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次见到八大山人草书书法真迹,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江西梅湖,亲见八大山人书法与国画真迹数幅!

齐白石曾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白石老人诗中所说的雪个便是明末清初的旷世奇才八大山人,一代宗师齐白石对八大的崇敬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明代大画家董其昌极力提倡“南宗”文人画,反对画作中恣意挥洒、笔墨纵横之气。而只有徐渭、八大反其道而行之,彻底冲破小写意花鸟画温尔文雅、柔美秀润的枷锁,用热情豪放、奔肆不羁的画风取而代之。60岁后,是其成熟阶段,八大山人后期的创作,随着世俗干扰的彻底排除,长期压抑的心灵得到放松,因此原先狂怪、生硬的气势有所收敛,笔墨意韵达到出神入化、不可一世的地步。八大和徐渭两人在个性、癫狂等方面有着相同之处,所以他们的绘画以悲情出现,只是八大的宣泄方式更“深沉”。读他的画,怪异而含蓄,奇崛而静穆。他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少而简约,几乎没有程式化规律可循,他总是在变化中,意料之外,法度之中,一根线条如擎天一柱,刚中有柔,棉里藏刀。极高的技巧,极高的缜思,极高的意境,极高的展现,这就是八大,解使满天飞白玉,能令大地做黄金,是中国艺术的一座巅峰!

有人常将西方画家梵高与八大作比较,我认为:“八大作为明朝皇室后裔,饱读各种经书典籍,饱受国仇家恨之痛,其作品蕴含的反抗精神和复杂心态交织出来的“产物(作品)”是胜过梵高的”!

八大学书早而成就晚。60岁以前,他学习过各种书体,下过漫长的工夫。写草书,有古帖的根据;写楷书,取唐人的骨法;作行书,尚宋学明;还摹写过篆隶。虽然能做到形态的“似”,临一家有一家的规模,却谈不上融会贯通,想自作主张而不能。八大50余岁有了变法自新之念,殚精竭力地按自己的追求去营造。到他能写出成熟的“八大体”,已经是年垂七旬的老翁了。

从独具风格的“八大体”来辨析,60岁以前对他影响至深的书家,是唐朝欧阳询、宋朝黄庭坚、明朝董其昌。他学书,奠基于欧的楷书,这层童子功似乎奠定得异常坚实。变法之前,笔形多见方棱瘦硬;“八大体”形成之后,笔形的方瘦被汰除了,而多呈字势的方 ,欧字的影响由外形潜为内势,当然也与后来吸收了李邕的法式有关。八大书法的易方为圆,与他40岁许锐意临摹董其昌行书相表里。八大心仪董氏,他学画,与他学书一样亲见真迹少,所临董源、赵大年、倪瓒等文人画派的画作,都是从董其昌的临本中转临下来。近取要比远寻容易。八大学董后能写一笔流转秀雅的董字行书,几乎可以乱真。董其昌的墨法,避浓燥而好淡润,墨色华滋,富有变化。这一特点,八大忠实地继承下来,并且将董的笔情墨韵化为自己书法的血脉,不仅化解了学欧字所难免的板滞结习,在尔后形成的“八大体”中,笔致的流转,淡墨的滋润,布白的疏宕,也是从董氏那里收获而来。八大学黄字稍晚于学董。在学董有成的50岁许何以倾心黄字呢?以八大的性情而言,大概是他不甘心如董氏那样一味地淡雅秀润下去,他还有一股身世和艺能赋予的傲气、不平之气积郁于胸,需要借助某种风格形式得到快意的喷发、会心的表现。从他艺术发展的轨迹来看,50余岁时,八大正处在变法求新的徬徨状态。也许黄字擒纵分明的豪放恣肆吸引了他,使他心有所悟;而八大对黄字的开发利用,使他写字更为放胆。黄字开合奇肆的特点,在后来的八大体中得到冥符合契的转换,那就是怪伟。这怪伟,既是艺术的,也是其心态的折射。

“八大体”的形成,当然不是欧、黄、董三家的简单杂交,其他书家或显或隐的影响,画法的兼入,都应当有实际的作用。但是,这三家的形态、笔意、风格经过八大心灵的激扬,构成了八大变法自新的支撑点:借欧法开拓方势,挹韵活畅血脉,凭黄字造险逞怪。这是不是可以看作“八大体”创制之初的“三维”特征呢?

