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陪伴芽芽的日子】836
userphoto

2022.08.19 山东

关注

朗读体会

打开话筒,让声音洋洋洒洒,让 “文字情意”和“纸笔情怀”可听可感。您坚守着怎样的朗读观呢?我觉得,润物无声胜过大雨倾盆,恰如其分胜过响鼓重锤,慢火加温胜过热水沸腾。将书中的文字通过声音来诵读和传播,可以使其意蕴传输得更加深远、更有温度、更可触摸。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起的“一起读课文”朗读音频作品征集活动,朗读了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5月19日,青岛市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推送;6月8日,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推送;6月8日,“学习强国”青岛学习平台同时刊登了我该篇课文朗读的干声版、配乐版。

《一滴水经过丽江》,来源于这样的写作背景:2012年8月,作家阿来先生第三次来到丽江,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先生的到来,就邀请他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于是,阿来先生写下了这篇游记《一滴水经过丽江》。

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看过初建的丽江城,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后再次醒来,来到现代的四方街。他登上水车,远眺古城全貌;跨入小店,领略东巴文字的魅力;投身民居,体验百姓生活的恬淡;之后穿城而出,欣赏古城五彩斑斓的夜和旷野宁谧澄澈的美;在得偿夙愿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

我们中国的古语常讲“上善若水”,实际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即做人应如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朗读《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我鲜明感受到了这滴水奇幻的生命旅程。水是无形的、流动的,可以巧妙地把古今时空串联起来;水是灵动的、自由的,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风貌。水的这种特质与朗读亦有关联,流动的水,或许是语言最好的形象。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言之短长,声之高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为一名有10余年工作经验的“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我在平时的朗读中,一直力求声、韵、调的标准和规范,而在对《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的把握中,也专注了声音在话筒前的行云流水,并在对近百首音乐的倾听和选择中,亲自完成了配乐的剪辑与制作。

敬请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朗读者

于友鹏

高校教师

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感谢青岛市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

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

“学习强国”青岛学习平台的推送

小生命

从诞生到成长的光景

给我们带来受用一生的顿悟

去遇见一个更勇敢的自己

阅读父母叮嘱背后的守候

用虔诚而柔软的眼光

体察掩藏在生活缝隙间的欢乐与辛劳

出镜 | 芽芽

图文 | 芽爸

审核 | 芽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寒假读写思(二)《一滴水经过丽江》“精致设计”升格
阿来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入选初中教材
文本解读丨“一滴水”的生命之旅
云岭先锋
清美仙子——丽江古城
彩云之南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