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性之“静”
userphoto

2022.08.09 山西

关注

   心性之“静”

《戴氏心意拳》拳谱云:“静能生慧”。

 古人说话写文章很精练,“静能生慧”到底在说什么呢?

我也笔拙,下文,兴许能解释一二?敬请方家指正!

  引文:

  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有不同的梦想,也都在寻找从脚下抵达梦想的那条道路。

不久前,我读到一组颇有意思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报告分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实现自我的动力各不相同,中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是对子女发展的期望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职、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贡献,分别位列第三至八位,第九项才是追求生活情趣。

  这个数据意味深长。我们对子女的期望,个人事业的追求,健康的保障,建功立业的梦想,都不可或缺,但追求生活情趣就真的该排得那么靠后吗?生活情趣只是风花雪月,只是锦上添花吗?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生活情趣究竟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

  现代人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选择;现代人的头脑,掌握了太多太多的知识;现代人的思维,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逻辑……可是,却丧失了许多许多东西——我们充实了大脑,却丧失了心灵。

 许多人会说,社会现实如此,工作压力如此之大,个人责任如此之重,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容不得一丝松懈,又如何有时间去悠闲?

在我看来,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种节奏。轻重缓急,我们必须拿捏得住。同样的工作,也许别人力不从心,无法胜任,你却能在重重压力缝隙中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有着不败的从容,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致。

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我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木工房被刨花堆得满满的,足有半人高,徒弟们停下手里的活东翻西找,始终没有找着。

天色已晚,师傅说:算了,先去吃晚饭,明天再找吧!”1个小时后,师徒们酒足饭饱,回到木工房,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表说: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是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翻箱倒柜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滴答滴答声,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邃。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动着,躁动着,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仅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按语:

  守稚能如婴儿乎?

真的,三十五年,基本没练什么拳。就是守着一个桩功,在那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修为。

  终于,在昨天早晨,桩功,无论是慢,还是快,都得到了明师级别的师父的认可。

 真的,每天还要工作,还要有俗务,想在爱好上有所建树,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在古人是三年就能做到的事,在于我们今人,他人不知,我,竟然用了三十五年,才找到了桩功的正确的道路,才有初步的基础。

 三十五年的磨、摩、摸,那是怎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呢?

 轻轻的吸口气,心气儿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能在自己先天素质的基础上,澄清许多,能达到自己的层次的慧根,想这就是古人说的“慧”吧。

  桩功,有劲路、气路,两路能通,身体自然会好。

  火气,不上炎,清气自然主控上焦。

  火气,下达根节,地势自然敦厚。

  时间一长,慧根自然生成。

   就说上述的故事吧——

    一共有五组对比:

  一  . 大人烦躁的心灵与孩子质朴的宁静的心灵的对比;

          二  . 喧嚣的机器声与宁静的机房的对比;

     三  . 明亮的木工房与黑漆漆的木工房的对比;

     四  . 人多嘈杂与孩子一个人宁静条件的对比;

     五  . 大人们心灵负担多而孩子没有俗世观点的干扰。

     我们成人,能不能“放下”,以一颗平常心,宁静地对待一些事情?

     三十五年的修为,就一个动作,固然需要内心的执着,但真的,练好它,连对它,对我在物质方面有何大的帮助?真的没想过什么,仅仅是内心的那种爱好,让我坚持了下来。

    当然,还有与生俱来的那份“认真”吧。

    不管如何,能窥“桩功”于一斑,也许是幸事一桩。

     可是,由混元桩到三才四象式,又被师父基本全盘否定了。

     路漫漫兮其修远——

     还是,悄悄地慢慢来吧——

      这也许也是一种“宁静”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资治通鉴中的纪年
如果三十五年后,我还活着
民國三十五年名醫精錄《祖傳秘授跌打接骨秘本》一册
一张肉票引发的三十五年离散
三十五年前的老图片。(图片)
民国三十五年东北银行拾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