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星龛奕奕翠微边——洛阳龙门石窟魏唐造像艺术展【深圳博物馆】

龙门石窟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南郊,所处之地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河流淌其间,故又称“伊阙”。唐代白居易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全面汉化改革之际,核心为魏唐两代皇室的大规模营建,此后也有零星开凿。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300余座,造像11万余尊,星罗棋布的石窟南北绵延长达1公里,堪称一座瑰丽无价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宝库。
北魏皇室贵族开凿的古阳洞、宾阳洞彰显了北魏晚期的中西交流与民族大融合,唐高宗与武则天营造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则代表了唐代石窟的最高艺术水平。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以及褚遂良书丹的《伊阙佛龛之碑》也是书法之瑰宝。龙门石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古政治、经济、宗教以及中西交流、文化融合、艺术变迁等诸多领域的历史发展。龙门石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佛教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也是中国魏唐时期皇家石窟艺术的最高代表。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胜概图拓片 清

原石位于龙门石底东山擂鼓台碑廊

原碑石上刻凿龙门东西山两岸胜景,双峰十寺,皆入画中。石刻图像上方及左侧余隙处有清代众多文人雅士的题刻,多为其游览龙门时对此地美景的赞颂之语。

文彦博题龙门奉先寺碑拓片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
2000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文彦博(1006-1097年)是北宋大文豪之一,此碑文是文氏元丰三年(1080年)在龙门奉先寺所题的五言绝句:“伊叟已先至,兴师犹未归。临高东北望,一片白云飞。”第二年由奉先寺僧人主持摹刻上石。

第一单元 孝文革新——北魏龙门石窟的开凿与艺术
北魏鲜卑政权统一中原后,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政治、经济、文化与南朝有了更广更深的往来。经营平城近百年后,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开启了全面汉化的政治改革。与此同时,龙门两岸开始了持续400余年之久的大规模窟龛营造,龙门石窟成为皇室贵族彰显国家佛教信仰的圣地,成为中原新的佛教艺术中心。
北魏皇室贵族营造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其中孝文帝开凿的古阳洞与宣武帝开凿的宾阳中洞最为著名。北魏晚期龙门造像更多受到了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影响,体现了南朝风格,尤以汉化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风格著称,反映了士族对玄学审美的崇尚。北魏分裂后旧鲜卑贵族重新掌权,东西魏至北齐、北周则更多吸取了外来风格。中西文明、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胡汉民族的融合始终贯穿了北朝的石窟艺术。

菩萨头像 北魏晚期(495-534年)
1988年龙门石窟西山火烧洞前出
该菩萨像束发,身半侧,面型细窄,眉眼高挑,鼻梁挺直,胸饰项圈,肩挂披巾,右手执莲于右肩前,仪态娴雅,属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流行的秀骨清像风格。

菩萨头像 北魏晚期(495-534年)
1987年龙门石窟西山火烧洞前出土
该菩萨面目俊秀含蓄,呈闭目沉思冥想之态,头戴宝冠,冠中间饰一自空而下的飞天,两侧为相对的飞天,装饰极为独特,表现出北魏晚期的清秀风格,雕刻精湛。

菩萨残像 东魏至北齐(534-577年)
1988年龙门石窟西山火烧洞前出土
该菩萨像有残损,双手合十,身饰帔帛,下身着裙,衣纹简练,劲挺流畅。菩萨左腿作曲膝前行状,跣足而立,体态颇具动感,具有西域风格,或是东魏晚期至北齐初年之作。

杨大眼造像龛(左)、魏灵藏造像龛(中)、始平公造像龛(右)3D复制品

杨大眼造像龛 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08年)

该造像龛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北壁,尖楣圆拱形,龛内雕刻一佛二菩萨,主佛着西域式佛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背光含有坐佛、飞天、火焰数层装饰内客。雕刻手法凝重迟滞,郁郁沉静,具有鲜明的犍陀罗艺术遗风。
残存主佛脸型瘦长,略呈微笑状,属于典型受南朝影响的“秀骨清像”式风格。龛楣中间残雕庑殿顶屋形建筑,是典型的汉地装饰题材,反映了迁都洛阳后北魏佛教艺术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龛主杨大眼是北魏名将,此龛乃其为孝文帝祈福所造。

