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四大名关
1、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区东部,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素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的称誉,和中部镇北台、西部嘉峪关并称万里长城“三大奇观”,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山海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由中山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呈不规则的梯形,周长约4公里,城高14米,墙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东门为“镇东门”,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四门之外均筑有瓮城,偏侧开门。其中东门保存最为完整,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东罗城等建筑。城墙的东南、东北隅处于长城主线,建有东南角台和东北角台,角台上建有角楼,作为关城转角处的防御性建筑。    
2、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偏西甘肃省嘉峪关市,关城两侧的城墙横穿戈壁沙漠,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长城第一墩,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重关、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现存长城上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为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主持修建,初建时只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现存的关城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成,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用黄土夯筑,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高17米。西面为砖砌罗城,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    
3、潼关
潼关史称“畿内首险”,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交界处,因关城傍潼水,在此流入黄河而得名“潼关”。潼关南依秦岭,北濒渭河,西连华山,禁沟南北横断东西通路。“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在历史上曾面西御敌,是守护中原的门户;面东防守,为保卫三秦的东大门,有“三秦锁钥”、“四镇咽喉”之誉,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在这里驻屯重兵,设关把守。潼关关城始建于东汉末年,原在港口镇以南源上。公元211年,曹操与马超在潼关大战,潼关之名,始见于史。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关城从塬上北迁到源下。后经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现关城周长约5公里,北面与东北,为板筑土墙,外包青砖,高16米,宽8米;南与东南,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城门开六处,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除南门无城楼外,东西城各有两个。南北设有水关门,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    
4、友谊关
友谊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中越边境上,建筑雄伟,地势险峻,素有“天下第二关”之称,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南疆边关要塞,是中越边境上最大、最重要的关防。友谊关始建于汉朝,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改名为“镇南关”;1953年又改称“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友谊关”。历史上友谊关关楼在法、日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中曾两次被毁,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通高22米,回廊的四周有拱形大窗,窗棂装饰了各式图案,外墙为墨绿色石米贴面,显得庄重、古朴;底层是厚实的城墙,中央为圆拱顶城门,城门上方用汉白玉雕刻的“友谊关”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关名。公路穿过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成为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友谊关关楼卡在峡谷通道上,两边高山矗立,地势险峻,左、右两侧的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 | 中国历史十大名关,知道一半我就服你!
中国四大系列之四大名关
直击中国著名十大关隘,嘉峪关只能排第五?
中国四大雄关!
嘉峪关,锁钥西北的天下雄关
黑水城,嘉峪关,帝国的进击与退守,古关城的湮灭与重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