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说

古之学者必读书。书者,所以延智授业解惑也。学海无涯,书山有路。书有三类: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文章也。书,智慧之源泉,人类进步之阶梯。纵横捭阖之术,机关历法之巧,哲理感悟之思,以书为载体,以文字为动力。记前人之著述经典,录先人之见闻思想。君不见佶屈聱牙却打磨雕琢至尽珍尽奇之李长吉仰天长叹“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君不见坚强硬朗而疲惫顽强之悲壮英雄海明威厉声呐喊“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于是,一道道智慧与精神如星星之火,在书籍中成燎原之势。

无字之书,经历也。生活之经历,生命之道理。百态人生,森罗万象。人生不同,故事各异,教给人们为人处事之道理,经世致用之哲学。周恩来先生曾写过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只有从人生阅历这本无字之书中,方能做到经世致用,融会贯通。常言道:“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如此读书,无异于作茧自缚。社会是一部大书,人人皆须“纵浪大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心灵之书者,修心也。有字之书为内蕴,经无字之书实践后,方得心灵之书。不读有字之书,不解礼仪不识知论;不读无字之书,只能指鹿为马,如战国赵括之流,空有满腹诗书,却不可一世。身正则行正。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习有字之书也;欲习有字之书者,先修无字之书也;欲修无字之书者,先明心灵之书也。修心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治学,治学而后能明明德于天下。

明三书之深意,而后能行。

首先,知行合一,方为其上。知识流于表面,不能死读书。仅有经验而无实质,便如无根之萍无土之木。知行要合一,表里亦如一。其次,古为洋用,洋为今用,理为文用,文为理用。凡所种种,皆为一也。融会贯通,非拘泥于一科;合纵连横,去糟粕而取精华。

犹记《少年中国说》呐喊之声振聋发聩:“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以心灵之书衍得无字之书,以无字之书习得有字之书。即使非谢家之宝树,无孟氏之芳邻,吾辈仍能从此三本大书中,习得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大智慧。

且慢匆匆成生活,借此三书品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启超名言(98条)
绸都少年说(四十)做一个善读者
【山东】王雅瑄《​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指导教师:白舒雅
【教育读书】求知求道,方为人生大要
哲思|7幅修心对联,读懂古人大智慧
品牌与人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