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德宗-刘裕:寒门武士是如何终结士族门阀政治的?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主要观点:

·刘裕出身寒微,与刘备一样早年有卖草鞋的经历,依靠军功,成功跻身东晋朝廷。

·以刘裕的出身,纵使有天大的才华,也难以跻身东晋朝廷掌握最高权力,但当时士族门阀衰弱,朝政混乱,给了武人出身的军功阶层机会。

·刘裕称帝后,史家把刘裕家世追溯至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可见虽然当时的士族门阀已经衰落,但世族大家之风仍然兴盛,出身依然是一个人的重要标签。

公元419年,晋安帝司马德宗被刘裕杀死,立司马德文为帝。

公元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建立刘宋,是为刘宋武帝。

结束了十六国的讲述,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南方,从晋宋禅代讲起。

东晋从孝武帝司马曜开始,就结束了门阀士族凌驾皇权的历史。

孝武帝司马曜颇有雄心,成功摒退了谢氏门阀,将最高权力重新纳入司马皇族手中。

但才不配位,司马曜夺回权力后,与弟弟司马道子秉政,荒淫昏庸,致使朝政大乱。

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分别依附皇帝和宰相,推波助澜,争权夺利。

京城纷纷扰扰之际,各地拥兵的将领,民间宗教首领纷纷起兵造反,局势已呈崩溃之势。

在这乱世之中,涌现了一支终结东晋王朝的力量——北府军

北府军的首领是刘牢之,以及继之而起的刘裕

他们都是次等士族出身,以军事才能安身立命。

本来以东晋王朝的政治形态,次等士族出身的武人,纵有天大的才华,也是难以跻身顶层门阀把持的朝廷核心。

这也是王猛当年宁可投奔异族首领苻坚,也不愿意跟随桓温南下的根本原因。

但门阀式微,朝政昏乱,促成了武人的崛起,刘裕本身又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因此刘裕成为东晋的掘墓人,也顺理成章。

刘裕出身于京口,家族是个次等士族。

虽然称帝后史家把其先祖追溯至楚元王刘交(刘邦幼弟),还写出了二十二代的谱系传承。

但除了往上溯四五代尚且可靠,再往前的世系编造的可能性较大。

这也是晋宋之际,门阀虽不再掌权,但世家大族之风仍盛,出身对于一个人仍是重要标签。

所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之君,无不追溯同姓名人为先祖,不惜胡编乱造的原因。

所谓次等士族,是与“高门士族”所对应,也算是世家大族范畴,但门第不那么高贵,不那么显赫。

如果对应当时的九品中正制度,大约能处于中品的地位。

刘裕父祖辈都是东晋朝中下级官吏,但刘裕年轻时家道已中落,所以刘裕的青少年是非常贫苦的。

与刘备相似,都有卖草鞋为生的经历,还因欠赌债而倾家荡产,倍受冷眼。

当时在门阀士族中,只有王导的孙子王谧,因年龄相仿,与刘裕结交甚厚。

所以对于在京口的落魄青年刘裕来说,近水楼台选择投奔北府军,就是当然之选。

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北府军是当时天下第一劲旅。

晋安帝初年,孙恩携贫苦的道教教徒发动叛乱,北府军作为平叛主力,与孙恩大战。

刘裕在平叛之战中,表现神勇。

平定孙恩之战,是刘裕的军事首秀,在取得了辉煌战果的同时,也使他在战火中磨练出杰出的军事才华。

但胜利果实并未被北府军所摘取,而是被来自上游荆州的桓玄所取。

桓玄率兵进攻建康,皇室司马元显派北府军抵御桓玄,此时刘裕也在军中。

但刘牢之在桓玄游说之下,临阵倒戈桓玄,桓玄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掌控了朝政。

桓玄作为门阀势力的回光返照,短暂掌权,逼死了刘牢之,篡夺了皇帝位。

但此时天下大势正在剧烈变化,桓玄激进的揽权篡位之举,也激起了朝野更多的反抗。

首先是孙恩的妹夫卢循再次起兵。

刘裕也聚集北府残部一千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

刘裕起事之初兵力不多,但立刻得到响应,各地纷纷起兵。

这说明,北府军虽然遭到桓玄的挤压,但其实力仍然很强,天下反对桓玄和反对门阀的势头已经足够强大。

刘裕起兵的京口,距离建康很近,祸起肘腋。

很快刘裕就击溃了桓玄,迎回了晋安帝复位。

但刘裕仍以北府军领袖的身份,坐镇京口,委任其少年挚交的王谧任侍中。

直到两年后,王谧去世,刘裕才进入建康总揽朝政,直接掌控了东晋的最高权力。

刘裕并非东晋朝第一个以次等士族入主朝廷的军阀,之前苏峻、祖约就是以流民帅的身份起兵,攻入建康,把持朝政。

不过那时士族势力强盛,陶侃、庾亮、温峧、郗鉴等人,联合绞杀了苏峻之乱。

刘裕掌握朝政,此时门阀士族力量虽然已经衰弱,但刘裕仍需要动用政治手段来稳固权力。

刘裕的政治手段,是北伐,北伐也是东晋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

但大部分的北伐,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在朝中的权力,醉翁之意不在酒。

刘裕北伐和前辈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太能打了,同时运气极好。

时运所济,刘裕把目光投向北方大地时,北方正处于分裂和衰落之中,正是北伐的绝好良机。

强盛的后燕已经被北魏灭亡,分裂成两部分,北燕、南燕苟延残喘。

后秦统治关中,但也被北魏、胡夏揍得鼻青脸肿,陇西之地四分五裂。

北魏强盛,但雄主拓跋珪去世,其子拓跋嗣刚刚继位,处于主少国疑的阶段。

公元409年四月,刘裕北伐南燕。

第二年南燕被攻克,南燕灭亡。

但刚攻灭南燕,卢循、徐道覆的叛军从广州北上,攻向建康。

刘裕迅速撤回建康,但守城兵力明显不足。

刘裕审时度势,以木栅阻断石头城,修建堡垒,分兵坚守。

叛军无法抢掠到物资,只好撤回江州。

刘裕经过半年的准备,十月开始率兵反攻,叛军兵败如山倒。

这里插播一下,刘裕手下大将王镇恶。

王镇恶是前秦名相王猛的孙子,生于长安,从小受到祖父王猛的喜爱,常读兵书,长于谋略。

前秦四分五裂后,王镇恶随叔父投奔东晋。

刘裕北伐南燕时,受人推荐,召见王镇恶,并立即收归门下,成为刘裕帐下大将。

后随刘裕南伐卢循,西击刘毅,立下赫赫战功。

先说到这里,王镇恶后面仍有戏份,也是刘裕军事生涯盛极而衰的重要因素。

然后刘裕派兵攻灭了谯蜀,是巴蜀地区重回东晋版图。

并威慑仇池,夺回了汉中之地。

接着刘裕出兵讨伐盘踞荆州的宗室司马休之,击败司马休之,攻克江陵之后。

东晋内部所有的反对势力,都被消灭殆尽了。

此时刘裕已被封为都督二十二州军事,并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

如果刘裕此时想篡位自立,其威势已经足够了。

但刘裕没有着急马上篡位,我们下篇再见。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臭万年的一代枭雄
桓温:东晋士族政治里的一个另类,既没流芳百世,也未遗臭万年
士族偏安、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收复两京的刘裕北伐功败垂成
偏安江左:东晋覆亡真相
桓玄篡位:门阀士族的权力巅峰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灭司马天下者,亦是司马懿漏杀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