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在日本刷碗月入1万,但是并不够花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101位真人故事

“我要1000盒口罩,快,有多少给我多少,十万火急。”
“一盒有50枚口罩,1000盒就是50000枚,将近30000多元,你确定要这么多?”
“对,我确定,快给我,我要捐回国内,捐到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
这是2020年在日本留学的我,做得最疯狂的一件事情。当我知道国内武汉口罩短缺的时候,立刻在日本各大药店求购口罩,捐赠回国内。
谁能想到,曾经刚到日本的我,交完学费后连一碗最普通的面都吃不起。
(远走异国他乡,在日本留学期间我吃了很多苦)
01
我是锁哥,1996年出生,祖籍江苏阜宁,儿时跟着打工的父母在上海漂泊,居无定所,小学阶段甚至每年都要转学。
从小我就知道,我和上海本地人不一样。同学大多数都是独生子,而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因为我的出生,父母交了很多罚款,甚至连家里养的猪、牛、羊都被拉走卖掉了。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无奈之下,父亲身上没有一分钱也敢跑到上海去打拼。
迫于生计他修过自行车,后来攒了一些钱就学着开大车跑货运,之后又卖水果。总之一切靠出卖体力能赚钱的路子,不怕苦的父亲都会一一尝试。
不过再难,父母都始终把我们姐弟三个带在身边抚养。那时,周末父母都会去打工,每次都会给我们留下两三块钱,让我们买方便面或者吃碗拉面。
(我和父母还有姐姐的照片)
尽管那会儿上海的物价还不算特别高,但这点钱我们姐弟几个也是吃不饱的。
七八岁的我经常会和朋友一起出去捡垃圾卖钱。捡垃圾的次数多了,我甚至还捡出了经验。比如商场、公园附近可以捡塑料瓶,住宅区、小卖店附近可以收废旧纸。
那时候日子虽苦,但有父母的陪伴就会很甜。
可是父母的工作并不固定,小学期间我几乎每年都要转学一次。我的成绩并不理想,也许与频繁转学不无关系。
在上海,我上小学转过五次学,等到上六年级时又回到江苏老家求学。
这样的漂泊让我特别没有归属感,每当我好不容易融入到新学校,适应了陌生的环境,又要转学离开。
久而久之,我的性格变得非常内向和孤僻。
(一辆自行车,伴随我整个初中阶段)
02
一开始转学之初,我内心都还有很多顾虑,担心新同学是否会排挤我,担心老师是否会认可我。
可频繁的转学后,我渐渐把自己的内心封闭了起来,在学校几乎都是独来独往。
回到江苏后,由于教材内容不一致,我也没有主动去找老师补课,学习成绩始终都不太理想。
当父母发现我心理上的问题时,又赶紧把我从江苏老家接回了上海上初中。
那时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是住在学校附近,只有我家离学校特别远。我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起床,骑车两个小时到学校,才能赶上七点半的第一节课。
(钱包里,至今我还保留着自己的学生照)
我知道父母为了我的学习,已经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可我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倒数。
加上我比较晚熟,很多同龄人都懂得道理,我却迟迟不开窍。对于这垫底的成绩,我丝毫也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父母把希望都放在学习更好的姐姐身上了,对姐姐的管教非常严厉,对我相对而言比较宽容。
但初中毕业那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性格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15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因为成绩太差,就不想再上学读高中了。
关于未来,我和父亲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父亲想让我去学门本事,他总觉得一技傍身,吃喝不愁,比如上职高学习汽修。
(我在日本也买了一辆二手车)
父亲觉得以后家家户户都会有车,学修车将来肯定不会失业。可我却觉得汽修不一定有前景,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初中毕业就尝试去餐厅打工。
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03
刚到餐厅时我年龄小,性格又特别内向,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极度社恐。像门口迎宾处大喊欢迎光临的工作,我是压根不敢尝试,只能去后厨帮忙传菜,送餐。
我记得那一天,有一桌客人点了一份鸡汤。黄亮亮的鸡汤上撒满了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枸杞,那味道简直是香飘四溢。
刚出锅的鸡汤用砂锅一直煲着,鸡汤还在锅里翻滚,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端着砂锅,向客人走去。
(日常打工的时候,累得只想席地而坐吃碗泡面)
可是前面有一个服务员,他背对着站我在面前。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讲话。
结果他一回手转身就撞到了我,热滚滚地鸡汤撒了我一手,手上瞬间就被烫起了鸡蛋大的泡,而他自己的手臂也被大面积烫伤。
事情发生后,我和那个服务员赶紧自救。第一时间,就用流动的清水冲了30多分钟,然后又抓紧时间涂了烫伤膏。
好在没有留疤,但如果仔细看,手上还会有一点点黑色的斑点。
虽然事后这个服务员并没有过多地埋怨我,但这件事给我心理上的震撼远大于身体上的伤害。
很多次躺在床上,我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中。
我想我这闷不做声的性格在工作中,不仅会伤害到自己,也会连累他人。
(在餐馆打工,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油鼓励)
有些人长大需要十八年,有些人长大需要一夜间,而有些人长大只需要一瞬间。
等我在餐厅的打工结束后,我就听从父亲的要求,去职高学汽车维修。
