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能把家当退路,所以《我在他乡挺好的》

奇怪小姐      queer girls

象牙塔里看世界

以法学的理性  以传媒的温度

文  刀笔

#1

影视剧市场走向

记得读书的时候,妈妈不让我看的电视剧叫做“泡沫剧”,现在很少用这个词了。

男生偏爱游戏女生偏爱追剧,电视剧的受众始终是女性更多,所以导演编剧就揣摩啊,女性喜欢什么呢?

以前最爱的是看甜甜的恋爱啊,所以产生了泡沫剧。

现在这个市场也不匮乏,像是最近《你是我的荣耀》也是比较津津乐道的,不过显然这已经不是最大的市场了。

在一个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的时代,爱情似乎变得在生命里占比越来越小;

甚至于种种原因,当代青年晚婚晚育,女性追求平等,于是大女主剧、女性群像剧如雨后春笋般冒芽。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看过《爱情回来了》,但是一定都刷过其中的一个片段,戚薇饰演的角色说:

“男人对我来说,是没用的。

因为钱我会挣,地我会扫,饭我会做,架我会打,街我会逛。

要是有个男人,我还要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务,自己打游戏打得乐呵呵的,我都气的半死。

给我劈腿劈出个联合国,还满世界给他灭小三。

把他放进户口本,我都嫌浪费一页纸不环保。”

无非就是过过嘴瘾,顺承女性的话罢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又爽又玛丽苏的剧情,确实是要求地位平等的女性们的心头好。

不过时代往前推进,女性也在进步,时间长了,这种空头支票也糊弄不住新时代女性了。

于是导演们开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群像剧,《谁说我结不了婚》讲大龄剩女、《我是真的爱你》讲产后母亲、《我在他乡挺好的》讲异乡打拼······

#2

真实群像剧《在他乡》

那为什么《在他乡》能够在一众女性群像剧中成功出圈,艳压群芳呢?

因为他注重的并非“女性”,而是“群像”。

女性,首先也是人。

很多女性剧都过分地奉承迎合女性爱好,似乎站在女人这边把男人们骂个狗血淋头才痛快;

但事实上,男女各有难处,男女本不对立。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单单依靠对立就能博得叫好的时期了,观众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他乡》里虽然也体现了女性在职场等受到的不公待遇,比如易安总监卢以宁刚被送到医院生产,新的总监简易繁就送到了岗位上。

但是这部剧的任何表现都是真实的,一些偶像化的部分瑕不掩瑜,没有过度迎合,也没有采用夸张手法。

当然,这部剧最被年轻人感触的应该是在异乡打拼996的辛苦,毕竟都是奔波劳碌的人,这不就是感同身受吗?

让我感触颇深的倒不是他乡,我看到更多的是故乡。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时候是没有后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就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

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作退路的。

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

我曾看到很多年轻人就那样站在街边哭,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3

《在他乡》与故乡

胡晶晶:

我的家没能成为我的后盾

金靖饰演的胡晶晶在剧里是一个阳光开朗如同向日葵一般,实际却患有抑郁症的女孩。

她是纪南嘉(任素汐饰)的表妹,是乔夕辰(周雨彤饰)和许言(孙千饰)的大学同学,四个人借着胡晶晶聚在一起,成为好朋友。

胡晶晶在这个姐妹团体里是树洞一样的存在,她让朋友们觉得她一直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也习惯了向她倾诉烦心事。

第一集乔夕辰就遇到了“中介骗钱,房东上门”的困难境遇,她第一时间想到胡晶晶。

这时候的晶晶刚刚被公司领导谈话劝退,在自己心情最差的时候赶到乔夕辰身边,还不忘先把自己被辞退从公司带出来的东西藏起来;

在和中介对峙时,晶晶拿着一把菜刀把乔夕辰护在身后。

而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纪南嘉,患上乳腺癌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是只告诉了晶晶,每一次去检查复查,都是晶晶陪伴。

可是树洞也会满的。

晶晶的妈妈是她们一辈人里年龄最小的,几个哥哥和姐姐都十分疼爱,以至于她已经习惯了被照顾,自然而然地认为在北京的晶晶是一直依靠表姐纪南嘉生活的。

于是晶晶妈妈生病住院,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找晶晶要,并且认为晶晶给她的看病的钱是借了表姐纪南嘉的。

事实上,晶晶是个要强的女孩,她什么都不说,拿给家里的钱是自己挣的,给妈妈看病的钱是借了高利贷。

“你怎么会欠那么多钱?你在北京吃你表姐的住你表姐的,你干什么还要欠钱?”

