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博士的惨剧和老雕同志的悲剧,是传统读书人VELLO的两个典型
userphoto

2024.05.17 江苏

关注
科学的实质,不在于创新和创造,而是发现。
           

VELLO理论有很多槽点,比如对于词语的类别有没有统一,看起来就像几个字母的随意组合,妥妥的泊来品模样,没有正式的中文发音,不伦不类,逻辑混乱,而且根本没有人知道,没有被划入歪门邪道、歪理邪说,已算是大恩大德了。

毫无疑问,那些说法都对,甚至符号VELLO对批评者的定义,VELLO的不完美,众所周知,但并不影响我用它来了拆解当下的一些典型的场景和现象。

宋博士与老雕是传统读书人成长路径的两个不同阶段,也是VELLO的两个典型场景。

目前来看,一个以悲剧收场,另一个暂时被冤枉调查,不管怎么说,结果似乎都不太好。

有人问,为什么说他们二人的遭遇是传统读书人的两个典型?

要知道,在我们接触最多的文化语料或者语境里面,时常听到诸如学而优则仕的说法,而那个说法,在宋博士和老雕两个人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当然,有不同,又亦有相同。

作为基层成长起来的老雕,虽然不是博士,但在学业和工作当中,其实一直稳扎稳打,兢兢业业开荒打怪,慢慢的在自己的工作中和生活里面积攒经验和资本,先后历任多个角色,靠着勤奋、活波灵动、察言观色,以及所处环境特有的职业技能,从一个在监狱长酒桌上陪坐的小卡拉米,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成长为在省会城市权力机关的管理岗。

在我看来,老雕同志无疑可以算作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为无数个在相同领域内寻找一个标杆的后来者们,树立了榜样。

我想在五月八号的信息发布之前,估计认识他的人,哪怕只在宣传栏里看到过或者听到过他的人,没有几个不会不把他当成自己或者后辈们奋斗的目标之一。

宋博士的命运就更悲催了一些,虽与老雕岗位不一样,但可以说其实也是寻着近乎相同的路线前进,只是遗憾的是,宋博士没有走到那一步,就殒命自杀,他还处在学而优的阶段。

如果顺利的话,不排除在经由加拿大博士毕业转机、途经林业大学工作,熬过最难受的那段时光,最后会走上老雕东窗事发前的路子,士不士的暂时还说不清。

宋博士是学而优则仕理念的受害人之一,当然,那些仅仅是个人猜测,也可能宋博士根本就对什么仕不仕的没有任何兴趣,只是单纯的想做个教授,培养学生,养活自己的小家庭而已。但客观环境,并没有给他一个合适的机会,也可能永远没有机会。

因为高校工作,也算是体质内单位,没有一定的背景和得力资源支持,普通人家的孩子在那个环境里面成长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如之前消息透漏,宋博士原生家庭没有给他更多的帮助,高位买了房子,目前还在还房贷,而且由于长期致力学业缘故,在大多数人已经工作多年的情况下,才开始踏入职场。

在前面几年的研究生或者博士阶段,宋博士只是处于半学习半工作半生活的状态,不算真正的进入社会。

而老雕就不一样,他1989年离开家乡读大学,那年24岁,读完三年大学之后27岁。若按照时下的情况来看,不算早,而是很晚了,晚到几乎跟我差不多毕业的岁数,不过,毕竟不是博士,所以不能与宋博士的33岁相比。那会27岁大学毕业,还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同龄的人,在他开始读大学的时候,多数人早早进入社会,开始工作谋生。

老雕是幸运的,毕业之后就进入系统内,一待就是多少年,直到最后也还是在那个系统内,严肃的来说,他从89年之后,就没有离开过系统。

职业的特殊性,无疑锤炼了他,也帮助了他,他在工作过程中,与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员打交道,及早巴早的知道了眼下社会的一些不同,也认识了人性里面阴暗的地方。

不过,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甚至是一段时候以后,老雕同志应该是兢业的,可能就是照着课本上、学校里和机关里学来的知识,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未来的成长方向。

当然,在老雕段位还没有到值得被利用的时候,凭着普通人家出身带来的朴实善良、勤勉努力,以及那种阳光正义的风格,自然而然。

从透漏的零星信息来看,作为起步阶段的老雕,无疑是值得托付的有为青年,我完全相信他的人品。

长久的基层工作,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工作的机会,知晓了他所处的那个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显然在札记里,他在一点点记录自己在那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点点滴滴,只是可惜的是,他写的速度实在太慢,在还没有宣布自己封笔之前,就太监了,以至于我很难从中挖掘他更接近真实的心里路程。

以上其实就是老雕同志的VELLO,若按照那个趋势下去,如没有东窗事发,可能会在当前的位子上做到退休,也不排除有更高一级的身份待遇。

时不时的谈到VELLO,这里有必要再说一下了,那是我之前假设的一个模型。

V即value,e是emotion,l是logic,l是language,而最后的o是operation,直接翻译过来就可以。

从踏出大学那天开始,老雕就沿着接受到的信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那是老雕的VELLO,他接受了那个系统内的价值观,接受了那个系统内的情感因素,在那里学会了如何识别和使用习来的逻辑处理工作和生活的事情,并且越来越顺手,越来越专业,有形无形,有意无意的在言语上,在行动上,都围着自己习来的那套价值观来转,不停的运转运作运营,回报愈发丰厚,到59岁的时候,都不曾透漏一点停止的迹象。

只是VELLO启动之后,就渐渐不受控制,他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VELLO的最后,会是戏剧性收场。

而宋博士就差的远了 ,他的VELLO雏形出现在工作以前,那会他的价值观已然成型,若非有巨大的外来力量,很难撼动。遗憾的是,他也实在没有遇到能够改变他VELLO的人。

他的VELLO是无数热衷于读书的人的典型,不知道,在他的实际生活里面,处理俗事时候,是不是也会几乎照搬书里面记载的那一套逻辑,若确实如此,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算是伪儒的受害人之一。

倘若真的那样,那么近乎完全按照书面学来的知识来运营自己的生活工作,没有真正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真正含义,他的VELLO可能更加清晰。

作为博士的他,学识渊博,可处理起生活问题,职场问题呈现如此幼稚的一面,也不能不说是有迹可循,实在令人惋惜。

学习成绩、学历水平在学习阶段无疑是优秀的代表,尽管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情况不至于像进入社会后遇到的那般恶劣,只是,宋博士没有想到当自己离开熟悉的校园后,面对新的生活挑战,毫无还手之力。

在一定情况下,博士除了代表那段学习的经历和证明之外,似乎在生活这所时刻充满未知和夹枪带棒风险的大学里面,好像并不见得总能够提供最优的生活解决方案。

宋博士的悲剧,想起来让人痛心,老雕同志的遭遇,看起来更让人震惊,他们二人的遭遇先后出现在本地的新闻和网友们的讨论里面。

若非用VELLO来详细拆解二人的成长路径,普通读者估计会陷入巨大的疑惑当中,看起来原本一帆风顺、人中龙凤,经历过传统教育和新式教育洗礼的两代人,在达到了众多人们无法达到的高度之后,为何分别以震惊世人的结果收场,留下一地鸡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改进乡镇办公室工作现状及效能的思考
读书人(第496篇)
XXX同志对班子成员批评意见
1968,温同志的选择
孝顺是美德吗?——传统文化反思系列二 | 教育评论57
领导讲话稿总共有多少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