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质课视频】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实录文字版:

师:在古代中国,有两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祀就是祭祀,你们看《曹刿论战》中首先讲的就是牺牲玉帛,也就是祭祀。可见,古人是把祭祀看的很重的。但是我们发现,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什么言论呢?“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不是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吗?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板书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大家介绍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意形态。什么叫意识形态呢?我们先来看课件。好,这位同学你来读一下可以吗?

生读:意识形态是指一种特殊的、有组织的理论信念体系。它以特定的宣传和灌输方式,通过一系列价值符号的特定结合,说明现存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或变革的必要性,是将世俗的目标化为神圣的信仰并在追随者中形成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动员力和约束力。

师:好,大家注意啊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当中什么东西比较重呢?意识形态它是和政治相关联的,他要么是用来证明现存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要么就是证明他不合理,因而需要变革的。我们讲一个理论啊要为人们所接受,它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能够解释现实不能解释你肯定不会信你知道吧?好了,你比如说就刚才的例子来讲,那信神的国家都亡了,然后你还告诉我国之大事在祀与肯定不能信了啊。理论为人们接受的第二个条件是预测未来。们不仅希望理论能够解释现实,还希望能够给我指引方向。总之,什么样的思想属于意识形态呢?很显然它和政治有关。比如说三民主义就是意识形态因为它就是要证明清政府的统治是不合理的,所以需要革命;又比如说启蒙思想是意识形态,因为它是证明封建专制制度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变革

那么中国远古时代,就是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大概是什么呢?那个时候有制度,叫做礼乐制度,那么它形成的文化就叫做什么呢?就叫做礼乐文化。

按照这个礼乐文化啊大家都各司其职,你看天子就去做天子的事,诸侯做诸侯的社会自然安定)确实西周初年统治是相对巩固的,所以大家就觉得这个制度怎么样?挺好的,他能解决问题,能够解释现实,也能预测未来。但是同学们我们初中学过春秋和战国,知道情况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我们来看课件),这是春秋时期形势示意图,这是战国时期的形势示意图,我们从中能够获取什么历史信息呢?

如何提取信息呢?这里我教一下大家,那就是一看有无二大小是首先看有那么,就这两幅图我们先看到了什么呢?首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有晋国的对不对?战国)这里就没有了但是有韩赵魏这三个春秋时期没有的国家。前面这幅图大家看到了春秋五霸,后面那幅则是战国七雄。也就是说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信息呢?一个信息原有的一些大国消失了,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大国。这叫什么?这就是一看有无。二看什么呢?看大小大小是一个数量的问题,同学们再看前期这个国家的数量看到没有?看看除了五霸以外还有什么?是不是)还有郑啊、宋啊、鲁啊这些个国家。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数量相对比较多,那么我们再看战国的图,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时期是有好个国家不见了。为什么不见了?这里面我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兼并战争。(列国相互争战)我们称之为列国纷争它有有两种情况,春秋时期它一般不灭,说就是一般打败你了以后就是你喊我老大就行了。然后就可以回去我打你,只是为了让你喊我老大;战国时期就不行了,我打你,因为我的是我的,的也是我的以先是要你喊我老大现在我要你喊我主人也就是说列国纷争分两个阶段,前期是春秋五霸,大家追求的是霸权到了战国时期,大家争夺的就不仅仅是霸权,而是直接的土地和人口打仗不是为了名声,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楚国有有一个例子呢很有意思,他灭了一个小国那个国家的人就问楚人我犯了什么错你要灭我呢?楚人怎么回答的呢?他说蛮夷也。

蛮夷是什么意思?它是当时中原地区对周边其他族群的呼。蛮夷的意思就是没文化的野蛮人、猪狗一样,这就叫蛮夷所以你看古代很多少数民族的名称都是反犬旁。比如图上这里的赤狄,狄就是反犬旁。又比如节课我们提到的玁狁部落,玁是反犬旁右边一个严字,狁是反犬旁右边一个允许的允字。讲反犬旁意思就是跟狗一样,就是不讲道理。(一开始中原地区的人认为楚人是蛮夷)楚人就说,我蛮夷也,意思是我不讲规矩的,我讲规矩我就不是蛮夷了。所以大家发现没有,春秋战国之际有一个国家的势力膨胀的最大最快,这是哪一个国家?对,楚国。

我们认真的看一下这个图,你会发现还有一很有趣的东西我们除了一看有无二大小,还要三要看整体细节找大家仔细看战国七雄示意图,会发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啊?

