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室友J这样的人
userphoto

2023.04.14 重庆

关注

//

這是第N個故事

也是第1次遇見你

//

高考录取通知书来后,到到大学报到这段时间,我兴奋地在QQ上搜索了所在大学的群,果然,找到了学校的大部队,继而还有各种老乡群、班群……就这样,我找到了同班同学,以及室友。寝室六人,拉了一个QQ群,我们彼此陌生地打招呼,询问有无共同的爱好——游戏——开黑。室友J也在,他爱在群里发言,但后来似乎没有人再热衷于在群里聊天,群也就沉寂了下来。

到大学报到,我和J约定在同一天。我先他一天到,住在学校附近的宾馆里。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少云,太阳赤裸裸地挂在空中。如今回想起当时,我总觉得羞愧,那时的我“直接”,上身穿着一件灰色的无袖衬衫,有腋毛,下身一条橘红色短裤,脚下一双黑色户外凉拖鞋——之所以这么穿,是因为我觉得夏天很热,穿得凉快点好像并没有什么。我想起一个梦:在人群里,我赤裸着上身,焦急地找我的衣服,一直没找到,醒来才松了口气,原来是梦。

J先我一步到达校门口。他的父母以及妹妹都在,一家四口人。这是所谓的“面基”。J不高,身高大约一米六五左右,不胖但敦实,戴着一副薄边框眼镜,头发剪得短、发际线有往后移的趋势,着装普通,一本正经的样子。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立即与我脑海中原先对他构想的印象产生了差别:他在网络上像是一个话多、活跃的人,现实中却少言(这得分情况)。他和他的父亲很像,连表情都七分相似。他们一行人,妹妹和母亲热闹了气氛,父子俩说话很少。我只记得他父亲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奖学金吗?”

我说:“没有。”学校会给高分考入本校的同学奖学金,J获得了。他是河北的高考生,来自名响全国的“高考重地”,外省的人都觉得河北学生会考试……和J汇合后,我们一同在校园里闲逛,第一次熟悉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很不舒服——第一次与陌生人认识、交谈,不断找话题聊下去。J并不健谈,大多数时候都在吐槽河北高考的无人性,为了高考这些学生付出了很多,凌晨起、半夜睡,封闭式管理,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我也谈到自己的高考,表示赞同他的话。

我们绕了学校一圈,在校园内散步。其他第一次来报到的同学也这般。最后我们到了寝室、打扫、铺床。我一个人完成了这项工作,由于是第一次,她母亲指出了我的错误——把夏凉被铺在了床上,那是盖的。J的母亲帮他铺好了床。之后,快到中午,我和J一起出寝室,在楼底和他的家人分别,我们则去了食堂吃晚饭。

J问我:“你一个人来的?”

我说:“是的,我家离得远,不方便。”他说他们一家人到北京旅游,都晒黑了。我点头,听着他的话。当天,学校免费为新生提供饭菜。

下午,其他室友也到了。第二天,寝室六人一起行动,去上课,去吃饭。

后来,随着对校园的日渐熟悉,六人小团体于无声中分裂,一人常到校外去找女朋友,一人独来独往。我与J以及另外两人组成了“四人帮”,我们时常一起到校外吃牛肉饭,一同待在专教,直到某一天,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脱离了这个团体。于是,J和两外两名室友成了“三剑客”。

J找到了他的知音K,拥有共同的兴趣点:时事政治,Steam游戏,电脑手机……

在大一,J父母离开的那天,J就表现出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或许是他所处的环境压抑了他很久、很久,到大学,真正地释放了,他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了,手机不离身,玩儿得晚、第二天快中午起床。大一下的学期,由于专业课必须用电脑,我们都买了电脑。J沉迷于电脑游戏,到了熄灯时间仍旧不停(晚上十点熄灯,但根据上一届学长的经验改了寝室电路开关,不受熄灯规则的影响),键盘鼠标作响。J和室友K谈论哪一款键盘好,他们没有考虑键盘摁键声音是否有无、而是好不好听清不清脆。无奈,想要睡觉的人只能忍受,毕竟这时候脸皮薄。

