极泉穴下方,自上向下沿肱骨内缘逐步下移经青灵到少海穴止进行捏压2~3分钟。
  3)要领
  ①捏压下移时应缓慢而有力。
  ②沿经穴位捏压时应有麻木和温热感。术后上肢轻松而有力。
  4)作用疏调经脉,理气宽胸。
  第十六节提法
  定义:双手对按而向上提或双手按于施术部位,以寸劲儿向上提或垂手拿起的手法,称为提法。提法分为顿提法、端提法和空提法三种。介绍如下:
  一、顿提法
  1、体位受术者坐低凳上,术者靠施术侧上肢前方站立。
  2、操作术者以双手分握受术肢五指,使掌心向受木者面部。术者将上肢上提到内上方依次向外上方、外下方、内下方,反复循环连续转动数遍。待肌肉放松,转动滑利时,突然发力把受术肢从下向上提拔。每次施术1次或重复2~3次。每次提拔常可发出响声。
  3、要领
  (1)有骨折者忌用此法。
  (2)术时手心应向受术者面部。否则会使伤加重。
  (3)有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年老体弱或老伤患者,要慢慢向上引提,术后也应慢慢放下,否则均可引起剧疼。
  (4)孕妇暂不用此手法。
  4、作用解除粘连,顺理肌筋。
  二、端提法
  1、头颈提摇
  (1)体位坐位,术者站其后。
  (2)操作术者双手拇指伸直,置于枕后,食指置于两侧下颌骨侧下方抱定头部,带动头部做前屈、后仰,左右旋转及划圈样转头部,各数次。最后向上提头部数次。
  (3)要领
  1)颈部肌肉要放松。
  2)四指放于下颌骨的侧下方,指不能按压颈部。   
  3)提摇动作宜和缓而有节律,两手用力要协调,均匀一致,动作不可过猛,力度不宜过重。
  (4)作用滑利关节,醒脑安神。
  2、四指归提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以两虎口对准两侧耳垂。拇指置风池穴处。中指端置太阳穴位处,四指同时施力,向内归向上提约1分钟。
  (3)要领
  1)手法由表及里,持续着力,四指同时施力,缺一不可。
  2)术时用力宜轻,动作轻巧,取穴准确。
  3)忌用暴力。避免挤、按、捏、抠等手法。
  (4)作用疏风止痛,聪耳明目,调和阴阳,补益气血,健脑安神。
  三、空提法
  叠掌按腰空提法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置于腰部,以另一手掌置于其上重叠,着力于施术部位揉按或推拿,再以双手逐渐深沉下压,并随呼吸在吸气时,突然施以寸劲两手向上提,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术时应根据呼吸节律,确定提法施术时机。
  (2)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避免暴力,空提操作要巧要快。
  (3)按压时局部酸胀感、紧压及牵拉感,术后腰部舒适感。
  4、作用补肾气,强腰脊,调和气血阴阳,顺理肌筋。
  提法是伤科治疗八法之一。提法常作为拿法、捏法过程中的一种加强刺激量的手法。
  第十七节压法
  定义:用单手或两手的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压而抑之,称压法。
  压法与按法相似,无严格的区分标准。广义的讲:按是用一定的力按压施术部位,是所有力的总称,所以按包括压。压是按法类中的一种。故有将“指按法”、“掌按法”称为“指压法”、“掌压法”,将两者连起来统称“按压法”。狭义讲:按法力达皮肉,多迎随呼吸,按法面积大,压强小。而压法力达筋骨,不迎随呼吸,压法面积小,压强大,压力大,时间较长,且力深透。按法动作偏动,按而揉动。压法偏静,压而不动。
  一、体位卧位。
  二、操作
  术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指或手掌置于施术部位,间断而缓慢地着力,深压而抑之,缓慢移动,深压而抑,间断压抑,压而不动,提则轻缓,一起一伏,反复施术数次。
  三、要领
  1、压法用力方向应垂直于施术部位,用力由轻到重。缓慢加压。不可突发暴力。
  2、加压用力时,指力则腕动,掌力则臂动,力宜深沉。
  3、如以肘部进行压法,力量大,刺激较强。操作时应做间歇按压,不能持续用力,力度以能耐受为度。
  四、作用
  舒肝通络,解痉止痛。
  五、注意
  胸壁禁止使用单指压法,采用多指或掌压法,手应与肋骨保持十字交叉状。老年及小儿慎用此法。
  六、手法应用
  掌压胁肋法
  1、体位侧卧位,术侧上肢上举抱头。
  2、操作术者以两手掌心并置于腋下渊腋、大包穴处,四指置天池、食窦穴处,随呼吸做颤动按压,反复操作2至5分钟。
  3、要领
  (1)术时两掌心密切接触腋下皮肤。
  (2)受术者深呼吸,术时迎随呼吸,呼气时下压。
  (3)按压时双手均匀着力向下压。
  (4)术时有压迫和舒适感。术后心胸舒畅,头脑清爽感。
  4、作用宽胸理气,清热解郁。
  第十八节掐法
  定义:以指端(多以拇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称掐法。又称切法、爪法。
  一、手法操作
  受术者坐或卧位。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指端甲缘,将力贯注于指端,着力于体表的施术部位或穴位上长按而掐之,或两指同时用力抠掐之,但不刺破皮肤。
  二、要领
  1、术时手指垂直用力按压,用力由轻到重,不能抠动,以免掐破皮肤。
  2、掐后常继以按揉,以缓和刺激,减轻局部疼痛感。
  3、掐法次数一般掌握在5~6次,不宜反复长时间应用。
  4、掐法为重刺激手法,取穴要准。
  5、术时有酸、麻、胀、疼痛感觉。
  三、作用
  开窍醒神,回阳救逆,祛风散寒,兴奋神经,温通经络。
  四、手法应用
  1、掐人中法
  (1)体位仰卧或坐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前额,另一手以拇指指甲缘掐于鼻唇沟的人中穴处1~2分钟。后再以两拇指以人中穴为中心向两侧分推到禾穴反复数次。
  (3)要领
  1)掐后可配合指揉法。
  2)术时局部有酸、胀、微痛感。术后头脑清醒,局部温热。
  (4)作用清热开窍,回阳救逆。
  2、面部摩掐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分置两侧迎香穴,沿上颌下缘经过颧、下关到耳门穴止,先施以指掐法后再进行指摩法。反复操作3~5分钟。
  (3)要领
  1)指掐法宜重,以能耐受为度。摩法需轻缓。
  2)指掐时有放射性酸胀感,术后耳、面、头部有温热及清爽感。
  (4)作用疏风开窍,活络止痛。
  3、掐鱼腰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再以拇指指腹自眉弓内梢的攒竹穴,经鱼腰穴、丝竹空穴到上关穴止反复摩动数次。
  (3)要领
  1)双手均匀、对称用力,摩时宜缓慢而有力。
  2)掐后可配合指揉。
  3)术时有酸、麻、胀感,且放射到眼窝内。术后视力增益。
  (4)作用疏风活络,明目镇痛。
  4、掐睛明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轻掐两眼内眦处的睛明穴1至2分钟。再以两拇指端轻揉睛明穴后,向外下方经四白、颧到下关穴止,反复摩动数次。
  (3)要领
  1)掐睛明后可配合指揉法。
  2)摩动宜缓而有力,经穴处可配合点按。
  3)术时局部有酸、麻、胀感并向眼窝内放射。术后视力增益。
  (4)作用疏风情热,通络明目。
  5、掐四白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食指甲置于两侧眼下方的四白穴处进行指掐后,再以两拇指腹分别置于两侧睛明穴处,自内经四白到瞳子分推数次。
  (3)要领
  1)掐后可配合指揉法,以消除掐时之不适,分推时两指用力要均匀。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并有放射到眼球内的感觉。术后视力增益,眼周温热舒适。
  (4)作用祛风明目,活络止痛。
  6、掐四神聪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头,另一手四指(拇、食、中、无名指)分置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做掐法,后再继以指揉2至3分钟。
  (3)要领
  1)术时头宜直立,不可偏斜。
  2)取穴要准确,术时手指与皮肤保持垂直,掐时宜重,揉时宜轻。
  3)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放射到全头。术后头脑清爽
  (4)作用舒肝熄风,开窍益聪。
  (5)注意勿掐伤皮肤。
  7、解溪掐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
  1)以一手虎口置小腿下段,自上向下经解溪穴刨推到足背部,反复数次。
  2)再以拇指指甲按压解溪、冲阳、陷骨、内庭各穴1分钟。
  (3)要领
  1)按压穴位由轻到重,按后配合指揉。
  2)术时有酸胀感,术后头脑及腹部舒适。
  (4)作用清利湿热,滑利关节。
  (5)注意勿掐伤皮肤。
  第十九节擦法
  定义:以指腹或掌指面着力于施术部位,触于皮表,循于肌肤,往返推擦或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的方法,称擦法。
  擦法与摩法在动作上是有联系的,擦法的操作直线往返移动,摩法则是环旋移动,所以擦中兼摩,摩中兼擦。
  一、手法操作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腕伸直,使前臂与手掌面接近于同一平面,以手的掌指面或鱼际贴附于施术部位皮肤,稍用力下压,以肩为支点,上臂做主动运动,带动手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的往返直线摩擦移动,使局部皮肤微红为度。其中以小鱼际及手掌尺侧着力者称侧擦法;用大鱼际着力的称鱼际擦法;以全掌着力的称掌擦法。
  二、要领
  (1)擦法动作要稳,不论横擦或直擦均应在一条直线上,不能忽快忽慢。
  (2)擦时往返距离要拉长,动作要连贯持续,往返距离太短易擦伤皮肤。
  (3)压力要均匀适中,不可忽浮忽沉,以不使皮肤起皱折为宜。
  (4)术者肩部要放松,屈时内收,做到发力于臂,蓄劲于腕,动作平稳而有节奏性。
  三、作用
  调和气血,疏经活络,健脾和胃,法风散寒,镇静安神,舒展肌筋,温煦皮部。
  四、手法应用
  1、横擦腰骶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掌置于腰骶部,横向擦动,反复操作。
  (3)要领以皮肤微红为度,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擦伤。
  (4)作用温肾壮阳,祛瘀止痛。
  2、擦腰温肾
  (1)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双手搓热,以一手掌根置于一侧肾俞穴,以肾俞为中心纵向擦腰部。反复操作。
  (3)要领以透热为度,注意保护皮肤。
  (4)作用温肾壮腰,祛瘀止痛。
  3、不同部位擦法的效果
  (1)擦上腹部及膀胱经有健脾和胃、行气止痛之功,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者可应用此法。
  (2)擦八、擦小腹有活血调经,温肾壮阳的作用。对阳萎、遗精、不孕及经带诸症可用。
  (3)体质虚弱,倦怠乏力者可擦肾俞、命门、督脉、涌泉,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
  (4)对肝气郁结者,可擦胁肋以舒肝理气。
  (5) 运动系统的损伤以及风湿痹痛者,擦患处,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第二十节扫散法
  定义:以拇指偏峰及其余四指指端作前后、上下直线扫散动作的手法,称扫散法,是专用于颞部及枕部的特殊手法。
  一、体位
  坐位,术者站体前。
  二、操作
  术者以一手扶头,另一手拇指与四指分开,拇指偏峰置于额角发际,其余四指微屈曲并拢,指端置于耳后高骨,食指与耳上缴平齐,稍用力做轻快地向耳后单方向的推动。使拇指在额角至耳上,食指在耳后至乳突范围内移动约15次。随后再以指端自上向下扫散到枕后脑空、风池穴处约15次。左右分别进行。
  三、要领
  (1)拇指偏峰及四指指端应紧贴皮肤,腕宜挺住,以肘关节的屈伸带动手掌做扫散动作。
  (2)扫散时出重回轻,下重上轻,重而不滞,轻而不浮。
  (3)动作要平稳,轻柔缓和,持续连贯,避免头部晃动,手法用力不宜过重。发长者,指插入发间贴于头皮操作。
  四、作用
  明目醒脑,法风散寒,平肝熄风,潜阳健脑。
  注:此法即扫散少阳术。
  第二十一节抚法
  定义:手部自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轻而滑地往返移摩的方法,称为抚法。抚法是按摩手法中摩擦类手法中用力最轻的按抚手法之一。常与摩、运、擦法配合使用。
  一、操作