生:都非常偏远。

师:对,你们看战国七雄都非常的偏远,齐)这是最东边,燕)这是最东北边,楚)这个是最南边,秦)这个是最西边你看战国七雄很少有什么地区的?中原地区几乎没有现出强国。中原地区,按道理来说是什么?是最富裕、最发达、最文明、最先进的地区),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褒义词都放到那里去,是你发现没有?那居然没有诞生一个大国,就是韩赵魏实际上是原来的晋国,晋国你看它是属于是往哪里走的?是偏西北的。韩赵魏三国中(后来)最强的也是最北边赵国。长平之战赵国被秦军灭了40万之后,秦军想一鼓作气灭赵居然没成功,可见赵国的实力真的是蛮强的。也就是说,从这一幅图我们会发现一个什么信息?崛起的大国全部都在哪里?

生:边疆地区。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越是在边疆地区就越是要面对周边少数族群的袭扰。而中原地区的国家就不用考虑这个事情,反正有边疆的那些诸侯替我们挡枪。可那些本来就在边疆地区的国家怎么办?大家看(春秋)这幅图,上面那些楼烦啊,林胡啊他们要冲过来了,(中原地区的)郑人讲你们冲过来不会直接冲到我这里来的,起码会有晋人先我挡一所以我不需要搞什么事情,不需要搞军备晋国可不可以不搞?不搞直接就会被林胡这帮人给灭了。所以不晋的问题,你看其它强国也)全部都是这样。

也是跟周边的这些少数民族不断的什么啊?他是不断的跟西戎对抗,然后把西戎的领土据为了己有才逐渐强大起来看到没有?也就是说为什么越是边疆地区才越能够崛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边疆地区的压力要大的多压力才能转化为动力,你随时都有可能被灭亡的时候,你还有心思吃玩乐吗?你日思夜想都是要干什么事?当然是富国强兵要生存下去,是不是?

好,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东西就在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很多信息,比如我们看到了诸侯国数量少了,这是因为发生了兼并战争;我们发现崛起的大国都在边疆地区因为边疆地区的竞争更为的激烈。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就是有些少数民族比如林胡啊、楼啊、赤狄啊,北戎这些全都没有了。另外原来的地方多了长城

师:很好!这位同学根据我教的方法一看有无很快就获取了一些信息。他看到了无就是原来有的一些少数民族后来没有了;他又看到了有,那就是出现了原来没有的长城。我们看,林胡啊、楼啊、赤狄虽然没有了,但我们又看到了匈奴、东胡出来了。那么,那些不见少数民族去哪里了?

生:被灭了

师:错,不是被灭了,是民族交融,大家成为一个族群——那就是华夏。比如说这个中山国,就是狄人建立的一个国家,后来被赵吞并之后,中山国的人就慢慢变成了赵人,也就是说,大家慢慢就交融成了一个族群。

我们还注意到呢这边出现了长城,这说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是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春秋不修长城,战国就得修了,不修就不行,实际上这说明什么问题?你越修长城那么就越说明双方的冲突越激烈那冲突越激烈,意思就是双方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双方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那么在长期的接触慢慢的就会出现一种意识,就会出现一种认同感。比如说同学们你们现在在一起,你不会说唉呀你好你是中国人啊,我也是。你们现在这里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但是如果你到了国外,然后你看中国人会觉得唉呀你是中国人会有这种感觉。你在学校里有这种我是中国人感觉吗?只有在什么时候才会让你有一种强烈的我是中国人的感觉呢?那得是大家看到很多什么外国人的时候,你就会产生这种感觉,唉我跟他们不一样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认同感的情况?就是和不同族群的人交往要多,平时我们是感觉不到原来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感觉呢那帮抢东西的人又来了,他们穿的衣服,他们的发型,他们说的话都跟我们不一样,那说明他们跟我们不是一类人,他们是蛮夷,那我们应该是谁呢?古人经过思考之后,就称自己叫华夏。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什么意慢慢产生了?

生:民族意识

师:什么民族意识?

