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朋友口气重,一问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世界肠道健康日,这些知识你需要收藏

最近又有身边的朋友问我了,他说感觉自己口气很重,有什么方子调理一下。

因为经常做胃肠健康的科普,所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一问不要紧,还真问出问题。

朋友说前段时间检查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吃药抗幽门螺杆菌了。

我又问,治疗后有没有复查。他说没有。我建议他去复查一次,而且是规范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停药一个月再复查。连续三次复查都是阴性,才能表示抗幽门螺杆菌成功。

当然,有口气不能绝对地说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要排查口腔、牙齿、胃部有没有其他疾病。当然,肝不好也会有口气。

但是,发现自己口气突然加重,而且经常有应酬、饭局,首先应该要检查的就是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现在也很简单,做一个碳呼气试验就能检测出来,不用扎针不用抽血。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说到胃肠道的健康,因为是普外科出身,所以对于一些胃肠道的疾病真的是非常地重视。

而且胃肠道的疾病,其实是最注重预防和早诊早治的。

胃肠道疾病大多可防可治,而且一些胃肠道癌症,早发现早治疗,能够获得很好的生存期。

比如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已经被认定为是一类致癌物,是引起胃溃疡、胃癌的元凶。

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呢?

1、食物卫生。有些地方喜欢食用生食,比如鱼生、生腌,不是说生食绝对会有幽门螺杆菌,但是没有经过高温烹煮的食物,如果食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经口进入我们的胃肠道。尤其是卫生条件不好的食物种养环境、长期不清理的冰箱、砧板等等,都有可能沾染幽门螺杆菌。

2、公筷分餐。幽门螺杆菌是很容易通过唾液传播的,包括不使用公筷进餐、亲吻,大人咀嚼食物喂给小孩,都有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所以使用公筷或者分餐,能够很好地杜绝幽门螺杆菌传播。

3、假牙、牙套、牙刷卫生。一些长期佩戴假牙或者牙套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假牙或者牙套的清洁,因为包括牙刷在内的这些牙具也是藏污纳垢之所,同样能够滋生幽门螺杆菌。

说了这么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很多胃肠道疾病一样,都是病从口入的典型。

抽烟、饮酒、暴饮暴食,受病菌污染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一些癌前病变,比如胃息肉、肠息肉,往往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联。

胃肠息肉能够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而且能够在胃肠镜下切除息肉,预防胃肠癌症的发生。

这一点在日本得到了验证。日本和很多东南亚国家一样,是胃肠癌的高发国家。但是日本很早就把胃肠镜纳入癌症筛查范围,每年都会组织全国性的胃肠镜普查,大于等于四十岁的人群,每三到五年复查一次胃肠镜。

这个措施使得日本的癌症发生率有所下降,最主要的是让即使患癌的患者也能有很高的五年生存率。也就是说,因为基因遗传原因难以避免的胃肠癌,在普查中及早发现早期癌变,尽早治疗,能够获得很好的生存时长。

目前国内还没有把胃镜作为普查的项目,但是国内指南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对照一下,如果你是属于以下人群,可以考虑做一次胃镜检查,每隔3-5年可以复查一次。

符合下列第1 条和第2~6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主编- 

三甲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

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腾讯新闻知识官、腾讯较真专家团成员、2020腾讯抗疫责任担当获得者,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网易健康最佳新锐。

全网粉丝超100万。

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超千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10亿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胃“杠把子”找到了,平时敞开吃,胃肠越来越好,助你“消灭”幽门螺杆菌! 
肠胃益生菌 这样“温柔”的抑制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恐诱发胃癌?这个“一级致癌物”是怎样缠上你的?凤凰网凰家尚品
来问 ·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吗?可以治疗吗?
四五十岁该做胃肠镜检查了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就离胃癌不远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