一天晚上,他在寝室和他妹妹通话,那语气完全是大人教育小孩儿的模样。原因是她妹妹想要一台手机,J作为哥哥严肃地给予了批评,劝导她好好学习,上大学了再买。她妹妹在电话那头哭。我觉得很好笑,J的父母肯定无法得知J目前的状态,他是个“两面派”,一面教育妹妹好好学习,不要想七想八;一面自己在寝室外则看手机、回到寝室则玩电脑。两三年后,他换了台最新的苹果手机。

鄙人平生最痛恨的人之一便是——表里不一的人。

到了晚上,J和K越加兴奋,他们开黑。K不像J,他懂得“礼仪”和“自觉”,他会开玩笑地问我睡着没。我不回答。一个印象深刻的夜晚,他们在谈时事政治——这也很好笑,他们唯一获取信息的手段无外乎网上冲浪,而那些信息还是被人加工过的,他们妄下论断,随意取笑别国、吐槽政治人士等。我躺在床上,被迫听他们愚蠢的话语。直到我再忍受不了,说了一句:“别他妈谈政治了,早点睡!”他们终于停了,世界安静了。

自此后,我与J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K和我算得上能帮把手的朋友。J有意避开我。不变的是,J仍会在寝室制造噪音。同样是一个夜晚,J看视频外放。我和J的床铺头对头,都在上铺。他对我发动了“声波攻击”。我反击他,拿出手机播放音乐,选了首激昂劲爆的舞曲,声音开到最大。J也开大了声音。我们互相展开了有声地攻击。

我先退后了一步,关闭了音乐。J或许是意识到了什么,也关闭了音乐。谁也没说一句话。有点悲哀,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去高考场上大杀四方,却没教会我们怎样去解决实际问题,哪怕开口说一句话。谁都没说,但经此一役,我与J的“潜藏矛盾”有加深的趋势。

如果你是一个安静的人,那么你肯定讨厌吵闹的人。这世上的人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能管好自己,不向周围发出任何能量的人,他们能把自己的能量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另一种是外放型人,这种人乐于向外界、周围发出能量,去影响他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他人,大多是恶性的。

J就是外放型的人。矛盾的点在于,他明明看上去是一个内向、在生人面前不苟言笑的人。这就是J。在班上,在其她女生面前,他总是一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加上一点彬彬有礼;在寝室,他暴露本性,吵闹,猖狂,嬉皮笑脸。起初,我完全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他是一个人,还是两种人格?

或许,这就是人的复杂性吧。通过单一的视角、面,很难去看清一个人,我敢保证,我绝对比寝室外的那些人了解J。我认为他很坏,会伪装,而且很可憎。在外面,看上去那么正常的一个普通人,本性却是这样。

J进出寝室关门声很响,不知道他会不会考虑到他人,特别是在晚上。有时候他和K回来得很晚,一开门,嬉笑声、话语声、开关门声,即使睡着了也会被吵醒。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我恶意地猜想他是这么想的:我回来得晚,其他人也别想睡得早。在寝室,什么时候睡,通常取决于最后一个人什么时候停止造作。我在心里杀了他很多遍!

在公共空间,进出门悄声关门,晚上保持安静,这需要教吗?可见,当代教育的失败!当初凭借高分考进大学、能拿奖学金的一个人竟然会让旁人心生厌恶,我觉得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成长……

此外,还有一件让我感到恶心的事——宿舍里的洗衣液。某一天,我拿着我的洗衣液去公共卫生间,往洗衣机里倒洗衣液,突然发现洗衣液怎么变得清了?我以为是我的错觉。但随后的几次,洗衣液越来越清,我敢肯定,有人往里加水了!得出这个判断的时刻,我火冒三丈,这不是恶心人吗?你偷偷用就用呗,干吗用完了还往里掺水?我联想到初中化学题求液体的密度,连续几次掺水后含量多少?谁偷用了我的洗衣液还自作聪明地往里掺水以求不被发现?根据我对寝室其他五人的了解,J。我忍住了,没有拿着洗衣液去寝室挨个儿询问,我有意把我的洗液藏了起来。

