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稼轩的中秋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文武双全”的英雄之一。年仅二十多岁,他就组织了起义、朝觐了天子、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不是夸张,不是形容,是真正地带领一支五十人的队伍,冲入五万人的军营中,活捉张安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他还有着清晰的政治预见性。他判断金国将在六十年以后灭亡,而金的灭亡将是南宋真正灾难的开始。说了这话以后的六十二年,金国灭亡,蒙古移军南下,威胁南宋。

他在官场也颇有斩获,从地方小吏到方面大员,甚至一度在中央任职。在治理民政、编练军队,甚至镇压叛乱方面,他都有相当建树。

但是,他一生最大的政治理想却是收复故土,而这一理想却从来没有实现过。即使在韩侂胄北伐、重用辛弃疾的时候,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军事行动的先天不足,预见到失败的必然结果。

辛稼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孜孜不倦的奋斗和络绎不绝的失意中度过的。然而难得的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始终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甚至充满生活的情趣,与严厉的大将形象、老练的政治家形象、奋勇的孤胆英雄形象矛盾而统一。

 古人也过中秋。古人比今天更重视中秋。辛弃疾在戎马倥偬中,也许忙得顾不上,但闲暇之时,他也对中秋佳节很有情味。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

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

那边才见,

光影东头?

是天外。

空汗漫,

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

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

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词在小序中写明,是模仿屈原的《天问》而作。在这首词中,辛稼轩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有些已经接触到了现代天文学的内容,如:“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月亮落下去,到了哪里去了?难道月亮运行到那边,还有另一个世界吗?是不是这里月亮落到地平线下,那边才看到月亮升起呢?作为现代人,我们知道,这个猜测是符合地球是球体的科学事实的。

但这首词的主要特色并不在于作者对科学的大胆猜测,而是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是不是金风乍起,吹走了中秋的明月?都说月亮像一面明镜,是谁把它系在天空中?都说月亮中住着嫦娥,这么多年过去,嫦娥却没有嫁走,是谁把她留住了?从这几句来判断,月亮已经西沉,时间已经过了半夜。但辛稼轩兴致勃勃不肯入睡,他还要继续发问。

上阙的五个问题,是彼此联系而相互独立的。下阙的四个问题,则是连续的、层层深入的。先说“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月亮是否会经过海底?是紧承上阙的想象。这个运行的轨道让我想起来忧愁害怕:“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海里有巨大的鲸,会不会把过路的月宫碰破呢?如果碰破了,虾蟆能游泳,可玉兔怎么办?最后还要找到佐证,加强自己的疑问:如果说月亮经水无损,为什么会越来越小,变得像钩子一样弯曲?

在宋朝,人们还不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不知道月亮是颗卫星。但人们一定知道,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只是传说,神仙是不存在的。稼轩故意把传说和科学混在一起,无理而有趣,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以至于数百年后,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悟神悟。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

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

十分好月,

不照人圆。

无情水、

都不管,

共西风、只等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

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

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

留教视草,

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

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

醉来时响空弦。

这首《木兰花慢》是赠别之作,可算是应酬文字。但稼轩的壮志无时或忘,在赠别的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范倅是辛弃疾的副手和朋友,在中秋之际,将调任别离。词的上阙在抱怨中包含不舍:我年纪大了,酒也喝不动了。你看这月亮真讨厌,在中秋的时候,照着你我分别,不让好友团聚。流水更坏,吹着西风,等着送走你的行船。但是你别管我的孤单,此行可以顺路探家,可以吃到家乡饭菜,可以与家人儿女团圆。

下阙中仍是感情复杂,既有激昂的鼓励,又有怀才不遇的忧愤:穿着征衣就可以去朝觐天子,不用担心失礼。因为圣天子正思慕贤才,你一定会受到重用。“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遗筹边”三句,只是设想,却连细节都想到了,极力描写范倅受到朝廷重视、被委以重任的盛况,是对朋友的鼓励,也包含着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稼轩甚至想到了范倅在京中生活的片段:有熟人会向你打听我的消息,请你告诉他,我还沉溺于忧愁之中,酗酒不止。当我喝醉了酒,我会常常望着秋水长天,想象自己空弦射雁。这四句,百转千回,感情复杂,寂寞、抱怨、借酒浇愁,却在壮志千里,不甘沉沦,悲壮而慷慨,跌宕又沉郁。清人陈廷焯在《词则·放歌集》中评论:“一直说去,而语极浑成,气极团炼,总由力量大耳。”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首词也是唱和之作,是与朋友一起赏月时写的,可以看作咏月词。写秋月轮转,像新磨的铜镜一样明亮,联想起月里嫦娥,她是红颜永驻的,于是要向她讨教:白发像欺负我一样,不停生长,我该怎么办?

嫦娥当然不会回答。于是词人又想象着乘长风上天空,下视金瓯破碎的万里山河。这里实际悄悄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白发是因忧国而生,自然也只有收复故土才能染青这两鬓如雪。词人没有直接说出统一祖国的渴望,却委婉地表达:听说砍掉月中桂树婆娑的枝叶,不现遮挡朋亮,人间能够更加清彻明亮。

因为最后两句是化用杜甫诗:“斫去婆娑影,清光应更多”,清人陈廷焯在《词则·放歌集》中评论:“以劲直胜,后人自是学不到。用杜诗意亦有所刺。”而清代另一位词论家周济更是直言末二句:“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而已。”点明词人对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的痛斥。

水调歌头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

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

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麟并凤,

云遇青山赤壁,

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

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

神甚放,形则眠。

鸿鹄一再高举,

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

推枕惘然独念,

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

秋水隔娟娟。

看到第一句,会不会觉得眼熟?没错,毛主席的“我欲因之梦寥廓”是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与辛弃疾“我志在廖阔”的组合化用。

朋友写了词寄给他,他也用词回答。来往两首词,都用了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韵,文人唱和,诚为雅事。

词中也写了文人故事。“梦登天”是借用屈原《九章·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青山”是当涂县东南的青山,是李白墓所在地,代指李白;“赤壁”是李苏的前后《赤壁赋》,代指苏轼。词人在梦中乘鸾驾凤,与朋友赵昌父、前朝诗人李白、苏轼一起,抚摸着月亮,用北斗酌酒,酣畅淋漓,奔放恣肆。

在飞腾的梦境中,纵览天地,信仰千年。但梦总会醒来,或者倔强的词人不肯沉溺梦境,宁肯惘然面对不能圆满的现实。“香草美人”是中国文学传统的意象,而“秋水隔娟娟”则表现了词人与美人、与朋友、与执着理想之间的可望而不可及。

秋月如水,中秋团圆;稼轩豪放而不失生活情趣。然而在稼轩的眼中,秋月却常常触动他心中的隐痛。因为他执着地追求理想,永不放弃。他的执着给了他无尽的悲凉苦痛,也使他的人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特立不朽,更使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熠熠闪耀,永放光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稼轩词话
怀古咏史词
古诗词日历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
辛弃疾归居故园,惆怅地吟诵了一首词,凝练质朴,又字字珠玑
每日诗画 | 青山白云图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