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当年一时冲动,娶了农村姑娘,做了上门女婿,晚年他却后悔了

1968年,我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转折,我父亲下放到农场后,我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农村插队,临走时,母亲再三嘱咐我,到了农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惹是生非,母亲给了我五十块钱,哥哥姐姐送我到车站,上了火车,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三天后,我来到了插队的地方,陕北甘泉县北庄公社大河村,老乡非常热情,老早就在村口等着迎接我们,搞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我们被老乡簇拥着来到了我们住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窑洞,我数了一下一共有6间。

窑洞都是新建的,队长让我们自己选,每间窑洞住五个人,我冲在最前面,选了中间一间窑洞,窑洞里面很简陋,只有一张大炕和一张桌子,我选择了靠门的位置铺好床铺,队长带着我们去了公社食堂吃饭,食堂距离我们住的地方不是很远,我没有胃口,只喝了一碗稀饭吃了一个馒头。

休整了一天后,我们就跟着老乡一起下地劳动了,第一次干农活,我有点不习惯,我们三十人分成了三个小队,每一个小队安排了两名社员,负责带着我们干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只想躺下来休息,坚持了一个月,我才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

插队第一年,队长安排我们在老乡家过的春节,我去了老乡王满银家,王满银家算是队里比较富裕的家庭,王满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已经出嫁,家里只剩下小女儿王艳玲和他们老两口,王满银一家人都很热情,年夜饭准备的也很丰盛,有红烧肉、凉拌猪耳朵、豆芽炒肉、炸花生米、腌萝卜、凉拌土豆丝、还有包子和饺子。

从过年到正月十五,我都是住在王满银家里,王艳玲抽空给我做了一双鞋子,过年老乡都忙着走亲戚,王艳玲没有去,一直在家陪着我,我也没有闲着,把院子里堆了一年的木头劈成柴火,放得整整齐齐,正月初八,王艳玲带去县城逛了一圈,我请王艳玲吃了一顿饭。

王艳玲比我小一岁,看起来要比我成熟稳重很多,个子也比我高,过完年,我抽空回了一趟家,看望了母亲,我到家里母亲见我瘦了很多,抱着我就哭了起来,在农村这一年多,我成长了不少,也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探亲回来的时候,我给王艳玲带了一些吃的,还有几件姐姐穿过的衣服。

一转眼,我在农村插队已经四年时间了,我有些厌倦了农村的生活,我心里很迷茫,整个人也开始变得消极,队长为此还找我谈了好几次,那段时间,王艳玲一直在鼓励安慰我,我心里对王艳玲也有了一丝好感。

1974年,我和王艳玲已经恋爱了一年,在王艳玲生日这天,我精心准备了礼物,打算向王艳玲表白,我约王艳玲到我们经常约会的地方见面,结果被老乡发现了,我和王艳玲躲进了玉米地,没过多久,村里就传出了闲言碎语。

队长也听到了一些传言,问我怎么回事,我对队长没有隐瞒,说了我和王艳玲的事情,队长觉得是件好事,没必要遮遮掩掩,还要给我说媒,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队长提议,有队长做媒,我和王艳玲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我写信告诉了父母,母亲让我自己拿主意。

1975年,我和王艳玲领证结婚了,结婚之前,王艳玲已经怀了我的孩子,我和王艳玲的婚礼很热闹,结婚当天来了很多人,院子里坐满了人。

结婚之前,我已经答应岳父王满银,会留在了农村,我也因此受到了公社表扬,成了扎根农村“优秀知青”代表,没想到这个决定,我晚年却后悔了。

我和王艳玲结婚后,我搬到了王艳玲家里居住,结婚之前,岳父给我盖了新房,我们住到了新房里,婚后不久,王艳玲给我生了一个儿子。

我给儿子取名周建国,希望儿子将来长大能够有出息,保家卫国,儿子出生后,我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了我目前的情况,母亲来信告诉我,父亲平反了,还得到了一笔补偿款,父亲下放到农场后,我和父亲就没有见过面了,母亲让我抽空带着孩子和老婆一起回家看看。

我和王艳玲婚后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是,我却觉得十分幸福,每天干完活回家,看到孩子,我就很高兴,结婚第二年,恢复了高考,母亲来信叮嘱我,让我好好复习无论如何都要考上大学。

我把考大学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和岳父,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却遭到了全家人反对,妻子和岳父担心我考上大学,不会再回来,妻子不想让我参加高考,妻子告诉,她不图荣华富贵,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挺好。

我没有想到妻子目光如此短浅,我和妻子大吵了一架,妻子为了阻止我参加高考,谎称自己怀了孕,岳父也病倒了,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我一个人肩上,无奈之下,我只能放弃了参加高考机会。

母亲知道我没有参加高考,来信狠狠骂了我一顿,其实,我心里并没有放弃,第二年,我偷偷报了名,结果岳父把我的准考证藏了起来,我以为是我自己不小心弄丢了,我错过第二次高考的机会。

女儿出生后,我也没有心思再继续参加高考,父母对我失望至极,一年多没有给我写信,1979年,我以留守知青的身份在县农机站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算是有了着落,我也彻底断了回城的念头。

1982年,我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回家看望了父母,我在家里没敢多住,只住了两天就回去了,临走时,母亲给了我五百元,我拿着这笔钱盖了两间大瓦房,家里的生活也改善了很多。

我平时都是住在县里给我提供的宿舍,周末才回一次家,家里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妻子在打理,看到妻子憔悴的模样,我看着很心痛,1986年,单位给我分了房子,我把妻子和儿子接到了县城,我托关系给妻子找了一份工作,自从我留在农村后,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去世的时候,我都没有来得及见最后一面。

让我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非常出息,都考上了大学,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女儿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好不容易供两个孩子念完了大学,我和妻子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2010年,儿子带回来一个女朋友,说打算去国外,我和妻子没有同意,和儿子关系也闹僵了,后来儿子还是去了国外,而且还在国外定居了,我和儿子几年都见不上一次面。

妻子因为这件事情,一气之下病倒了,患了中风,女儿的婚事,我没有管,自己找对象结的婚,女儿虽说没有出国,但是,一年到头也见不上一次面,每次都是我打电话过去,自从妻子生病后,女儿和儿子每个月给五千生活费,平时都是我一个人照顾妻子。

从妻子生病到现在,我已经照顾了13年,说实话,不管是妻子和儿女,我心里多少都有点怨气,甚至有些后悔当年选择留下来,现在,我和老伴相依为命,老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的身体也不太好,女儿和儿子又不在身边,万一哪天我突然走了,可能都没有人知道,我现在只希望,能平平安安就行,以后老了走不动了,我也不会麻烦儿女,我直接住养老院安享晚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7年,女知青为了返城抛下儿子,46年后相见,儿子提出一个要求
知青往事:第一次干农活的尴尬
姐 姐(三)
北京知青:为了回城,抛弃初恋和孩子,多年后他后悔不已
二十九,大扫除
周建明:岳父的执念(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