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智擒鳌拜(顺治-康熙)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主要观点

擒鳌拜是少年康熙展现的第一次权谋。


1



康熙大帝玄烨,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华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国势达到第一个高峰,开启康乾盛世的大局面,稳固了清朝二百多年强盛帝国的根基。
 
康熙皇帝登基初期,虽然清帝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华的统一,但国内国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年轻的康熙皇帝以智谋铲除了权臣鳌拜,开始亲政。
 

然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统一台湾,击退沙俄侵略,三征噶尔丹,创立“多伦会盟”,收服了蒙古诸部。
 
这些赫赫武功,也被后人认为康熙皇帝并非守成之君,而是开创之主。
 
下一代君臣给他所订立的庙号“圣祖”,也充分肯定了康熙大帝的卓绝功勋。
 
圣祖这个庙号自古以来,都是追封始祖用的,一般授予半人半神的人物,比如唐代把始祖老子封为“圣祖”。
 
康熙皇帝是中华第一个真正得到圣祖庙号的当朝皇帝。
 
但我们的观点,从个人能力方面讲,康熙皇帝要略逊于爷爷皇太极。
 
但毕竟已经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拥有的平台更大,所以康熙的文治武功还是要超过皇太极的。





2


康熙皇帝能登上皇位,是拜奶奶所赐。
 

已升格为太皇太后的孝庄太后,继续为庞大帝国掌舵。
 
孝庄太后掌控后宫,但很少直接参与朝政。
 
在顺治朝,与儿子斗了一辈子的法,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甘苦自知。
 
其实孝庄太后对于清帝国也是倾尽全力了,年轻守寡,对掌权的多尔衮无论有没有委身,终究是用心周旋了数年,保得儿孙皇位。
 
然后又遇上了青春叛逆的儿子,再加上一个自己很不喜欢的媳妇,终于酿成惨剧,往事不堪回首。
 
到扶立孙儿玄烨继位,孝庄太后也年近五旬,毕竟隔代人那是真的亲,太后便收起了掌控欲,化身温柔慈祥老奶奶了。
 
两年后,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也过世。孝庄太后安排,让董鄂妃、佟佳氏与顺治皇帝合葬。
 
一方面终于与儿子和解,让他与最心爱的女人地下团聚,一方面也给孙子奠定了皇位的正统。
 
而她安排在儿子身边那六位博尔济吉特氏女子,终究没有一个能与丈夫合葬。

这大概就是命吧。

康熙皇帝年幼时,并不受父亲的青睐,当他出宫抚养时,孝庄太后特意安排了自己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照顾和教养年幼的孙子。
 

苏麻喇姑也是清初一位奇女子,她是孝庄太后的陪嫁宫女,帮助孝庄太后与前朝沟通,还照顾了玄烨、胤祹两代皇子。
 
当然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把康熙皇帝和苏麻喇姑,还安排了一段三角恋,这就是小说家言了。
 
康熙皇帝年幼丧父、丧母,一生尊敬和依赖苏麻喇姑,但苏麻喇姑比康熙皇帝大了四十二岁,只能产生母子之情,而非男女之情。
 
后宫之事安排妥当,前朝则安排了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少的康熙皇帝,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成为掌握朝政的四大辅政大臣。
 
至于这四位是顺治帝安排的,还是孝庄太后安排的,当然大概率还是按太后意见办理。
 
索尼是正黄旗的老臣,一直是忠于皇太极一系的重臣。当年提出必须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君,否则两黄旗血溅当场,就是索尼带队。
 
作为两黄旗的宿老,索尼的威望是无人能及的。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算是多尔衮系的骨干。多尔衮摄政之后,着力加强自己统属的正白旗,成为满洲八旗中的精锐。
 
多尔衮死后事败,正白旗就被顺治皇帝收缴,与两黄旗成为最尊贵的“上三旗”。苏克萨哈在顺治帝要清算多尔衮时,主动归顺,讦告多尔衮有功,晋升内大臣,从此飞黄腾达。
 
遏必隆鳌拜都是镶黄旗,分别是开国五大臣中的额亦都、费英东的后代。
 
四大辅政大臣的选择,基本囊括了上三旗中的实权派,但其中又没有身份尊贵的亲王、郡王,这也是吸取了当年多尔衮叔父摄政的教训。
 
但四臣辅政的局面还是逐渐失去了平衡。索尼年老无争,苏克萨哈与鳌拜形成激烈对抗,而遏必隆则依附于鳌拜。
 
到了康熙六年索尼病死,鳌拜更加气焰嚣张,要除掉苏克萨哈。
 
两黄旗与正白旗本来就是捏合而成的“上三旗”,矛盾已深,相当于两黄旗与正白旗的内斗。二比一的实力对比,使得鳌拜胜出。
 
索尼去世仅仅十天后,鳌拜罗织苏克萨哈二十四大罪状,将苏克萨哈绞死。
 
遏必隆早就依附于鳌拜,四大辅政大臣权力逐渐集于一身。
 
十四岁的康熙皇帝也在同年亲政,但实际权力仍由鳌拜掌握。
 


3
 

康熙皇帝不甘心于成为鳌拜的木偶,但他年纪太小,并不能直接掌握外朝的兵力,想要除掉权臣,必须要开动智谋。
 
首先在孝庄太后安排下,康熙大婚,指定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遏必隆的女儿为皇妃。
 
这样既不刺激到鳌拜的神经,同时也相当于笼络了索尼与遏必隆两家。
 
在宫中陪伴康熙皇帝的,有一批满洲八旗子弟,与康熙年龄相仿,成为皇帝身边的侍卫。
 

康熙经常组织这群侍卫在宫中“布库”,就是练习摔跤。
 
“布库”本来就是满族人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自然也不会引起怀疑。
 
康熙皇帝就是想利用这批年轻侍卫,一举擒拿鳌拜。
 
鳌拜只会关注朝中大臣们的动向,对于康熙皇帝和一群十四五岁少年的宫中游戏,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同时,康熙皇帝还秘密笼络了索尼的儿子索额图,索额图也成为擒拿鳌拜的谋士。
 
一次鳌拜觐见,之前索额图劝说,鳌少保,皇上亲政已久,你再带武器上朝,不合规制。
 
鳌拜没有防备,就放下了武器。鳌拜朝见所坐的椅子也动了手脚,一条腿是折断的。
 
鳌拜刚坐下,一名侍卫送来一杯很烫的茶。鳌拜端杯被烫,刚一趔趄,椅子腿就折了。鳌拜摔倒,少年侍卫们一拥而上,摁手的摁手,摁腿的摁腿,束手就擒。
 
康熙下令严审,大臣们审出鳌拜三十条罪状,斩立决。
 
鳌拜要求见皇帝一面,脱下上衣,露出一身累累伤痕。
 
康熙皇帝本来只是为了夺权,也知道鳌拜并无谋逆之心,因此免去死刑,改为终身监禁。
 
但鳌拜仍在被囚禁不久后死去,党羽也或处死,或革职。
 
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展现权谋手段,干净利索的解决了权臣,为自己真正掌权铺平道路。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协助康熙智擒鳌拜的侍卫们,究竟都有谁。

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大文学家,我们下篇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克萨哈有何功绩?苏克萨哈为什么被灭族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梗直倔强敢于抗争
卷六第一节 蛮横的功臣(1)
孝庄太后,一个远远被低估的政治家(深度好文)
康熙帝的“四大臣辅政”是如何组建的,为何变成鳌拜一人独大丨百谈清史
满清忠臣鳌拜之死的背后:八旗恩怨与皇权争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