生:华夏意识。

师:对,出现了华夏认同。比如说楚国,楚国你还记得最开始他认为自己是什么?楚蛮夷也,那后来楚人你看屈原以为自己是蛮夷吗?不是,他认为自己是华夏也就是说战国时期,楚人就已经认为自己是华夏了,所以为什么这些少数民族不见了,主要就是什么?是他觉得自己不是蛮夷,他觉得自己华夏。那些游牧族群进入中原地区以后,他也跟着华夏族群种地华夏族群跟着他们学打猎,慢慢地大家就变成一样的(人)了,这就是民族交融。

可见,从这个图当中我们能够获取很多的信息,我想总结一下就是什么呢?就两幅图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是大变革的时代。时代变得和以前不一样,由争霸到兼并,一不小心就会被掉。你想不想被别人灭掉不想那怎么办?唉别人为什么这么强呢?我们研究一下发现什么回事,噢他们都有搞变法。他变法能变强,我变法未必就不能变强?我也可以来搞变法嘛。所以我们来看这个图,看到没有?

我们会看到各国都在变法,也就是说变法不是个别现象,它是一股时代的潮流。各国变法的结果如何呢?很显然,这些变法啊增强了国家的实力,我们可以看得到战国七雄变法基本就是这些强国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这些变法还有什么特点?

我们会看到,赵国有一个胡服骑射改革,也就是华夏学习胡骑马和射箭这个胡服骑射改革很成功赵国一跃而成一个新兴的军事强国。这当然有利于什么?华夏学习胡人,显然有利于民族交融,这说明了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加,实际上彼此都在学对方。

少数民族在摸华夏过河,战国七雄也在摸这些少数民族过河。双方都在学习学对方什么?学对方的一些最突出的优势。很显然华夏学游牧民族当然是学他们打仗,肯定不会学他们结绳记事,他们连文字都还没有,华夏)会不会学他们回到原时代?当然不会(只会学他们那些优势的地方)。

总之,这些法改革增强各国的实力,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各族人民逐渐就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认同。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华夏认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有各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华就是文明程度高的地区,就是文化发达的地区。所以华夏的意思就是最文明最发达最先进的地区。那么这个先进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这是我们挖出来的铁制农具,就是说那时我们就已经使用铁器了。大家还记不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那个印加帝国啊,当时西班牙人只有几十个人啊,印加帝国就是打不过他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没有铁器,他们还在用器,他们)万箭西班牙人穿着铁制铠甲(完全不受影响)。你有没有听说过石头能够击穿铁甲?

生:能,滴水还能穿石呢

师:你说的是对的但是你忽视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时间因素。滴水要穿石,是需要很久时间的,谁能等这么久呢?以前有个笑话,说鸡生蛋蛋生鸡以后就可以发财了,是不是?其实这样是真的能发财的。但它是有一个条件的,什么条件,就是时间要很久不是一下子的事情,所以实际上做不到。比如说你如果存钱利息哦,哪怕利息很低,大家学过数学就知道了,1亿年之后这个钱就不得了。

生:也没有多少钱

师:如果1亿年不够,如果不够再加一亿。(生笑)这个钱很多的,但是你等及,所以没有意义?没有什么意义,明白吗?没有意义的,没有人真的靠这个来的,就是因为你是等不及的。当时中原地区用器就是妥妥的碾压用青铜器的更不用说用石器的就好比说大英帝国开那个军舰来碾压清政府一样,你哪里搞得过他的洋枪洋炮那真的叫碾压。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对周边是什么一种状态?我有铁器,你没有,我碾压你。所以周边为什么打不过中原这很容易理解嘛,因为我们用铁器。我用铁你用青铜刀,我一刀下去,你的刀被砍成两半,你还搞个鬼

 

这是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制家具,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他能证明什么?

生:证明当时中原很强大。

师:能不能直接证明中原地区强大呢?我们从材料中只能看出当时中原地区已经使用铁制农具,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已经使用铁制兵器。铁制农具不能证明铁制兵器,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过度的论证,明白?比如说拿破仑是个伟没错,但是拿破仑上个厕所也能证明他伟大吗?显然是得不出这个结论也就是说,中原地区确实强大,但不是随便什么材料都能证明这个结论,不是说用铁器(农具)就一定能得出强大(的结论),但是一定能得出什么?

生:先进

师:对,可以得出(中原地区)先进。至少证明(中原地区)真的有但是我们现在只能证明有铁农具,不能证明他有铁兵器那如果我们想要证明当时有铁兵器,我们要怎么做呢?两个方案个方案?

生:挖

师:对,一个是挖,就是考古。还有一个呢?

