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丑陋的建筑学设计院实习检查
userphoto

2023.03.15 重庆

关注

//

這是第N個故事

也是第1次遇見你

//

社会依照一种种既定而成的规则运行,学校也是。建筑学学生需要在大五上的一学期去实习——规则是这样。

不知道是谁制定了这样一个实习期,时间刚好在大五上。这个时间点巧妙,因为它与考研是冲突的,如果这个学生要考研,怎么去实习呢?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出现,对此,我不知道它运行了多长时间,至少我亲身经历了一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

如今,快要大五毕业离开校园,我本该怀着留念的心境去体验所剩无几的校园生活,可,由于设计院实习检查这件事,我感到难受,原来学校竟然这样、充满了假。考研的学生如何应对实习检查呢?答案很简单,造假。

这很严肃,涉及到品行一类。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只要是大五上在考研的建筑学学生,大五下开学的实习检查都造了假。这严重吗?似乎并不严重,连老师也默认这种假,知道考研与实地实习的冲突。至于我为什么要说出来,并未为了检举揭发。我重视这件事、在心里敲响警钟,我认为这是一种能以小见大的现象,发生在校园内。

学校对于考试作弊是严格的,对于造假则缺乏监管力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我难以理解这样奇怪的事。

建筑学大五上,一学期名为设计院实习,顾名思义,需要学生到社会上的建筑设计类公司实习。要是我不想去实习怎么办?如果我不想从事本专业工作怎么办?我想躺在家里玩儿怎么办?规则是死,人是活的嘛,办法总比困难多,造假。

实习手册,实习日记,A3汇报文本,A1施工图纸,中期总结,最终总结——这几样就是能证明你去实习的文件。这些所谓的“证据”本该在实习前就发到学生手中,却一直拖到大五下、本学期开学才发下来,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所以,同学们发挥创造力,努力回忆、假造自己去实习的经过,写日记、写总结、去网上买资料、图纸等等,八仙过海,有模有样地把“证据”弄得像那么回事……

我没考研,真正地去实习了,准备好了我的证据。没去实习、考研的同学就比较慌、担忧因此过不了老师那一关,借用考研机构的公司章印盖章,网上搜索抄写,也完成了一份实习证据。我不得不佩服当代大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真真假假难以分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我谴责这样的行为,那可是造假诶。我自嘲早已过了天真的年龄、得学会接受……我当然希望学校、乃至社会都是阳光明亮、公正公开透明的,可现实不是这样呀!还没有完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我提醒自己,明智、包容、沉默……

与同学们交流实习心得,室友提到他去的事务所做的工作中的一项:陪标。

在我准备的实习证据中,原原本本用了所在公司的文件,都是我真正经手的项目:一个售楼处、一个办公楼。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到一间教室,按照要求把东西放好后离开。老师们在里面翻看,打分,我们站在外面闲聊。名义上的“实习答辩”没有问,也没有答,更没有辩。

等到老师检查完后我们又进去。我满心以为我的实习证据当然没问题了,毕竟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呀。结果,老师念名字说这几位同学需要注意修改一下,“当然,你们最好是完善一下,学校也不会因为此事让你们毕不了业,给你们个六十分;对于出国的同学得重视一下,分很重要。”他念到了我的名字,说我的A1图纸公司和实习的公司不一致。

我感到无语,那份A1图纸的图框上的设计公司名称确实不是我所在实习的公司,但是,它分明、确确实实是我实习公司所做的,我还修改过它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这都算什么事?它竟然无法证明我!

下课后,我去问老师,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这图框上的公司名称……我、我确实去实习了。”老师随意地摆手,似乎急着走,说:“你这是pdf打印的?”我说是CAD,老师说:“那还不简单,你改一下不就行了。”说完,老师走了。

母亲在我小时候教育我做人本分、踏踏实实;稍微长大后,教育我做人要灵光;成年后,和母亲聊天,她告诉我做人要处世圆滑、八面玲珑。

我在这件事上有点生气,准备这次实习证据,打印A3文本、A1图纸花了我好几天的时间以及八十多元钱,为了省钱我选择黑白打印,不想为此花更多的钱。那份A1图纸的CAD版本确实在我电脑里,我满可以改掉它的公司名称,然后重新打一份,但我觉得不舒服、恶心,造假,花钱,为了什么?心里感到难受、过意不去。我下定决心,即使因此实习分数低,也绝不这样做。我或许吝啬,知晓赚钱生活的不易。

分数对我来说没有用处,我既不会因此迈向更高等级的学府,也不会因此找不到一份工作。到图书馆看书,大部分同学都在准备考研,我就在想,他们到底为了什么?为了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更长时间三年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获得人格方面的成长?为了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过年回家,父亲和母亲都劝我考研,我打哈哈。晚饭后与父亲出门散步,我问父亲:“你觉得我算是文化人吗?”父亲说:“你比我有文化,但是你读研究生的话就更高一级。”父亲把“文化人”约等于“学历”,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有文化。我心里一阵失落,得不到来自外界的认可,没有一份证书证明我的“文化”、水平。实在难以分清学历和阅历哪个更重要,比较两个人最直观的还是学历的高低。高考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985高于211,211高于双非,硕士压倒本科,就这样。

如果想得到外界的认可,那就按照外界的规则来,如同玩一个游戏。我不想再玩这个游戏,选择了“退”,不去考研,不去考公务员,不去造假完成任务得到高分……由外至内,我的学历大概止步于本科,是人家口中的“大学生”——这是我的身份——在这个学历水涨船高的时代默默无闻。在他人不知道的地方,我待在图书馆里看书,早睡早起修身养性,规律地健身追求一副健康的躯体,磨练心性走正道……没人会给我一张证书或表扬,这是看不见的东西。

苹果已经腐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学历建筑师的经历告诉你学历到底重不重要
刘艺晴-筑心的“灰色”小孩
五年建筑学学习总结:2005.10
在大学里当一名建筑系老师是什么体验?
研途 | 我是如何考到快题第一的?
天津大学2020建筑学考研讲座: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