杨大眼造像题记 拓片

全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造像记原碑为盘龙首,正面刻五小龛,圭形碑额上刻“邑子像”三字,这种题额形式颇具特色。碑上文字赞颂了北魏将领杨大眼的显赫军功,并为孝文帝祈福。康有为曾评价此碑书法“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为峻健丰伟之宗”。
魏灵藏造像龛 北魏(398-534年)
此龛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北壁,与杨大眼龛一样具有浓厚的陀罗艺术风格。木尊背光间刻有最早出现于龙门的维摩变造像,维摩居土手执塵尾,弹指论道,反映了南朝玄学形象的维摩诘为北魏社会所崇尚。
龛楣刻有牵华绳童子像十一身,其渊源是古希腊、罗马的花童图像,自犍陀罗艺术转化而来。龛中间饰龙纹与狮子。龛下槛内供养人造像作褒衣博带的汉族服饰,亦民族融合与南北文化交融的休现。龛右侧造像题记亦为魏碑名品之一。

魏灵藏造像题记 拓片
全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额中竖题“释迦像”,左题“薛法绍”,右题“魏灵藏”。碑上文字记录了造像者官职、姓名、籍贯及发愿祈福的祷语。
始平公造像龛 北魏太和三十二年(498年)
该龛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北壁,为一佛二菩萨三尊式组合,主佛着右袒式袈裟,肩外加偏衫,具有中亚服饰特征,二菩萨胁待两侧。龛楣镌刻华丽的璎珞华绳;拱柱下雕出承托的四臂力士,其形象可追溯至希腊神庙建筑中的柱像;下槛密雕西亚风格的缠枝纹图案,具有犍陀罗高浮雕造型的浓郁风格;重层下槛内供养人造像则均着夹领小袖的鲜卑式服饰,由此可见佛教艺术领域内西域文化与鲜卑早期文化的融合现象。龛右侧造像题记为标准的魏碑书法。

始平公造像题记 拓片

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书,刻于古阳洞北壁,记录了比丘慧成为亡父造像的缘由及其愿望。乾隆年间金石学者黄易将其置于龙门造像题记之首。该题记界格方严,阳文镌刻,在历代石刻中十分罕见,书法于朴茂之中见透达,于刚健之中见秀逸。


第二单元 东都政治——唐皇室与龙门石窟造像的鼎盛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国际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政治最强盛的统一王朝,中西文明交流与民族大融合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初盛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东西文明之间的国际往来频繁,佛教文化艺术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洛阳自唐高宗始为帝国东都,继隋代后重新回到政治文化中心舞台,龙门石窟也迎来了空前规模的开窟造像运动。
唐王朝皇室贵族大多支持佛教的发展,在国家支持下,佛经翻译、兴建寺院与造像颇为兴盛。唐高宗与武皇后共同营建龙门石窟奉先寺大佛。武周代唐后,武则天定都洛阳,大力资助龙门石窟造像的雕凿。盛唐时期,高力士等人在卢舍那大佛组像间开龛造四十八尊无量寿佛等身像为玄宗祈福。初盛唐时的龙门石窟是唐皇室贵族崇佛与宗教政治活动的重要体现,造像以丰满健壮为美,在吸收西方雕刻艺术风格基础上加以中国艺术精神,更彰显了大唐雍容华贵的审美与兼容并蓄的恢弘气势。中晚唐后龙门造像屈指可数,造型艺术也大为衰减。

宝冠佛坐像 初唐(7世纪末至8世纪初)
该佛像螺发,头戴宝冠,冠上浮雕莲花、宝珠、祥云等装饰,用以象征佛的威严与功德;身着外来风浓郁的袒右袈装,饰项圈臂钏,结双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台座上;须弥座束腰部雕刻踩夜叉的天王像。
唐初佛教新思潮东传,也获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大力支持,诸多西行求法僧与来华传教的梵僧翻译了大量陀罗尼经典流通,“游戏神变”思想与艺术形象浓郁的密教艺术兴起,菩萨装佛像与十一面、六臂如意轮、千手千眼等变化观音、三头六臂明王等图像逐渐流行。据盛唐著名天文学与佛学家僧一行《大日经疏》卷四载:“观作宝莲华台,宝王宫殿,于中敷座,座上置白莲花台,以阿字门转作大日如来身,如阎浮檀紫磨金色,如菩萨像,首戴发髻,犹如冠形,通身放种种色光,被绡毅衣。”龙门宝冠佛像或为密教主尊大日如来的早期形象(一说为表现释迦成佛功德的菩提瑞像)。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有菩萨装饰的宝冠佛像三尊,皆属于龙门附近的某寺院,此像即为其中之一。20世纪初此像已由附近寺院移至龙门东山密教洞窟擂鼓台南洞中央。三座造像皆庄严华丽,气势恢宏,雕刻尽显初唐佛像刚强雄健之姿,同时又是西方佛教新思潮新风格影响下的造像风格。此类宝冠佛圆雕造像与龙门石窟北洞(第5窟)高浮雕主尊宝冠佛像基本相似,此窟内前壁南北侧雕有入臂观音、四臂十一面观音各一尊,显示了初唐密教思想与艺术的影响。神变思想与图像艺术的影响。此外龙门石窟还有初唐时期的千手千眼观音像,也反映了密教信仰与艺术在龙门的传播。