  受术者坐或卧位。术者以一手或双手指腹螺纹面,平放于施术部位的体表,以腕关节左右自然摆动,带动掌指轻而滑地往返抚摩,以皮肤表面微红为宜。
  二、要领
  术时沉肩、垂肘、悬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使局部感到温和而舒适。
  三、作用
  温通经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镇静安神。
  第二十二节运法
  定义:以掌指螺纹面于施术部位作直线及环行的反复运摩揉动,称为运法。
  一、操作
  受术者仰卧或俯卧位。术者以拇指指腹或手掌的螺纹面于施术部位作直线推运或环行揉搓捻转运摩旋动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二、要领
  1、用力轻揉,作用力仅达皮表,不带动深层组织。顺时针推运为补,逆时针推运为泻。
  2、此法多用于小儿,成人则用于头面和腹部。
  3、术时用力悬而不浮,不可跳跃拍击。
  三、作用
  滑利关节,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注:在伤科推拿中,运法作为关节的导引运动,常与摇法同用。运法要与推法相区别:运法比推法力小而速度快,该法与揉法相似,但运法只在体表轻轻摩擦运行,不带动深层的组织,用力宜轻缓。
  五、手法应用
  1、拢腿运腰法
  (l)体位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食指横置叩按腰棘突两旁。另一手前臂横置于受术者两大腿下3分之1处,将双腿拢锁,导引下肢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带动腰部运摇。待肌肉放松后,拢紧双腿,向下拔伸上提,并扶腰手按压腰部,同时将双腿戳之。
  (3)要领
  l)双手密切配合,以先旋摇运后拔伸提戳的顺序进行,按腰手决定拔伸上提及戳之的时机。
  2)用力要和缓,不可乱抻。
  (4)作用顺理肌筋,通经活络,活血散瘀,强腰壮骨。
  2、双运太阳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身后。
  (2)操作术者以两手中指或拇指指腹着力于左右侧太阳穴处,轻而和缓地绕而旋转呈圆形而运之,反复操作。再以双手拇指吸定于太阳穴正中位对点轻提而结束手法。
  (3)要领
  1)本法有四种手法:一运、二点、三揉、四提。
  2)术时用力均匀,避免暴力重压。
  (4)作用疏风止痛,清热安神,聪耳明目,滋阴潜阳。
  第二十三节合法
  定义:双手指掌螺纹面从两个不同方向,位置相对应地向同一个中心汇拢合之的手法,称合法。
  一、操作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两手指腹或以单手拇、食指指腹于施术部位的两个不同点,均匀而持续地向同一点推运,合归而汇拢。
  二、要领
  操作起手时一般较轻,以后逐渐增加力量到合拢,双手对称用力,同时运动。
  三、作用
  调和脾胃,理气和血,平衡阴阳,扶助正气,通经和络,补心益脾。
  第二十四节滚法
  定义: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紧贴于施术部位上,交替进行往返滚动的方法,称滚法。
  一、手法操作
  术者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着于施术部位,掌指关节略屈曲,通过腕关节的主动屈伸,带动前臂外旋和内旋,使手背小指侧在施术部位连续不断地来回滚动,反复操作。
  二、手法要领
  1、术时肩关节自然下垂,肩臂不能过分紧张,上臂与胸壁间隔约一拳左右,过近操作不便,过远容易疲劳。肘关节屈曲以120度~140度为宜。
  2、腕部要放松,关节屈伸幅度要大,使手背撩动幅度在120度左右。
  3、术时小鱼际及掌背小指侧要吸附于皮肤上着力,不可跳跃或搓擦。手的着力点在手背尺侧到中指线处。
  4、滚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三、作用
  疏通经脉,活血化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解痉止痛,增强肌筋活动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
  四、手法应用
  1、双滚肩背法
  (1)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术者沉肩,屈肘,悬腕,手握空拳,以小鱼际及掌背尺侧,做肘部一屈一伸带动腕拳部旋滚揉摇,反复施术于受术者肩背部进行滚法。
  (3)要领
  1)此法主要用于肩背部,可双手同时进行也可交替操作。
  2)术中要滚动自如,手法灵活,均匀而有节律,动而不滞,摇而不浮,不推不按,边滚边移。
  (4)作用温经通络,疏松肌筋,活血止痛,调和气血,疏散风邪。
  2、龙凤呈祥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两拇指弓起,食指略屈曲,以掌背及高骨处着力于两侧肋缘,自上向下,一上一下、一起一伏、一前一后地推而滚运。边推边运,边运边滚,边滚边移,推运结合,往返操作数次。
  (3)要领动作要协调,灵巧自如,用力要均匀一致。
  (4)作用健运脾胃,疏肝理气。
  第二十五节捋法
  定义:手指掌略屈曲,握于施术部位的肢体上,快速而急促滑搓的手法,称捋法。
  一、手法操作
  受术者坐或卧位。术者以一手握肢体远端,另一手掌指关节略屈曲,将受术肢拿握在手中,手与施术部位要贴实,快而急速地反复滑搓。
  二、要领
  手法即要有一定压力,滑搓的掌指又不要与肢体贴得过紧,着力应连贯、和缓。
  三、作用
  流通血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缓解痉挛,法风散寒。
  四、手法应用
  捋抖十指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与食指桡侧或以食指指腹夹合着力握捏受术指骨本节,捋而抖之到指端,自上向下捋抖到指端,捋要疾速,抖以寸劲而响。
  3、要领    
  (1)捋要疾速,抖以寸劲,连贯自如,从拇指到小指依次指捋抖。
  (2)手法要灵巧,不要干扯捋抻。
  (3)本法分为直捋抖和旋捋抖。直捋抖法即直捋而过到末节远端摄住,并施以寸劲颤抖而响,作用和缓。旋捋抖法则以手指使其旋转急拉滑脱,术者手指相撞而响,有温热散寒的作用。
  4、作用温通经络,活血散瘀,通利关节,顺理肌筋。注:此法是全身保健按摩的配合手法,一般不单独使用。
  第二十六节梳法
  定义:以手指或拳背部于施术部位往返梳动或梳搔,形如梳头,实为梳理的方法,称为梳法。
  一、操作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双手指腹,或五指自然屈曲或握空拳,以骨突部在施术部位同时或交替梳搔,往返或快速或缓慢而持续地梳运。根据作用部位及作用力不同分为爪形梳法、掌指梳法、拳骨梳法。爪形梳法即双手五指略屈曲呈爪形于头部进行梳搔。如以双手五指伸直用掌指同时着力胸背或肋间隙进行梳理、称掌指梳法。双手握拳,以骨骼突出部位着力于脊柱两旁进行梳理则称拳骨梳法。
  二、要领
  以指面着力,密切接触皮肤,用力深沉,沉而不滞,悬而不浮,用力持续,均匀一致,按一定顺序梳动,柔和轻巧,手不要跳动。
  三、作用
  调和营卫,疏理肝气,解郁除烦,解表助阳,温通经络,疏散风邪,理经顺络,疏通气血。
  四、手法应用
  1、 梳胁开胸顺气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术者双手五指略分开呈梳状,以掌指部着力,自胸部正中线,沿肋骨向两侧分梳到腋下,从上向下逐步移动分梳向
  两侧。反复操作数次。
  (3) 要领
  1)双手用力要均匀,对称,着力和缓。
  2)向两胁分梳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搓、擦动作。
  3)此法妇女不宜应用。
  (4)作用疏通经络,开胸顺气,疏肝解郁,宣肺宽胸。
  注:胸胁是阴阳升降之通道,胸中阳气之所,梳之故可开胸顺气。
  2、孙猴搔抓
  (1)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2)操作术者双手五指自然分开微屈曲,沉肩,垂时,悬腕,五指呈爪形,着力于头部两侧,耳前后。自下向上搔抓毛发根部。形如孙猴剔痒,反复搔抓并移到头顶。
  (3)要领
  1)剪好指甲,勿伤头皮。
  2)以轻刺激头皮及竖毛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深入皮表,浅循毛发。
  (4)作用补益肝肾,滋阴潜阳,平衡阴阳,调节神经末梢,通经络,疏散风邪。
  第二十七节摇法
  定义: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的手法,称摇法。有缓慢摇动称运法,大幅度摇转称盘法之说。
  一、头颈提摇
  见本章第一六节。
  二、摇肩法
  1、握手摇肩
  (1)体位坐位,上肢放松,自然下垂。
  (2)操作术者一手扶肩,以另一手与受术者同侧手相握,稍用力牵直,上臂做顺时针和逆时针小幅度环转活动,摇动肩关节。
  (3)要领动作要和缓,用力平稳,速度宜慢。
  (4)作用舒筋通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2、大幅度摇肩法(又称运肩法)
  (1)体位坐位,上肢自然下垂,术者以弓步站于体侧后方。
  (2)操作术者一手轻握腕部,将上肢向前向上划圈抬起,待上举160度时以另一手接住腕部向后向下继续划圈,待恢复原位时,在换回原握腕手。如此重复上述动作,操作3~5圈为宜。
  (3)要领
  1)划圈摇动中换手握腕时不能滑脱,摇动中上肢会发生旋转活动,故握腕不能过紧。
  2)环转摇肩幅度由小到大,在正常活动范围内摇动。
  3)摇肩要和缓,连贯,平稳,速度不宜快。
  (4)作用舒筋活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三、摇腰法
  站立摇腰法
  (1)体位站立位,双手抓住肋木或靠背椅,术者站于体后。
  (2)操作术者两手紧扶于受术者腰部两侧,嘱受术者全身放松,术者导引其腰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摇动,犹如推磨的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受术者肌肉放松,动作要和缓,勿施暴力。术者依手法随时改变体位。
  (4)作用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四、摇髋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站其侧。
  2、操作术者一手扶其膝,一手握其足踝。两手协同用力,使髋和膝关节屈曲90度左右。做顺时针旋转摇动和逆时针旋转摇动,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力度由弱到强。
  4、作用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五、摇踝法
  1、体位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
  2、操作一手握足踝部,另一手握住足趾部,稍用力向下牵引拔伸,同时做踝部环转摇动数次。
  3、要领踝部要放松,手法要柔和,牵引下摇转踝关节。
  4、作用疏经活络。理筋止痛,行气消瘀,活血解凝。
  六、摇肘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一手握肘部,一手握腕部,使时屈曲,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环转摇动,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摇动宜柔缓,在生理活动范围内摇动,摇动中可配合肘内旋和外旋动作。
  4、作用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消炎止痛,滑利关节。
  七、摇腕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术者一手握其前臂远端,另一手握其四指,两手协调用力拔伸腕关节,同时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摇转活动各数次。
  3、要领手法要和缓,勿施暴力。
  4、作用疏经活络,理筋活血,解痉止痛,消瘀利节。
  八、摇掌指关节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一手握腕部,另一手以拇指、食指握住受术者手指轻拔伸,同时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转摇动数次。
