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极简断舍离]极简只有6个原则

文字根据简叔的讲座录音整理


“拥有的特别多,但是我却不快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就这样的一个命题,我会去思考到底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何在?

那么,我想唯一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你拥有的东西里,垃圾太多了”。你拥有的很多东西都不一定是好的,比如如果们拥有一个不幸福的感情,不喜欢的工作,有一大堆不喜欢的衣服、无用的物品,再比如我们被动的拥有着雾霾的天气、拥堵的交通,我想这是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拥有这些都不会快乐。

这就是说,因为我们拥有的东西里有太多的垃圾,所以我们才不快乐;而并不是说我们拥有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越不快乐。如果我们拥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钟意的东西,我想我们一定是快乐的。这是第一个。


那么我们经常还会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一些长辈、或者我们身边的一些所谓“文化知识层次高”的那些人,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讲说你要“爱自己”,尤其是一些搞心理学的经常会这么引导你。好像只要“爱自己”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其实这两个命题是一样的,大家都很聪明,应该都明白,为什么我无法爱上自己,因为我自己还有很多的问题、缺点,我们无法爱上有问题的自己。我们会去爱上的一定是很美好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不够美好,那么我们可能就很难爱上,所以“爱自己”的前提是什么?是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以后,我才能够爱自己。

所以,爱上自己的第一步是什么?是改造自己,没有对自我的改造,那就没有对自己的真正的爱。所以,如果你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强迫自己喜欢一个原本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一个不喜欢的人,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很难受的过程。只不过物品不会说话而已,你的感受不会很明显,但是如果是一个人在你身边,比如我们的男(女)朋友,或者同事,在一起朝夕相处,他也有感情、有温度,如果你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或者他(她)有很多缺点和毛病是你不能够容忍的话,那么你很难去爱上他;如果你说你爱上他(她)了,那我认为绝对是一种虐恋。所以说第二个谎言是:爱自己。


第三个就是要讲到我们现在的压力,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比如感情的、生活的、工作的等等,包括我本人,也有很多压力。我们要去做的是,极简、精简,一定是我们要把身上这样的一些东西精简掉,并不是说只精简我们的物品就够了,

精简物品只是第一步

,我在跟我们的群友交流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女孩子,大家可能有时候在群里也能看到,就是她每天扔来扔去的到最后发现自己内心空落落的,每天不扔就不开心,看到东西就想扔,但是扔完以后这些空间空出来以后,又觉得好像并没有达到一种很愉悦、很开心的感觉,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单单“扔”是不够的。

如果我们把那些无用的物品扔掉以后,当我们的可用空间出来了以后,如果我们无法找到更好的东西去填充它,如果我们的精神是不富有的,那么我想即使我们把它扔掉,我们依然体会不到这种“离”的感觉。其实“断舍离”,到最后是一个“离”的感觉,就是所谓“离苦得乐”,这是终极的目的,而“断、舍”只是手段和方法。所以,第三个就是,我们讲的不要给自己那么多压力,如果我们的压力特别大,那么我们往前走的时候一定是走得很慢、很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爬坡的过程,相反我们只有把压力卸下来,我们把这些东西精简掉,我们才能够走的比较快。比如如果说我有一个亏损的企业,当所有的压力都压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我就没有办法走的很快、很轻松。这是第三个。

从根本上来讲,我想我们是有两个人生阶段是最快乐的,一个就是我们的孩童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求,想要什么就直接喊出来;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老去的时候,耄耋之年时日无多,那就算了吧也就这样了;而恰恰是我们处在中间的这个阶段,我们有很多的压力和问题,我们的人际关系、物品,尤其很多女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每天当要出门的时候,永远会感觉衣柜里少一件衣服,永远会少一件。

我们的目标是混乱的,每天有很多的信息来干扰我们,包括我们出门无论是坐车还是开车的时候,不自觉的会拿出手机玩儿,信息的干扰包括我们的兴趣爱好特别多,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这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压力。其他的来自外界的压力,比如污染等等的我们就不说了,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说了也是徒劳,我们只讲我们自己能够调整的。


我们从一个小孩子成长到现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持续的污染之后,终于最后被真正污染了,就如同我们的空气,它绝不是一天就形成的,那是经过长期的环境压力的恶性循环,才形成了现在充满雾霾的城市;而同样的,如果我们现在想把它重新再治理好,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成的,它也付诸实际的行动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改善。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很好的朋友告诉我们,要放下、要精简、不要执着等等……我也听到过,包括之前我也会这么跟大家讲,但是基本上这样的话都是说起别人头头是道,轮到自己一筹莫展,也就是说,这些话并没有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因为这是一种“道理”,那么“道理”它一定是(我自己认为)比较空泛的(形而上的),它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所以说当它用到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有问题。