佛坐像 唐(618-907年)
社会征集
佛像结双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莲座上,双手残断,当作说法印。采用唐代佛像常用的螺发高肉髻,脸颊丰满圆润,着通肩式袈裟,裙裾覆垂于台座,衣纹流畅而有韵律感,莲瓣宽厚饱满,刀法刚劲。整体雕刻精湛,成熟稳重,体现盛唐时期的雍容典雅与宏伟气势。

佛坐像 盛唐(8世纪前期)
社会征集
该佛像结双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莲座上,肉髻螺发,脸颊丰满圆润,着通肩式架裟,裙裾覆垂于台座,衣纹刚劲而有节奏。右手应施无畏印,左手扶膝。整尊佛像成熟稳重,在吸收外来风格的基础上赋予中国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展现了盛唐的自信与恢弘气度。

佛坐像 唐(618-907年)
1958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该佛像螺发高肉髻,面相丰满圆润,呈微笑状。身着双领下垂袈裟,胸口露出僧祇支,系绅带。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抚膝,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座上。整尊造像气势恢宏,衣纹与佛座莲瓣刚劲流畅,彰显大唐自信的精神。

佛半身像 唐(618-907年)
2000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该造像高肉髻,涡旋纹发。眼神含蓄,颊部丰满,面容文雅庄严。身着圆领通肩大衣,从右肩向左肩围绕,应为盛唐时期作品。

大势至菩萨像 唐(618-907年)
2000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菩萨面部丰满圆润,肌肉写实,身饰项圈、帔帛与璎珞;腰束大裙,腰部细窄而鼓腹,半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台座上。宽大轻薄的裙裾覆盖莲台,衣纹简练流畅,莲瓣刚劲有力,呈现了盛唐雍容华贵的菩萨姿态。
该菩萨发髻中间饰宝瓶,可知此尊是与观音菩萨相对应的大势至菩萨,与主尊阿弥陀佛并称为“西方三圣”。半跏趺坐姿(或曰“舒相坐”)菩萨形象很可能是玄奘传来的新样式之一,更具自由张力与世俗化特性,初唐时开始流行。

菩萨半跏残像 唐(618-907年)
2000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该菩萨头部残损,袒露上身,身绕帔帛,佩项饰与璎珞,神采光华。腰束大裙,半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宽大轻薄的裙裾覆盖莲台,衣纹简练而有规则,体态清秀而又雍容大气。

菩萨头像 盛唐(8世纪)
2000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该菩萨像半身残损,戴头箍,面相饱满方圆,双目低垂,神态典雅,充满静谧与庄严气象,雕刻精湛,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造像作品。

弟子像 盛唐(8世纪)
2000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弟子像主要指佛左右两侧的迦叶与阿难两弟子。唐代弟子像一般都具有浓厚的写实主义风格,形神俱佳。该弟子头部残损,身着通肩袈裟。双手拢于腹前袖中,立于仰莲束腰莲台座上。

金刚力士像 唐(618-907年)
1953年龙门石窟西山路洞前出土
该尊力士造像为典型盛唐作品。头上绾髻,额头中央隆起,上身筋骨暴起,下身裙裳飘动,呈怒目圆睁之状,给人以摧破的气势感。这种造型与武则天后期开凿东山莲花洞(第2211窟)及高平郡王洞(第2144窟)力士像接近。龙门石窟力士造像多塑于窟外两侧,形象十分丰富。

踩夜叉天王残像 盛唐(7世纪末8世纪初)
1987年龙门石窟西山火烧洞前出土
天王残存下部铠甲一角、护腿与靴,仍能感受到天王的飒爽英姿。夜叉左手托天王足,两肩承重,半跏坐于石台上。怒目圆睁,头发倒竖,筋骨突出,显示出竭力支撑天王的紧张感,具有浓郁的写实主义手法。此与奉先寺第1280窟南壁东端佛龛的踩夜叉天王像相仿。