  3、要领手法轻柔和缓,动作细致灵捷,切忌暴力。
  4、作用通利关节,行气消瘀,消肿止痛。
  第二十八节振法
  定义:以掌指于施、术部位,做上下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称振法。
  一、手法操作
  受术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掌或指掌平贴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部肌肉及臂部肌肉绷紧。协同为一体,将力集中在手的指掌部(首先应有此概念)作上下、快速的振动动作。使着力点产生振动,传动到机体,在施术部位产生温热、舒适、轻松感。
  二、要领  1、指掌着力处,不能向下用力掀压,施术手亦不能离开体表。
  2、术时手及前臂静止用力外,身体其它部位均应放松,自然呼吸,切忌屏气。
  3、动作要连贯,使振动持续不断地传递到机体;幅度要小,频率要快,每分钟约600次左右。连续施术约1~2分钟。
  三、作用
  顺理气血,消除郁闷,活血止痛,和中理气,温经散寒,祛郁消积,消食导滞,调理胃肠。

第十三章按摩递质配方知识
  按摩递质剂型常用的有水剂、配剂、粉剂、油剂、膏剂5种剂型。我国现有最早的医药著作《黄帝内经》,已有汤、酒、丸、散、饮、膏等传统剂型的制备和应用记载。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已成为祖国医学的宝贵财产。
  一、酊剂
  配剂是药材或药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加适量乙醇稀释制成。一般配剂浓度为100毫升配剂有原药20克,配剂用乙醇作溶媒,制剂比较澄明,长期贮存而不变质,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加热,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及不耐热成分。配剂有如下配制法。
  1、溶解法将药物直接溶解于不同浓度乙醇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中药成分提纯品、中药浸膏及化学药品制备配剂。
  2、稀释法以流浸膏为原料,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到所需要量,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吸取上清液,残液过滤后即得。
  3、浸渍法一般用冷浸法制备配剂,用规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媒,按冷浸法浸渍3~5天,收集浸液,静置24小时,过滤即得。
  4、渗漉法用溶剂适量渗漉,至流出液达到规定量后,静置,过滤即得。若原料为有毒药品,应测定渗漉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再加溶剂调节,使之符合规定标准。
  二、浸膏剂、流浸膏剂、软膏剂
  1、浸膏剂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溶媒浸出有效成分,将溶媒大部或全部蒸出去,浓缩成固体粉状,或稠膏状制剂,一般用于配制其他制剂,浸膏剂中液体成分几乎全部除去,经过长时间浓缩和干燥,促使有效成分挥发损失比流浸膏剂大,制法除去渗漉法外,也可采用煎煮法、浸渍法或加热回流法。
  2、流浸膏剂流浸膏剂是以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媒用渗液法制备。制备流浸膏时溶媒用量为药材量的4~8倍。若药材中含有较多油脂,应先脱脂后浸提。
  3、软膏剂软膏剂可以有如下制法:
  (1)研合法软膏中所用的基质比较软,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者可用此法。软膏中药物通常不溶于基质。此法适用于小量制备。先取药物与部分基质或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至涂布于手背上无颗粒感觉为止。
  (2)熔合法软膏中的基质熔点不同,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主药可溶于基质,药材须用基质加热浸取其有效成分。熔时熔点较高的基质如石蜡、蜂蜡等,应先加热熔化;熔点较低的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后加入熔化。不溶性药粉加入熔化或软化的基质中后应搅拌至冷凝,以防药粉下沉,造成分散不匀。
  除此以外还有硬膏剂,我们称之膏药,如狗皮膏属于黑膏药,是以植物油与铅丹经高温炼成的。在选料过程中,麻油比其他植物油质地纯、沸点低,熬炼时泡沫较少,不易溢锅,制成之膏药黏度大,外观光亮,另外,麻油药性清凉,有消炎等作用。而棉子油、豆油、莱子油等,容易产生泡沫,制品不够细腻。铅丹为桔红色非晶状粉未,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铅,其纯度要求在95%以上,并为干燥的细粉,小量的制备可在铁锅中进行,大量生产膏药在炼油器中进行,当温度达到200~220摄氏度时即可停火,以防器内着火。挥发性药物如麝香、冰片、樟脑等在70摄氏度加入熔化的药膏之中,在炼好的油中,趁热加入定量的铅丹,使油与丹充分化合,得黑色稠膏。
  三、油剂
  油剂系用油脂浸出药中之有效成分,制得含药的油,或用具有药性的动植物油配制成的药剂,可供外用治疗。例如谷糠油的制法:用厚纸以针穿许多小孔,糊住盆口,上堆谷糠成山样,自顶端用火点着,并随时上面加糠,待谷糠燃至接近纸面时,将谷糠及灰扫去,不要燃着纸面,以防谷糠落入油中,撕去盆口的纸,即得谷糠油,谷糠油外用可消炎祛湿。
  四、散剂
  散剂即粉状剂型,是古老的剂型之一。制备方法简便,剂量容易伸缩,不含溶剂,有较高的稳定性,便于携带贮存。凡不溶性药粉,宜于成散剂。制备一般通过粉碎、过筛、分剂量、包装等过程,从而获得均匀、稳定、剂量准确及能发挥应有疗效的制剂。在粉碎过程中有单独粉碎和混合粉碎。在方剂中药材性质及硬度相似,则可以将它们掺合在一起进行粉碎。含糖质较多的黏性药材如熟地等,粘性大,吸湿力强,在60摄氏度以下干燥后再粉碎,含脂肪油较多的药材,如桃仁、杏仁等,先捣成糊状,再与已粉碎的其它药材掺研。混合是制备的主要过程,混合的均匀度与各组分的比例量、比重、粉碎度、颗粒大小与形状以及混合时间等均有关系。混合方法有如下几种。
  1、研磨法将药材粉米置于研体中研磨,而达到混合的目的2研磨有两种作用,即一方面将药物继续研细,另一方面将药物分散混合,此种方法适用于小量。
  2、搅拌混合小量药物配伍时一般在光滑的纸上以药刀反复搅拌混合,大量药物则以混合器具搅拌翻动,使其混合均匀。
  3、过筛混合系将药粉混合在一起,通过适当的药筛,一次或几次使之混匀。由于较重的药粉先通过,故在过筛后仍需加以适当的搅拌,此法适于大量生产。
  五、水剂
  在保健按摩中水剂是新的剂型,即水为溶剂,水质量优劣对水剂有一定影响,如矿物质的含量, pH值的高低,以及污染等均能影响质量。应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最为适宜。自来水、洁净的井水亦可使用。用热水或温水作溶媒浸渍药材而制成的液体浸出制剂是水剂。此种剂型制做简单方便,易于推广,而且剂量大小不受限制。如生姜汁、红花水等,在保健按摩方面常用。
  六、按摩递质的配方须知
  1、配方是把药物按处方要求调配齐全,集合于一处的操作。配方时应先清洁好工具,须再三审阅处方,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配方时思想集中,仔细审阅,调配要细心,严格执行处方。
  (2)为了调配准确,先校对各种量器。
  (3)称取药物按前后顺序摆好,如有量大的药物,例如红花之类,应用纸包好,以免压盖其他药。
  (4)鲜药应避免发霉变质。
  (5)配方完毕需核对一次,检查药味是否与处方相符,有无错配、遗漏等。
  (6)因按摩递质用量不大,常备的炮制满足不了特殊的需要,某些药物可临加工处理,需要临方炮制。临方炮制方法很多,如清炒、酒炒、盐水炒、姜汁炒、醋炒、米炒等。
  (7) 临方制剂用药量不大,一般30克至500克左右。
  2、按摩递质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于按摩,单味药的应用以及多昧药的配伍关系可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1)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病,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可奏效。如"红花汤"能活血。
  (2)相须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3)相使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减轻或消除。如生南星、生半夏畏生姜。
  (5)相恶两种药物合用,相互间发生作用使原有功效降低。
  (6)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按摩递质必须严格照方配伍。有些药物配伍可增进疗效,有些配伍会削弱疗效。有些配伍可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同时也要注意用量的比例。

第十四章四诊
  四诊是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观察和了解病情的变化。运用从外测内、见证断病、以常衡变的方法,将检查所见,进行分析归纳,以此作为辨证、立法、按摩的依据。这是中医辨证论治中最主要的一环。因此,在进行四诊时,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抓住重点和要领。
  第一节望诊
  望诊就是通过视觉,去观察病人的精神、色泽、形态和舌苔的变化的一种方法。        
  人体的内外是紧密联系的。体内发生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使精神、色泽、形态和舌苔等产生异常变化。故望诊的重点主要是望神、色、形态、舌苔四个方面。望诊时分两步进行,即一般观察和局部观察。
  一、一般观突
  1、望神即望精神、神志。望神首先是望眼神。一般说,目光神采奕奕,面色润泽,精神爽朗,是精神充沛的表现。叫"得神"。如果目无光彩、面色晦暗、精神呆滞,则是精神萎靡不振的表现。叫"失神"。
  精神情绪病理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下:
  神志恍惚、视物不清、精神疲怠,是阴血、精气不足的见证;神昏诣语(高烧)是邪热内闭的见证;情绪沉郁,若有所思,是情志不随的见证;循衣摸床,双手撮空,两目呆视是神气将亡的先兆。
  2、望色包括颜色和光泽两个方面。
  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
  泽指五色的润泽与晦暗而言。
  色泽是脏腑、气血盛衰和病理变化的一种表现。从生理上看,人的肤色虽不同,但都以润泽为宜。最忌枯涩晦暗。一般说,五色主病,色青主肝病,色红主心病,色黄主脾胃病,色黑多为肾病,色白多为肺病。而其在润泽方面也表现为枯涩晦暗。
  如果病人面色没有显著变化,是病在表或为新病的一种表现。反之,色泽晦暗枯涩,则是病在里或久病气血已伤的见证。但久病危重的人,面色突然呈现鲜艳浮红,则是精气将竭之先兆,这叫做“回光反照”。
  3、望形态形指形体,态指动态。看病人的身体强弱、发育、营养状况正常与否,可以了解患者抵抗病邪能力之大小,推知病情的进退。在病的过程中,病人可表现各种不同的动态,掌握了这种规律,可以推测病理发展与转归。
  形体肥瘦。一般胖人多阳气偏虚,多湿。瘦人多阴血偏虚,多火。这是因为胖人形厚,气血周流缓慢,容易湿蓄生痰、痰壅气塞,一旦有诱因引动,多发生中风偏瘫等证。而瘦人形薄,阴血偏亏,多生虚热,故多发生阴虚火动之证。骤然消瘦,多为气血虚衰的表现,如消耗性疾病即出现消瘦,体重明显下降。
  肌肤甲错。皮肤枯燥如鱼鳞交错,多是因为患慢性疾病,津血久耗或内有干血瘀滞经脉,以致肌肤营养不良的见证。皮肤憔悴,毛发枯折是为肺气欲绝的表现。
  天柱骨倒。颈项不立、头倾,多见于重病晚期。
  角弓反张。颈项和背脊反张象弯弓,多为邪热过重,生风作痉,如小儿急热惊风,可见此证。
  口眼歪斜。多属中风,但此证有由外风引发,与内风引发之中风昏仆,后遗半身不遂两种类型,前者只见口眼歪斜,后者伴发偏瘫。
  偏枯痿废。偏枯就是半身不遂,也就是瘫痪。痿废是四肢软弱无力,甚至不能握物或活动,也叫做痿症。痿症发病原因,有湿热壅盛、筋脉受阻、津液亏虚、筋脉失养和外伤等几个类型。
  肢体浮肿。阴血不足和水湿内停都可发生浮肿。
  二、局部观察
  1、头部形态及面色
