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金鹏法官:品咂时光——人生到处知何似,一种“怀旧”任追随

蓝色“百草园wjy”关注吧~

品咂时光、请跟我来(系列

之四

人生到处知何似,一种“怀旧”任追随

上下班总喜欢扫码共享单车,每天飞身上车、低头下腰、猛踩踏板、疾速前行之时,我总有一种八十年代的瀟洒与洒脱,那是远去的曾经的诗不够写的最骄傲的自由自在,更是一种命不够活的青春时光之抒情。

所有的最好,都不及刚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期内耗会让我们变得乱思乱想,心力交瘁,无法专注,越来越迷茫。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停止负面信息的思考,静下心来寻找自我,突破自我,然后努力做出改变。

人越老离“原乡”越近,原乡是指出生与度过童年的地方。尽管每个人心中对生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谁的内心都是向往着“原乡”的安然和宁静。

关于“怀旧”话题,觉得有许多要说的,对当下处境不满的者,才会怀念过去;对未来感到担忧者,更愿意通过“怀旧”获得一种确定感。“熟年”当下,未必要分享一种情绪,只想告慰自己,六七十年代生人开始“怀旧”了。

“怀旧”一词,实源于瑞士医生约翰森.贺佛尔于1688年的一次诊断,他看病人时第一次提出:人是会得一种“思乡病”的,病症多表现为:痛苦、沮丧、失眠、发烧、食欲不振等。二十世纪末,西方学者才将“怀旧”和被误诊的“思乡病”区分开来,并注意到了“怀旧”另一种积极作用,将“怀旧”开始定义为一种正面情绪而不是病症,这是正确无比的。

商业时代一直在制造和贩卖着焦虑。教育制造家长升学焦虑、机构部门制造年轻人就业焦虑、整形医院制造女士容貌焦虑、房产中介制造打工者买房焦虑、保健商家制造老人们健康焦虑、培训机构制造学子们知识焦虑、职场制造干部们升职焦虑、打卡制造上班族时间焦虑、效绩考评制造人民法官工作焦虑……当下的你我,全是焦虑情绪,谁?又能独善其身呢!

有一种“怀旧”,是对一种过往时光的渴望与意愿,它是人的一种正面情绪“储藏室”,能储藏住人生的一些快乐、幸福、宁静。但,“怀旧”却是一种喜忧参半的情绪,既包含回忆往昔带来的快乐,又包含“再也回不去”的失落与忧伤。

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有多强大,取决于他能容忍多少“真相”,或者更准确地说,他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去稀释、伪装、美化、控制或篡改人生残酷之“真相”。

优雅地老去是堂.吉诃德式人生幻想;以尊严的方式承受疾病苦难几乎天方夜谭;人生晚境谁不是一场兵荒马乱的战争。无可挽回的衰老,疾病緾身是必由之路,无法回避的举步维艰,别无选择的坐卧不宁,时会让人无理取闹,寢食难安。六七十年代生人,当疲惫不堪时,真的很羡慕年轻的身影,那样机灵健康、好奇可爱、坚韧有节、阳光好奇地灵动着。

六七十年代生人,都是被时代挑中的人,曾走过很长的东倒西歪的路,总有种赶鸭子上阵般滑稽,从此以后的路,好像永远都是东倒西歪的了。

人们相信未来美好可期时,更愿意花时间去努力奋斗,很少会“怀旧”,当处境不佳时,人们就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此时才会希望回到那个确定的过去时光里。

莫言说: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败,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困惑、不安、焦虑和遗撼,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热烈又悟静,深刻又朴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真,生命底色里,刻满这么多温馨又苦涩的记忆,六七十年代生人,如今却坐在自己的蒲团上,期待的最终服务竟是个人助餐。

一切需求欲望皆与生俱来,遭遇人生的一些惊涛骇浪、狂风暴雨,不见得就是一定是坏事。生活总是泥沙俱下,关键是你所处的境界,让你看到的是荆棘或者是鲜花。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升,人的觉悟在于突然就发现,所有大彻大悟者,都曾经地无可救药过。

刘震云说过:生活没有淘汰过任何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淘汰了。其实,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根本是没有可比性的,每一个人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自身条件、智力,包括你所从事一个行业的这种优势,无非就是你没有在自己的智慧,包括智力的那个轨道上去做一个事,也许这跟其所受教育特别有关系。所以,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本身需要教育。

王尔德说:“什么也不做,是世上最难的事情,且最困难并最智慧。”痛苦源于对现状不满,时感痛苦才是对的,只有不满足现状者,才会感觉出痛苦,痛苦才会更深刻,痛苦者才会有欲望去改变这一切,痛苦和焦虑恰能证明你的存在,证明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你我。

人要敢于绝望,回到人的直觉上来。陈丹青说:眼界开了是件很糟糕的事情,你从此知道自己在当中是没有位置的,我算个屁,什么事人都做过、做得那么好,所以我羡慕那些现在还有野心的人,我年轻时候,有过的那股傻劲,非要做到有一个……有一个驱动力……

不习惯被仰视,更不愿意被俯视,喜欢平视自己、平视对手、平视世界。出生于六七十年代,唯愿一代代的人都能超越我们,都能跑得更远、更远。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日常一大乐事,就是“荡在马路上”观察人间烟火,发现街头骗子越来越多,傻子却越来越少。五味杂陈中,当下的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突然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一声长叹:人啊!有尊严地活着,是我们最基本的做人要求。

寡妇三更磨豆腐,光棍半夜洗衣服。人生如磨,一个人若不能改变,如果今天与昨天一样,明天拷贝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千岁仅相当一天而已。

智者见祸于未生,明者见危于无形。都在拼命追赶时代,步伐越踏越快、越踏越轻灵,却不知弹跳力总是有限的,谁也不想辜负所处的时代,停止抱怨,“熟年”你我当于繁华处淡泊,安静处养心,用一棵不老童心,行走在通往自我想要的生活之路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渡过一生。

于回忆里掬一把美好,生活便更加通透;在细枝末节中拥抱温暖,生活便充满阳光;拉三五老友赏花弄月,生活便处处趣味;放下心中执念与是非,生活便只剩下坦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日子会变得富足充实;怀揣宽阔胸怀保持乐观,生活自然潇洒无忧。

时间一去不复返,生命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然,“怀旧”能让人反复体验童年美好,青春欢畅,构建积极生命意义,抵御生命衰老和死亡的负面体验。“怀旧”给人归属感,安全感 、认同感 ,缓解掉人生孤独感 ,提升积极人生情绪体验,消除人们对死亡恐惧,提高对自我的认同感 。当你的心变得冷漠,开始变得独来独往,眼神越发坚定,做事杀伐果断,一心寻求提升自己的途径,便是从“怀旧”中重披铠甲而重生了。

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个人命运总是和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站在新起点上,唯有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加倍努力,竭尽全力,方能书写出六七十年代生人更出彩的人生答卷。在党三十余年,入党时我宣誓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吴金鹏现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少审庭三级高级法官。1994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工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开始从事该省的死刑复核、普通刑事二审及少年刑事审判工作。2002年被选任为郑州市多家大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2003年被聘为河南省青少年维权中心咨询专家。2004年被选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已在《青少年犯罪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人民司法》《中国审判》《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合著《罪名适用新解》(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活一世要善待自己
焦虑的正面意义
360智脑谈论情感和怀旧
接纳,就不痛苦了吗?
痛苦
六七十年代农村怀旧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