优填王造像 初唐(7世纪)
1980年龙门石窟西山敬善寺洞附近发现
优填王像相传为古印度赏弥国的优填王因思慕释迦佛而以旃檀造释迦像,玄奘摹刻该旃檀像并带回大唐。优填王像主要流行于初唐七世纪中后期。近代学者汤用彤先生曾言:“立塔则称道阿育,画像必本诸优填”。龙门石窟优填王像至少有四十二处共七十尊以上,属全国之最。最早纪年是永徽六年(655年),最晚纪年是调露二年(680年),多集中在敬善寺区。龙门优填王像均为摩仿玄奘大师带回印度蓝本所刊刻,具有印度笈多薄衣贴体的艺术风格,反映了龙门初唐石窟艺术与中印文化交流的关系。
此尊优填王瑞像高肉髻,身着薄衣右袒,倚坐在素面方座上,双足踏在莲台上。这种造像多与窟龛分开制作,像成后置入,因此绝大多数被盗,现存甚少。造像薄衣贴体,衣纹极简,具有印度笈多式风格。

千佛残件 唐(618-907年)
2000年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遗址出土
残块,为奉先寺遗址出土的多件造像碑断块之一。百十个圆拱型小佛龛整齐排列,内均雕刻高3.5厘米的结跏趺坐佛像,服饰、造型、手势几近相同,均高肉髻,双目微闭,着袒右肩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神态肃穆温和。

范家婆造像龛 唐(618-907年)
1992年龙门石窟西山29号龛出土
该龛原镶嵌在龙门石窟西山第29窟前室南壁,出土时左上角断开,现已修复。龛内造一佛二菩萨,三尊造像面部均残破,主尊结跏趺坐,二胁侍菩萨站立于莲台上。龛下长方格内中间为博山炉,两侧各一狮子一供养人。佛龛与洞窟同是盛唐时期的作品。

李夫人墓碑 唐(618-907年)

1985年龙门石窟西山出土

该碑为螭首龟趺座碑,由碑首、碑身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碑立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74年),碑额题刻“大唐故李夫人之碑记”。碑文记述了陇西李夫人窦氏家世和生平事迹,身后葬于龙门。
碑记录文
唐扶风窦氏李夫人碑铭并序。
夫人姓李氏,本陇西人也。始祖为理官,因命氏焉。自詺贤良,以为辅佐。重光累代,史失其书。至大父处忠。有唐已来,簪缨不绝。夫人含令淑之☐(姿),有窈窕之美。工艺织纴,勤修浣濯,肃雍多于合礼,贞顺可以事人。年始初笄,礼归于扶风窦氏。公少习《诗》《礼》,早闻儒素,久怀隐逸之志,数征不允,旁求夫人,事舅姑之孝,顺娣姒之礼。虽古之齐姜、宋子,亦何以加也。遂舍归释☐(典),洗心禅宗,将有为之必空,悟无生之合契。数载通于《楞伽》,以此为证矣。嗟乎!降寿不永载,寝疾终于思顺里之私弟。龟以协从,蓍以告吉。遂葬于龙门之原,礼也。府君乃慨然叹曰:“偕老之愿何谬,悼亡之心已苦。顾眄惝忛,周遑涕泣。”敬因状固,请曰:“彰善之事,乃公杨哉!”刊石立碑,其词云:
婉彼淑丽,妇德和柔;归真有觉,息虑无求;伤哉天枉,旷矣衾懤;辽号夐兮,天道悠々(悠)。
天宝三载闰二月三日男子颏等建造

四佛造像塔段  唐大中四年(850年)
1989年龙门石窟西山宾阳洞附近出土
该塔段是为洛阳圣善寺僧怀则位于龙门天竺寺东北的墓地所立的幢塔基座,由门人比丘绍明造立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塔段为矮壮圆柱体,形制中西风格结合。塔段上部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轮金刚陀罗尼经》《心中心真言》和《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下部四面凿尖拱形造像龛,龛间线刻菩提树。正面龛内雕中央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右为胡人跪捧莲供养菩萨,龛外两侧各刻披铠甲双手按剑立于须弥山石座上的天王。左侧龛内为西方净土世界阿弥陀佛;右侧龛内刻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背面龛内刻未来佛弥勒。

