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绿色和平:互联网科技公司,最好通过100%可再生能源实现直接减碳


整个行业的碳中和意识和行动都有了明显提升,但在绿色电力消纳比例、全供应链碳中和等方面的行动仍然滞后。

王紫荆

编辑 | 国佳佳

2022年7月12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了《绿色云端2022——中国互联网云服务企业可再生能源表现排行榜》(以下简称“报告”),选取了国内24家“领先的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对其碳中和表现进行了排名。同时,报告也从四个维度对行业整体的碳中和表现进行了分析。

绿色和平(GREENPEACE)是一家全球性环保组织,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在全球进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涉及话题包括气候与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生活等。

该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三年。绿色和平东亚地区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吕歆告诉着陆TouchBase,之所以如此关注该行业的碳中和表现,是因为互联网科技行业是中国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具备很强的低碳转型潜力:绿色和平与赛宝计量检测中心在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9,485万吨,到2035年将超过亿吨。

报告显示,和前几年相比,该行业在转型意识和行动上都有提升。但问题是,目前多数企业碳中和目标仅集中在自身运营范围(范围1、2),全供应链(范围3)碳中和行动仍然滞后

该报告在筛选企业时考虑了行业领导力、市场竞争力和公众影响力三个维度,通过市值、市场占有率、用户规模等具体指标筛选出了24家企业。从排名上看,腾讯蝉联互联网云服务企业首位,因其信息披露全面、碳中和目标完善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总量较大而获得较高评分。阿里巴巴、百度分获二、三名。字节跳动仅位列第七,落后于第一梯队,主要因其未公开披露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实质性目标,也未披露关键环境信息。

数据中心企业中,万国数据凭借在绿色电力消纳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积极进展从去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一名,秦淮数据、世纪互联分列二、三名。

绿色云端2022——互联网云服务企业与数据中心企业排名

除了排名,报告还基于公开信息,从信息披露与环境治理、碳中和目标与行动、可再生能源目标与行动、影响力四个维度对企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整体上看,整个行业的碳中和意识和行动都有了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目标设立、数据披露等方面,但在绿色电力消纳比例、全供应链碳中和等方面的行动仍然滞后。

报告发现,互联网科技行业涌现出一批碳中和先行者。截至目前,榜单中共有八家企业承诺在2030年及以前实现范围1、2碳中和,六家企业承诺在2030年及以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相较之下,一年半以前仅一家企业提出上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此外,阿里巴巴、腾讯、秦淮数据等头部企业在绿色电力消纳总量上有所突破,实现了“亿千瓦时”级别大规模绿色电力采购。

绿色和平2022——互联网科技企业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目标


吕歆表示,相对于其他碳排放组成比较复杂的行业,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低碳转型路径相对明晰:“如果看其自身运营范围,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间接电力排放(范围2)占比能够达到95%以上。当企业选择100%可再生能源时,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自己的碳排放。”

但是,互联网科技行业距离该目标仍有不少差距。报告显示,2021年仅万国数据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超过30%,其余企业低于10%或未作披露。绿色和平认为,该情况可能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企业在这方面的信息披露水平还有待完善,二是可再生能源转型在国内的起步主要从2021年开始,目前的突破集中在绿色电力交易量上,整体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提升还需要一段时间。

另外,企业如何带动供应链上下游进行绿色转型,也是绿色和平关心的一项议题。以腾讯为例,根据披露,腾讯2021年的供应链碳排放已经占到了总体碳排放的53%以上,占比较高。但除腾讯以外,其余企业尚未设立集团层面范围3碳中和目标,79%的榜上企业尚未披露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该行业)应该充分发挥它的科技创新潜能,积极地向可再生能源和碳中和转型。”吕歆说道,“龙头企业在市场上具备很强的力量,我们非常期待它们能积极带动行业转型。”

