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解读南京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userphoto

2022.09.07 江苏

关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既然要拓展政企业务,那么读懂政府,了解政府相关的政策就是一个从业人员的基本功。结合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我索性将南京高举高打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计划简单分析,共享给诸位。阅读的文章主题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来源是南京市政府,南京工信局对源文章进行了转载。 

1 为什么要重提“智能制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已经不再安心于传统生产制造,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革命性创新。这与国际上说的工业制造4.0异曲同工,也是现在谈论最多的第四次产业革命4.0。中国经济和工业发展最为活跃的两个三角洲也会义不容辞的担当起这次革命的推手。而作为长三角中仅有的特大型城市和中心城市,南京工业产业的发展就尤其值得重视。然而长期以来,南京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与其城市本身的地位,很不匹配。

这是被人常常拿来跟省内其他兄弟城市苏州对比和诟病的内容之一。归根到底,还是一段时间以来,南京工业产业的相对不发达,给人们落下了这样的印象。不过这种印象也基本坐实,无论是数量还是排名,传统工业的表现用一般来形容,并不为过。2018年,南京工业产值增长仅占GDP的15.8%,三年之间低了22个百分点。去工业化就像一个影子,悄悄的跟随在南京市政府的领导策略当中。但是幸运的是,这种现象终于被发现,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工业制造业再次被城市管理者重视起来,也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

城市管理者终于意识到南京经济的短处,主要体现在工业不强和郊区不富。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兴盛离不开产业的兴盛,而产业的兴盛,就坐落在工业层次来。工业是城市的根基是第三产业的强力支撑,没有工业的城市是可怕的。对南京来说,工业产值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确保自己有利的优势地位,城市首位度和名城建设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2 什么是智能制造?简单的来看,是让制造更智能,而何种程度的智能也各有各的说法。总体目标和范围大概逃不开降本增效,形式上应该包含设备智能管理、个性化生产高效执行、设备预测性维护、快速异地或者本地交付、跨国安全生产不再执行难、3D打印随叫随到,让柔性制造切实落地,零部件编排管理更合理,制造流程持续优化,实现海量M2M连接,物流管理多样化,安全生产成为标配等等。目前这些或许只有一些美好的概念,尚未实现最终极的形态,但是未来的智能制造,应该会比我想象的更为强大。

3 现在创新名城建设和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发展终于走到南京城的十字路口,按照规划是要实现迅猛发展。到底哪些区域会出现率先腾飞?毫无疑问,是郊区和新区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按照要求郊区的工业投资占比要比城市高20%。

作为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将会继续落实两城一中心建设,在拥有紫光、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之后,产业链其他相关企业也陆续入住,这是江北之幸,也是南京之幸。跌跌撞撞多少年,江北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半导体之城。基因之城是另外一个维度的建设和推进,根据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总体规划,国际健康城在江北新区呈“一核多点”布局态势,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中心所在的即是核心功能区。”

江宁、溧水是比较优秀的工业集聚地,拥有菲尼克斯、上汽大通、南高齿、舍弗勒、蒂森克虏伯、特变电工,苏博特、中圣集团等。溧水据我所知就有西门子、沃尔斯克和开沃等名企。

4 从时间维度来看,自2018年1号文件提出创新名城建设以来,城市的发展按照这个步骤稳步前进。同步推出45条配套细则,也有助于加快落实创新名城建设。2019年增加了建设美丽古都的要求,进一步对创新名城阐释和发展。而上个月即二月份市政府又通过“全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政府、企业、学者和社会公众再次连接起来。目标在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延伸,通过争取挖掘和培育更多的规模以上的优质企业,来实现省内位次再提升,可谓目标远大,来势凶猛。

5 政府是启动力,是引导力,无论是对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尤其是针对工业技术改造的补贴,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驱动力。政策支持虽说是外在的驱动,不如企业内在和行业的驱动更有机会实现持久发展。但是在目前这个关键环节,政府的启动力和政策倾斜,可以说是一个通往未来世界的灯塔,重要性不言而喻。

6 南京地跨长江两岸,处于长三角都市带一角,不仅风景秀丽,更是高校资源地和雄厚产业基础积聚地,也是国内外专家才子交流活跃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繁衍地,依托政府指示/政策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专业实验室研究所资源和丰富的高校资源,南京的产业界也如同打了强心针。合纵连横,层出不穷,我几乎每周可以从各种途径看到南京城内城外的公开创新活动,以及一些公司的新品发布会,或者高校承办高端专家来宁授课活动,短短两周亲身经历的就有两场。通过着将近一年的时间重新适应,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目前南京正在用一种更开放、更有活力和更有魄力的一面,来营造和深化创新创业环境,我希望这种环境将会随着长久大桥底下滚滚流动的江水,生生不息。城市自身的繁荣和发展,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个心怀梦想,拥有激情的人,通过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其他关键要素慢慢聚合而成。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是解读政府眼中的南京和畅想未来的南京,或许也恰恰是我想看到的南京。

坤德拉2019.03.31

涉及资料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市会展业发展纲要
新年伊始,南京在创建创新名城上又有大动作了
聚焦智能制造大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南京故事”
6个“更”解读南京高质量发展
南京和武汉都有一条科创大走廊
江北新区系列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