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熹論八卦方位 - - 香港風水網
如《易》卦,伏羲、文王當初只就隂陽以下説,孔子又就隂陽上發出太極來,康節又道‘須信畫前元有易',濓溪做《太極圖》,又許多詳備。伏羲自是伏羲卦序,文王、周公自是文王、周公卦序。(荅周樸)

熹嘗問蔡季通:“康節之數,伏羲也曽理 ? 否?”曰:“伏羲須理 ? 過。”熹以為不然,伏羲只是據他見得一箇道理,恁地便畫出幾畫,他也那裏知得疊出來恁地巧。此伏羲所以為聖,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伏羲天然意思。《史記》曰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那裏巧推排。(葉賀孫録)

問:“伏羲畫八卦,見一隂一陽有各生一隂一陽之象,不識何以見之?”先生曰:“今凡物皆有一隂一陽,且如人之一身有氣有血便是一隂一陽,凡物皆然。又如晝夜,晝屬陽,午已後為隂;夜屬隂,子以後為陽,此類可見,此即一隂一陽有各生一隂一陽之象也。”(精舍記聞)

嘗謂伏羲畫八卦,只此數畫該盡天下萬物之理,陽在下為震,震,動也;在上為艮,艮,止也。陽在下自動,在上自止。歐公卻説“《繋辭》不是孔子作”,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者非,蓋他不曽看“立象以盡意”一句,惟其言不盡意,故立象以盡之,學者於言上 ? 得者淺,於象上 ? 得者深。(輔廣録)

問:“八卦之位如何?”荅雲:“康節説‘伏羲八卦,乾位本在南,坤位本在北;文王重《易》時更定此位',其説甚長,大概近於附會穿鑿,故不曽深留意,然《説卦》所説卦位竟亦不能使人曉然,且當闕之,不必彊通也。”(荅王遇)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者,伏羲畫卦之法也。《説卦》“天地定位”至“坤以藏之”以前,伏羲所畫八卦之位也。“帝出乎震”以下,文王即伏羲已成之卦而推其義類之詞也,如“卦變圖”、“剛來柔進”之類亦是就卦已成後,用意推說,以此為自彼卦而來耳,非真先有彼卦而後方有此卦也。古註説賁卦自泰卦而來,先儒非之,以為乾坤合而為泰,豈有泰復變為賁之理?殊不知若論伏羲畫卦,則六十四卦一時俱了,雖乾坤亦無能生諸卦之理。若如文王、孔子之説則縱橫曲直、反覆相生、無所不可,要在看得活絡,無所拘泥,則無不通耳,八卦爻義最好玩味。(錢木之録)

乾坤六爻圖位,鄙意亦有未曉處,更乞誨示?(荅程逈)

問:“伏羲始畫八卦,其六十四者是文王從來重之耶?抑伏羲已自畫了耶?看《先天圖》則有八卦便有六十四,疑伏羲已有髣髴之畫矣,如何?”先生曰: “《周禮》言三易‘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便見不是文王所畫。”又問:“然則六十四卦名是伏羲元有,抑文王所立?”先生曰:“此不可攷。”潘子善問:“據十三卦所言,恐伏羲時已有?”先生曰:“十三卦所謂‘蓋取諸離'、‘蓋取諸益'者,言‘結繩而為網罟',有離之象,非覩‘離'而始有此也。”(董銖録)

文王八卦有些似京房卦氣,不取卦畫,只取卦名。京房卦氣以復、中孚、屯為次,陽氣之始也。中孚陽實在內而未發也,屯始發而艱難也,只取名義。文王八卦配四方、四時,離南、坎北、震東、兊西,卦畫不可移換。(黃顯子録)

《易》上經始乾、坤而終坎、離,下經始艮、兊、震、巽而終坎、離。楊至雲:“上經反對九,十八卦,下經反對亦九,十八卦。”先生曰:“林黃中算上下經隂陽適相等,某算來誠然。沈存中欲以節氣定晦朔,不知交節之時在亥,此日當如何分?《太元》紀日而不紀月,無弦、望、晦、朔。(同上)

蔡元定問:“先生言‘帝終始萬物',文王言‘艮終始萬物',是差了一位。是文王自寅起,先生自子起。”曰:“也不是自子,是漸漸生來。”(同上)

所示易卦次敘,此未深究,不敢輕為之説,但本圖自初爻而隂陽判, ( 左三十二卦共一 陽, 右三十二卦共一 隂。 ) 次又又一變而又交, ( 兊與 艮交,震 與 巽交 ) 而八卦小成矣,其上因而重之而成六十四卦。 ( 此次序甚明,其所以 為《 易》者,似因 隂陽 往 來相易而得名,非 専謂 震巽四五相易而然也,此理在天地 間無時 不然,仰 觀 俯察、暑往寒 來 莫非 運 用,恐不待考 諸 象 圖而後明也。然古人製作之妙, 顯發 乾坤造化之 機, 有如此者,是亦可 樂 而玩之耳。 ) ○(荅柯國材)