  形态:囟凸是督火上炎,脑髓有病。囟凹是先天不足,气血亏虚。囟门不合是肾气不足,脑髓空虚。
  摇头多为风邪所致,是年老体弱久病的见证,多属正气虚。
  面色:面色苍白主虚寒、气血亏或亡津液,如肺气虚、贫血、大出血休克等;面有白点多为虫疾;面黄为湿热;面红赤多为热象;午后颧红为阴虚火旺;面青为风、为寒、为痛;面青抽搐多为小儿惊风;青而暗多为寒阻急痛,如心绞痛发作等。
  2、望头发发为血之余,肾的外华在发。发黑而润泽是精血充足的表现。老年人精血渐衰,故发渐白而脱落。
  3、望目五脏精气皆上于目,故眼睛灵活、神采奕奕是精神充沛的表现。如果目无光彩则是精气不足的表现。
  4、望鼻鼻为肺之窍,鼻翼扇动为呼吸困难,多属肺热盛或肺气欲绝的危候。鼻色青黑多为阴寒内结、疼痛甚重的现象。
  5、 望口唇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唇淡白多属虚寒,唇紫暗提示血循环不好,是缺氧的表现。
  6、望齿龈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又阳明经脉循行入齿。所以牙齿红肿灼痛,多属阳明胃肠实热所致。
  7、望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其红肿疼痛或溃烂,多为肺胃热盛。但久痛不愈者,则属虚火上炎。
  8、望舌舌为心之苗(窍),但五脏皆与舌有关。一般说来,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骨,舌边属肝胆,舌根属肾。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舌质与舌苔两个方面。
  观察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重点是看舌质的变化;观察病邪的深浅和寒热燥湿的变化,以及消化功能的病变,重点是看舌苔的变化。但舌质与舌苔不是截然分开的,所以应当结合着看。健康人的舌质,一般是略红而润,不胖不瘦,活动自如。舌苔薄白。不腻不厚,不滑不燥。
  9、望手足看指甲,重点看颜色,紫暗为血循环障碍,提示缺氧。
  手足是否自如,形态有无异常。双手紧握者为实邪内闭,双手撒开者多属阳气外脱。
  10、望皮肤主要看斑、疹以及皮肤颜色与光泽等的变化,这对诊断皮肤病具有重要意义。如皮肤干燥、脱屑、发红,是牛皮癣的特征。
  11、望指纹这是用在小儿的一种诊病方法。主要是看小儿食指内侧的静脉的颜色与形态,这是因为三岁以下小儿脉博不稳,望指纹能弥补切脉的不足。
  第二节闻诊
  闻诊是医生凭听觉来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包括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声等以及凭嗅觉来辨别病人口腔或排泄物的气味,用以辨别疾病的寒热与虚实。
  一、闻声言
  1、语言病人语言低微断续无力、不愿多说话者,多属虚证、寒证。
  若语言声高而重浊有力或烦躁多言的,多属实症与热症。
  病人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粗壮的叫做“谵语”,为实热证。若神志不清、喃喃呓语、声音短细的叫做“郑声”,为虚证。而声音突然嘶哑,则多因外感风寒夹有内热,是肺气不宣所致,叫做“暴喑”,属实证。声音渐渐嘶哑,多由精气内伤、肺燥津枯所致,叫做“久喑”,属虚证。
  2、呼吸呼吸短促而弱,吸气后感到舒服,多属虚证。呼吸气粗,呼气后感到舒服,多为实证。呼多吸少。喘息急促,喉中痰多,为哮喘实证。喘息气短,呼吸不续,声低属虚证,多因肺肾气虚所致。若病人气息不利,唯有长出一口气为快,这叫"善太息",多属气郁不舒之证。
  3、咳嗽干咳,咳声无力,多属肺燥津伤,或是虚唠症。咳声重浊,咳即痰出,多属风寒犯肺,痰湿内蓄。咳声壮亮,痰难咳出,多为肺有实热。咳声顿发,伴有呛咳,多属小儿急性病"百日咳"。
  4、 呃逆呃声暴作频频,声强有力,多属肝胃气火上逆,是实证、热证。但也有暴感于寒、胃气不降、寒气上冲而作呕逆的。
  呃声低怯,半时方腑一声,断续不接,多属胃弱不和。若病重日久,忽见呃声,多属胃气败绝之恶候。
  二、嗅气味
  包括嗅身体的气味和口腔的气味,以及排泄物气味等内容。

  第三节问诊
  问诊是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证施治时,必须通过问诊,询问病人病史,发病的经过和自觉症状,然后再结合其他三诊方法,才能确切地掌握病因、病理的情况。从而为辨证提供有力依据。有了正确的辨证才能做到正确的立法、正确的治疗,所以通过问诊了解病情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问诊的内容,包括一般性询问,如年龄、职业,籍贯、婚姻、家庭病史,以及工作生活环境和性格、生活习惯、嗜好等。重点问诊内容如下:发病的时间及经过、主要症状和治疗过程、效果如何等,这是辨证论治的关键部分。
  古代医生在中医病因、病理学的基础上,总结出问诊的重点内容有十项,即十问。为了便于记忆,编成了歌诀背诵,即“十问歌诀”,以防遗漏,可见对病情叙述之重视。现代中医依然学习应用,现介绍如下: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斑。

  第四节切诊
  切诊是医生用手直接检查患者脉象和体表各部的一种诊断方法。包括切脉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切脉
  1、切脉的意义中医对切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最初的遍诊法(即切头、手、足各部的动脉)逐步发展到循"寸口脉"(即手腕部桡动脉,为肺经经脉经过之处)就可以了解疾病的表现、寒热、虚实等病情变化。血脉运行,在内营养脏腑,在外濡润筋骨、肌肉及各个组织器官。当机体发生病变时,脉往往受到影响,甚至在疾病的证候还未明显出现以前,脉已经有了变化。
  为什么循“寸口脉”就能够诊断出各个脏腑的病变呢?这是因为脉虽由心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振动,所以有“肺朝百脉”之说,肺既能“朝百脉”,那么各组织器官有病,也就会通过“百脉”而反应到肺经的动脉上来,这就是古代医家对切脉的认识。
  2、切脉的部位以及所主脏腑寸口脉的部位分寸、关、尺三部,以桡骨茎突定位为关位,由关至掌部的鱼际穴为一寸,故关前为寸,由关至肘部的尺泽穴为一尺,故关后叫尺。但寸关尺三部脉的切脉长度,只是一寸九分(以成年人为准),即由关至寸是九分,由关至尺是一寸。
  左右两侧脉的名称以及所主脏腑如下:
  左手 寸 关 尺
  主脏 心 肝 肾
  主腑 小肠胆 膀胱
  右手 寸 关 尺
  主脏 肺 脾 命门(肾)
  主腑 大肠胃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这是根据三焦部位而划分的,其中六腑也是按脏腑表里关系归属的。
  切脉时应与脉搏的强弱、形态、至数、浮取、中取、沉取以及主病等综合考虑,再结合其他三诊才能确切地辨证。
  3、切脉的方法先让病人将手臂伸出,手掌向上放平,用脉枕垫高1寸许。医生先用中指定关位,继以食指定寸位,再下无名指定尺位。
  切脉时,手指轻放,触及脉位皮肤,这叫浮取;稍重按脉,称中取;重指诊脉,称沉取。把寸、关、尺三部脉在浮、中、沉的表现中有哪些异同辨别清楚,这就是三部九候法。
  正常人的脉象是以不浮不沉,至数清楚,一息4~5至(一呼一吸叫一息),脉跳4~5次之间,相当于每分钟心跳72~80次,节律一致,力量柔和为正常。
  4、脉象名称及主病浮脉,主表证;沉脉,多主里证;伏脉,主邪气内闭或疼痛较重;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疾脉,多属阳气盛极;虚脉,气血阴阳俱虚;微脉,同虚脉;实脉,实邪窒滞而体质较健壮;滑脉,主痰欲、停食、实热、妊娠等;涩脉,主血少津伤;洪脉,主阳盛火元;大脉,病在进展;细脉,气虚血少;儒脉(软)、弱脉,主病同细脉;小脉实指细脉;弦脉,主寒阻经脉、疼痛诸病;缓脉,多是湿病;促脉,主火证;结脉,主气奎痰阻,气滞血瘀;代脉,主脏气衰微等等。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脉如革、牢、乳、动、七绝脉等。
  5、几种常见脉象的特征及主病
  (1)浮脉
  特征:轻取即得,按之稍减,但不空虚。
  主病:多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2)沉脉
  特征:轻取、中取都不见,重按时始得。
  主病:多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迟脉
  特征:一呼一吸脉来不足四至(脉搏每分钟在60次以下)。
  主病:多主寒症。有力为积冷,无力为虚寒。
  (4)数脉
  特征:一呼一吸超过五至(脉跳每分钟在90次以上)。
  主病:多主热症。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5)滑脉
  特征:往来流利,如珠应指。
  主病:主废食、停食、实热、蓄血、妊娠等。
  (6)弦脉
  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多主肝病、气滞疼痛、废饮、疟疾等病。
  (7)缓脉
  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多主湿病。正常情况下为脉有胃气的表现。
  (8)促脉
  特征:为不整脉的一种,即数脉时有一止,止后复来无定数。
  主病:主火症。
  (9)结脉
  特征:缓而时一止,止后复来无定数。
  主病:主气壅痰阻,气滞血淤。
  (10)代脉
  特征:缓而时一止,而有定数(或一至一止,或十至一止)。
  主病:主脏气衰微。。
  二、触诊
  触诊即用手直接触摸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部位。以查其肌表的温度、肿胀积聚的软硬等反应。一般查腹部时,重点应触摸肝脾是否肿大,有无压痛,有无肿物,肿物的大小,是否移动,有无压痛等等。
  1、温度(寒热) 头颅、皮肤(前臂内侧)灼热的,多属外感热病。手足心热的,多为里热症。手足背热的,多为表热症。身寒肢冷,腹部不温,是阳气不足。四肢虽冷,但腹部灼热的,是邪热内壅,阳气郁而不伸。
  2、肿胀腹部胀大,按之应指而起,叩之如鼓,是气胀。按之凹陷,不能应指而起,为水肿。腹部按之不痛,多为虚症。腹满按之剧痛,多为实症。小腹硬痛拒按的多为瘀血、寒凝等。
  3、积聚腹内有形结块,按之疼痛不移的叫积。腹内似有结块作痛,按之则散,是无形之气聚。
  4、经络穴位按穴位,可以帮助诊断脏腑的疾病。如按足三里穴看是否有痛,可以诊断是否阑尾炎。

第十五章按摩适应症
  按摩的适应症十分广泛,包括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中的多种疾病。它不但适用于慢性疾病,对一些疾病的急性期也有较好疗效。现常用按摩疗法治疗的疾病有:
  1、骨伤科疾病如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时、各关节及全身各部位的各种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
  2、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动过速。中风后遗症、面瘫、神衰、上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胃肠炎、便秘、遗尿、阳萎等等。
  3、外科疾病如肠粘连。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及增生、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4、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
  5、儿科疾病包括小儿感冒、消化不良、疳积。惊风、百日咳、肌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呕吐、腹痛、便秘、夜啼、脱肛、佝偻病等症。
  6、五官科疾病如鼻炎、咽炎、近视、斜视、耳鸣、耳聋、牙痛、美尼尔氏综合症。
  第一节15种适应症
  1、颈部酸胀本症多无明显外伤史,常由于睡眠姿势不好或伏案工作过久及感受风邪所致。经常在起床后或过度劳累之余,感到颈部酸胀疼痛,严重者可见转侧不灵活,甚至反射到肩背。颈部肌肉有明显压痛及粗硬感,肌张力增高。本症轻者可数日自愈,重者拖延数周或更长,影响工作及学习。
  2、肩部酸沉本症多因感受风、寒、湿邪与慢性疲劳性损伤导致脉络失和、气血凝滞,局部一般无明显压痛,仅有肩部肌肉紧张、僵硬、酸胀、沉重、无力,肩部功能正常。
