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望子成龙11-老妈讲述:邻家女孩

眼看着那爷俩又要开战了,我夹在中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正在这时,门铃恰到好处地响了,我赶紧跑过去开门,心想:太好了,赶紧来个救兵吧,不然的话这局面我还真有点控制不住了。

“阿姨好!叔叔好!姥姥好!小松好!大家都好!呵呵呵——”

还没看清进来的是什么人,就听到一个小喜鹊般的声音传过来。不用猜,这是邻居王燕带着她的宝贝女儿晓娟来串门了。

我们家和王燕家是二十多年的老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些年我们两家的关系相处得非常好,就像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说的那样:隔着墙我们是两家子,拆了墙我们就是一家子。我和王燕几乎是前后脚怀的孕,一块住院,一块坐月子,一块带孩子,互通有无,互相帮助。谁家有点事要出门,把孩子往对门一送就是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么多年过来,我们都把这两个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孩子,该说就说,该管就管,一点不见外。有意思的是,王燕虽然生了个女孩,但心里特别喜欢男孩子,她一直特别疼爱小松,有时外人弄不清,还以为她是小松的亲妈呢。而我却希望自己有一个听话乖巧的女儿,对晓娟很是喜欢。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围城效应”吧。

我站在门口有点发懵:晓娟去年秋天就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去了,怎么突然又跑回来了?

我拉着晓娟的手正想问问,小松他爸也来到门口,晓娟欢快地跳到小松他爸面前,又叫了声:“叔叔好!”

小松他爸的脸顿时笑开了一朵花,刚才的那股子怒火早已飘到九霄云外了,小松他爸对晓娟的喜爱比我要加个“更”字。我心里的那块石头落了地,赶紧眉开眼笑地把王燕母女请到客厅坐下。

晓娟是我看着长大的,这孩子性格活泼,说话麻利,身上总是透着那么一股机灵劲儿,着实招人喜爱。一年不见,晓娟变化不小,从一个淘气的疯丫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飘逸的披肩发,白色的休闲装,让人怎么看怎么舒服。看来这一年的英国威灵顿牛排没白吃,现在晓娟无论在穿戴上还是在气质上,都散发着一股洋味十足的“小资”味道。

我笑着问道:“晓娟啊,是不是你妈妈的钱多得没处花了,不好好在英国读书,不到一年就跑回来做什么?”

晓娟说:“想我妈了呗,再说,也不是我自己闹着要回来噢,是我爸打电话把我叫回来的啊。”

王燕笑着埋怨道:“这父女俩就是一对'烧包’,你说这么多的路费干点什么不好,都给了英国航空公司了。”

小松他爸在一旁调侃道:“嗨,现在英国的同志们也不容易,人家不是正闹金融危机呢吗,咱中国人现在腰杆比以前硬了,给他们撒些碎银两,支援他们一下。当年白求恩同志不是也支援过咱们嘛。”

晓娟说:“叔叔您什么记性啊,白求恩不是英国人,是加拿大人。”

小松他爸说:“你知道个啥,加拿大人都是从英国移民过去的,不信你查查美洲发展史,查查白求恩的家谱,绝对没错。”

大家都呵呵地笑着,从晓娟一进门,家里的气氛顿时就活跃起来。

晓娟一边跟我们说话,眼睛一边向四处瞄着,终于她忍不住问道:“哎,小松怎么不在啊?”

这时我们才发现,自从晓娟她们一进门,小松就躲到自己房间去了。

我叫了一声:“小松!来来,没看见晓娟来了吗?”

小松没吭声,我又叫了一声,小松才无精打采地从房间里晃了出来,小声叫了一声:“王阿姨。”

晓娟亲热地走上前去,在小松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说:“嗨!你这家伙,怎么不跟我打招呼啊?”

小松不好意思地说:“哼哼,您现在是留洋的大学生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了。”

“讨厌,学会挤兑人啦。”说着,晓娟伸出手在自己的头顶和小松的头顶上比了一下,说:“嚯,一年不见,小松又长高了,以后一起上街都不般配了,你有一米八了吧?”

小松不冷不热地回答:“一米八二。”

我担心晓娟还不知道小松退学的事,总是跟小松问这问那的,一不小心容易闹出点什么不愉快来,就赶紧吩咐小松给客人倒茶,小松应了一声,赶紧抽身到厨房去了,谁知晓娟也蹦蹦跳跳地跟着小松走了,只好随他们去吧。

我关心地问王燕:“晓娟怎么说回来就回来,不影响她的功课吗?”

