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后期“两法一律”理论综述

我们都了解后期制作对于摄影的重要性,但从何入手、怎样开展以及尺度的把握是许多影友都倍感疑惑的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出一套针对后期制作的知识体系,总称为“两法一律”。内容分别为:后期三步法、视觉权重律、创意迭代法。以下分别叙述。

【后期三步法】

用以解决具体制作问题,是对后期制作一般性流程的总述。将后期制作统一划分为三步,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题材制作。具体顺序为:确定主体引导视线提取元素

其中确定主体指的是要明确定义一个主体,这是展开后续制作的前提。虽然大部分主体在前期拍摄时就已经确定,却也可能由于距离限制等一些客观因素未能形成良好的构图,此时就需要通过重构图予以纠正。这里要注意的是,主体未必是单一个体,或未必局限在某个体内,很有可能是诸多个体部分的集合,是区域性质的。如在图1所示的情况时我们常说主体是工人,但其实真正有效的主体应该是工人的面部、手部,以及在船板上打凿部位的集合区域,称为复合主体。

图1 主体区域的划分和相应的明暗对比处理。赵鹏 摄

因为主体是作品要表达的重点,因此要通过引导手段将观众的注意力保持在对主体的观察上,这就是引导视线。有效的视线引导可以在繁杂的事物中突出视觉焦点。具体的引导手段在“视觉权重律”中介绍。

如果说正确的曝光组合是前期拍摄时的最起码要求,那么具备主体和视线引导也是后期制作时最起码的要求,它们都属于“及格线”。与前期拍摄倡导的标新立异一样,后期制作时我们也要努力追求与众不同,在及格线上更进一步。这就是提取元素环节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在“创意迭代法”中介绍。

【视觉权重律】

根据视觉心理规律我们将视觉权重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亮度权重、色彩权重、细节权重。这是对“后期三步法”中视线引导环节的具体描述,解决如何有效对主体进行视线引导的问题。原则上是通过让主体具备较高的视觉权重对比来实现,通俗地说就是主体应该相对最亮、最鲜艳和最细腻。

亮度权重通俗来说就是明暗对比,其最常被运用到。如图1右方的视线引导就是通过下降主体之外的亮度而实现的。明暗对比作为胶卷暗房后期的重要手段,早年造就了无数经典的黑白摄影作品,如图2所示。

图2 斯托克作品《詹姆斯迪恩在时代广场》的暗房后期效果对比。

在风光题材中经常运用到的冷暖对比其实就是色彩对比的一种。色彩权重可分为白平衡对比和饱和度对比两类,白平衡对比是通过色温(蓝与黄)与色调(绿与洋红)实现,饱和度则是通过色彩饱和度的高低参差实现。色彩权重常与亮度权重配合使用,如图3、4所示。

图3 亮度和色彩权重中的白平衡对比,左图为色温,右图为色调。赵鹏 摄

图4 亮度和色彩权重中饱和度对比的效果。蔡昊 摄

细节权重可以理解为清晰度对比,它通过使主体保持较清晰和较锐利来形成主次区别,属于后期特有的一种处理手法。如图5所示,通过弱化周围物体的细节来确保主体的视觉权重。

图5 弱化麦穗细节减少对主体权重的干扰。郭光华 摄

视觉权重律最常见的是正向运用,即主体的亮度、色彩和细节高于其他区域。除此之外对于合适的作品也可采取反向运用达到效果。如图2所示的即为亮度权重的反向运用,即在较亮的环境中体现较暗的主体。图6所示为同一幅照片在两种运用下的效果对比。

图6 亮度权重的正向和反向运用对比。林完生 摄

【创意迭代法】

上文说过明确的主体、有效的视线引导是后期制作要达到的基础要求,那么如何实现继续优化就是创意迭代法要解决的问题。优化的方向既可以是对原作的细化,也可以用来表达独特的创作意图。

要实现作品的细化首先要体察到细节的存在,而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制作,这就需要对作品进行观察。细节广泛存在于照片的各个部位,可以将其按照“承载部”和“辐射区”进行分类,并依据“递进处理”的原则进行细化。

“承载部”是对主体的逻辑存在有支撑作用的部位,一般与主体区域有交集,沿着主体区域向外延伸且保持紧密相邻。“辐射区”是指虽然与主体不相邻甚至相距较远,但依然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如图7所示。前者是为了令主体合理存在,后者则是为了使情节表达完整。

图7 人物下方的地面为承载部,右后方的人群为辐射区。赵鹏 摄

“递进处理”指的是在划分好的主体区域、承载部和辐射区内,对内容展开深层次的处理。如图8中所示为图1中人物面部的递进处理,综合运用了亮度、白平衡、锐化等多项内容。一般对主体区域的递进程度宜深入些,对其他区域相对不用太过精细,这也是细节权重的体现。

图8 对人物面部的递进处理。

在创意迭代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的投入。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观察作品,一些细节才会逐渐被观察到。这里就涉及到后期时间比例的问题。后期的时间可分为思考和操作两部分,通俗的说就是“想”和“做”。那么在同样的时间长度内,思考所占的比例越高则作品的细节程度就会越丰富,因为有越多的细节就有机会被观察到。反之,如果在操作上消耗了太多时间则思考的空间就被压缩了。因此无论使用任何软件,提高操作效率是创意实现的有力保障。

“两法一律”虽然是针对后期的理论体系,但与摄影前期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即要通过合理的构图、适度的光线和丰富的影调来展现作品。健康的后期是完善前期未能周全表达的摄影要素,是前期的合理延续,而不应该是颠覆性改动或内容拼凑。

原文节选刊载于《中国摄影报》2018年8月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需PS的零基础人像后期制作
拍照片,怎样才能让主体更加突出?
后期两法一律(一)后期3步法
运用细节权重引导视线
两种观察法,后期助力大
干货 | 6 张图教你轻松看懂直方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