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说解决问题一定要有方法,没有方法只有道理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东西(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我们东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一个巨大的差异,我们比较注重精神性、注重哲学中的问题;西方文化注重自然科学,注重方法论的问题,即使像写作、阅读,像与人交流这样一些非常形而上的东西,它也会给你分成1、2、3步。

就像写作一样,我们都读过像《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类似的书,他会告诉你几个结构,第一步怎么写,第二步怎么写。包括演讲,像《高效演讲》这样的书,他会告诉你怎么样演讲你才会不紧张,怎么样演讲你才能说服大家,他会给你提供非常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讲,都是拿来就可以用的。但是我们中国呢?我们的传统文化,他是一种精英教育,也就是说平民子弟也要通过科举考试,考举人、考进士,考到等你做了官以后你才可能有精神上的滋养,才可能文化有知识,他离我们的平民特别远,而且我们的学校也不教这些东西,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我们要学一个东西,我们首先要上学,然后老师来教,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然后我们来做再由老师批阅,然后再去改进,他是要经过这样一套系统,我们才可能去培养出一个学生。

所以说,那么“极简生活”也好、“断舍离”也好,他也绝不是坐在家里想一想,说:“那我从明天开始要‘极简’了哦“,在朋友圈发一条说:“明天开始‘极简’了,大家都不要管我,你会发现等一个礼拜过去,你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包括我们群里有很多人,他已经“极简”了一年多了,还是有好多的衣服。今天早上就有一个女孩子(叫“沉睡”?),说今天早上又收拾出来30多件运动服,只是运动服就这么多,问她为什么,就是她在精简的同时还在不停的买买买。她非常愿意表达,她是昨天先加我说跟我沟通,说要加入群里面,要让大家监督她,我就把她拉到群里面,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起到这个监督的作用,她能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所以说,我们要聊的时候什么,是我们要有一个比较全面很扎实的理论体系,但是我觉得我们80%我们要提供一个系统的可以执行的方法,不是光讲理论,因为理论很玄乎,比如说老子就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可能就能让很多人讨论一年都不一定能讨论出来一个特别具象的东西。


刚才我将的是一些关于理念的想法,下面我讲“什么是极简”,我们讨论的是极简的生活方式,不是设计上的极简,也不光是衣服的极简。其实这个很好理解,“简”就是把东西减掉,简化掉;“极”就是简到不能再简,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简到不能再简就是只有一个,我们不能有两个鼻子,两个会很难看并且多的那一个也没有多大用。这个就很具象了,我们也很好想象。但是当牵扯到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想象出来它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你脸上有两个鼻子么?不能想象。当然也不是简到完全没有,没有鼻子也很难看,所以说我们要简到刚刚好,正好够用,这是我们极简的一个目的。

然后他有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此时此刻”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此时此刻需要的、喜欢的东西,这个要留下,如果在此时此刻我们不再需要了,当然像这样的东西我们肯定是屯了很多的,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有很多这样的,像小时候的奖状,几十张奖状时间长了都沤烂了,后来又花了很多钱把它裱起来,后来觉得小时候的三好学生能说明什么呢,没有意义。

所以说此时此刻是第一个标准,就是说此时此刻既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还有一种心态说,将来这些东西我是不是还能用得到,摆在家里面,也许有这种可能,但是我相信80%以上的东西将来都用不上,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因为从原始社会以来,整个人类历史上,我们的物质资料一直是处在短缺状态,到了近现代特别是现当代我们的物质资料才开始极大的丰富;在过去,必要的存储是一种美德,尤其我们的母亲、奶奶那一代人,她们会说这东西不要扔,留着万一以后用得着呢。所以说她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根植于基因的表达。就是我一定把它要留下来,万一以后用的到,所以在过去,储存这是一种美德。但是我们今天就不需要这样做了,因为你今天想要任何东西,京东基本上明天就可以送到,你楼下的超市都可以买到,只用多走两步路就可以买到,你不需要再去储存了,那么“此时此刻”就特别的重要,它不是过去我留下的东西也不是未来我将要需要的,而是我现在需要的,现在我需要一瓶洗发水我就买一瓶,而不是买一大堆存起来,它会有保质期,另一个也可能你过一段时间不想用这个牌子了,甚至说我看到有报道说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洗发水也不一定太好。

所以说“此时此刻”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它此刻和我发生关系,那这个东西就是我需要的,如果此刻不和我发生关系,那就是我要丢掉的。


第二个原则是“喜欢”

这特别好理解,但是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就是这个喜欢是什么呢,就是我在扔东西的时候,第一个阶段我们扔的都是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后来我就发现没有不喜欢的了,说看到这个东西也还好那个东西也都还好,那怎么办啊?我后来就觉得我首先第一个标准是要喜欢,不是丢掉不喜欢的而是留下喜欢的,这两个是有区别的。就是如果我不喜欢的,我就要丢掉;但是不是光丢掉不喜欢的,有点绕啊,应该大家能听明白。

