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句话缓饥荒
有一年,唐代大臣令狐楚任兖州太守。上任伊始兖州就经历了一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更雪上加霜的是,有些粮商还趁火打劫,哄抬米价,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令狐楚对灾情早有耳闻,他必须想办法降低米价。
上任那天,一些官员前来道贺。大家一起吃饭闲聊时,令狐楚聊起了米价的事情。他问道:“你们谁能告诉我,兖州城现在有几个官仓?里面还有多少存粮?”


有位大官马上回答道:“禀告大人,我们有8个粮仓,每个粮仓大概存有10万担米。”
令狐楚接着说:“如果我们打开粮仓,把米低价卖给农民,不就可以缓解当前的饥荒了吗?”
不多时,令狐楚这番话就传到了粮商耳朵里。他们顿时如热火上的蚂蚁般焦急,如果新太守真这么做,自己家的米就无法卖出去,到时候定会血本无归。
于是,粮商们纷纷降低了米价,老百姓也能买得起米度过饥荒。
官仓里的粮食,却一粒米未动。
其实,令狐楚显然是知道官仓里的粮食是要上缴的皇粮,没有谕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所说的“打开粮仓、低价售粮”,只是为了让粮商降低米价,解决老百姓的口粮问题。
令狐楚不仅仅是个聪明睿智的太守,也是个两袖清风、哀民生之多艰的好官员,一句话就缓解了饥荒,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智谋(唐)—令狐楚稳米价计
范仲淹妙解灾荒
唐朝宰相令狐楚的生平简介 令狐楚有哪些历史事迹?
皇祐二年天下大旱,知府范仲淹却带头抬高米价,百姓为何拍手称赞
1050年,宋朝闹饥荒,粮商趁机涨价,从90文一斗涨到120文,
敌人太多时,如何分化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