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由和枣庄
许由是何许人也?可以先从一个成语谈起:许由避位。
话说许由是一个家伙,尧认为他是个贤人,让他管理国家是人民的幸福,于是决定把帝位禅让给他。许由不肯接受,悄悄地离开京城,走的远远的躲了起来,借住在一个普通人家里。再话说被许由借住的这个人家里有一顶很值钱的皮帽子,他怕许由偷了它,就暗自把它藏了起来。许由连整个天下都不要,而这个人却怕许由偷他的帽子,真是不理解许由的品德啊。
后来帝尧派人找到了他,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这是“许由洗耳”的典故。
许由,又作许繇,名伯实,字武仲,又字道开,阳城槐里(今河南登封市)人。诞生于公元前2378年,殁于公元前2252年,享年126岁。许由自幼“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晋·皇甫谧《高士传》)。及壮,其身正,其德劭,其节高,其志清,其操洁……举世景仰,慕者影从。是故,“尧之师曰许由”(庄子:《南华经·外篇·天运》),“帝舜师许由”(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所以,许由被誉为“高义之士”、“高士鼻祖”。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许由是中国上古时代尧帝时期的人物,他的活动区域应该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怎么会和远在山东的枣庄地区发生的联系呢?
关于许由拒受尧禅、固辞隐居的故事,历朝典籍史志多有记载,譬如“北宋王安石在《许氏世谱序》中云:“尧以天下让许由,由不受……”至于许由隐居沛泽(今江苏沛县)的记载更为详细。先秦典籍《吕览》,即《吕氏春秋》,其“慎行论”篇中云:“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请属天下与夫子。”晋朝皇甫谧在其《高士传》中亦云:“许由隐沛泽之中。”北魏郦道元在其巨著《水经注·泗水注》中更明认定:“昔许由隐于沛泽,即此县(即今江苏沛县)也,县盖取泽为名。”宋朝罗泌在其《路史·余论·许繇》中说得更为确切:“而传谓(许)由隐沛泽之黄城,……沛泽,即今之沛。”
历史上的沛泽范围较大,不仅包括江苏沛县,还包括山东微山、峄城、薛城、滕州部分地区。许由在枣庄(主要是峄县)的游历,历史早有记载。汉朝桑钦的《水经·泗水篇》云:“昔许由隐于沛泽,在山东峄县有许池水。”明朝景泰年间的《沛县志》载:“今沛峄接界处有许由泉,由之隐居,当在此处。”清朝乾隆《峄县志·泉源》亦载:许由泉,在县(峄县)西北四十里,陈郝集东一里许,……沛峄比壤,泉西南流入沛境。“以其大名命名的景观见证了许由游寓枣庄区域的真实。民间传说更为其作了美妙和神奇的诠释:许由因躲避禅让,先隐居沛县,后又避峄县东邹坞,在东邹坞溪边洗了帽缨,之后当地人们就将此溪叫做濯缨溪了。许由继续北行,至刘沟东村就匿名在”仙源城内“,此城遗址尚存。许由隐居后,常去中陈郝村附近的泉头汲水,后人便把这眼泉称为“许由泉”,其相连的河称为“许由河”。明朝时期,“许由泉”旁边有亭榭数间,有观光池和专供他人观花的莲花墩,据说,此石墩现在被私人收藏。
许由洗耳  扇
许池泉
古峄县名泉何其多矣!据明代史学家胡伯玉《山东泉河史》载:“峄县泉十有三:其上泉曰许池泉(县西北十里)、许由泉(县西北四十里)、牛山泉(县西南三十五里)、石室泉(县西北十里);其中泉曰沧浪泉(县西北九里)、龙王泉县南五十里)、巫山泉(县东南四十五里)、侯孟泉(县西南五十里)、南山泉(县西北十里)、十里泉(县西北十里)、陈郝泉(县西北四十里)、搬井泉(县西北六十里)、温水泉(县西北五十里)。”
“峄北十里著名泉,
叶玉喷珠汇一川。
资本金融残一罅,
任人牛饮不需钱。”
这是中央卫生部原副部长郭子化同志早年(1933年4月)任枣庄矿区党总支书记陪同徐州特委书记冷启英同志游览十里泉时留下的诗句。诗中道尽许池泉七十年前吐玉喷珠的盛况及趋于污染的历史。十里泉,原名许池泉,传说尧帝时许由曾隐居于此而得名,因距峄县城北十里而又名十里泉。
