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切己深,思之严,豁然而开——2023台州中考作文题分析及下水作文


切己深,思之严,豁然而开
——2023台州中考作文题分析及下水作文

温岭市四中 胡腾华

【原题呈现】
(注:这是根据学生回忆整理,并不一定准确。)
网络选票2022年度汉字评选字当选。
【汉字溯源】
 
zz
“开”旁边两扇门,中间一条门拴。下面是两只手,用手把门打开。
【词典释义】
1.与闭相对,打开;2.开辟,开通;3.解除(禁令、限制等),放开;4.开始。
——《现代汉语词典》
请根据“开”字的字形和词典释义,展开想象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阐述道理,还可以……

【文题解读】
今年这道作文题很显然是从2016年宁波中考作文题传承而来,当年宁波的题目是一个“亮”字,并出示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亮”字的六种义项,是一篇命题作文。当年作文题一出,让人耳目一新,既有限定性,又有开放性。而今年台州的作文题是宁波这道题目的升级版,演化为一道材料作文题。
今年台州中考作文题有以下变化:
首先,它有情境性。这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情境化命题要求的体现。写作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和社会关联的桥梁之一,题目开头交代了“开”字是网络投票选出的“2022年度汉字”,这就是在引导考生要关注现实和当下。
其次,它有文化性。材料中的“汉字溯源”用形象化的古文字和相关的解说文字告知考生这个“开”字的本义和含义,这就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之一。
再次,它注重命题效度。材料在“词典释义”中只提供了四个义项,其实,“开”的义项至少还有诸如舒展、融化、创立、开阔、发动、支付等许多含义可以出示。命题者知道,一旦穷其所有,考生的作文主旨将五花八门、散开无边,无疑会增加阅卷老师的评卷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给分的效度。
当然这道作文题的命题本意是不设审题难度,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理可诉,不为难考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审题,越是开放的题目越要注意命题者在某些方面的限定。
“开”的本义是“开门”,即是“词典释义”中的第一个义项“打开”,然后是引申义“开辟、开通”“解除、放开”“开始”。这几个义项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切己深思,也可以综合几个义项整合考量。
考生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展开有效的思维呢?
可以试着在广度上横向铺开。先是立足自我,阐述自己的打开过程:打开书本见到一个全新世界,打开故乡小院老旧的木门发现别样的景象,打开母亲收藏的一个精美小箱子看见最真切的关爱,打开好朋友的心扉懂得真正的友谊在行动等等,这样结合平时积累的素材就可以展开写作了。再是从自我扩展到集体,譬如阐明自己集体观念的开通过程,原来认为只要自己好了就行了,经历过具体事件之后打开了思维,知道只有将自己融进集体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还可以拓展到社会层面,讲述我与社会的关系,如开始时候我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打开了眼界,知道要了解世界、了解当下,甚至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在广度上这样思考,就如水面投下的石子,自己就是那个圆心,波纹一圈圈扩展,从自己到集体到社会,从家庭到学校到街道社区再到所在城市,然后进一步想到整个国家和全世界。这就是视域扩展的思维方式。
也可以从深度上纵向挖掘。“打开”不应该至少表面上的行为动作,不能停留在打开门、打开书、打开电脑、打开密闭的空间等可见的事物之上,要拓展到打开心灵、打开思维、打开认知、打开精神世界等内心世界,还可以在解除禁锢、破除迷信等抽象化的方面思考。
当然如果你的历史知识丰富,完全可以在打开国门、开辟丝绸之路等素材上思考,甚至由此联系到当下的“一带一路”,在宏大叙事上结合自己体悟尽展家国情怀。
其实,“词典释义”中的几个义项不可能完全独立,彼此之间有难以分割的牵连,因为你一旦“打开”就要“开始”一段新的尝试,一旦“开通”就会“解除”某些限定,所以通盘考虑、严谨慎思可能会在写作中遇到豁然开朗的灵感光临。
有些学生在文体上比较偏重于议论文的写作,对于这道题又该怎么办?
议论文写作的要点不但在于你逻辑的严密,更在于你思辨的力度。就单单一个“开”字,难以展开有效思辨,我们必须引进一个与之相对或相关的词,构成二元对立或二元相关。可以这样深入一步思考,“开”的反面是“闭”,这样就有了“开”与“闭”关系的分辨,“开”的前提是因为“闭”,而适当的“闭”也能为“开”做足准备,不至于“开”得太多太快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还可以想“开”的相关词,比如“张”,“开”之后要时刻注意“张”的程度,因为物极必反;再如“启”,“开”之后会带来怎样的“启”,启动也好,启发也罢,需要思考行动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不论何种文体,记叙也罢,议论也罢,文学创作也好,写封书信告知打开的意义也好,考场作文必须在与拟卷老师对话的同时与自我对话,想想自己擅长的文体,想想自己熟练的表达,想想自己掌握的素材,只有将审题和自我圆满融合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