  3、疲劳性腰痛本症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疲劳性损伤。在慢性腰痛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主要表现为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或胀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根据劳损的不同部位,可有广泛的压痛。酸痛多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明显加重,并有肌痉挛、脊柱侧弯、下肢牵挈等症状。兼受风湿者,患处喜热怕冷,局部皮肤粗糙,感觉迟钝。
  4、腓肠肌酸痛腓肠肌为小腿后侧强有力的肌肉,起始于股骨二踝的后侧,止于跟骨的后部。本症为慢性疲劳性损伤,俗称"腿肚子转筋",多由运动量过大导致腓肠肌疲劳,其局部肌肉痉挛、酸痛,无明显肿胀,无论被动牵拉或主动性收缩,小腿后部肌肉均疼痛,严重时患者多以足尖着地走路,不敢全足负重。
  5、足跟痛足跟疼痛,局部不红不肿,不能多走、多立。中医认为属肝肾阴血不足,现代医学认为多由慢性劳损所致。本症虽系小病,却很痛若,足跟部在承重后疼痛难忍,活动后可稍缓解,坐卧或休息时无症状。触摸足跟部有明显的压痛点,X光片检查,可见跟骨骨刺的形成或增厚的骨膜。
  6、下肢酸沉无力是指下肢筋脉弛缓、沉重,软弱无力,因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导致下肢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本症一般无疼痛、麻木等症状,常因过度疲劳、伤津耗气、肝肾阴虚、不能营养筋脉所致。
  7、股四头肌酸痛股四头肌由股直肌、股间肌、股内肌和股外肌组成,具有伸小腿的作用。股直肌还有屈大腿的作用。由于腿部运动量过大,股四头肌过度疲劳,使局部氧供应不足,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使肌肉发生障碍;另外由于股四头肌过度疲劳,导致肌纤维细小的损伤,二者均可使股四头肌出现酸痛。其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酸痛,半蹲位及上下楼时,疼痛更加明显,压痛广泛,活动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休息后仍可出现疼痛。 
  8、目胀额紧目为五官之一,上连额部,中医认为足厥阴肝经"连于目,上出额",目胀额紧为肝血不足,厥阴化风上扰。本症多为眼睛视物较久、过度疲劳所致,临床常伴失眠、烦躁、两目干涩、额部胀痛等症状。
  9、胸闷即胸部堵塞、呼吸欠畅、自觉胸部满闷。本症多为情志不舒、痰浊湿邪、阻滞气机。胸闷常伴有心悸。气短、情绪不宁,劳累后加重。
  10、上肢酸痛本症多由感受风寒或上肢运动量过大,肌肉关节过度疲劳所致。主要表现为上肢肌肉、关节酸胀疼痛,压痛广泛,局部肌张力紧张,休息可缓解。但没有上肢功能障碍。
  11、头胀痛本症多因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及用脑过度,不能得到有效的休息所引起。中医认为是肝火上逆。头胀痛常伴头筋突起、口苦。口干、烦躁易怒或耳鸣、耳聋等。
  12、鼻塞不通本症常为感冒的前驱症状,多发生于气候久变、寒热不调或生活起居不慎、过度疲劳之时,致使正气虚弱、肺卫不固、风邪乘虚而入、肺失宣降、壅塞气道、鼻窍不利、鼻内肌膜肿胀淡红、鼻塞不通。本症常兼有声音重浊、张口呼吸、嗅觉欠佳,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反复发生,时轻时重,并有头痛等症状,形成慢性鼻塞不通。
  13、消化不良又叫婴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本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多。如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及生长发育。重症患儿还可产生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本症除以腹泻为主外,还兼有呕吐、腹痛、肠鸣、大便酸臭等。其病因多为下内伤饮食、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
  14、烦恼意乱,本症多因思虑忧郁、劳倦过度所致。其表现为心中烦躁、懊恼、情绪不宁、失眠、多梦、头晕、头胀、体倦神疲、健忘、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5、头重背强,二者虽为两个症状,但均为久病或过度疲劳、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头重即部沉重、胀痛、忽忽悠悠、有空洞感。背强为背部肌肉紧张、痉挛、疼痛、有压痛,牵连后项部,劳累后加重。
  第二节10种常见病的治疗
  
  一、胸胁迸伤
  1、概述胸胁迸伤是在一种不正确的姿势下扛、抬、搬、举重物,或呼吸不协调时扭转躯干,伤及胸部的关节、软组织而引起胸部呼吸受限制的损伤。俗称岔气。
  (1) 临床症状
  1)有明显的搬、抬重物外伤史,伤后即感胸闷不适、气短、气急,胸胁部隐隐作痛,攻串不定,疼痛范围广泛而无定位。
  2)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重,保护性地减小呼吸幅度。
  3)如果是肋椎关节半脱位,可在关节处触到压痛点。如果胸壁围有肌肉撕裂或痉挛,相应胁间有肿胀、压痛、变窄。如附有肌伤,则局部有肿胀、压痛。
  (2)鉴别诊断本病诊断并不难,根据病因及本病特征,就能做出正确诊断。一般应注意与肋软骨炎相区别。
  2、治疗及手法
  (1)本病多以行气活血法治疗。
  (2)采用点、按、摩、揉、击、拍打、擦及顿提法。术者先用拇指点按章门、期门、大包、膻中、日月等穴,并沿膀胱经,由上向下进行推法,由轻徐徐加重,后用掌根推擦背部以解除肌肉痉挛,最后点按内关穴2~3分钟。
  (3)复位手法包括顿提法、掌击法、摇肩法。
  掌击法:取坐位,患者在左,术者以右前臂插于患侧腋下,向上提拉,使移位的关节和痉挛的肌肉理顺。随后嘱患者深吸气,术者以左掌根部由下向上叩击患处一次,再令其深呼吸,则疼痛可消失。此法可重复1~2次。
  摇肩法: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扶肩,一手握腕,进行旋转划圈揉摇动,吸气时上举臂,绕后落下时呼气。摇转10余次。
  如果滑膜嵌顿后引起损伤性病理改变者,患者经1次治疗后大多数仍然有残余症状,因此,须经1~2次重复治疗后才可痊愈。
  二、腰腿疼痛
  1、概述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可分为脊柱性和非脊柱性两类。前者有单纯性腰椎骶化、脊柱软组织及骨关节损伤、椎间盘病变及脊柱滑脱、骶髂关节炎、脊柱肿瘤、结核、骨髓炎等等。后者如前列腺、肾、女性生殖器官及胰腺疾患,腹膜后肿瘤,脊髓,神经根、干,脊膜的炎症和肿瘤,腰腿动脉供血不全等。
  2、治疗及手法理气活血,疏经止痛。其手法为:
  1)双手滚腰背沿两侧膀胱经,往返进行滚法5~7遍。
  2)点按肾俞、腰眼、阿是穴、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
  3)揉按腰部2~3分钟。急性腰疼者在反应点进行拨法分筋,理筋,静压和点按法,腰椎变形用牵引按压法矫正治疗。腰间盘突出者,用旋转法或牵引,晃法及扳法。腰肌痉挛者,用屈膝屈髋压按法。骶髂关节损伤,局部应用点拨按法。髋关节障碍者用摇髋法。
  三、颈肩痛
  1、概述颈肩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由颈部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病变、胸腔上口狭窄及肩关节软组织疾患,引起颈、肩、臂部疼痛,多见于颈椎病、颈软组织损伤、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肩部软组织损伤等。中医学认为,经久劳损、营卫不合、气血阻滞,另有外邪入侵,风寒湿相悖,痰阻经络,易引起本病。症状以颈部疼痛,并向枕、肩、臂部放射,颈部僵硬,颈肌痉挛,运动受限,颈后,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内缘、肩胛区可有多处压痛,可触及颈结成索条状物,局部指拨有捻发感,外展时疼痛加重。
  2、治疗及手法
  (1)宜舒筋正复,活血通络。
  (2)手法为揉捏颈肌法,往返4~5遍,按揉颈部、上背部及肩胛内上角,指揉肩胛,掌推肩胛。头颈提摇法,按颈侧扳头法,依次点按脑户、风他、天鼎、缺盆、肩外俞、肩井、极泉、曲池。合谷和阿是穴及临近穴位,在颈部、上背部、肩胛内侧做滚法,反复数次,根据引起肩颈疼痛的病由,加用治疗手法。
  四、失眠
  1、概述失眠是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特征,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稍睡即醒,醒后不能再睡。重者终宵不得安眠,并伴有头晕、脑胀、健忘、心悸等症状,还可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按中医辨证分析,主要表现为:
  (1)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肢倦体疲,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苔淡薄,脉细弱。
  (2)阴虚火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散。
  (3)肝郁化火不寐,性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弱而散。
  (4)痰热内扰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
  (5)心胆气虚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脉弦细。
  (6)胃气不和胸闷嗳气,腹中不舒,失眠,口臭嗳腐,大便不爽,苔腻,脉弦滑。
  2、治疗及手法受术者仰卧位,闭目,术者以指腹点揉印堂,神庭穴各2分钟,太阳穴1分钟,神门、内关穴各2分钟,均用补法。
  (1)肝郁化火点京门、期门,点揉太冲穴,用泻法,掐大敦穴,使出血少许。
  (2)痰热内扰点按丰隆穴、内庭穴。掐厉兑穴,使出血少许,用泻法。
  (3)阴虚火旺,若揉气海穴、关元穴。点揉太溪、三阴交,用补法。
  (4)心脾两虚点揉心俞、膈俞、脾俞,点揉血海、足三里,用泻法。
  (5)心胆气虚点百会,用泻法。点揉心俞、膈俞穴,用补法。点按丘墟,用泻法。
  (6)胃气不和以振颤手法点中脘、梁门、大横穴。点揉脾俞、胃俞穴,均用泻法。
  五、腹胀       
  1、概述正常人胃肠道存有气体100到150毫升,如胃肠内存有过量气体而感觉腹部胀满时,称为腹胀。主要症状:上腹及全腹胀满感时,嗳气,肠鸣,排气多,腹痛,餐后加重。
  2、治疗及手法治疗原则:行气导滞,理气和胃。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其侧,以一手中指端指揉膻中、璇玑穴各1分钟。以两手拇指沿肋间隙进行胸部分推法2分钟。然后中、食指自上向下直推胸骨柄50次。再以小鱼际于胸骨柄往返直擦,以温热为度。推按中脘、气海穴1分钟,三指摩神阙穴2分钟,顺时针掌摩全腹3~5分钟,拇指按揉内关、足三里、上巨墟、内庭等穴各1分钟。受术者俯卧位,术者手握拳于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上向下拳推八穴止,反复操作3~5分钟。最后以大鱼际擦脾俞、胃俞及八穴,以透热为度。受术者坐位,术者以双手自下而上地搓两胁肋部3~5分钟而结束治疗。
  六、感冒
  1、概述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是由风邪侵袭人体所致。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风寒或发烧、全身不适等为临床表现。在全身症状或发烧消退时,呼吸道症状较显著。有的患者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2、治疗及手法
  (1)受术者坐位,术者以拇指腹点揉印堂穴1分钟,双侧太阳穴1分钟,双侧风池穴2分钟,均用较重的泻法,以微汗为宜,再点揉风池、大椎、风门穴各1分钟,均用泻法。
  (2)随证加减
  1)鼻塞流涕者,加点揉两侧迎香、鼻通穴,至鼻塞缓解。
  2)咽喉肿疼者,掐少商穴,掐鱼际穴,点天突。
  3)咳嗽痰多者,加点按肺俞、膻中、太渊、丰隆穴各1分钟,均用泻法。
  4)风寒证,加点肩井、合谷穴各2分钟,用泻法。
  5)风热证,加点曲池、太渊、中府、涌泉穴各1分钟,用泻法。
  6)暑湿证,加点中府、足三里各2分钟,用泻法。