“许池泉”————古峄县最著名的泉————当人们面对这吐玉喷珠的神奇景观时,或许会即刻想到这神奇之水当源于何时呢?是清康熙年间郯庐大地震时断层裂隙的喷水吗?不是;是寒武震旦纪煤岩系的喷泉吗?似乎也不是;抑或是洪荒时代造山运动的远古遗存吧———总之,它确已存在亿万年之久了————它一直默默无闻,不曾消歇地沸腾喧泄,声如雷吼……直至五千年前的那个春天的早晨,当朝霞初起时,一位睿智的古稀老人,牵着一头黄牛来到这儿,在这儿饮水,在这儿耕作,在这儿结庐而居————他,便是许由———一位旷世久远的隐者。
关于许由的故事,可谓多矣。而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庄子.让王》:“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为什么不受,庄子没有回答。《荀子.成相》篇中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许由不受,原是因为“重义轻利”而已。这在《庄子.逍遥游》中有详细记载:“尧让位于许由,曰:‘明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尤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尤尸之。整形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尤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中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南北朝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昔许由隐居沛泽,即此(沛)县也,县取泽为名。”
稍后,《峄县志》便有了记载:“许由泉,(峄县)西北四十里,陈郝集东,泉脉二三窦,小泉清澈,旁多大木,其有亭。”《沛县志》亦有记载:“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阳城何在?无从知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勾画出许由完整的形象: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帝尧时的隐者。他席不正不坐,饭不净不吃,隐居在沛泽之地。帝尧听说后要把天下禅让于他,由他来管理天下,许由听后便逃走了。有人问他为何逃走,他说:“尧只知贤人对天下的益处,不知贤人也能祸害天下。”
许由逃到了中岳附近颖水边的箕山之下,帝尧又让他出山作九州之长,他听后非常厌恶,就到颖水边洗耳,正好他的好友巢父牵着一头牛来饮水,问他原因,许由便把帝尧征召之事告诉了巢父。巢父便说:“你若住在高险深谷杳无人烟的地方,谁还会见你呢?你只是浮游世间,想沽名钓誉罢了————别弄脏了我的牛口。”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饮水去了。许由觉得很对不起朋友,也很无聊,于是打点行装,周游他处去了。
今沛峄交界处有许由泉,是许由最后的隐居处,即古峄县(今薛城邹坞)之东陈郝村。村旁有河,即许由河,今称蟠龙河。但许由会走动的,他定然会“逐水草而居”,游移在了峄北这沸腾喧泄的十里泉旁,继续他的隐居生活,故而有了这处“许池泉”。
许池绿波
提起“十里泉”,枣庄人大都是从“十里泉电厂”、“十里泉酒”等名号中熟知的,其实,真正知道“十里泉”为泉名的并不多,知道“十里泉”源于“许池泉”并与“峄县八景”之一“许池绿波”相关联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上面已经提到,许由隐于沛泽,先居沛县之黄域,后居峄县之东邹坞并在周边活动。东邹坞与“许池泉”发源地近在咫尺,应在当年许由的活动范围之内,以许由之名称其泉为“许池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至于“许池泉”又称“十里泉”,概因此泉距峄县北十里,当地老百姓俗称的缘故。
《峄县志》(乾隆·地理·卷之一) 以较大篇幅和详实的史料对“许池泉”作了介绍:“许池泉,在县(峄县)北十里。有池下,奋出五泉:珍珠泉、锅泉、筛泉、金花泉、灰泉。水深数尺,游鱼藻芹,历历可数……”。《峄县志》(泉源·卷之五)又载:“许池泉东流,纳会水河,与沧浪泉合,至泥沟集,而霸王山泉自西北来会,直向大泛口出。今建石霸于泥沟,
遏之。由马兰屯出针沟口,又于马兰屯筑土坝,遏水向西行,以济丁庙闸”。这两段行文,把“许池泉”所属方位、距离、涵养的五泉名称、四周环境、纳汇流向都作了详细记载,使人历历在目,清晰明了。
