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教学】接上童气,回归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接上童气,回归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小学新德育教材确立的根本理念是“回归生活”,高德胜教授在《接上童气》一书中指出:“儿童生活的特殊性有三点,第一是儿童生活的'无事性’;第二是儿童生活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第三是儿童生活具有不可见的内在性。”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适应儿童生活特点,通向儿童内心世界,回归儿童现实生活。

一、适应儿童生活特点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儿童的整体生活,家庭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中要引导的领域。如在教学《玩得真开心》一课时,针对一年级学生对于学校课间活动和放学回家后的活动区分不明确这一特点,我以活动的时间、空间、对象的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得出放学回家后不仅可以在家里玩耍,还可以到公园、游乐场、图书馆、电影院等场地玩耍,伙伴是家人、邻居等。课本中主持人的话“我在家里喜欢玩……”可以拓展到学生自己的生活。比如学生说和邻居小伙伴下围棋、踢毽子、捉迷藏,自己在家画画、搭乐高等。对于教材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玩这一要求,我先利用PPT出示一些创意手工图片,打开学生思路。学生很快回想起自己在家用饮料瓶盖下棋,瓜子壳、树叶贴画,用大小不一的纸箱制作机器人等。

在本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动脑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智慧,同时懂得什么样的游戏是有趣安全的。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为他们今后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做良好的铺垫。

二、通向儿童内心世界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项中提出了“需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中也明确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内容“健康、安全地生活。”《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第十一课就设置了指导学生提高居家和外出要注意安全的话题,进而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学习一些遇到安全问题时的自护自救方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居家安全意识不是很强的现状,在学习文本内容之前,我先讲了绘本故事《煎锅起火了》。绘本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文本表现形式,学生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在课前借助绘本故事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到在日常生活里会因不注意而出现一些意外伤害,能认识到如何避免遭受意外伤害,有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学习一些对于学生来说相对不熟悉的话题时,充分借助和使用各种资源,将学习内容进行丰富化、形象化、多元化的解读,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才能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回归儿童现实生活。

教学来源于生活,最后要在生活中实践,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为载体,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早睡早起》一课时,我通过长尾狼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睡眠不足对于生活的影响,学生马上想到自己有过因睡眠不足而造成一些问题的事例,从而得出睡眠不足会有种种不好的麻烦和后果,反省自己的行为。如何保证睡眠质量呢?又通过表格记录自己睡眠时间,从而促使早睡早起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这样通过故事让学生产生共鸣,引导他们发现,使他们体会到麻烦和后果,使知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曾经有人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明白。”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发现,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把学生生活和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实现“生活—课堂—生活”的教育理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存在学生心灵未收到触动的问题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肖永斌: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新型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