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开阖枢角度看卫气营血辨证

寒温之争

一直以来,伤寒与温病由于辨证不同、用药大异,多有争论,有人认为应该伤寒统温病,有人认为应该伤寒与温病并存,也有人认为不该争论,只要有好的疗效就可。的确,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孕育下,学术之争只有个人水平高低之分而无学派卑贱之别。

但笔者认为,理越辨越明,我们争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一个高低胜负,而是在辨析中更好地认识彼此的优劣。

在长期的争论中,很多人总是喜欢拿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作比较,或是拿伤寒与温热作比较,但实际上,这有点类似于拿剃头刀和菜刀作比较,剃头刀讲究刀锋锐利迅速,能够快速地断发除丝,菜刀讲究刀峰宽匀,刀面敦实,能够持久地切肉剁骨,二者的侧重点和目的是不一样的。

首先就感邪来说,伤寒的三阳证,讲的是风寒之气伤及太阳,既而入里传至阳明少阳,而温病则讲的是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始入在上焦。

也就是说,温病一开始是肺的问题而伤寒一开始是表的问题。伤寒所伤为表,温热所犯为肺,二者表里不一,根本不能拿来直接比较,这是感邪需要区分的关键点。

其次,虽然在治疗初期伤寒为辛温解表,温病为辛凉解表,但实际上,伤寒解表发汗的目的是为了祛除在体表的寒邪,温病出汗的目的是为了宣肺、是通过观察出汗与否来检验肺卫是否宣通。

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方法,这是治疗上需要区分的关键点。

所以笔者认为,不应该将“伤寒论”与“温热论”作比较,而是应该将“伤寒杂病论”与“温热论”作比较来辨析学习,也就是说应该将温病融入到五行的脏腑系统,而不是和六经一争高下。


从开阖枢理解热邪

在温病中,邪气不是由表及里,而是通过口鼻,直接入里。

就好像邪气不是从大门到屋内,而是从烟囱直接进入房内,因此随着屋内的火势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门的开阖也由于气流温度升高而不利。

假设是伤寒,就应该用力顶住门户防止邪气进一步入里。而温病则恰恰相反,要把利用门轴的枢机作用把锁住的门通通打开,利用药物加强屋内气体的流动,把屋内的热邪排出,同时降低屋内的温度。

在感受温热病邪的过程中,邪气主要是影响人的开阖部分,使得卫与卫、卫与气、气与血、血与营之间不能正常的发生开阖作用,因此单纯通过清热祛邪只会让病邪在营卫气血的门、阖之间来回窜动,

长此以往,只会使开阖更加不利,从而产生不同阶段更严重的热性病变,而治疗的关键,不是用药物去控制开阖,是通过启动门轴的枢机作用提高气体的流动,将热邪透出。就像屋子里的“不正常闷热”不是通过空调降温,而是打开门窗产生对流,把屋子里的一氧化碳这些“邪气”给排出去。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伤寒与温病药物力量的大小问题,结合冬天使用暖气或者煤炭的体验,有时候屋里太燥热了就需要把门窗打开通通风,但一般都是开一个小缝隙,如果大开大合屋里的温度很快就会骤降,产生危险。

但家里的水管冻住了想要短时间内快速解冻则不太可能,从这个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伤寒用药偏辛温量大,而温病用药往往清灵量少,因为一个是热邪,一个是寒邪,诸寒收引凝滞,而诸躁狂越。这正是温病用药轻灵且关注枢机,而伤寒关注开阖的原因。


从开阖枢理解温病治法

叶天士讲:“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只须凉血散血。”

卫、气、营、血各属于一个关,这个关有开有阖,卫与气以开为主,营与血以阖为主,卫气营血又各自属于热邪进入人体的第一、二、三、四道关口。

在卫汗之可也

卫关感受热邪,用药过凉则闭,过热则废,在卫关之表,用药以宣为主,以开郁为要;卫关之里以肺为主,以恢复肺之宣发肃降为要。

到气才可清气

首先对“气”我个人理解一为阳气,二为热气,三为动气。

阳气就是说热在这个层次主要还是在表,在阳。

在表是指在脏腑以外、体表以内,也就是说这个热可以布散在人的上、中、下各处,只是没有入脉、入血、入脏腑;

在阳是指“阳化气,阴成形”,就是目前热邪对人体的影响还是功能性的,不是实质性的。

热气是说这个邪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还是在气分的层面,就好比是屋子的“温度”在不断升高,但是还没有出现“明火”。

动气就是指在气这个关口的通道很长,可以在肺,可以在膈,可以在肝胆,可以在胃肠,非常机动,所以气分的治疗非常灵活。

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药的时机,就是“到气才可清气”反过来就是说“不到气就不能清气”,用滋腻的药则导致气滞,用苦寒的药则导致血凝,所以清气的目的还是在于把热气给清走,用清凉之药的目的只是为了把“屋子”里的温度降下来,把热气“排”出屋内才是关键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营关实际上就是屋子里已经有了明火了,这时候就不是温度的问题了,而是屋子里的一些东西被烧坏了,门窗的开阖坏了,对应到人体就是体内的津液被消耗,热伤到了营阴;而且由于热邪还产生了痰、湿热、瘀阻,把人体的气机郁滞住了,产生了热陷心包等症状。所以治法就是灭火(清热),加水(益阴)开门(通窍)。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只须凉血散血

血的阶段实际上就是热邪太盛,把营(脉管)里面把血都给逼出来,或者烧焦了,就好比把屋子里的东西基本上都给烧光了,只剩下基本的结构。这个时候不光是要灭火降温,关键还要把屋子里这些烧焦了的东西都给打扫出去,这些东西不出去,新的东西就堵在外面进不来。所以不能一味用凉药,要活血化淤,散而逐之,一边把这些东西给弄出去,一边给修整(补阴),同时降温(清热)。

不管是卫关、气关、营关、血关,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注重枢机,不管在哪个阶段,都要保证气机的顺畅,开阖功能的正常,也就是说在卫是通风,在气是降温,在营是灭火,在血是推陈出新,但这个邪从大门来,还得让它从大门走出去,不管什么时候,都得保持气机的顺畅(通风),把它给透出去,宣出去,通出去,升出去,这就是温病的关键!


 点击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赵绍琴《温病纵横》笔记&心得
《温热论》汇讲 | 第一条
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二)
少阳病
61讲 外感温热篇 第一条(1)
国医大师系列——赵绍琴讲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