晶晶的最后一通电话,是接她妈妈的。

她站在天桥上,手机不小心落下去,她笑了以下,似乎笑自己怎么没拿好手机,然后就那么纵身一跃。

那天是她的生日,她并没有预谋自杀,可有时候就是手机掉下去这么一件小事,所有的委屈就一瞬间倾轧过来,然后就冲动起来。

这个画面,真实地让人心颤。

张国荣先生在跳楼前留下的遗书里写:“我一生没做过坏事,为何这样?”

后有韩寒回答:“你一生没做过坏事,所以这样。”

这个世界容不下纯粹的好人,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责任呵护晶晶的纯良的人,那就是她的父母。

可惜,他们并不了解她。

乔夕辰&许言:

我的家庭只允许我报喜不报忧

乔代表的是大部分当代85后90后,不像晶晶那样过分坚强什么事都自己扛、不像南嘉姐一样至少不愁物质生活、也不像许言一样一直被宠着。

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996,在北京拼了命想出头,在不当竞争的风波里坚守初心,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自己的成就。

“知道我怎么看待北京吗?

就是她够大够宽容,在这个地方能让才华横溢的人功成名就,也能让平凡却肯努力的人小富即安。”

许言是个受宠的女孩,在家里上学的时候一直被妈妈宠着,读大学就遇到了男朋友和一群好姐妹,也是一直被当做妹妹宠着。

但因为单亲的缘故,她的任性里又带着一份懂事。

在家电公司做客服的她工资并不高,我想,她想要留在北京,一是出于北京的繁华满足着她的虚荣,二是为了她的爱情。

她们对于家庭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乔乔被中介骗被房东赶走不敢告诉爸妈,感觉自己要被辞职也不愿告诉爸妈,多难都不开口向爸妈要钱。

许言也是一样,和妈妈视频通话从不讲自己的委屈,尽管自己过着每月都要算计着还信用卡的日子,也和妈妈说:“我有钱。”

然后带着妈妈买衣服和包。

因为她们都清楚,自己不是生在大富大贵之家,爸爸妈妈的日子同样是精打细算,而他们总是心疼出门在外的孩子。

既然无能为力,又何必徒增他们的难过呢?

好在她们的爸爸妈妈给予了足够的理解。

乔的爸爸妈妈带着大爷大娘到北京看病,大爷大娘理所应当地使唤着乔,甚至把晶晶留下的猫“狗蛋儿”扔到了家门外。

乔的爸爸原本十分迁就自己的大哥,这时也站出来维护女儿,自己的女儿他是最心疼的。

许言妈妈为了许言多年没有再嫁;

生病自己去医院瞒着女儿;

为了给女儿省钱,在商场故意让售货员小姐姐说没有自己的尺码······

最终许言和沈子畅还是分开了。

沈子畅是个北京当地的男孩,家里有房,而父母和自己的积蓄又买不起一套新房,对于他来说,租房住并不是什么亟需改变的事情。

而对于许言来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是最最重要的。

可惜北京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再加上这个恋家的小女孩,看到妈妈生病却瞒着自己,就更想回到妈妈身边了。

许言清楚自己不能把沈子畅带走,而北京给不了许言要的生活,沈子畅也给不了。

#尾声

《在他乡》之所以成功出圈,因为她们就是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我们都在成长过程中窥见过家里长辈们的一地鸡毛,我们年幼时想快快长大,挣好多好多钱为我们的爸爸妈妈分担;

可是好不容易长大的我们却发现,连自己前行都是那样困难。

我们也好想在爸爸妈妈打电话来的时候大哭一场倾诉委屈,可是我们又痛恨自己那样无力,不能为他们解忧却也不愿为他们制造麻烦。

于是就出现了《在他乡》第一集里的画面,乔夕辰和胡晶晶正好在对向行驶的两列地铁中下车,隔着两列车厢,她们蹲在候车室无声落泪。

这不就是,每一个委屈却不敢与人言的年轻一代吗?

-END-

作者:刀笔

审核:柚子85号

校对:晏南亭

编辑:刀笔

图源: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愿现实中的你我在他乡挺好的
【鹰眼头条】在讲述“他乡”的故事中,这部剧集拍出了生活的真实模样
都在讲“北漂”和“女性”,《我在他乡挺好的》凭什么让人“破防”?
《我在他乡挺好的》终于撑起了季风剧场的“质感”
《我在他乡挺好的》:异乡人最后的倔强
现实里捕一抹暖光,《我在他乡挺好的》里的痛与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