王燕叹了口气说:“嗨呀,别提了,现在晓娟刚刚读完语言预科,还没正式进入大学呢,所以她有足够的时间往家跑。走了一年,花了二十多万,送孩子留学真是烧钱啊。”

我说:“可不能这么说,送孩子到国外留学,就是一种投资,现在多投入一点,将来孩子有了出息,挣回来的肯定要比这多得多。”

王燕说:“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啊,我听说好多中国孩子到了国外都学坏了,不好好上课,拿着父母给的钱去逛赌场,瞎花钱,有的去国外好多年,就是毕不了业,但国内的父母还得省吃俭用给他们寄钱,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小松他爸安慰说:“晓娟是个懂事的孩子,一定会学出来的,你们就放心吧。”

王燕看两个孩子都不在旁边,小声问:“小松最近怎么样啊?他被退学的事情我还没跟晓娟说呢,怕晓娟这孩子不会说话,惹着小松心里难过。”

说到小松,我的心情顿时冷了下来,说:“甭管他,自己不用功,混到这个份上,我们做家长的才心里难过呢。”

王燕一直很疼爱小松,见我这么说,赶紧劝我:“别老跟孩子较劲,事情已经这样了,孩子心里压力挺大的,你再老说他,到时候真的出点什么事,怎么办啊?”

小松他爸哼了一声说:“他那个没心没肺的样子,能出什么事啊?复读班下课一回家就泡在屋里玩电脑,自己乐着呢。”

正说着,小松和晓娟端着茶水进来了,我们赶紧岔开话题。

王燕说:“我过来就是想跟你们说一声,明天晓娟她爸爸过生日,我们在小区旁边的小巴黎饭店订了一个包间,想请你们全家都去,正好两个孩子都在,咱们一块热闹热闹。”

我说:“好啊,自从晓娟出国留学,咱们两家有一年没一块聚餐了。”

小松他爸也点头说:“好好,我们一定去。”

晓娟说:“带着姥姥一块哦,大家都去。”嘴里说着姥姥,眼睛却一直看着小松。

小松还是那副无精打采的腔调:“我明天有事,不想去。”

我很担心小松的这副样子又招着他爸爸训他,就轻轻拍了他一巴掌说:“哎呀,有什么要紧的事啊,好不容易一起吃个饭,都去吧。”说着用嘴角向小松他爸那边努了一下。

小松看到他爸正瞪着他,只好答应说:“那——好吧。”

小巴黎饭店就在我们住宅小区的大门口,虽然起了这么一个洋名字,其实做的就是物美价廉的四川菜。这个小区住的都是工薪阶层,真正的法国大餐谁吃得起啊。

这次聚餐的名义是为晓娟的爸爸卫东过生日,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这就是为两家子一块坐坐找的借口。我们一起住了这么多年,卫东过生日的方式我最清楚不过了,从来没下过馆子,每次都是让王燕给他做碗正宗西红柿鸡蛋打卤面,煮上一盘五香花生,再喝上一瓶燕京啤酒,嘿,齐活。

不管是不是借口吧,今天毕竟是以卫东过生日为由举行的聚餐会,我和小松他爸专门选购了一条泰绅高档领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卫东,他现在是一家合资企业的财务总监,是那种必须每天穿西装干活的白领。

祝贺生日的三杯酒喝过之后,卫东感慨地说:“今天真的很高兴,咱们两家人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地走过来了,多不容易啊。一转眼的功夫,孩子们都长大了,日子好过了,可咱们也都老了——”

我妈坐在主宾的位置上,正小口喝着专门为她老人家点的鲜榨玉米汁,听到卫东说“咱们都老了”,以为是在叫“姥姥”,就探过身来笑盈盈地问卫东:“啊?啥事啊?”

卫东知道老太太听拧了,就将错就错地提高嗓音说:“姥姥,我是说,看着孩子们都长大了,上了大学了,我心里高兴,比我自己过生日还高兴。”

我妈连连点头:“是,是,看着他们两个,我心里也高兴。想起他们俩小的时候,都够淘的,没少让大人操心啊。”

小松说:“姥姥,您一开口就是当年那点破事,您说点别的好不好?”

晓娟却嬉皮笑脸地问道:“我们怎么淘气了?我都忘了。”

小松他爸接过我妈的话头对晓娟说:“你呀,从小就是个机灵豆子,能咋呼,咱们这个楼的小孩子都听你指挥。我们小松就比你老实,整天被你指挥得团团转。你小的时候鬼点子特别多,有时候我们家买点好吃的东西,收起来舍不得吃,你发现后就耍心眼,当着我们大人的面,撺掇小松管我要好吃的:'爸爸,咱们吃香蕉吧’,我说:'咱家哪有香蕉啊?’小松就会老老实实地说:'有,妈妈买的,就放在阳台的柜橱里了。’儿子招了,我没办法,只好说:'是吗,那就拿出来吃吧,给晓娟也拿一个’。呵呵,本来是给儿子一个人买的,结果全让你这个小丫头分着吃了。”

大家听到这段有趣的往事都哈哈地笑。晓娟羞红了脸,自我解嘲地说:“是吗?我小时候那么馋啊?是够淘的。”

我赶紧给她解围说:“俗话说,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丫头是巧的,还真是那么回事,你看晓娟小时候那么淘,现在不都成留学生了吗?”