在供应链管理上,绿色和平表示海外科技企业的经验是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的。报告显示,海外龙头科技企业已经设立了范围3的碳中和目标。“我们期待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能积极设立目标,把租赁数据中心、资本货物等与互联网企业高度相关的排放环节作为重点,加强供应链的减排管理。”吕歆说道。

海外互联网科技企业碳目标与时间线


此外,苹果、谷歌等海外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更高,包含了能源使用情况、可再生能源占比与来源等,还明确了自己每个范围的绝对减排目标。因为碳抵消是不计入绝对减排目标的,所以该举措能促使企业少“偷懒”,而是通过提升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实质性方法实现净零排放

碳中和表现步调不一,上市地点有影响


“2018年左右,美国的一些龙头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都做出了100%可再生能源的承诺和战略转型。”绿色和平东亚地区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叶睿琪说,“那时我们也尝试向科技企业推广100%可再生能源,企业的认知和接受度是很低的。”

但2020年9月之后,国内企业的态度出现了明显改变,开始招聘专业团队负责绿电采购、ESG实践等。不过不同的公司在行动力上还是有所区别。

根据叶睿琪的观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在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在ESG、碳中和的认知与行动力上都走在前列:“(观察到的)八家制定碳中和目标的公司里,有六家在港或海外上市。”

相比之下,中尾部企业、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行动力和披露动作相对较慢。叶睿琪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港交所和纳斯达克对气候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更强制。另一方面,国内投资方更看重业绩。

企业的体量也会影响其碳中和表现。叶睿琪表示,对头部企业来说,交易所的披露要求和资本方的影响都很重要。有不少头部企业坦言会接到投资人的直接问询,他们如何响应国家的碳中和政策。麦格理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净零排放资产管理公司倡议”(Net Zero Asset Managers Initiative),承诺2040年实现投资组合的碳中和,其在中国投资的博浩数据也设立了自己的100%可再生能源、碳中和目标。

博浩数据的碳中和相关目标

图源 | 博浩数据官网


中尾部企业通常没有更富余的资本和能力去提前应对绿色转型下的所有约束。“很多中部企业说,他知道国家也在做碳中和,但是现在还没到不做就明天要死的状态,没办法很超前地去做。”叶睿琪说道。

公关漂绿还是碳中和实践?


“漂绿”是当前海外ESG领域的热点话题,如何分辨企业披露的相关数据能对碳中和产生实际意义,而不是一次漂绿大于实质性碳中和的公关行为?

叶睿琪认为,漂绿是行业向碳中和方向上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路障”:“大家对于什么是高质量的碳中和有不同的标准和认定。不同的企业也会在这里寻找商机。”加上政策有待完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层面的探讨已经进行了至少50年,海外企业的净零排放步伐整体较早,所以问题暴露出来的时间也早。叶睿琪说,虽然中国碳圈行业发展也至少有10年之久,但碳中和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是在近两年。她也观察到了行业中的乱象,比如有人利用林业碳汇的噱头进行非法集资或诈骗,但她认为还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在绿色和平看来,提出自己认为的好的标准是推动碳中和实质性发展的方式之一,比如鼓励100%可再生能源转型、直接减排、最大化避免碳抵消

报告在衡量影响力时,绿色和平也注重企业是否实际推动了可再生能源交易机制的进一步打开。比如阿里巴巴与秦淮数据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参与推动了“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的“四方协作机制”,让高新技术企业有机会买到绿电。腾讯、百度的CEO分别在去年、今年的两会中发表了促进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提案。

“我们鼓励企业能够优先直接减排,遵循更优质的标准。”叶睿琪说道。

文中部分插图来自《绿色云端2022——中国互联网云服务企业可再生能源表现排行榜》

题图来源 | Unspals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互联网企业是否应该为数据中心“碳中和”买单?
只有能源互联网能拯救世界
碳中和成绩单出炉,互联网科技企业竞逐可再生能源交易
促进我国绿色能源发展,能环宝携手共迎碳中和
不是“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解读 | 零碳实验室
王元丰:碳中和是一场深刻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