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年级识字教学高效教学二

机械、繁琐、零碎的识字教学,不利于帮助儿童建立汉字知识的系统化和序列化,也不利于儿童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智·趣”相融的教学策略,让生字成为可以和儿童对话的朋友。

“智”指的是教师能看清编写意图、文本特质、构字规律和儿童心理,教学中体现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契合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趣”指的是设计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儿童享受汉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了一段时间,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的时候,就可以组织一些趣味的活动。比如“识字运动会”:让学生字不一定就只坐在教室里,把孩子带到操场上,两侧摆上相近的字词,让学生以跑步接力的形式进行比赛。在玩的同时把字掌握、区分、巩固了。

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策略一:尊重编写意图,体现识字方法的多样性。

我们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为例,一年级上下册共四个单元18课,识字教学呈现的是多样性。

一年级上册《天地人》蒙学识字,《金木水火土》儿歌识字,《口耳目》看图识字,《日月水火》象形识字,后边的《对韵歌》是韵语识字,识字二里边也有不同的识字方式。一年级下册的也是这样有不同的识字方式。这就提醒我们不同的识字方式所采用的识字方法也是不同的。

“蒙学识字”是以传统蒙学的反复诵读为基本方法,在学生掌握字形或对字义理解困难处,通过故事、图片、视频解说等方法加以阐释,注重的是渗透汉字文化和传统文化。

“儿歌识字”主要采用的是多形式朗读的方法,在读中不断复现生字,也可以结合生活和阅读来识记,适当的连结相关知识,帮助巩固生字,强调对语言音韵美的感受。

“看图识字”则重图文的对应关系,唤醒学生识记生活经验,加强生活运用。

“象形识字”关注图画、古文字、现代汉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反复通读中识记汉字,领悟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感受汉字背后的文化。

识字方式的多样性,就意味着我们的识字方法也是多样的。在识字知识与能力上,识字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尽快走上自主、独立识记汉字的轨道。在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上,帮助学生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喜爱汉字对汉字学习有兴趣。

蒙学教学方式举例一年级《天地人》的教学片段。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这幅画呀,是用水和墨汁画出来的,叫水墨画。我们中国人的水墨画是画得最好的,所以也叫国画。仔细看看这幅水墨画,你看到了什么?(爱国教育)

学生回答:我看到了两个人:

老师:你的小眼睛可真尖,这么小的两个人一眼就看见了。那你再仔细看看这两个人,他们可能在干什么。(示出“人”)

学生:他们好像在说话。

老师: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呢。

学生他们可能会说天好大呀。他们可能会说站在山上好冷啊,我们快走吧。

老师总结:他说,他说的很有道理。有一句诗叫“高处不胜寒”。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地和天。

老师:是的,上面是辽阔的天空(“天”出示),下面是广阔的地面(出示“地”),人就站在天地之间。你们瞧,这幅国画寥寥数笔,没用多少笔墨,但是我们却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地,还有两个人在说着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第一课。请小朋友拿起语文书翻到第六页,人坐正,书拿好,眼睛看着书。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老师范读:识字第一课《天地人》。请跟我读一遍。这回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跟老师读。

老师:跟老师读就是我读一句你跟读一句,明白了吗?

这样领读了两遍。

    第二个板块开始学习汉字“人”。

小朋友们,看到大屏幕上的课文,课文中哪个字笔画最少、最简单。

学生说:人。

老师:对。可是,为什么一撇一捺就是人字了呢。古人怎么把它造出来的呢。小朋友们来看一看课件上这个人。这是最早的人字。古人是这么写人的,大家看到这个图片。你觉得。人这个人在干什么。

学生:他好像在叠被子,在洗衣服,在拖地板,在锄地。

老师:除了在干活,这个人还可能在做什么。看老师,老师就侧身模仿古人作了一个揖。

学生说:古人还会鞠躬呢。

老师:对。古人觉得,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礼。所以他们见面的时候要先深深地鞠一躬,你看这个人正在行李。古人还觉得,作为一个人,一定要会劳动,你看看这位老先生在干什么呢。

学生:在劳动。

老师:懂礼仪,会劳动,才可以称得上是人。对,古人就是根据人们平常做的有礼仪、在劳动的样子,造出了古代的人字。慢慢的就有了现在的人。跟老师再读一遍。我们一起来给人找找好朋友吧。

学生开始组词:人们、好人、军人、人家、人来人往。

老师:老师也给人找了个朋友,你们瞧我是这么找的。出示一个男人,跟老师读男人。看到男人,老师马上就想到了女人,跟老师读女人。你们发现我给人找朋友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哦,他们是一组反义词。