J还喜欢盲目跟风,没有主见,一直到大五快毕业,从好处说,他是个群体生活主义者,从坏处说,他是个巨婴。他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考研,每天跟着室友去专教,早出晚归,回寝拿着夜宵零食汽水;一同报了辅导班,寒假去参加集训,结果他果然没考上——得知这一结果我竟会感到高兴。

最近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晚上,他把电脑拿到床桌上玩儿。前面说到,我和他的床铺都在上铺,头对头,我们都买了床桌、床罩。一般来说,正常人都是把床桌放在床尾,我们都是、除了他,他把床桌放在床头,然后,他把电脑搬到床桌上玩。夜深,他的电脑挨着我的头不到半米,风扇呼哧作响。我先是忍耐,直到十一点半,我坐起身,愤恨不已地在微信上给他发消息:“你不觉得你的电脑风扇很吵?”还发了一个涨红脸愤怒的表情。

信息发出去的同时,我听到他的苹果手机“叮当”一声消息提醒。两分钟后,他关了电脑。寝室安静了,世界和平了,我也可以入睡了。第二天早上,他的闹钟吵醒了我,他自己不起来。下午,他回我消息说:“我觉得我的电脑风扇不吵呀,要是你觉得吵你直接说就是了。”同时还发了一个捂脸的表情。

我直接回他:“是的,我觉得很吵。”真想逮着他骂一顿,想想还是算了,我不会教他做人——因为我不是他的父亲。

电脑总算是不吵了,而你也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往后的几天,他确实不再把电脑搬到床桌上,可他仍旧有意无意地制造噪音:晚上回来和K大声交谈,关门声很响。

第二天,我在一条走道上遇到他迎面走来,当时走道上除了我们两人没有路人。他低着头看手机,除非他不抬头看路,否则他应该是看到我了,我也看到他了。我们俩越走越近,他表现出专心致志看手机的样子。如果我不搭理他,我们会都假装没看见对方而擦身而过。接近他时,我给他打招呼:“上课去呢?”

听到我的话,他吃惊地抬头,“啊”了一声。我笑了,暗暗取笑J。

大三的时候,在专教,我和K的位置相邻,靠近角落,是个风水宝地。突然一天,J找了个借口把桌子搬到了我和K中间。过了段时间,他们知道了我在写小说。我有一个记录灵感的本子,用弹力带绑着。J好奇地问我写的什么,给他看看。我笑而不语。

J来报到时带了一本厚书、小说,这本书一直躺在角落里吃灰,他和室友开玩笑:“我看过的书比你多得多。”谁也无法验证真伪,但至少在后来的相处过程中从未看到J去过图书馆、或是看书,他要么待在专教、要么寝室,要么手机、要么电脑。可笑的是,一次因检查实习作业闲着站在走道上,当时周围只有我们两个同班同学,他问我去图书馆看什么书?我简单说了几句,小说、文学。他抱住手臂,一手撑着下巴,时不时点评两句,说几句不会错的没有自己观点的话——这瞬间当即让我回想起他和妹妹通话的那个形象,装模作样。我明白,我永远不会和J交心。

说回前面,J一直想知道我在写什么。我有意把那个记录的本子放在笔记本电脑上,出去上厕所。回来后,我发现它已经被打开过,弹力带缠绕的方式改变了。J未征得我同意便打开了它,假装什么都未发生过。

我从未如此憎恶过一个人,因为他卑劣、虚伪、懦弱……恨屋及乌,我也恨造成这一切的因由。更为可怕的是,他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月了,考研这条路我还要继续坚持吗?
癞皮狗般的喜欢一个人不会有好结果!
嗯,我和我的一个室友绝交了
如何在宿舍保持和在自习室一样的学习效率?
挥手说再见
一个人在离家很远的城市读书是一种什么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