“许池绿波”是古“峄县八景”之一,历史上对其盛况美景赞誉颇多。明朝御史王瑛、周太王宪道:“苍波百窦沸清流,静抱山城十里秋”、“凉日亭皋浸玉波,开襟十里野歌和”。明朝赵衙有《春日游许池泉》诗:“落日许池上,春风嘉树林。繁花茅屋映,高柳鹭塘深。迥野烟花腻,乱山空翠阴。坐来频啜茗,幽兴独能禁”。清朝知县田显吉作词:“泉源来自万山
头,十里潆洄泉壑流。风接滩声睛亦雨,云积潭影晚疑秋。看花忽忆江南树,临水空渐溪上鸥。一饮冷然堪涤俗,何防镇日此淹留”。以上摘引诗中,可以清晰看出,明代,“许池泉”附近,环境优美,气象万千,令人神往;清朝,“许池泉”依然丰姿依旧,风光犹在。
“许池泉”及周边的荀卿祠、关帝庙、大佛殿等建筑,因近百年失修,殿舍废圯。20世纪60年代,十里泉一带工业区兴起,大量开采地下水,致使泉水不能自流,“许池泉”几近干涸,“许池绿波”美景不再,可喜的是,这种状况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已做论证和整体规划,现已施工,将逐步治理十里泉周边生态环境,修复荀卿祠等一些古景观,逐步恢复“许池绿波”的盛貌。如成现实,许由名士地下有知,当会含笑九泉,感叹不枉四千余年前的古峄之行。
蟠龙河就是“许由河”,或者说,二者是一条河流的不同分段。
许河长流
在枣庄区域范围,提到与许由相关的游历踪迹和历史景观,就不能不说
起源远流长而如今几乎淡出人们视线的“许由河”了。许由隐于峄县之东邹
坞,并在周边活动,古时以人名命名景物的现象比较常见。“许由河”的起
源应属这种情况。据《枣庄名胜古迹》(1991年12月第一版)考证:
古时候,一条河流自邹坞以西的蟠龙山开始,其下游一段称作蟠龙河,自邹
坞东北至中陈郝村这一段称为“许由河”。“许由河”发源于中陈郝村东北
的柏山飞来泉,泉出山腹,池深丈余,涌出若沸。流至陈郝村北,平地涌出
一泉,据说,许由洗耳泉畔,故得其名曰“许由泉”。泉以人得名,河以泉
得名,相映成趣,成为一段被人们传颂的佳话。“许由河”涉平原,越群山
,曲曲十八弯,自东向西,跨峄地,入滕境,交汇南明河,又融会薛河,并
流南下,迳入运河,最后汇于微山湖中。其走向,大致同现在的薛枣铁路相
一致。
位于枣庄薛城区邹坞镇的中陈郝村,历史悠久,历史古迹遗留很多,有
“九庙十桥七十二瓦窑”之传说。自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陈郝村北曾是一
处很大的瓷器生产地,专门烧制青瓷。前几年,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到隋代窑
炉和大量隋唐时代的青瓷器及其标本。当时,“许由河”是一条重要的水上
运输线,这里的瓷器通过船只装载顺河进入微山湖,然后由运河水路销往南
北各地。明代,中陈郝为峄县巨镇,设有巡检司和公馆,集市繁茂,商贩云
集,舟辑穿梭,满载瓷器。至今遗留在村中的一块明代嘉靖年间的石碑,上
有诗句描绘了当时的盛况:“两拱西东景物幽,一泊碧玉绕村流。花香四序
青红艳,雾仗千峰紫翠浮。国运船通徐兖路,车装船发帝王州。停船万艘东
书重,草绿黎元向北讴。”
现在,当地的人们一般只知道蟠龙河,而不知道“许由河”,其实这是
历史的误会,因此,蟠龙河就是“许由河”,或者说,二者是一条河流的不
同分段。据考证,解放初期建设黄贝煤矿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才将“许
由河”改为蟠龙河称谓的。目前,从尊重历史和发掘旅游资源的角度来思考
,当地政府已有意向有关部门申请,将蟠龙河统一命名为“许由河”,还历
史的本来面目。有鉴于此,现居江苏沛县的许由后人,2000年4月来枣
追怀祖德、瞻仰圣迹之时以诗抒怀:“河名许由接碧空,甘霖润泽民称颂。
我盼早有慧眼生,匡复旧称勒石铭,齐鲁之邦些微事,莫负孔孟之乡名”。
(《许由隐沛谭》许怀平编著)殷殷之情跃然纸上,不仅抒发了他们对其先
祖许由名士的缅怀之情,而且寄托了他们对当地政府匡正历史的深切期盼。
本文部分文字据《枣庄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过千年古瓷窑中陈郝村的蟠龙河
冠乔:河决蟠龙集
【行走蟠龙河】千年桥缘!蟠龙河上小村庄,唐代桥与现代桥并存,叹为观止!
洗耳河的由来
汝州好名头得之汝河魂(图)
山东枣庄:秋日的蟠龙河湿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