王燕听我夸晓娟,显得美滋滋的,赶紧回过头来夸小松:“小松也很不错啊,也是个大学生了。”

说到这,她突然觉得有些不妥:小松已经被大学退回来了,此时提什么大学生的话题,会让小松很尴尬,于是她赶紧收住话头。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看来卫东还不知道小松被退学的事情,他接着王燕的话头问道:“小松马上该上大二了吧?晓娟在英国学语言耽误了一年,将来会比你低一年级呢。”

面对卫东的问话,小松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王燕赶紧举起酒杯说:“别光顾得说话了,来,咱们再干一个。”

小松知道到这是王阿姨在替他解围,感激地端起酒杯向王燕举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我故意把话题往两个孩子小时候拉:“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记得当年我带着他们几个小家伙猜谜语,遇到比较难的,大家都猜不出来,晓娟就会冥思苦想,猜一个不对,再猜一个还不对,猜不出来决不罢休。猜出来之后她还会央求说:'阿姨,咱们再猜一个好吗。’小松就不一样,遇到难猜的谜语就会说:'妈妈,咱们不猜谜语了,咱们玩别的吧’。当时就看出来这小子怕困难,长大了一看,果然不爱学习。”

小松不高兴地说:“妈,这点破事您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啊?我小时候聪明的那些事您怎么不说说啊?”

小松他爸放下酒杯,一脸不屑地对小松说:“你小时候都有什么特别聪明的事啊?你给我们提个醒,司马光砸缸那个事好像不是你干的吧?”

典型的挑衅语言,我无可奈何地对大伙说:“你们看这爷俩,一说话就是这么夹枪带棒的。”

小松说:“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排节目参加学校汇演,别的同学的思路都没新意,后来我用锡纸包在身上装扮成外星人,老师同学都说我有创意,那回我们班的节目还获奖了呢。”

我笑着说:“傻儿子你记错了,那次排节目,你想不出新鲜点子来,急得不想吃饭,正好你爸收拾储藏室找出一卷锡纸没地放,就随口说:想跟别人不一样还不容易,浑身上下包上一层锡纸,咱假装外星人不就行了吗?那是你爸的点子啊,那个外星人的头盔还是你爸给你做的呢。”

小松尴尬地说:“我爸的点子?我怎么记得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啊?”

小松他爸说:“也许是我们记错了,也许那回确实是你的点子,这些都不重要,关键问题是,现在的社会就是以成败论英雄,你小时候再聪明,现在学习不行那也没用。现在社会竞争多激烈啊,凭你现在这个学习状况,将来靠什么在社会上混啊?”

我知道小松他爸再往下说肯定又会喋喋不休地教训儿子,收都收不住,这么喜庆的饭局可别让他给搅合了,于是我赶紧打岔,转过脸来问晓娟:

“这次回来,准备在家里住多长时间啊?”

晓娟说:“我也不知道,大概能住一个月吧。”

我说:“那好啊,有空来我们家吃饭,阿姨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韭菜鸡蛋烙合子。”

晓娟立刻欢呼起来:“好啊,我在英国就老想吃这口,馋死我啦。我在唐人街到处找韭菜鸡蛋合子,可好多中餐馆都是香港人和越南人开的,把咱中国的好玩意都按西方人的口味给改良了,那叫一个难吃。阿姨,明天我就到您家就吃韭菜烙合子吧。”

我笑着说:“行,一言为定。你呀,跟小时候一样,一听说有好吃的,就什么都不顾了。”

【小说纯属虚构.并非我家真实故事噢!另外,有朋友询问我的“老北京回忆”以后是否还接着写?敬告各位:那是必须的!第二个一百篇回忆文章已在准备之中,这个小说连载结束后就继续跟朋友们聊六七十年代老北京的故事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付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金融文学》杂志副主编。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影子行长》、《父与子的战争》,长篇报告文学《金融大潮冲浪人》、《舞动的K线图》、《重塑的丰碑》,中篇小说《我爸是行长》、短篇小说《贷款》、《假币》、《收债日记》、《一根筋》、《邻居》等。2012年被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全国总工会、文化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载-妇产科的故事 - 丁香园论坛
照顾好自己,并不轻言放弃
两岁孩子突然"人来怂"?"第二认生期"这样做,帮娃顺利度过
《幸福来敲门》(节选)
听育儿:姥姥一张照片,引6岁女孩泪奔:请善待每一个愿意为你带娃的老人┃薇薇安
阿姨,你女儿要是对不起我,可以直接跟你告状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