【下水作文】
父亲的锄头
胡腾华
父亲的锄头多年没用,锄把裂开,在墙角倚成一个问号。
我非常清楚这把锄头的来历,是请一个铁匠花十块钱专门打造的,而那个锄把,是我和父亲上山砍伐的一根茶树干做成的。
那年我十二岁,我问父亲:“为什么要砍茶树做把,茶树的花朵开得这么热烈,又这么红火,我们去砍松树吧?”父亲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你太小了,看的东西太浅了”,就把新伐的树干装进了锄柄。回家后,他先用菜刀清理锄把上的关节,又用砂纸细细打磨。那褪去皮的锄把带有一种青涩的样子,仿佛是一只刚被关进笼子里的野兽,有某种不甘。
从此,就总能看到,父亲扛着锄头在前面走,我跟在锄头的后面。
我们的目的地是棉花地,在那里有刚移栽的棉花苗。我看见父亲挥臂如弓,用锄头勾下天边残月。这样去了几次,我心里着急起来,“为什么这些苗好像并没有长大呢?”
“长大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些苗正在你看不见的地下扎根、吸取养分,然后分蘖,你不能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松土、浇灌、施肥,然后静静地等待它开花、结果,最后吐出棉花。”我又一次被父亲教育。父亲不知道的是,我瘦小的身躯里早已萌生出走的冲动:离开农村迈进向往的城市。我于是深埋自己的梦想,跟着父亲的锄头后面,给棉花松土壤、施化肥、剪枝桠。我知道,只有将自己深埋,才可以借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茁壮而长、凭力而跳。
那一天,晓星犹在,蛙声煮沸黎明。父亲叫我去干农活,我站在锄头前犹豫。不知怎的,我无意间碰到了锄头,锄头顺着墙壁倒下,正好砸中了父亲的额头。我不敢看,也不敢说话,怕受到父亲的责骂。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父亲只是默默地扶起锄头,什么也没说,扛起锄头独自走向了棉花地。
秋风如刀,吹枯了棉花叶,也吹开了成团的棉花。每一朵都是白云悄悄降落枝头,无暇、纯净,闪耀着农村人的希望。这是土地对劳动者倾吐的心声,那么洁白,那么纯粹。如果你这时走进棉田,会有一种身处天庭的错觉,人间哪能这么纯白?但是在这个收获的时候,父亲的锄头总是隐退到最暗的角落,一声不响,从不因开满田野的棉花居功自傲,只是自顾自守护自己带着伤口的身躯,日渐黝黑。
功成身退,锄头最懂得生命的奥义,沉默与响亮,付出与坚守,等待与绽放,收获与隐退,淡泊与傲然,都在父亲的锄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一次望向那墙角的锄头,开裂的锄把像极了一声感叹,将我内心深处的狭隘一寸寸拓展。
原来锄头开掘的是我不断开阔的心性和认知,那木质的传奇里,有我梦的序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攥紧锄把“秀筋骨”
当代散文‖【渐远的耪地闲置的锄】◆王新忠
高考真题: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怀念农具
父亲的锄头
锄地的经历和父亲的教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