风格定型之后的“八大体”,也有许多活生生的笔墨特点。笔画形态是圆浑的,无锋芒,用书法的术语说,是藏锋。但这并不是有意采取藏锋的技法写成的,而是使用折了锋颖的“秃笔”的效果。八大写字,不管是写大字还是小字,是草书还是楷书,对笔的选择恐怕不像晋唐宋元书家那样计较精良。他对锋颖的细节表现似乎不怎么在意,运笔迅疾,落落大方,不卖弄顿挫提按的技巧。他的“圆笔”显得单纯简朴,而且多呈弧势,很显张力,富有高古浑朴的美感。

他处理笔画,尽量使其单纯明快,求其简静,采用的是“减笔”手法。对字的结构,他的用心就比较多了。常态是稳重,他写得倾斜,众人取肥他作瘦;该放纵处,他要收敛起来,人作大方他逼仄,故意与结字的公共秩序较劲。好像是凫胫虽短他要续,鹤胫修长他要截,不顾续短之忧,不怕截长之悲。好在他造型的手段高强,惹是生非的移位之后都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反收动人心魄的变形之美。八大结字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对比。由于有绘画的构图经验兼入,他对字内空白块面的运用有着特殊的敏感。他常常把字内空白集中到字的某一个部位,造成大块面的白,与实写的笔画(黑)形成互依互动的对比。书法家通常只是把字的结构理解为笔画间的组合关系,讲对比、讲变形局限于看得见的笔画的交结样式。八大独具慧眼,他不是把空白当作笔画交结后剩余的边角,放任不管;也不是作为墨痕的被动陪衬。他利用空白作造形变形的积极手段,大胆运用空白虚灵空远的视觉效果,让书写时被动出现的空白,常常处于视觉的主导地位,虽虚却实,犹如园林中设置的池水一泓,现出空灵透敞的美妙。前人形容八大的书法怪伟、险绝、冷隽、恣放,其实都与八大善于用留白呈态生势相关。王维有句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可以移来形容八大借虚白造书境的机趣。

八大爱临书,老而弥笃,《石鼓文》、《禹王碑》,还有魏晋以来各家如钟繇、索靖、大王、王僧虔、欧阳洵、褚遂良、李邕、苏轼、米芾、倪瓒、王宠的法书,都是他晚年临写的对象。《临河叙》是他晚年经常书写的作品,现在存世者也有十许本。《临河叙》是《兰亭序》的异文,录在《世说新语》中,有文辞而无其书作。八大写《临河叙》而不临《兰亭》,不知道是因为手中无此帖还是别有悬想。他在所写的一本《临河叙》中题到:“晋人之书远,宋人之书率,唐人之书润,是作兼之。”远者神韵,率者气豪,润者势全,兼之于笔下,这大概就是八大晚年作书所求的理想境界了。一再写《临河叙》,深意或许在此。晚年临书,因为有几十年笔墨生涯的积淀,眼高手熟,临写的指向可以透过形质直探气息神采,所谓“唯观神采”、“遗貌取神”。八大临写的各家法书,尽管形质上还是本家的自运多,因为涵容古意,晚年的行书、楷书渐归沉厚收敛,变法前后张扬在形态表面的险绝怪伟淡化为含蓄,进入到笔厚意远的书法境界。

晚年的八大,倾注心力最多的恐怕是草书。变法以前的草书作品不多,零星地见之于题画,作方笔,有隶波,字横张,近乎章草,但写得疏陋,不圆活。59岁在《杂画册》上题写的草书,笔形趋圆,欲恣肆狂放而不得草法草势的要领,形神都很散。变法之后的十年间(60岁—70岁),八大锐意临写草书,68岁写出的“时畅乾称”横披,是他草书成熟的标志。写草书,他受到索靖、王羲之的影响,临写得很在意,提按、侧笔、出锋,都一一临出,模拟二家草法的形质,不像临写其他各家法帖那样用自家的笔墨出之。索、王二家,他倾向王羲之,亲和王书笔势连绵、遒润多姿,这些特点在八大70岁以后写出的草书诗轴、尺牍中都有得体的表现——用他特有的圆厚笔调表现草法、草势。在楷书、行书作品中,他也不时地露出草书的峥嵘。草书的成熟,为他所营造的“八大体”划上了功德圆满的句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兼之画法——八大山人书法艺术研究
如何练习书法
中国书法文化
书法用墨方法
落入凡尘的音符——八大山人《至日章台街诗轴》的临摹
书法基础知识67问 - 书法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