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不想上课?说服孩子的第一要诀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今天,一个已经毕业当了娘的学生问我:“我们家女儿对舞台剧上的那种反面角色,或者打闹总是会表现出害怕,昨天主持课排儿童剧,故事里有狡猾的狐狸,然后她就很排斥,不想上课,不想演了,想咨询您一下 ,我可以怎么引导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可引导的,“孩子不想演就不演呗”,不行就换个角色演。对,养孩子的事情就是这么鸡零狗碎,看起来根本不值得纠结和讨论。但真正当了父母就会感受到,我们逃不开这些细枝末节
一位妈妈最近也因为孩子突然不肯去上学咨询,她先跟朋友通了电话,结果更焦虑了,有朋友说不上就不上,直接带单位去,有的说一定要搞清楚原因,她知道不能顺着孩子纵容他,又担心孩子是不是真的遇到了什么事情。
询问之后帮这位妈妈理顺了思路,过程其实很简单,孩子路上一直念叨要听故事,可妈妈和平时开的不是同一辆车,车上没故事,结果到了校门口孩子突然说不想去上学。
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很难发现其中的症结在哪里,很多父母都会像这位妈妈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将原本可以轻松化解的小问题,滚雪球般推向失控。

孩子会因为一些微小的变化而产生反常行为,比如有小女孩,因为兴趣班的同学变了,就拒绝进教室上课。在我们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对孩子来说都是需要适应的压力。这位小朋友早晨上学习惯听故事,但今天没法听,这就是一个变化,是需要重新适应的情境。

而这位妈妈并没有get到孩子的情绪,她做了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事——讲道理:“****(孩子的名字),不是你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听不了故事,还被灌鸡汤,唉,对小朋友来说就是双重打击啊。这种心情成年人也懂吧,满足不了你,还要扯东扯西指责你。

当情绪不被看见的时候,就被淤堵在那里,最后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即使我们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也没什么关系,先回应孩子的这些情绪就好:“噢,你很想听故事啊,妈妈也想让你听。

接下来可以有很多方式帮孩子适应,比如用手机给孩子放故事,或者和孩子聊天,问问他平时最喜欢听什么故事,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故事,像讲故事一样讲讲小时候的事情,实在没招就把这个问题返回给孩子啊,问问他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这些都能顺利度过上学路上这段时间,帮孩子维持他们情绪的稳定,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因心情不爽而临时“起义”,搞出后面的事情。

这些事情经常会出其不意地挑逗一下老母亲们脆弱的神经。前两天女儿没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去跳芭蕾,老母亲这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又来了。看看我此前文章就知道了。世上无难事,只要会逃避快乐“逃避”指南

吃饭前一直在写作业,六点半芭蕾课,但六点了还没完成作业。于是开始闹情绪,不要去跳舞了,说什么也不去,要在家里写作业,甚至连饭都不要吃了。

眼看着时间越来越近,我也没着急,心中默念血泪史凝结出的心法:“娃急我不急,娃说我不说。

我就守在她旁边听她念叨:“我不想上台表演,动作根本都没有记住,我也不想跟那些小朋友一起上台,一点都不乖,被老师讲。

尽管我清楚她其实是喜欢上台表演的,她现在只是有点焦虑,但我就是什么都不说,不安慰她,不劝说她,不命令她。我只是一直跟随她,专心听她说,用“嗯嗯,哦,这样啊”这些方式积极回应她。

我心里其实有一个目标:吃好饭按时去上课。但我心里首先接受一个结果,就是今天不去上芭蕾舞课,会怎么样?一是损失200多块钱,二是可能开了这个先例,以后也会出现。但这两个结果我都能承受,所以心里也能接受她今天真的不去。我们往往会高估孩子某次行为的危害,是因为过度概括和推理,觉得孩子一次不去上学从此就没救了,是典型的“灾难化”非理性思维

在吧啦吧啦的碎碎念中,女儿吃了饭,心情也好多了,我问她下课要爸爸接还是妈妈接,她果断选择妈妈接,然后换好衣服去跳舞了,这招叫:抄后路就是直接从结果假定她会去做这件事。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她发现我对她不去跳舞的言论波澜不惊,只是一直在认真听她吐槽,懂了她的焦虑和担心,她的情绪被我容纳了。

孩子的言行当然都反应了他们的内在心里过程。比如开头学生的问题,女儿拒绝演小狐狸这样的负面角色,其实所有孩子都排斥负面、阴暗的东西,因为他们还不具有足够的容纳和转化能力去处理负能量。如果说有什么引导的方法,那就是先接受孩子一时还不接受这些内容的现实,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情绪铺垫到位了,可以让他们先讲讲自己脑海中的小狐狸,如果她去演,希望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狐狸,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发夹,孩子很容易讨论这些具象的东西,抽象的道理则很难唤起他们的参与感。

看清自己的担忧,了解孩子的焦虑,这样你就能自然而然地领悟,说服孩子的第一要诀其实就是:不要试图去说服他们。孩子拒绝、抗拒、执拗的言行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不知道这些原因是什么,但一定要记得,事情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正如女儿每次不要做什么的对抗,都是因为背后有焦虑,有想做好这件事或其它她认为更重要的事的愿望,比如不上兴趣班都是因为作业没完成,而不是偷懒,耍赖。
那些让人不以为然的细枝末节背后,往往藏着孩子身心成长的秘密,我们回应的方式意味着是顺应孩子的发展,还是与天性、规律对抗,你想要皆大欢喜,还是雪上加霜?
带着对不确定的接纳,确定的努力。努力去克制自己的评判,焦躁,努力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愿望和动力。

改变从现在开始
家庭教育咨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今晚有场超实用的亲子论坛,剧透1000本书单,随到随取不用客气……
孩子讨厌任课老师?妈妈千万不要小看,处理不好将是一场灾难
买了几百本绘本,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女儿对妈妈说“你是不是犯贱啊”,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孩子不尊重父母
图文详情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父母,孩子也不会有好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