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坛游记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仅次于天坛)。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内,占地37.4公顷。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有方泽坛、皇祇室、斋宫、宰牲亭、神库、钟楼、神马殿等主要建筑。2006年地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公园南门

金钉红漆大门

从地坛公园南门进入公园迎面就是一座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建筑的背面,即为皇祗室。

皇祗室背面

皇祗室屋顶

皇祗室门侧面

皇祗室

皇祗室匾额

皇祗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一座面阔五间的单檐歇山顶大殿,是地坛的主建筑之一,现存建筑面宽25.4米,进深12米。大殿初建时为绿色琉璃瓦顶,后改成黄琉璃瓦顶,以符合“天青地黄”之意。殿内正位供奉的是“皇地祗神”,殿中间六座配位上供奉的是清代前六帝(即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之牌位。殿东西两侧从位上供奉的是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等23座神位。明清时,每逢初一、十五由太常寺派遣官员来此向各神位上香行礼。每逢行大祀礼、祭告礼时,将各神位请安于祭坛上,祭后又请回此殿供奉。

1925年地坛辟为“京兆公园”,曾在此设“通俗图书馆”,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皇地祗神位

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神位

皇祗室对面隔夹道相望的即是方泽坛,是举行大祀礼、祭告礼的祭坛。

皇祗室与方泽坛间夹道

方泽坛棂星门

方泽坛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五年(1750)遵乾隆皇帝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祭地祀典复原模型

古代祭地是皇帝为保佑自己的皇位长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两朝的吉礼祀典分为大祀、中祀、群祀三等,祭祀皇地衹神为最高等级的大祀。祭地大典每年夏至举行。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至极,阴气始至”,所以选在这一天祭祀属于阴性的皇地衹。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依次为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读祝、亚献、终献、受福胙、彻馔、送神、望瘗、礼成。进行中各奏乐章一章,初献至终献时分别舞武功之舞和文德之舞。但不同的是不用燔燎而用痤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大祀方泽的对象包括有“皇地祇”、“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及本朝“先帝”之神位。整个祭祀过程十分隆重,不但祭品丰富,礼仪复杂,而且场面宏大,由两千多人组成的仪仗队,当天东华门至地坛全线戒严,前两个月就开始整修斋宫,前十天选祭祀用的三牲,前八天开始整修迎送神位的凤亭、龙亭等,前三天皇帝和陪祀的王公、文武百官进行三天的斋戒生活,不理刑事、不宴会、不饮酒、不吃荤等。夏至凌晨五至七点,将各神位由皇祗室请安于祭坛上,皇帝于夏至前一天到斋宫斋宿,祭前一刻,由斋宫出发,或于祭前六刻由宫内出发进北棂星门登台行祭,期间皇帝跪拜70余次,耗时约两小时。如此大的活动量对帝王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般不亲诣致祭,而派遣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如清代康熙皇帝在位61年,前40年中亲诣地坛致祭26次,而后21年则全部由亲王、皇子代祭。

“五岳”、“五镇”、“五陵山”神位安放处

“四海”、“四渎”神位安放处

方泽坛由两层坛壝(围墙)组成,北棂星门为三座,其余东、西、南三面均为一座。

坛壝

北棂星门

西棂星门

东棂星门

方泽坛西侧为神库和宰牲亭,因正在维修不得近观。

神库一角

神库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这组小建筑群是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正殿叫“神库”,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祇”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东配殿叫“祭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用具的库房。西配殿叫“神厨”,是制作祭祀供品食物的地方。南殿叫“乐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乐器和乐舞生服的地方。东、西井亭专为方泽坛内泽渠注水和为神厨供水。南殿及两井亭于清乾隆十四年建成。

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豕、羊、鹿)的场所。每逢祭祀前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门内两侧原有井亭各一座。

方泽坛西北是斋宫,皇帝祭祀前应斋戒以示虔诚、庄重。

斋宫门

斋宫正殿飞檐

斋宫围墙一角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雍正八年(1730)重建。斋宫建筑群整体为绿琉璃瓦、座西朝东,与皇帝平时的黄琉璃瓦、坐北朝南不同,这是皇帝自降身份表示对皇地祗神的尊敬。

钟楼

斋宫北为钟楼。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千克,铭文铸“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

现藏于觉生寺(大钟寺)的嘉靖铸地坛钟

神马殿院落

钟楼西侧为神马殿。神马殿,又称神马圈,一说是祭祀神马的场所,另有为皇帝饲养御马的说法。该殿始建于1530年,为五开间悬山式绿琉璃顶,通面阔19.55米,每间面阔相同,进深7.5米,外有壝墙,1999年进行挑顶大修。