  7)气虚证,加点三阴交、太溪穴各2分钟,用补法。
  8)全身酸疼者,揉拿腰背及四肢。
  七、肥胖症
  1、概述肥胖症是指机体内脂肪过多堆积,超过正常标准20%以上者。中医认为本症与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劳作、脾虚湿盛、痰湿流溢肌体有关。形成体态臃肿,腹部前凸,疲倦乏力,动则气喘、多汗、腰痛、便秘等症。治以健脾化痰,理气宽胸,活血通络为主。
  2、治疗及手法
  (1)受术者俯卧位,术者以拇指腹依次点揉脾俞、肝俞、大肠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八穴,每穴点按各半分钟,用平补平泻法,手法用力宜稍重,使力透达深部。
  (2)局部减肥手法
  1)颈部以拇指腹点揉大椎穴1分钟,用泻法,力度以气串感沿督脉到达尾闾效果最好。点按风池与百会,点按新设穴,点揉到皮肤红润为宜。
  2)胸部仰卧位,术者以三指点按库房、屋翳、膺窗穴,用泻法,以局部微胀疼为宜;依次以拇指点按天池、乳中、乳根穴,每穴半分钟;平补平泻法;点按时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
  3)腹部仰卧位,术者双手拇指腹点按期门、章门、京门、梁门穴各半分钟,用泻法,要迎随呼吸;点按中脘、气海、天枢穴,用震颤法,施较强刺激1分钟;点按两侧三阴交穴各1分钟,用补法。
  4)上肢坐位,术者依次点按少冲、内关、劳宫、大陵、少海、神门、灵道、青灵、极泉、天泉等穴,每穴半分钟,用平补平泻法。
  5)臀部侧卧位,以肘尖点按居、环跳穴,每穴点按半分钟,用泻法,强刺激,酸、胀感传到下肢,效果最好。
  6)大腿部俯卧位,术者以拇指点按环跳、风市、阳陵泉、伏兔、气冲、髀关穴各半分钟,用泻法。
  7)膝关节仰卧位,双手拇指点按膝眼各半分钟,用泻法。点按阳关、犊鼻、血海、曲泉、梁丘穴各半分钟,平补平泻法。
  8)小腿部拇指依次点按跗阳、承山、承筋、阳陵泉、委中、委阳穴各半分钟,用泻法。
  9)踝部拇指依次点按金门、申脉、什参、昆仑、丘墟、商丘穴各半分钟,乎补平泻法。
  3、腹部点按穴位时可配合全腹掌摩法,以掌置腹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摩动各72次,腰背部于点穴后可沿膀胱经进行滚法5~7次。推足太阳膀胱经,自上向下5~7遍,最后以拍打法拍打背部、腰部及大小腿部约3分钟。平时要注意节制饮食,抑制摄入热量过多,晚餐宜少食。加强体育锻炼,消耗脂肪。
  八、头痛
  1、概述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它由多种疾病导致,必须全面分析,才能掌握它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治疗。头为清阳之会,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气之血,皆聚会于此,因此不论外感诸邪或内伤诸不足,皆能引起气血不利、清阳不舒、脉络失和,导致头痛。
  2、治疗及手法
  (1)外感
  1)风寒头痛型主要表现为恶寒头胀,头痛连及后脑,项背板滞,吹风遇寒则病剧,骨节酸楚,鼻塞流涕,兼有咳嗽,舌淡苔薄,脉浮紧。通过点按印堂、太阳、合谷穴各1分钟,用泻法;点揉外关1分钟,用补法;捏拿肩井使微微出汗,分推前额;推前臂三阳经,背部分推法,揉按大椎、阳关法可达到疏风散寒的目的。
  2)风热头痛型主要表现为头痛如裂、恶风发烧、口渴、咽痛、小便短赤、面赤红、鼻唇生疮、舌红苔薄、脉弦数。用点揉风池2分钟,大椎穴1分钟,点按合谷1分钟,点揉太渊、涌泉穴各1分钟,均用泻法,揉太阳、风池法等等可疏风散热。
  (2)内伤
  1)肾虚头痛表现为头脑疼痛、眩晕耳鸣、腰膝无力、遗精带下、失眠多梦、舌红、脉细数。点揉阿是穴。泻法;点揉肾俞、命门3~5分钟,以透热为度;振颤法点气海、关元穴各2分钟,用补法;额前分推,按下关法,按百会法,枕后斜推法,背部挤推;揉命门;肾阴不足加摩腰横摩法,肾阳不足加点肋补气法,叠掌按腰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2)痰厥头痛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膈支满、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以振颤法点中脘2分钟,点丰隆2分钟,点按内庭穴1分钟,掐厉兑穴均用泻法;四分前额法,推正顶法,按上、下关法,掐地仓法,上腹摩按法,拿肩井法可治疗燥痰化湿。
  3)气血不足表现为头痛目眩,朝重夕轻,过劳则疼痛加剧,精神倦怠,气短无力,面色唇甲无华,畏寒肢冷,饮食无味,舌淡脉细。点揉中院穴2分钟,用泻法;以振颤法点气海、关元穴各2分钟;点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分钟,用补法;面部手掐法、头对按法、按百会法、枕后分推法、点按背肋法、背部挤推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4)肝阳头痛型表现为额部及头顶部疼痛、烦躁易怒、胸闷肋痛、面红目赤、口苦欠安、舌红脉弦。点揉阿是穴;点按阳陵泉2分钟,用泻法;点按太溪穴1分钟,用补法;点按太冲穴1分钟;掐大敦穴,用泻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5)血瘀头痛型表现是头痛、头胀,如裂如刺,痛有定处,心烦易怒,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点揉膈俞2分钟,血海1分钟,用泻法,点按膻中穴1分钟,用补法、拨按委中穴2分钟,用泻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九、发焕(高烧)
  1、概述高烧指体温达39度以上,甚至更高,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临床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前者为病原微生物或病毒引起炎症所致,后者多见于风湿症、中暑高烧症等。中医认为高热是邪正相争的全身性反应,主要见于外感症,亦见于内伤杂症。前者按营卫气血,可分为四类;后者可分为阴虚、气虚、血虚、血瘀、肝郁等五型。
  2、治疗及手法按摩治疗高烧,需先鉴别是否为按摩禁忌症,后禁忌症引起的发烧不可施以按摩,另外,发烧后尽量先送医院治疗,确诊后可施以按摩配合治疗。治疗手法为:取大椎、曲池、尺泽、太冲、涌泉、委中等穴位。手法可用切法、点法、掐法、捏法、揉法、按法、推法、擦法。先切点大椎穴,揉按曲池,掐太冲,捏拿尺泽,掐委中,擦涌泉。手法宜重,以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连治3日如热仍不退,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十、休克
  1、概述休克是急性的循环功能不全,使全身组织缺氧而产生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皮肤潮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表情淡漠、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从原因分析,有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低血溶量性休克、过敏性及神经性休克。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热毒壅盛,邪气内陷,正气受损,脏腑衰弱,以及心肾两虚或气滞血瘀等原因所致。
  2、治疗及手法对于休克的愚者有条件的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急救,并施以按摩急救,手法为:宜醒脑开窍,升阳救逆,调节阴阳。术者掐点人中,涌泉,施以喜鹊搭桥法(以拇、食两指指甲掐于手或足指甲根部两侧的方法称喜鹊搭桥法),点按关元。四肢发凉者,揉按手三阴,点按内关、合谷。烦躁不安者加用提拿足三阴经,点按太冲、足三里。待紧急处置后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处理,休克的按摩治疗在于回阳救逆。

第十六章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全身保健按摩的主要部位和施术顺序,已在初级按摩师部分有所阐述。中级按摩师需要在熟练掌握初级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手法基础上,增加一些手法。
  一、全身保健按摩施术(离心性)
  1、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1)开天门
  (2)抹双柳
  (3)掐鱼腰
  (4)揉太阳
  (5)掐四白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穴处。
  3)要领此手法反复3次,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睛明穴,再以两手拇指指腹自睛明穴起经过四白穴、颧穴到耳门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轻、缓。
  (7)点巨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点按巨廖穴,自迎香穴经巨穴到颧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由轻至重。
  (8)推颊车
  (9)双揪铃挡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3)要领向下方牵拉耳垂3~5次,方向不能错。
  (10)搓掌浴面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搓热后置两侧面颊部,自下向上经耳前到前额部,进行搓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搓摩10~15次。
  (11)分推前额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阳穴和头维穴处。
  3)要领反复分推,可往返3~5次,用力均匀并有力,如受术者皮肤干燥,可用油性递质;如受术者汗多,可用滑石粉。可配合指腹搓法于前额左右方向推搓。
  (12)推正顶
  (13)点按百会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百会穴,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穴处。
  3)要领手法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14)分抹五经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以拇指指腹自鼻尖的素穴向上沿头部中线推摩,经印堂穴、百会穴等,到枕部风府穴处,在沿经各穴可配合点按。
  3)要领用力要均匀,反复操作3~5次。
  (15)干洗头
  (16)扫散少阳术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五指分开,自太阳穴、头维穴处扫至风池穴处。
  3)要领反复操作3~5次,避免受术者头部晃动。
  (17)指尖叩击
  1)体位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位或坐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五指指端有节奏地叩击头部,保持垂直方向。
  3)要领动作要灵巧。镇静安神,手法要轻。清脑益智,手法要重,用力要均匀。
  (18)揉捏池颈
  l)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头,另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分别置于颈部棘突两侧分颈肌部位,从上向下揉捏颈肌到大椎,再在一侧颈肌经肩中俞到局部揉捏。
  3)要领手法要轻柔、平稳,受术者头部不可偏。
  (19)四指归提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虎口对准耳垂,拇指指腹置于风池穴,中指指端置于太阳穴,四指同时向内、向上归提。
  3)要领动作要轻、巧、有力,由轻逐渐加重。禁用暴力。十指同时用力,取穴要准确。
  (20)点揉风池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受术者头部,另一手以拇指和食指点、揉风池穴。
  3)要领用力方向应向前,并稍微向上,点揉1~2分钟,体弱者不宜重手法。
