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干预餐后血糖延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进展
 
 

餐后高血糖:一个正在被关注的话题
       瑞典的Lars Ryden教授和中国的胡大一教授都是著名的心血管专家,两位教授从心血管医生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心血管疾病与高血糖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负荷后血糖的重要性。
      
冠心病患者是糖代谢异常的高危人群,而血糖升高又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的危险信号,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出乎许多心血管医生的意料之外,为此也引发了心血管界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问题一: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是多少?
      
高血糖是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子,但在冠心病患者中高血糖的确切发生率是多少?诊断率又是多少?东西方研究分别对此进行了调查。
      
西方研究:欧洲心脏调查研究对49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糖状况调查,其中1920例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代谢状况。研究表明,高达2/3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如果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2/3的高血糖人群。
      
东方研究:在我国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共入组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3513,对这些患者糖代谢状况的分析提示,高血糖人群的比例约为76.9%(包括糖尿病52.9%和糖尿病前期24.0%)。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87.4%的糖尿病前期个体和80.5%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对比东西方的研究表明,多数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其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但对高血糖诊断不足,存在大量漏诊现象。相比之下,中国人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提示在中国更应强调OGTT检测,以便对高血糖做出及时、全面的诊断。
   
 

问题二:负荷后血糖与心血管事件更相关?
      
很多研究都显示,血糖升高是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子。但随着对空腹血糖和负荷后血糖认识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负荷后血糖较之空腹血糖,与心血管疾病有着更强的相关性。
       DECODE
研究比较了空腹血糖与负荷后血糖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研究分析了来自10项欧洲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基线空腹血糖和OGTT 2小时血糖数据,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2小时血糖的基础上加入空腹血糖不能提供更多的预测信息(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均P>0.1),但在空腹血糖的基础上辅以2小时血糖,则可显著提高预测能力(全因死亡率P<0.001,心血管死亡P<0.005)DECODE研究表明,餐后2小时血糖较之空腹血糖水平,是总体死亡率更好的预测指标。
    

问题三:糖尿病与冠心病孰因孰果?还是同源性疾病?
      
研究提示,升高的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可引起氧化应激,而氧化应激又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因。所以,很难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孰因孰果,而很可能是更早期的因素在造成糖尿病的同时引起心血管疾病。可见,在糖尿病发病前的糖耐量受损(IGT)阶段,心血管疾病已经起步,若在此阶段干预高血糖,也就同时早期干预了糖尿病与冠心病可能的共同起因和病理生理过程。
      
总之,糖代谢异常在冠心病患者很常见,而餐后高血糖又是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进展性危险因素,早期血糖达标是改善心血管预后的重要目标。现在,绝大多数心血管医生都非常清楚治疗血脂、血压异常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尚未意识到血糖控制同样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指标能预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友们现在重视还来得及!
冠心病与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查血糖!
只测空腹血糖,不够
2025年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达到40%,同时影响你的心脏!隐患曝光
专家忠告:远离心血管疾病的这9项措施,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知道
餐后高血糖的控制及其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