老师:你很会思考,你发现我不是单个出现,是分组出现的对不对。我们也分组来试试。如果我说好人,你马上会想到。对坏人。我说白人,你会说,学生很高兴的就是黑人。真能干。声音轻,一点儿要有礼貌。

策略二:尊重文本特质,体现识字方法的契合性

不同的识字方式对应着不同的识字方法,且这种方法与文本有着内在契合性。我们不能用教“看图识字”的方法去教“象形识字”,也不能用教“象形字”的方法去教“韵语识字”。否则,教材文本的个性、识字方法的独特性都无法体现,学生也很难由此享受识字的乐趣,触摸汉字背后的文化和内涵。

传统蒙学识字,主要是借助经典蒙学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汉字文化的传承,是蒙学识字的一大任务。蒙学识字,除了反复诵读熟悉生字,对那些有困难的同字符的生字,可以借助字符的表义作用,引导学生归类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识记。

例如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古对今》,是一篇传统蒙学识字课,选编的是“笠翁对韵”里边的一个片段。这一课有四个带有日字旁的字。这四个汉字如果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些机械的识字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出现记忆的偏差,导致识记错误。同时,这样的教学处理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日”这个一幅传达的文化的意义。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太阳是在不同的位置的时候,表示着不同的时间。在这个汉字中也是这样,这个日不同的位置也表示不同的时间。教学的时候我们要紧紧围绕着日这个字符它的表义作用,用课件演示四个汉字的演变过程,结合讲解日字符的表义作用,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暮”:太阳隐藏在草丛林当中的时候,这是到傍晚了。从图片上看出来是到傍晚了。甲骨文当中这个日到了草丛中间就是到了傍晚;再往后发展到了金文的时候,日全部落到不见了,落到最下面的时候就变成了暮,一直到现在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暮”。他的整个演变过程都是以傍晚这个时间来进行的。

“朝”:朝是早晨,太阳从草丛中间探出了脑袋,而这个时候月亮还没有下去。甲骨文中“日”在草丛中间探着脑袋,它的右边是一个月亮,这个月亮还没有下去。也就是说,这是天刚亮的时候是清早,就是“朝”。太阳一点点地升上来,这个时候的天空非常漂亮,云朵被阳光映红了。此时的云霞就叫朝霞。

“晨”:日到了最上面,太阳升上来了。但是这个从他的字源来说,甲骨文上面是两个手,表示手伸手去抓工具,准备去下地干活了,由它发展慢慢到金文,一直到现在延续到现在,把上面的两个手演变成了日,也就是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要下地干活了。

“暑”,太阳直射到老者的头上,太热了。所以大家看古代的“署”字上面是一个太阳,下面是个器皿在煮,也就是下面烧着,上面太阳照着,说文解字里面“署”就是煮,煮也。

这四个生字,虽然在课文的不同语句里边先后出现,教学时可抓住生字的共性,重组识字内容,围绕共同的字符在汉字里特定的表义作用来展开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准确识记生字,而且能让他们对汉字文化也有初步的了解,与蒙学识字课需要担当的文化传承极为契合。

策略三:尊重构字规律,体现识字方法的科学性。

事物的分类是通过比较事物的本质特征中的共性和个性来实现的。识字教学在识字方法的科学性上,以字符分析为主要理论依据,引导学生通过汉字与汉字之间“音、形、义”的比较,同一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比较等多种方式,来发现“这一个汉字”与“这一类汉字”之间的共性,以及“这一个汉字”的独特性,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展开教学,彰显汉字的趣味,让课堂充满情趣和乐趣。

从字符的角度来看,汉字所使用的字符有音符、形符、义符、记号四种。形符是古代汉字所特有的。古代的象形文字就是以形符表意的。古汉字中的独体字,更是直接以形表意。独体字被用来组成合体字,便成为合体字的字符。这些独体字可以充当合体字的形符、音符或者义符。

在古代、近代和现代汉字中,都有音符和义符。传统文字学把形符和义符混称为形旁,在汉字中起表义作用。如此,汉字的字符可归为三类:跟整字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叫义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那叫记号。

某个字符属于哪一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它所组成的合体字中的作用来确定的。比如独体字“山”“火”如果不去考量其象形演变的历史,就现实的形体看,是两个约定俗成的记号字。但在“讪”“伙”中,“山”“火”作为字符,它们都因为具有原来的读音,被推入合体字当中起着表音的作用,成为“音符”。而在合体字“峰”“烧”中,“山”“火”又因其原来具有的字义,被推入了合体字当中,起到表义作用,成为“义符”。所以,可被类推的“类推性”是一个字在合体字当中充当什么字符的决定条件。