  (21) 合掌刁颈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合掌十指交叉,置于受术者颈项两侧,夹提项肌。
  3)要领双手用力一致,均匀对称。
  2、胸部保健按摩程序
  (1)推肋法
  (2)膻中揉摩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在一侧。
  2)操作术者以一手食指指腹置于膻中穴处,先顺时针揉摩30次,再逆时针揉摩30次。
  3)要领用力要均匀,而且用力要随呼吸起伏,缓慢有力。
  (3)按压中府、云门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在一侧。
  2)操作①术者以两手四指并置一侧胸大肌、胸骨缘沿肋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云门穴反复数次。②再以两手四指置中府、云门穴着力长按3~5分钟。
  3)要领①梳摩均匀用力,缓和而有力,以皮肤微红为度。②按压由轻至重,忌蛮力,使受术者上肢有温热感。
  (4)开胸顺气
  (5)龙凤呈祥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略弓起,食余指略屈曲,以掌背及高骨处着力受术者两侧肋缘,自上而下,一起一伏,一前一后,推而滚运,边推边运,边运边滚,边滚边移,推滚结合,反复数次。
  3)要领动作协调灵活,用力均匀一致。
  (6)晨笼解罩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俞府穴,余指抱定胸部两侧,两手向外分推至腋下,与乳根穴平齐部位,反复数次。
  3)要领①手法要缓慢轻柔,用力均匀。②妇女推至灵墟穴止。
  (7)点按胸骨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在受术者呼吸时,术者以拇指或四指端点按璇玑至中庭穴上所有的穴位,反复数次。
  3)要领①点按时,要迎随受术者呼吸,呼时点吸时抬。②用力缓慢,均匀有力。
  (8)宽胸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手掌掌根推摩渊腋穴至大包穴处,迎随受术者呼吸,在呼气时,点揉天池穴和食窦穴。
  3)要领①迎随受术者呼吸及胸部起伏,在呼气时,进行点揉。②用力均匀,手法不能浮,切勿暴力。
  3、腹部保健按摩程序
  (1)腹部横摩
  (2)腹部斜推
  (3)腹肌提拿
  l)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①术者以两手四指分别置于两侧章门穴处,向内将腹肌挤起。②两手交叉,以双掌归拢扣合腹部肌肉,双手拇指置于腹肌一侧,食余指置于腹肌另一侧,提拿腹肌,自关门穴的部位向下移动,顺序拿提到归来穴处。
  3)要领①受术者腹肌要放松。②每次提拿时均需先挤拢腹肌后再提拿。③术时有牵拉及微胀感,术后腹肌温热及有轻松感。
  (4)按上腹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逐步点按幽门穴、阴都穴至盲俞穴,反复数次。
  3)要领点按穴位处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按时有胀与微酸感。术后上腹轻松。
  (5)脐周团摩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掌心置于神阔穴,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旋转团摩30次。   3)要领①手法轻柔,频率要慢。②每一方向团摩以出微汗为度,有温热感。
  (6)脐旁横摩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掌置于受术者一侧大横穴、腹结穴处,经过天枢穴、外陵穴到对侧大横穴、腹结穴进行横摩,反复数次。
  3)要领腹侧用力稍大,腹中用力稍轻缓,术时有牵拉、微胀感。
  (7)狮子滚绣球
  (8)按腹中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上脘穴,沿腹正中线向下点按,经中脘穴、下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到曲骨穴止。
  3)要领①上腹不适点按三院为主,下腹不适点按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为主,生殖器官不适点按曲骨穴为主。②点按上腹穴位时有酸胀感,点按水分穴及下腹穴位时有酸胀及温热感。
  (9)按下腹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脐旁之盲俞,自上向下点四满穴、大赫穴到横骨穴处。
  3)要领①点按时较上腹用力小。②应缓慢下移,着力后有酸胀、温热感。
  (10)点按天枢、气冲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两侧天枢穴、气冲穴处,着力长按1~2分钟。
  3)要领①两指用力均匀一致。②长按用力由轻至重,以能忍受为度。③下腹及下肢有温热及放射感。
  (11)消气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沿髂骨内缘推到气冲穴,再点按归来穴、气冲穴。
  3)要领①用力先轻、后重、再轻。②术时有压迫感及温热感。
  4、背部保健按摩程序
  (1)拿肩井
  (2)背部分推
  (3)掌推肩胛
  (4)按肩胛内缘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微挺胸,上肢后伸,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端置于肩胛内上缘肩中俞穴,着力点按,沿肩胛内缘逐步下移,经魄户、膏盲穴,点按至肩下角。反复数次。
  3)要领(1)点按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2)也可让受术者咳嗽时点按,并可配合局部揉摩,术时有酸、胀感。
  (5)双滚肩背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要沉肩、曲肘、悬腕,手握空拳,以小鱼际及掌背侧着力于背部,肘一屈一伸,腕部带动拳旋、滚、揉、摇。
  3)要领①双手用力均匀一致而有节律。②手法灵活自如,动而不滞,摇而不浮,边滚边移。
  (6)直推背部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掌侧对置在大杼穴的高度,向下沿脊柱两侧推到大肠俞,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术者要沿脊椎两侧直线推移,用力均匀一致,背部用力大于腰部,术时局部有发胀,沉重感。
  (7)揉大椎、阳关
  l)体位受术者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揉大椎穴1~3分钟,再揉阳关穴1~3分钟。再以掌心在大椎穴、阳关穴处团摩1~3分钟。
  3)要领揉大椎穴用力重于揉阳关穴,团摩用力缓慢而有力,团摩时有温热感。
  (8) 顺藤摸瓜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肩部,另一手以掌跟自肩部直推到受术者足跟部,并用力握足跟部,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用力均匀一致,推经穴位处,用力稍重,以能忍受为主。
  (9)提拿夹脊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四指对合,夹挤脊柱两侧肌肉,自上而下运行。
  3)要领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抓、掐、拧等,动作连贯而不间断。
  (10)按脊中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自风府穴沿棘突间隙逐个点按3~5次到阳关穴止。
  3)要领点按背部用力大于腰部,指端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11)背部按揉
  (12)吉庆有余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五指并拢,屈曲成空拳以腕关节的一起一落带动双拳交替着力叩打肩背及后夹脊部位,反复叩击数次。
  3)要领手法要轻巧,富有弹性,用力由小到大,叩击有节奏,如庆贺丰收。
  5、腰部保健按摩程序
  (1)腰部横摩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手掌置于一侧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处,先向同侧横摩到带脉穴处,再通过两侧的肾俞穴摩动到对侧带脉穴处,反复摩动数次,往返进行。
  3)要领用力均匀,摩动时随体形改变着力点。
  (2)推按腰背肌
  (3)拿揉腰肌法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与食指对合置于两侧腰背肌部位,者力于两侧俞穴进行拿揉。对合着力一紧一松,一拿一揉。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用力保持对称,动作连贯不间断,保护好皮肤。
  (4)叠掌按腰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掌重叠,置于腰部,以正中线命门穴为中心,做有节律的按压3~5分钟。
  3)要领①按压时要在受术者呼气时进行。②按压时要用巧劲,以能耐受为度,力要贯足,不可用暴力。
  (5)双龙点肾
  (6)温肾补气
  l)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搓热,迅速以双掌心置于两侧肾俞穴、气海俞穴处,做快速振颤法,约1分钟。
  3)要领术者腕部要放松,全掌贴皮肤,掌心对准肾俞穴,动作要连贯、用力均匀。    
  (7)搓点强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以四指指腹或掌面,着力于八穴,进行揉搓,待局部温热时,以拇指指腹点揉长强穴。
  3)要领自一侧上穴至下穴往返揉搓,刚中有柔,以皮肤微红为度。
  (8)按压环跳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一侧。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或肘尖点按环跳穴,长按3~5分钟。
  3)要领受术者臀部放松肌肉。术者用力均匀,逐渐加压,以能耐受为度,进行长按。术时有酸麻、胀感。
  (9)腰骶拳揉
  1l)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沿骶髂关节走向,术者手握拳在腰骶部进行按揉。
  3)要领体壮者用实拳揉,体弱者用空拳揉。移动要缓慢,以皮肤微红为度进行按揉,术时有舒适感。
  (10)揉臀部法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手握拳,以臀部秩边穴为中心,拳揉1~3分钟,再沿骶髂关节上缘向下经臀部拳揉到承扶穴处,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体壮者用实拳拳揉,体弱者用空拳揉。术时局部酸、胀、沉重感。
  (11)叩击腰部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双手空拳或掌叩击,拍打腰部。
  3)要领用力均匀,切勿暴力。
  6、下肢保健按摩程序
  (1)股内侧揉捏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股内侧上方阴廉穴、五里穴处,自上向下进行揉捏到阴陵泉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手法应缓慢有力,并配合按法。
  (2)拳顶合揉
  (3)按股前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置股前髀关穴处,食指分置两侧,以两拇指进行长按,经伏兔、梁丘、足三里、下巨墟,自上向下逐步长按到解溪穴止。
  3)要领穴位之间应配合轻推,术后下肢有温热感。
  (4)拿股内侧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与四指分别置于阴廉穴、五里穴的前后,将股内侧肌掐紧,并向上反复拿提数次,自上向下逐步移动到整个大腿内侧。再以一手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2分钟。
  3)要领拿提应有节律,用力由轻至重,以能耐受为度。