那后来我就审视一下我的屋子里面有什么是我喜欢的,我发现好像只有一张桌子还比较喜欢,其他的好像都不怎么喜欢,但是在转变这个视角之前我就觉得好像这些都还不错,也都还凑合能用。所以说第二个标准一定是喜欢,而不是丢掉不喜欢,而且你如果是开始丢东西,开始舍弃东西的时候,他会碰到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不喜欢的,这个很容易,每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我们家里一定有破烂儿;只有到了第二个阶段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就是有些你觉得好像可以丢,又好像不可以丢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因为那种丢东西的快感没了,你开始纠结丢还是不丢。有好多纪念品丢还是不丢呢?这确实是个问题,所以说这就需要喜欢。


第三个原则就是,最少。

就是这个东西能满足我的最低限度的需求就可以了,不要再多了,再多了以后对我来讲就是负担。比如说我现在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我的手机是不进到卧室里面的,当然这是一个信息极简的方式,下面我们会说。那么同时就把我的床头柜减掉了,以前需要床头柜是因为大量的时候都用来充电,我要把手机、插板放在床头柜上。所以这就是最少,我一旦不需要,我就把它放到一边去,要么丢到要么送人,要么放一放看可能是不是还会需要,但是最少是一个原则,如果有这个最少的原则时候,大家会发现有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太多。

我今天早上早起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美国人他在一次搬家的时候一次性丢到了300多件衣服和鞋子,他突然觉得那怎么办呢,我的生活无法继续了,那他就开始考虑想重新再买这些东西,他就开始想那么要买什么呢?使劲想了想,发现没有几件能想起来的东西,因为他平时跟这些衣物的关系太不紧密了。后来他就想,那干脆我就都不买了,我就暂时使用我现在已有的东西,他发现现在已有的东西也可以满足他的使用需求,没有这300多件衣服他也可以生活,从此他开始了他的极简主义生活的尝试。这就是一个最少的原则。下面我们会说到怎么去做到这个原则。


第四个原则就是,自我。

意思就是我们有时候要自我一点,我们要考虑是不是从“我”出发开始的,那么朋友送物一个纪念品,从我的角度出发我可能觉得我确实不需要它,但是朋友送的,是包含有感情的,是他的一种感情的表达,如果我扔了它,朋友会不会很伤心,这个时候我们考虑的时候就是别人而不是自我。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大家去做一个冷冰冰的人,而是说不要囤积大量的东西,我们可以用一两个去表达,我相信这样好的东西,有一两个已经足够我们去表达了。

比如我们的父辈传承给我们的,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个镯子是奶奶传给妈妈、妈妈再传给女儿,像这样的东西,有一些表达就够了,不需要太多。这个就是“自我”原则。


那么下一个原则,我总结出来就是“呼吸”。

什么叫呼吸呢?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憋得喘不过气儿,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空间太小了。那么我们就一定要给我们的东西有呼吸的空间,不管是你的衣服也好,柜子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东西,你可以把它都当成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要给它足够的呼吸的空间,它要有空间。如果你打开你的衣柜的时候,你发现衣柜里衣服非常满、非常挤,你睡觉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孩子挤在一个大柜子里多么难受,如果你留给它50%的空间,我如果告诉你这样,你每天晚上这样想的话,你马上就愿意收拾衣服,你肯定受不了这种想象,所以这就是要有呼吸的空间,就是我们的家具、衣服,包括我们的朋友,都不要太满。呼吸是我们最重要也最不容易觉察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呼吸了,我们也就没有生了。


第六个原则就是,极简是在广度上简,不是在深度上简。

我简单说一下,“简”是什么,就是如果我是一棵树的话,我不是砍掉我的树根和树干,而是剪掉我的枝叶,剪掉我的枝叶是为了我的树干更好的往上生存、成长。它是在深度上去挖掘,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匠人”精神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把你的广度减掉,不要那么发散。你去看你的衣柜,你发现五颜六色各种款式,不管适合不适合的颜色一大堆,我们就是要在这个上面简,如果我一旦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之后,我要在这个方向上做到最好,我要在我的经济承受范围内买适合我的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包,选择最好的爱人。它不是让你同时有很多爱人,它是让你有一个爱人,但是爱的彻底。

这就是我讲的六个原则:此刻、欢喜、最少、自我、呼吸、深广。

下一次讲具体的方法,敬请期待。


                                             世界很大,我很小;

                                             有人爱多,我爱少。

简叔:

极简生活倡导者与实践者;

坚持每天扔一样东西。

微信公号:极简断舍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会断舍离?简单两步搞定你家99%的杂乱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舍不得扔东西?
我的精简心得之一:衣物精简原则
不花时间和精力,就能将家收拾得整齐干净的方法
1岁帮忙做家务、2岁结账、3岁点咖啡,自理能力强的娃是怎样炼成的?
短途旅行打包十项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