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迷案“斧声烛影”揭秘(赵匡胤-赵光义)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主要观点

五代十国是一个不适合小皇帝的时期,枪杆子里出政权。

1

赵匡胤和赵光义,晚年关系已经很紧张。

在微妙的形势之下,发生了千古迷案——斧声烛影。

斧声烛影出自几部野史的记载,《宋史纪事本末》、《续湘山野录》、《涑水纪闻》等,也被《续资治通鉴长编》收录。

诸书记载各有参差,不详述,大致归纳一下事件始末。

公元976年10月,宋太祖赵匡胤卧病,召来晋王赵光义。

摒退宫女和内侍,兄弟单独在屋内交谈。

席间有人看见屋内烛影摇动,赵光义的身影有离席躲避之态,又听闻赵匡胤以斧戳地之声,并大声道:“好为之!”。

然后赵光义就离开了。

当夜,赵匡胤就去世了。

皇后宋氏让内侍王继恩召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入宫。

王继恩私自去找晋王赵光义,并力劝赵光义入宫。

宋皇后望眼欲穿,见王继恩回来,问德芳来否?

王继恩说,晋王来也。

宋皇后见到晋王,立刻心凉了半截,赶紧向赵光义下拜,泣道,我们母子性命,就托付给官家了。

叔嫂对泣一番,赵光义登基为帝。




2

斧声烛影的故事,从原始资料上看,并不直接揭出是赵光义弑君,但兄弟二人确实有激烈争吵。

赵光义的登基,也非顺承,而是逆取。

这个问题是千古谜案,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公认的结论。

我们这里不去详细考辨各书籍的记载参差,只根据我们自身的判断和分析,给出一种还原和解释。

前文所述,赵匡胤去世前,已经不再当然的把赵光义作为储君,而是心中偏向于立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的儿子,当时只有赵德昭、赵德芳。

这一年,赵德昭二十六岁,赵德芳十八岁。

从两位皇子年龄分析,赵匡胤刚刚登基的时期,这两个孩子还小,难当大任,所以当然就将已成年的弟弟视为左膀右臂。

鉴于五代时期多次发生主少国疑的政变教训,所以当时兄弟二人有一种兄终弟及的默契。

晋王尹京,形成储君之势也就顺理成章。


3

但随着时间推移,自己的亲儿子逐渐长大。

这时作为父亲的宋太祖,心思难免会潜移默化的变化。

但天下大势未定,宋太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统一天下,所以也就没有对储君问题给出明确的结论

储位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但没有给结论,不代表没有态度,宰相赵普是赵匡胤肚子里的蛔虫,也可能就是皇帝的一杆枪。

赵普与赵光义的交恶,可能就是一种有意的政治运作。

赵光义当然也会敏锐的感觉到,哥哥的心思在变化,所以赵光义也没闲着。

府中豢养力士,招揽亡命之徒,收受贿赂敛财,结交禁军将士,结交宫中内侍等。

这些行为,凡是准备争夺储位的,夺权政变的,基本都是同一个套路。

但后宫的宋皇后,包括两位皇子,也不愿意皇位旁落,也在积极运作。

所以才有宋皇后急召幼子赵德芳入宫继位的举动。

两位皇子都不是宋皇后所生,她之所以选择更年轻的赵德芳,也是为了便于将来垂帘听政吧。

 

但最终还是赵光义棋高一着,出手稳准狠,所以他占得先机,措手不及的夺取了皇位。

至于兄弟二人最后的会面,甚至争吵,就算不是野史编出来的,也没什么不正常,但并不能推导出赵光义弑兄的结论。

赵光义做好了各方面准备,等哥哥一咽气,马上发动夺权政变。

至于赵匡胤临终之前,到底心中做出了何种决策,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觉得最大的可能,其实他选择的是大儿子赵德昭,只是来不及安排了。

宋皇后和赵光义,都没有遵循皇帝遗诏,都是政变夺位者。

宋太祖纵横半生,一统江山,但是在皇位传承问题上,终究是十分无奈的。

五代十国是一个不适合小皇帝的时期,枪杆子里出政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赵匡胤刚刚统一天下,尚未建立普遍认可的皇帝权威,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是形势所迫,大势所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弟弟如何处置大哥的妻妾
宋太祖赵匡胤传位之谜,遗诏之命还是谋害窃取?
赵光义为什么敢杀大哥赵匡胤?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李煜因一首词被杀,这首诗词却流传千古
赵匡胤兄弟赵光义成为君主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皇后嫂子的?
宋太宗继位后,是如何处置大哥赵匡胤年轻妻儿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