生:查找文献

师:对,从历史文献中去找,有没有有关的记载,找到了可以用来证明是吧?但是如果只是在文献当中找到够不够啊?不够呀,最好是什么?最好是)文献的记载和考古的发现相结合,就叫二重证据法。

我们不但出土了铁农具,我们还出土了很多,如果只有一个地方有铁农具,那是不能证明什么的,一定要数量多。量变引起质变。好,我们大家考古发现发现什么东西?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

师:非常这个词好不好呢?非常这个词有点过我觉得什么词比较好呢?比较比较这个词比较好。另外,普遍还不行,广就会好一些所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比较广泛,为什么因为各省都有这是已经发掘出来,还有没挖掘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叫什么?就是出土的铁器的范围比较广就意味着铁器已经被大家比较广泛的使用,就是冶铁的技术已经怎么样?

生:非常成熟

师:成熟不是以数量多数量多不能叫成熟,质量高才能叫成熟,这是我们得不出治铁技术是否成熟,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出来他的技术传播的比较广,全国各地基本上都能够生产这个铁器的,是不是这样的

我们还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能够找到这么多的铁器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冶铁业比较发达,毕竟)我们能够找到这么多的铁器是吧?所以材料包含了过去很多的信息,我们可以猜想)既然是铁制农具,它必然是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我们猜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应该是有较大的发展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然,这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猜应该是这样,然后我们查一下文献记载,就会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农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铁犁牛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铁犁牛耕比较广泛的应用于农,提高了农业生产,当然也会促进什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加上国争雄的需要,变法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所以各国都变法,可是为什么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呢?

 

大家看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内容多

师:注意,这个意思我们专业的词语叫什么?改革的范围比较广泛。除了可以看范围以外,还可以看什么东西?就是看它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改革不仅范围比较广泛,程度也比较的深,哪里最能体现出他改革程度很深

生:废除了贵族的世袭

师:我们都知道先秦的那个制度分封宗法制度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血缘的基础上现在呢?血缘不起作用了,什么起作用?

生:军功

师:对,就是看你砍了多少个人头所以史书上说)秦国人特别渴望打仗两军作战,一般人看到的就是敌军,秦军看到那都是房子土地他想要的一切!(就好像是)兄弟,醒醒,我们要发财了。

所以,我们从这个表格上面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特点,总结一下,就是商鞅变法的范围广程度深,持续时间呢这个表格看不出来,但是我们根据初中所学是知道的,改革持续时间是最长的,改革也是最为彻底的。

所以各国变法没有一个比秦更成功,就在于此因为他们没有商鞅范围这么广,力量这么大,改革这么的彻底,持续时间是这么长的商鞅后来虽然被杀了,但是他的改革措施被继承下来,没有人亡政也西息。商鞅变法增强了秦的实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国的这个制度最合适的就是打仗,所以秦统一中国然后很快灭亡,这就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有一个理论来对这个变化进行解释,是不是?刚才已经讲了人们信奉某种理是因为他能够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现在原有的理论能不能解释这个现实,比如我这么虔诚的祭祀祖先,我这么的守规矩,楚人把我灭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蛮夷也,你说这怎么解释没办法解释那就只好去寻找新的的理论。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啊,中国一知识分子有文化呢就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天下这么乱,怎么才能够实现天下安宁。围绕着这个目标孔子老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子百家,就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把这件事情称之为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提出的方案是什么呢?儒家讲的是德治。我们先孔子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就是周代的文化繁荣昌盛,所以要信奉周的文化。孔子说他最信服的是周代的礼乐文化。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东周的文化是不是源于西周?是的,那为什么东周出现各种战乱呢?所以孔子就有一个新的解释,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说西周的礼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人们不是发自内心的信奉礼,按照礼的要求去约束自己的话,那么礼和乐就没有什么用。在这里面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仁,他认为有了以后,那么礼与这个相结合,就能实现天下的安定,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比如说老师定了规矩给你,如果说你们内心里没有真正接受啊,我一转背就开始大肆的聊天各种搞法的,那这个规矩有没有用呢?显然是并没有什么用的那么什么样的规矩是有用的?我告诉了你们,你们发自内心的接受了,我转过你们依然是像之前一样的遵守纪律,那么说明这个纪律这个规是有用的如果你内心不认可不接受,我们定个规矩,就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你的内心里一定要什么?接受。所以如孔子强调什么的作用,就是精神作用,内心的道德约束,就是我认为这件事是该做的,所以哪怕老师不在,上课讲话是不对的,所以哪怕老师不在,我也不会讲话。