比如我们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一课里边有眼睛的“睛”“晴”“清”“请”等五个生字。那么教学这五个生字的时候,可以组成以声符“青”为中心的汉字组块,引导学生读准这五个生字的音,再根据不同的义符帮助学生区别汉字的字义。和水有关,是清水的清,所以三点水旁;和太阳有关,是太阳出来了,天就放晴了,所以是日子旁。让学生看到字符来理解字义,能很快帮助这五个生字的行并理解字义。

在我们的现代汉字中,独体字因为失去以形表义的性质,成为约定成俗的记号字。这些独体字充当的义符和音符,比如我们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这些课文里边的独体字,都在合体字里边充当着义符和音符。

但也有一部分独体字,因失去表意和表音的作为,成为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记号。如“彐”(jì),原来是“彑”(jì),意思像猪头。现代汉字中,以“彐”为偏旁的“扫、寻”等字,字义都和猪没有关系。对那些既不表义也不表音的偏旁,也应当向学生说明白,免得他们百花功夫硬找部首和整个字的形意或形音联系。

策略四:尊重儿童,体现识字方法的灵活性。

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是综合的、是立体的,而不是单线的、平面的,生字识记也是如此。进入学生大脑的每一个汉字,都会成为一个“能量中心”。从这个“能量中心”,他们会联想到很多其它的汉字、词语、句子,甚至是我们成年人看来毫无关系的事件或事物。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这种认知特点,有时甚至要“迎合”儿童的这种认知特点,在科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灵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变化中更加多元的感知汉字的特点。

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第一课《春夏秋冬》,学生要认识“霜”和“雨字头”。“雨字头”作为一个新偏旁毫无疑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雨字头”和“霜”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如何让学生不仅记住字形还对其字义和“雨字头”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需要我们动一番脑筋。我们可以摒弃简单口头讲解的方式,而是把这个知识点做成一个微视频,充分体现识字的灵活性,让学生感到有趣味很新奇。

做微视频,可以简单的这样来设计。深秋的早晨真冷啊!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了美丽的小冰晶,悄悄地将在树上,将再花上,还降在爸爸的汽车上。看上去白白的、亮晶晶的……大自然的又一个小宝贝诞生啦!它和小朋友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它叫“霜”。所以古人就根据这一图像造出了“霜”这个字的写法。大家看这幅图,上面是什么?对了是雨。上面就是天上的水汽,很多很多这样的水气聚在一起就变成了“雨”。很多带有“雨字头”的字,都和天气现象有关。比如课文中还有一个字“雪”就是这样的。大家看“霜”这个字的变化,你看上面“雨”水蒸汽变成小冰晶落到了树木上,有时候还能落到我们的眼睛,睫毛上。就是根据这个图像造出了甲骨文的“霜”。霜这个字上面是个“雨字头”下面是植物,落在了植物上面,你看植物都耷拉下来了脑袋。你看霜的名字里边还藏着他出生的故事呢。就这样,后来霜的名字在写法上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上面这部分写成了现在的“雨”,告诉我们这个字的意思,下面这部分又加上了一个木写成了“相”,告诉我们这个字的读音。“霜”可喜欢交朋友了。看,它都和谁交上朋友了?和“面”字交朋友,成了我们平时常用的“面霜”;和“冰”交朋友,就成了“冰霜”;和“雪”交朋友,就成了“雪上加霜”,看着这个词语,都觉得很冷呢!小朋友们,现在你们认识“霜”了吧,知道了它名字的故事,还认识了它带来的朋友。让我们和“霜”宝宝说再见吧!

一个短短三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涵盖了新的偏旁部首“雨字头”的知识,帮助学生增强对“霜”的字形的识记和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指导“霜、雪”等带有“雨字头”的汉字的书写指导,以及“霜、雪、雹”等带“雨字头”的汉字的归类识记,能让学生学的有趣而且有效。

低年级单元集中识字的教学需要老师们在教学时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由易到难,不随意提拔高要求,注重创设情境,尊重学生在母语环境下的语音语义的基础,让学生掌握这种基础,教授一些识字方法。注重迁移运用,鼓励学生在生活和阅读中自主识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低年级语文这样教》
统编教材识字法、写字法梳理
小学生识字表
浅谈一年级语文识字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识字教学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