  (5)下肢抖动法
  (6)提拿足三阴、足三阳法
  (7)膝关节周围揉法
  l)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揉血海穴、阴陵泉穴、膝眼穴等穴,再以掌心放在膑骨上揉。
  3)要领用力均匀。以能耐受为度。
  (8)揉足三里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食指屈曲,以指背揉按足三里穴2~3分钟。再以四指自阳陵泉穴处,自上向下抚摩到悬钟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按揉时用力不可过大,以能耐受为度,抚摩宜轻缓。
  (9)推后下肢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手掌自承扶穴开始,经委中穴、承山穴推到足跟部。
  3)要领用力均匀。
  (10)提拿腿后侧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四指自上而下揉捏提拿腿后侧肌肉。
  3)要领用力由轻至重,移动缓慢。
  (11)股后揉捏法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两手拇指与四指分开,置于股内外侧,做钳形揉捏,自上向下逐步移动,由承扶穴经委中穴、承山穴到昆仑穴止,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揉捏时大、小鱼际应着皮肤,移动要缓慢,大腿部用力应重于小腿部。
  (12)点按下肢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分别点按两条腿的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等。
  3)要领点按穴位要准确,用力要均匀。
  (13)下肢拍打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手握空拳有节奏拍打下肢后侧。
  3)要领拍打用力均匀,和缓而有节律。
  7、上肢保健按摩程序
  (1)肩周摩按
  (2)捏揉腋前线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揉捏腋前线的胸大肌外侧缘。
  3)要领用力均匀,不能浮。
  (3)捏揉腋后线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揉捏腋后线的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处。
  3)要领揉捏腋后线的力要大于腋前线,用力均匀。
  (4)双手揉球
  (5)双手搓臂
  (6)双龙点肩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两手拇指伸直,微屈四指,用拇指端置于肩前窝的抬肩穴,肩后窝的俞穴,同时着力,相对点按。
  3)要领①点按前应放松肩部肌肉。②取穴要准确,点按由轻至重,以能耐受为度。
  (7)摇臂抻抖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肩,另一手握腕关节,将臂伸直并牵引腕部,先向后下方旋转,再向反方向旋转,屈肘上臂内收,再引腕直线向外抻抖。
  3)要领①握腕不能过紧。②在正常范围内,摇臂由小到大,不宜过快,要和缓、平稳。
  (8)大鹏展翅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用双手挟托上臂,导引双臂上举,并旋转,慢慢伸开再旋转,前臂在胸前交叉。
  3)要领用力均匀,以能忍受为最大角度。
  (9)推手三阳、手三阴法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置于肩部,食指扶定两侧臂部。分别依太阳、少阳、阳明经脉的顺序由肩部沿经推到腕部。然后分别依太阴、厥阴、少阴的经脉顺序依次由腋部沿经推到腕部,每经各推5~7遍。
  3)要领两拇指均匀用力推动,推三阴经用力轻于推三阳经。沿经穴位可配合按法,点按上肢穴位,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有酸、胀感。
  (10)按神门法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置于肘窝正中的曲泽穴,自上向下推摩经内关穴到劳宫穴止,反复数次。再以一手拇指置内关穴,另一手拇指置神门穴,反复按揉数次。
  3)要领手法宜轻缓,用力以能耐受为度,神门穴可配合掐。
  (11)揉劳宫
  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置于大陵穴处,自上向下经过劳宫推摩到中指第一节指骨处,反复进行数次,再以拇指置掌心的内劳宫,食指置掌背的外劳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合揉2~3分钟。
  3)要领①用力要有节律,揉时内劳宫用力重于外劳宫。②术后局部温热。
  (12)捋抖十指
  (13)抖动上臂
  全身保健按摩施术顺序如下:
  头、面部(仰卧位)保健按摩--胸部保健按摩--腹部保健按摩--下肢部(仰卧位)保健按摩--背部保健按摩--腰部保健按摩--下肢部(俯卧位)保健按摩--头、面部(坐位)保健按摩--上肢部保健按摩。
  二、向心性保健按摩程序
  受术者先俯卧位,术者从受术者下肢后部做按摩,以膀恍经过渡到督脉,也就是到腰背部做按摩,直至人体的脑后部。然后,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给受术者头面部做按摩,经过胸腹部,到人体下肢前部,最后又回到涌泉穴做按摩。
  1、下肢后部保健按摩程序
  (1)揉涌泉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托住受术者一侧脚背部,把受术者小腿抬起,另一手有节奏地捶涌泉穴,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揉涌泉穴,以掌根自涌泉穴推摩至昆仑穴处。另一腿待做。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3~5次。
  (2)压承山推昆仑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小鱼际压住承山穴处,另一手拇指指腹点按昆仑穴,并向承山穴挤推,同时抬起压住承山穴之手。
  3)要领点按昆仑穴时,朝承山穴方向,要有力和有节奏感。
  (3)压委中推承山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压住委中穴处,另一手直推到承山穴后,继续点按承山穴,方向朝着委中穴,并向委中穴挤推,同时抬起压住委中穴之手。
  3)要领要有力和有节奏感。
  (4)压殷门推委中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小鱼际压住殷门穴,另一手拇指直推到委中穴,朝殷门穴方向点按委中穴,向殷门方向挤推,同时抬起压殷门穴之手。
  3)要领要有力和有节奏感。
  2、腰、背、臀保健按摩程序
  (1)搓殷门长强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推到殷门穴后,再以手掌掌根部自殷门穴推摩到长强穴处。
  3)要领推摩要有力。
  术者给受术者一条腿做完按摩以后,再站在受术者另一侧,对受术者重复以上手法。在受术者另一条腿上,从涌泉穴至长强穴进行按摩。
  (2)压大椎推腰阳关
  l)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一侧。
  2)操作术者先以一手掌掌根推摩长强穴至腰阳关穴,另一手小鱼际按压大椎穴,向大椎穴方向,以拇指指腹点按腰阳关穴,再朝大椎穴挤推,另一手从大椎穴抬起。
  3)要领力度要大,并要均匀。
  (3)拿肩井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坐在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置肩后,拇指掌侧置于两侧肩井穴处,向肩上方提拿。
  3)要领手法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拿提后可配合轻微指揉法,反复5~10次。
  3、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1)干洗头
  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坐在头前。
  2)操作术者两手十指分开,微屈曲,从风池穴到前额进行抓、搓、擦头皮,然后以拇指指端点按百会穴。
  3)要领用力均匀和缓,抓挠有序,缓慢移动。
  (2)按压印堂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在头前。
  2)操作术者以手掌掌心按压印堂穴处。
  3)要领动作缓慢有力。
  (3)点揉四白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在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食指指腹点揉四白穴,并以两手拇指指腹向廉泉穴推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推3~5次。
  4、上肢、胸腹部保健按摩程序
  (1)点廉泉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在一侧。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点揉廉泉穴,以拇指指腹自廉泉穴推摩到上脘穴。
  3)要领用力要轻且均匀,反复3~5次。
  (2)丹凤摇尾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在一侧。
  2)操作术者一手五指分开,与受术者五指交叉,一手分别扶肩、肘、腕关节,术者与受术者交叉之手上、下、左、右摇动。
  3)要领动作要协调灵活,用力均匀一致。
  (3)压手三里推合谷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在一侧。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先推劳宫穴至合谷处,另一手拇指指腹压手三里穴,一手朝手三里穴方向,以拇指指腹点按合谷穴,以一手拇指指腹自合谷穴经手三里穴推摩到胸部,两臂轮流做。
  3)要领一般先从左臂开始按摩,然后再做右臂按摩。动作要有力,由轻至重。
  (4)宽胸顺气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分推胸部至腋中线,再以一手拇指指腹推摩腋中线,从渊腋穴至大包穴。最后以一手拇指指腹推摩胸正中线,经上脘、中脘、下脘等穴,直至关元穴。
  3)要领推摩宜轻,反复3~5次。
  (5)腹肌提拿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握空拳,自上腹至下腹采用滚法,然后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相对用力,拿腹部中线。
  3)要领受术者腹肌放松,反复3~5次。
  5、下肢前部保健按摩程序
  (1)直推下肢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一侧,按摩受术者一条腿后,站在另一侧,再做另一条腿的按摩。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小鱼际压气冲穴,再以一手掌掌根部直推腿部前、内、外侧,直推至涌泉穴处,受术者两条腿先后被直推。
  3)要领用力缓慢而有力,均匀一致。
  (2)捶涌泉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一侧。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托起一腿脚背部,另一手揉、捏、按脚掌内、外侧,然后腕部放松,手握空拳捶受术者涌泉穴,受术者两脚的涌泉穴轮流被捶。
  3)要领手法要灵活,有节奏感。
  向心性保健按摩顺序如下:
  下肢后部保健按摩--腰、背、臀保健按摩--,头、面部保健按摩--上肢、胸腹部保健按摩--下肢前部保健按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按摩师教程》第十二章 30种按摩手法(1-5)(5)
《按摩师教程》第二十三章 50种按摩手法的运用(1)
中医按摩手法之揉法
聪耳法、颈部按揉法、颈部推抹法
推法
按摩大成之反射点按摩术,按摩绝学,收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