仁的意思很不容易理解,所以论语上好多次就是子贡问,有好多人就孔子什么叫仁,孔子的解释是“仁者爱人,你爱别人就叫。那怎么叫爱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爱人的表现。就好比我不喜欢吃辣椒,我也不强制要别人吃辣椒那我要是喜欢吃辣椒怎么办?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我就帮助别人,让别人也成为一个优秀的比如说大家看我一边上课一边录像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手上的教材是很多省份今年才开始使用的新教材,很多老师很困惑如何去上这个新教材,我呢就这个新教材每一课的教案课件全部弄好,免费的赠送给他们,供他们参考,我又亲自来上课和录像,就是要告诉他们,我给他们的这个教学设计和课件是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什么?这就叫己欲立而立我想改革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所以你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我的课和你们以前上的历史课是有很大不同的,我更多地是让你们回答问题,更多地要是方法的引导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改革中来。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我就希望别人也成为甚至比我更优秀的历史老师,对吧?不一定生怕别人超过自己。

这是孔子后来孟子和荀子分别传承了孔子的理论,一个主要传承礼,所以呢荀子主要就讲礼。孟子主要传承的是,所以孟子主要是提了一个什么?仁政。礼也罢,也罢,都是希望做点事情,就像我刚才讲的己欲立而立人要去做事情呢。然后老子就说你们知道天上为什么这么吗?就是你们这帮人一天到晚瞎搞,你们不搞就什么事都没有所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出的方案是什么呢?对,无为而治。

老子觉得,要是靠道德来治国,还要警察干什么?也不能靠法来治国,法越多,犯法的人也就越多。那怎么办呢?老子就说,最好是什么都别做。所以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你都不往来了,怎么会有冲突呢?是不是天下就安定了呢?老子说的有没有道理?有道理的呀。你看秦朝的那段历史真实的证明了老子那套理论的正确性,你看秦朝统一后一天到晚搞这个事搞那个事,结果就出了事。汉初为什么没有出什么事?因为汉初就是信奉的无为而治。萧规曹随你们知道的吧,这个曹就是曹参,他当丞相后是怎么做的呢?每天就喝酒,人家问丞相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事情呢?他就说来来来先喝一杯再说。什么都不做。然后呢汉初的局势依然相当稳定,甚至出现了文景之治。所以我们能说老子的话没道理吗?有道理

除了儒家、道家以外,还有强调法制的法家,以及墨家、兵家等。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哪个领域?他们主要谈的是治国平天下,但是他们是不是只谈治国?不是的,他们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人与人的问题,第二人与社会的问题,第三人与自然的问题可以说诸子百家对人生所能面对的所有问题,他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除了什么玩手机实在想不到因为代没有手机。但是古虽然不玩手机但会玩别的呀,性质是一样的,都属于玩物丧志嘛。所以诸子百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可以讲他对人类可能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至于当我们后人一遇到什么问题,往往就怎么做,就会再去拿出诸子百家的书,再读一遍,看能不能够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

你看孔子不是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啊,我们不是说疫苗出来,我们将免费和全世界分享吗?这不就是传统的儒家这种仁爱思想的体现吗?所以中国文化是在什么时候定的?就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总之,在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怀着对社会的关爱,从不同角度作出了不同的思想解释,它们的思想此后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部分。诸子百家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提出的治国方案各异社会的思想倾向和根本宗旨却是一致的。我们在日后的历史和当今的现实中会发现,每当人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就会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去寻求帮助。他们的思想,已经成为后人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

                            ——马克思

第1课教学录像点下面: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如上图所示,请点击下方的“参与讨论”。参与讨论并被精选留言的将获赠本课的课件。
湖湘历史教研 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 您对这个课有什么批评建议,欢迎指出来。 精选讨论内容

才听了周老师两节课,课堂上的激情与趣味,历史与现实,古今中外的串联,大爱。今天的课,第一目讲得太好了。春秋争霸到战国兼并,从地图展示,到答题方法指导,到幽默风趣的比拟,绝了。学习了。谢谢周老师

是一堂真正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学的课。 导入的“国之兴,在于民;国之亡,在于神”感觉和“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并不是很对应,不是很能体现尊神敬天观念的变化,换成“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会不会好点。

作者

一个体现重视鬼神,一个体现对鬼神不再那么重视,还是有冲突的。后面那句话也很好,意思是差不多的,但是主语就没那么明确地是针对桢的“国”。

老师讲的非常棒,深处浅出把各种历史概念解释出来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达到了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

余下6条讨论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与蛮夷戎狄融合的具体过程(五)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训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何尊铭看“中国”观念的演变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诗经不录楚风,孔子不入秦楚,究竟是何原因?秦国楚国如何应对?
春秋的奇葩,孔子的偶像,百家的源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