珪和尚功德幢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

社会征集

该幢为八面体,幢柱顶端浮雕四佛坐像与四菩萨立像相间排列,且每尊像右上方均刻有题名。依逆时针方向排列分别为:天鼓音佛、弥勒菩萨、阿弥陀佛、文殊菩萨、宝生佛、普贤菩萨、阿閦毗佛、观自在菩萨。该佛菩萨像组合与密宗创始人之一善无畏著《大日经仪轨》所传胎藏界曼茶罗中台八叶院的正方四佛、隅角四菩萨完全相同。此经幢图像是研究盛唐密教思想传播的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该经幢首行:“大唐中岳东闲居寺故大德珪和尚纪德幢。”署名:“弟子大敬爱寺沙门智严立庙叙文。”据幢文可知,元珪是盛唐著名禅师,圆寂后其弟子智严感念师恩,修建此幢,奉敬于龙门东万安山附近寺院之内。

第三单元 文物归来——海外流失龙门造像的回归
晚清民国时期,一批海外探险者和考古学家来到中国考察,古董商与收藏家也纷至沓来,无数珍贵文物被毁坏、盗劫或低价买走。龙门石窟也难逃此厄运,大量洞窟遭到破坏,千年石窟盛景备受摧残。据不完全统计,流散海外的龙门造像现存于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公私机构,约200余件组。其中最为著名的宾阳中洞孝文帝与文昭皇后礼佛浮雕像,分别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促进流失文物归还原属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期望。2001年,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向中国国家文物局无偿归还龙门石窟看经寺迦叶罗汉像,开启了龙门石窟遗失文物的回归之路。许多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在海外颠沛流离,让人痛心,期待更多的流散文物能早日回归故土。

佛头像 北魏景明三年(502年)
原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高树等造像龛佛头
2005年10月回归龙门石窟
佛像头部表面局部有锈蚀,头上高肉髻,波状发纹,眉间有白毫相,脸型修长,五官清秀,刀法刚健有力,颈下保存一部分斜披袈裟之襟缘,系北魏后期龙门佛教造像艺术“秀骨清像”的范例。
20世纪初期被盗凿,运往法国,后流落比利时,1991年由美籍华人陈哲敬收藏。1992年经专家确认为古阳洞北壁高树解伯都等三十二人造像龛主尊的头部,该龛造像题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

摩诃迦叶罗汉像 初唐(618-712年)
原龙门石窟东山看经寺洞南壁罗汉像
2001年4月回归龙门石窟
该迦叶像高鼻深目,颧骨突出,阔嘴大耳,宽袍大袖,衣纹清晰,双手持莲。据研究,此像为龙门石窟东山唐代看经寺(第2194窟)南壁西起第一身罗汉,为佛弟子迦叶像。
该造像于1936年到1940年之间被盗,几经流转,1978年由加拿大收藏家赫尔曼·利维捐赠给加拿大国立艺术馆。2001年加拿大国立艺术馆决定将此被盗迦叶像无偿送还中国,这是龙门石窟通过国际合作渠道回归的第一件流散珍贵文物。

佛头像 唐(618-907年)
2005年10月回归龙门石窟
该尊形体硕大,表面风化严重。面容饱满,眼半闭斜上,嘴含微笑,蕴涵寂静,属于龙门石窟盛唐时期典型的雕刻风格。
盛唐为龙门石窟开凿鼎盛期,雕塑艺术价值极高,龙门盛唐时期的佛首盗损严重。目前龙门盛唐时期大型立佛、坐佛40多尊,大多有身无首。

佛头像 唐(618-907年)
2005年10月回归龙门石窟
头像顶有高肉髻,三朵漩涡形发纹呈品字排列。面部丰满圆润,长眉细目,双眼微闭,神态文静似入禅境。雕刻手法朴实,刀法流利自然,应为龙门唐代某佛龛中散落的小佛。表面有局部钙化。

飞天像 唐(618-907年)
2005年10月回归龙门石窟
该飞天表面有锈蚀,面部饱满秀丽,腰身扭转,披帛飘舞,体态轻盈飘逸,生动传神,应为龙门某洞窟伎乐天中盗凿下来的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星龛奕奕翠微边-洛阳龙门石窟魏唐造像艺术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游记
中原河南:再访龙门石窟(叶平)
龙门石窟 | 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
盛唐气象 龙门石窟
洛阳市名胜古迹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