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的唐敬宗死亡之谜(唐穆宗-唐武宗)

主要观点

唐敬宗一生遭遇两次行刺,不是偶然。

1

唐穆宗李恒继位时二十六岁,正是好年华。

应该说,他在壮年接手江山,父亲给他奠定的基础,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有母亲郭太后的强力支持,反对势力也清洗干净了。

藩镇也在父亲持续打击下,处于一个相对驯服的状态。

父亲留给他的政治遗产,是不错的。

但穆宗完全不务正业,一心游乐,完全是一个酒色皇帝。

 

宴会、打马球、游山玩水。

连边疆有少数民族入侵,都不管事。

玩了三年,穆宗中风了。

然后病中他又迷恋上长生之药,开始服食方士的金丹。

也就过了一年,穆宗李恒驾崩,年仅二十九岁。

穆宗崩逝,李湛继位,是为唐敬宗。

敬宗李湛跟他爹好比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登基后也毫无理政之心,游乐无度更是青出于蓝。

李湛好玩,也会玩,马球、摔跤、拔河、龙舟,都乐此不疲,而且水平很高。

他还有个特殊的游乐癖好,“打夜狐”,就是晚上在宫中抓狐狸玩。

最终也是在这个游戏中把自己玩死了。

一天夜里,李湛带着年轻宦官们“打夜狐”,和刘克明等宦官痛饮烂醉。

当晚刘克明与石定宽、苏佐明等,弑杀了敬宗李湛。

敬宗李湛被杀时,年仅十八岁,在位不到三年。

史书对敬宗之死记载十分简略,似乎另有隐情。

表面看是刘克明等年轻宦官因私愤杀人。

还有民间传言,刘克明是“假宦官”,没有阉割干净,因为与敬宗后宫嫔妃通奸,因情杀人。

但宫廷内的权力争夺,一般不会这么无脑,魔鬼藏在细节当中。


2

穆宗李恒上台,除了依靠母亲郭太后,还有两位大宦官——王守澄和梁守谦。

政变成功后,王守澄和梁守谦分任枢密使与神策军中尉,掌握大权。

在穆宗朝,两位宦官尚可与郭太后相安无事。

穆宗去世后,太子年少,权力就失去了平衡。

当时宫中有人请郭太后临朝称制。

但郭太后不同意摄政,而是让十六岁的孙子唐敬宗李湛亲政。

考虑当时敬宗的年龄,太皇太后参政,确实在两可之间。

但史书特意点出郭太后推辞摄政的言辞,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敬宗李湛两年多的皇帝生涯,玩乐无度,不理朝政。

除了年少贪玩,恐怕也有朝中情况比较复杂,年轻的皇帝威望不足,无力掌控的因素。

刘克明与石定宽、苏佐明等,都是年轻权位不高的宦官,至少比王守澄、梁守谦这样的掌权宦官差很远。

他们莫名其妙的弑君,于情理不合,背后应该是有人撑腰和指使。

这个人,我推测是郭太后。

郭太后此时已经是太皇太后,皇帝李湛是她的长孙。

太皇太后位虽尊贵,但有隐患,因为李湛尊其生母王氏为皇太后。

后宫原来是郭太后一人说了算,但新皇帝加上王太后,就可能削弱郭太后的权威。

这不是郭太后愿意看到的结果。

敬宗李湛刚即位三个月,宫中就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两个老百姓,一个是宫中染坊的工匠张韶,一个是街头算卦的苏玄明。

这两个人喝多了,纠结了一百多个长安街头的各色闲人,利用运送紫草的车辆,将一百多人都偷偷运进大明宫,准备起事。

结果真让他们运进去了很多人,最后被守门宦官发现,他们就杀了宦官,手持兵器,向宫内杀来。

敬宗李湛正在打马球,接到有人入宫叛乱的消息,紧急逃往左神策军,寻求庇护。

神策军出动,保护皇帝,然后接来了两位太后。

张韶和苏玄明带着乌合之众攻进了清思殿,坐上御榻过瘾,然后把御膳大吃一顿。

结果左右神策军合兵一处,发动总攻,很快就把造反大军屠杀殆尽。

这事如果没有幕后指使,里应外合,才是见了鬼!

一帮老百姓,居然能混进守卫森严的皇宫,还都带着兵器,守门宦官却一个都没发现。

他们如无后台支持,没有任何理由和能力发动这场叛乱。

这个记载只见于《资治通鉴》,所以有可能是取自野史,但并没有证伪过,司马光似乎也没有在这件事上造假的动机,姑且相信此事件是真实的。

乱党被屠杀,但宫中诸门的监门宦官三十五人罪当死,说明乱军可不止进入了一两道门,几乎是在宫中畅通无阻。

可疑的是,谋逆大案的处理居然草草收场,三十五人就打了一顿刑杖,没处死,连职务都没罢免,这也说明此事背后另有隐情。

此事发生在敬宗刚即位三个月,此时就说是因为敬宗不理朝政,只顾玩乐,所以惹起民愤,完全不合逻辑。

应该是有人暗中想除掉新皇帝,赖左右神策军保护才幸免。

过了两年多,宦官刘克明等人直接弑君,然后拥立郭太后幼子李悟监国。

这等于把郭太后由太皇太后又拉回皇太后,王太后则难以再染指权力。


3

我们复盘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穆宗李恒是宦官首领王守澄、梁守谦拥立的,当然郭太后也是有力的后台。

但穆宗去世后,郭太后与王、梁两宦产生了分歧。

郭太后希望自己掌权,但王、梁以及他们掌控的神策军,希望敬宗李湛掌权。

此时李湛年少气盛,也不甘心被郭太后控制,所以封生母王氏为皇太后,以制衡郭太后。

郭太后的泣血表白,剖心剖肝,表示自己绝无染指权力的欲望。

但郭太后深感年少的李湛不受控,王太后对自己将来也是威胁,所以利用执掌后宫多年的权威,开始反击。

她先是利用民间三教九流的力量,再与自己掌控的宫中宦官里应外合,希望借民变除掉敬宗李湛。

但李湛反应迅速,寻求神策军的庇护,最终“民变”失败。

但由于有郭太后这个后台,所以此案的处理草草了事,那些犯有死罪的监门宦官居然连职务都没免。

这也使年轻的敬宗李湛感到压抑和无力,他的放浪形骸,也是一种无形的反抗。

但郭太后不会善罢甘休,终于在两年后,她等到了机会。

郭太后指使依附于她的年轻宦官刘克明等,弑杀了敬宗,扶立自己的亲儿子李悟上台。

年轻宦官刘克明们,当然也是希望有拥立之功。

然后推翻宦官首领王守澄、梁守谦等,自己上位。

但姜还是老的辣,王守澄、梁守谦也不是白吃的,直接入宫杀死刘克明等和李悟,推穆宗次子李昂登基。

文宗李昂登基,他比大哥李湛只小四个月,当年也只有十八岁。

但这个年轻人倒是颇有雄心壮志,既不想做奶奶的傀儡,也不想做宦官的傀儡。

他的命运会如何,我们下篇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后宫的传奇女性:她是四朝太皇太后,她的死是千古之谜
唐朝|唐敬宗李湛低劣的素质, 导致其年仅18岁便被宦官杀死!
中华第一国宝竟是为宦官而建!
唐朝第十四任皇帝唐敬宗李湛简介资料 唐敬宗李湛人物传记
杜秋娘因一曲“金缕衣”改变命运(五)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55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