乾於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北,於十二卦之位在東南;坤於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南,於十二卦之位在西北。故今圖子列文王八卦於內,十二卦於外,見彼此位置逈然不同,雖有善辯者不能合而一之也,然十二卦之説可曉而八卦之説難明,可曉者當推,難明者當闕。案圖以觀則可見矣。論十二卦則陽始於子而終於巳,隂始於午而終於亥。論四時之氣則陽始於寅而終於未,隂始於申而終於醜。此二説者雖若小差而所爭不過二位,蓋子位一陽雖生而未出乎地,至寅位泰卦則三陽之生方出地上,而溫厚之氣從此始焉。巳位乾卦六陽雖極而溫厚之氣未終,故午位一隂雖生而未害於陽,必至未位遯卦而後溫厚之氣始盡也,其午位隂已生而嚴凝之氣及申方始,亥位六隂雖極而嚴凝之氣至醜方盡,義亦放此。蓋地中之氣難見而地上之氣易識,故周人以建子為正,雖得天統,而孔子之論為邦,乃以夏時為正,蓋取其隂陽始終之著明也。案圖以推其説可見。來喻謂坤之上六陽氣已生, ( 其位在亥 ) 乾之上九隂氣 已生, ( 其位在巳 ) 以剝上九“ 碩 果不食”、“十月為陽 月”之 義 推之, 則 剝卦上九之 陽 方 盡 而 變為純 坤之 時, 坤卦下爻已有 陽氣 生於其中矣。但一日之內、一 畫 之中方 長得三十分之一,必 積 之一月,然後始 滿 一 畫 而 為復, 方是一 陽 之生耳。 夬 之一 隂為 乾、 為姤,義 亦同此。 ( 來 喻 雖有此 説 而未 詳 密,故 為 推之如此。 ) 蓋論 其始生之 微 ,固已可名於 隂陽, 然便以此 為隂陽 之限, 則其方盛者未替,而所占不啻卦內六分之五,方生者甚 微, 而所占未及卦內六分之一,所以未可截自此 處 而分 隂陽 也。此乃十二卦中之一義,與復、姤 之 説 理本不殊,但 數變 之後方 説 得到此,不可 攙 先混 説,亂 了正意耳。( 荅 袁 樞)

來喻又謂:“冬春為陽,夏秋為隂。以文王八卦論之,則自西北之乾以至東方之震,皆父與三男之位也;自東南之巽以至西方之兊,皆母與三女之位也。故坤、蹇、解卦之象、辭皆以東北為陽方,西南為隂方,然則謂冬春為陽,夏秋為隂,亦是一説。但《説卦》又以乾為西北則隂有不盡乎西,以巽為東南則陽有不盡乎東,又與三卦彖辭小不同。 ( 此亦以 來書 之 説 推之,而《 説 卦》之文 適與 彖 辭 相 為 表 裏, 亦可以 見 此 圖之出於文王也。 ) 但此自是一 説,與 他 説 如十二卦之 類, 各不相通 爾。( 同上)

康節只説六卦乾、坤、坎、離, ( 四卦 ) 震、巽含艮、兊,又説八卦乾、坤、坎、離、大過、頤、中孚、小過,其餘反對者二十八卦。(萬人傑録)

易之精 微 ,在那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萬物萬化,皆從這裏流出。緊要處在那復、姤邊,復是陽氣發動之初。因舉康節詩“冬至子之半”。六十四卦流布一嵗之中,離、坎、巽、震做那二十四氣,每卦當六日四分,乾、坤不在四正,此以文王八卦言也。

須將伏羲畫 底 卦做一樣看,文王卦做一樣看,文王、周公説 底 彖、象做一樣看,孔子説 底 做一樣看,王輔嗣、伊川説 底各做一樣看方得。伏羲是未有卦時畫出來,文王是就那見成 底 卦邊説‘畫前有易',真箇是恁地這箇卦是畫不迭 底,那許多都在這裏了,不是畫了一畫,又旋思量一畫,才一畫時,畫畫都具。文王八卦坎、艮、震在東北,離、乾、兊在西南,所以分隂方陽方。文王八卦不可曉處多,如離南、坎北,離、坎卻不應在南、北,且做水、火居南、北,兊也不屬金。如今只是見他 底慣了,一似合當恁地相似,一卦互換是兩卦,伏兩卦是四卦,反看又是兩卦,又伏兩卦共成八卦。卦有兩樣生。有從兩儀四象加倍生來 底,有卦中互換自生一卦 底,互換成卦不過換兩爻,這般變卦伊川破之,及到那‘剛來而得中'卻推不行,大率是就義理上看,不過如‘剛自外來而得中'、‘分剛上而文柔'等處看,其餘多在占處用也,賁變節之象,這雖無緊要,然後面有數處彖辭,不如此看,無來處,解不得。

乾、巽一邊為上,震隨坤為下。 ( 伏羲八卦 )

康節“天地定位,否泰反類”詩,八句是説方圖中兩交股 底 ,且如“西北角乾,東南角坤”是“天地定位”,便對“東北角泰,西南角否”,“次乾是兊,次坤是艮”便對“次否之咸,次泰之損”,後四卦亦如是,共十六卦。( ? 淵録)

康節“乾南、坤北、離東、坎西”之説言人立時全見前面,全不見後面,東西只見一半,便自它這箇意思。(同上)

(《文公易説》捲二,王天宗標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七  易三
解析洛書、河圖、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之內在聯係
周易卦序研究--解析通行本周易卦序之排列法則
易學圖說?易學圖說> 易學圖說卷之四> 體用上> 卦劃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 编卷六十五 易一
路史卷三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