地坛大事记

明代

嘉靖九年

1530年5月,作方丘于北郊。11月,定北郊之坛名地坛。

嘉靖十年

1531年4月,方泽坛工成。5月,明世宗亲祀皇地祇于方泽。此为地坛首次祭祀大典。

清代

乾隆七年

1742年,修理地坛斋宫。

乾隆十四年

1749年5月,遵旨修整地坛。将皇祇室以及方泽坛围墙绿琉璃瓦顶改为黄瓦、方泽坛面黄琉璃砖改为白色墁石。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工竣,形成的形制保存至今。

嘉庆五年

1800年,清高宗升配方泽,重修皇祇室、祭台、库座、斋宫、牌楼。

咸丰十年

1860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聚集地坛,拆地坛砖石砌炮台。此为地坛首次被帝国主义劫掠。

同治十二年

1873年,清穆宗亲政,为皇帝亲诣行礼,重修皇祇室。此为帝制时代最后一次修缮。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5月,清德宗亲诣方泽行礼。此为最后一次皇帝亲祀。自1531至1911年,明清两朝连续381年在此祭地,是历史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祭地之坛。

民国

1918年5月,京兆尹呈请内务部拨用地坛筹办京兆养济院。

1919年4月,京兆尹在地坛内设立京兆农林总局,始开辟种植。

1925年春,京兆尹薛笃弼将地坛辟作京兆公园。

1925年8月2日,京兆公园开幕。

1928年夏,京兆地方改名北平特别市。京兆公园划归北平市政府,改名市民公园。养济院和农林实验场划归河北省。

1929年北平市工务局创办地坛苗圃。

1935年市民公园停办,仍以地坛名义售票开放。

1938年6月,侵华日军修建西郊飞机场,将地坛内房屋土地分发迁移贫户居住耕种,遂停止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7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令:建设局所属农林试验场决定由本府领导。其所属之中华门、西郊、德外地坛、日坛五苗圃仍归建设局领导。

1956年11月18日,北京市市规划局批复同意地坛为绿化用地,用地面积457亩。

1957年,市园林局接管地坛重建公园,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植树工作于4月21日开始,共植树1.1万余株。

1958年年初,地坛苗圃(面积75亩)改为绿地,合并到地坛公园。

1964年5月21日,市文化局复信市园林局,地坛钟楼严重危险,可做拆除处理。9月1日,园林绿化业务下放,东城区接管地坛公园。

1973年6月,地坛斋宫南殿挑顶修缮开工。工程历时四年,至1977年5月完工。修缮三座大殿挑顶修缮,西殿石栏杆配齐归安。拆除内宫门,基址上堆起假山。

1975年3月29日,方泽坛至内坛北门道路两侧绿化更新工程完工,栽植大规格银杏122株。

1980年2月7日,占用方泽坛和皇祇室的某军用仓库迁出,两组主体建筑交还地坛公园。

1981年3月15日,方泽坛大修工程开工。至12月16日完工。

1982年2月1日,东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地坛公园管理处。24日,地坛公园管理处成立。

1983年10月5日,皇祇室落架大修工程开工。

1984年5月2日,地坛公园售票开放。5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6月,皇祇室落架大修工程完工。

1985年2月14日,首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幕,会期13天,至26日结束,接待游人65万人次。此为当代庙会起点。

1987年,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修缮。

1990年5月22日,复建地坛牌楼工程开工。至8月30日完工,以牌楼为中心建成安定生辉景点。

1993年11月初,方泽坛棂星门恢复门扇。

1999年9月25日,神马圈修缮工程开工。至11月25日完工。神马圈住户于1998年迁出。

2000年8月31日,钟楼复建工程开工。至11月竣工。复建的钟楼为二层重楼,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楼内悬挂的原铜钟按保存于大钟寺的原钟复制。12月31日晚举行迎接新世纪鸣钟典礼。

2002年5月30日,地坛坛墙修缮工程开工。修缮部分为周边整治中亮出的内坛东墙和南墙东段。更换了木梁,恢复了瓦顶,对破损的墙面进行剔补和勾缝。至9月10日完工。4月20日,地坛内坛住户拆迁工作启动。至9月20日完成,61户住户全部迁出。

2004年10月29日,地坛古建筑修缮工程开工。主要项目:铲除方泽坛内水泥砖地面,恢复城砖海墁;琉璃瓦顶配钉帽。皇祇室挑顶大修,更换室内破损金砖。查补各大殿屋顶。全部工程于2005年9月1日完工。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地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篇:逛地坛公园
美丽中国:办书市,开庙会,皇家这个坛如今老百姓恣意玩儿(图)
我与地坛
北京皇城格局隐藏祭祀文化密码
地坛——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连载:地坛的故事(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