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2013年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大品牌的汽车4S店工作。
那时我母亲的工资一个月都有5000多元,而我实习期的工资一个月才只有800元。辛亏我平时都在家住,要不然连每个月租房的钱都不够。
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实习生的工作其实就是个打杂的,苦活累活都要抢着干,比如拖地、扫地、换机油。经常是手里的活还没干完,下一个工作就安排好了。
当我昏天黑地地干了一个月后,忽然觉得我的人生不能这样忙忙碌碌,又碌碌无为。
我果断选择辞职,在当地迅速又找了一份电子商务的工作,刚入职工资就有1600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日本不管多么累,我也坚持锻炼)
那时我特别后悔、惋惜,后悔我上学时没有拼命学习,惋惜我在职高浪费的两年光阴。
04
入职那几年刚好赶上电子商务行业的爆发,我像一块海绵,不断汲取知识。
我很珍惜在公司上班的机会,拼命地努力,几乎从事过各个岗位。从售前做到售后,从主管做到运营,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日子就这么步入正轨,但也波澜不惊。可在一次起和汽修班同学的聚会时一切都变了,我偶然了解到曾经的同窗毕业后去日本留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也萌生了一个念头,想要出国去闯荡一番。
(参加日本街头的万圣节活动)
四处了解后我才发现原来去日本留学并不太难。可以先攻读语言学校,毕业后就可以在日本读大学。
当时我和父母商量了一下想去日本留学,母亲却说留学开销不小,家里不一定能负担得起。
可我决心已定,拿着前期工作时攒的钱交了留学的费用,2015年踏上了去日本的旅途。
我一开始想得很简单,可以边上学边打工,因为在日本勤工俭学,每周可以工作28个小时。
可真到了日本后我却傻了眼。在国内仅仅是背了日本五十音图的我,连一些最基本的日常对话都不会。
为了尽快融入当地,我只能周六周天去学习日语,周一到周五打工赚钱。
(和我一起在日本餐厅打工的同事)
因为日语不好,我能选择的工作机会也是少得可怜,无奈下只能凭借出卖苦力在饭店刷碗。
没想到每个月刷碗,我也能赚到10000元人民币。但是月底一盘算,居然所剩无几。
我那时在日本一个月的房租是7000元人民币,两个人合租,我需要支付3500元,这样还剩下6500元。
日本的物价也是高得惊人,一瓶矿泉水按照当时的汇率,都要折合6元多。
吃一顿最便宜的便当,也要30多元。像在中国吃一碗普通的拉面,在日本都要花50多元钱。
(凭着洗碗,在日本我一个月居然赚到了1万元)
看着手里剩下的6500元,我哭笑不得。为了生活只能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每天的伙食费都尽量控制在100元以内,这样过了一个月后还能剩下3500元。
这3500元既要支付生活杂费,还要支付日常的交通费。毫不夸张地说,在日本的头两年,我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买过。
但是打工的钱仅仅能维持日常的生活,我每年的留学费用还需要支付46000元。
如何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赚到自己的学费,才是摆在我面前最大的困难。
05
其实刚出国的时候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当时我过于自信,总觉得桥到船头自然。出国时我行李箱里还塞了好几包方便面,朋友叫我带上一袋大米,我还嫌太沉了。
真到了日本,哪怕找到了月薪一万元的工作,也只能勉强解决当下的生活问题,未来的学费还没有着落,真的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脱下服务员的衣服,穿上西装,走在校园里我要好好学习)
不像现在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家里备好了足够的现金,生怕孩子在国外吃苦。
我当时只带了3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不到5万块,甚至还不够交第一年学费的,又管姐姐借了一些,才勉强在日本落脚。
那时每天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在想怎么才能养活自己。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我的一个无心之举,居然给我带来了一份持续不断的收入。
刚到日本时,我对大街小巷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看着和中国人外貌几乎没有任何差异的日本人,我很好奇生活差异怎么会如此巨大?
(我在日本还兼职干过地产中介)
在日本一年四季,无论是下雨还是下雪,都能看到女学生穿着短裙在路上行走,难道她们膝盖关节不冷么?
在日本的餐馆,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街头酒馆,就餐前都会给客人端上一杯放着满满冰块的凉水,难道他们的肠胃受得了么?
在日本的住宅区,冷不丁的就能碰见墓地,紧挨着房子或者道路,两两三三地竖满了墓碑,难道他们不忌讳么?
甚至在学校我都会发现老师批改试卷,错的是打钩;简历和大学申请书都要手写,以示礼貌;每天穿的衣服都不能一样,要不然会被认为不讲卫生;丢垃圾前要做垃圾分类,还要看准丢垃圾的时间,否则会被罚款。
(日本的地铁,也是人满为患)
就是这样奇怪的生活习惯,让我大开眼界。那时候刚好国内的自媒体开始兴起,我总喜欢把自己看到的这些情景拍成视频上传。
一开始就是兴趣使然,并没有学过专门的编辑剪辑,随手一拍随手上传。
可没想到到了2016年3月,刚刚做了几个月自媒体的我,就收获了一大批粉丝,足足有18万。
然后就有很多商家找到我寻求合作,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和朋友一起烧烤野炊)
可是后来我并没有沉迷于拍摄中。因为我一直都很清醒自己来日本的目的,是要读书要学习的,所以自媒体的创作也就搁置了一段时间。
06
与此同时,我大一的时候还干起了DG。
凭借着踏实肯干、薄利多销的口碑,到大二的时候我就赚了差不多30万。
就在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觉得日子走上了正轨的时候,不再为日常生活和学费发愁的时候,国内却爆发了疫情。
看着手中辛苦积攒的生活费,我利用自己当代购时的人脉和经验,第一时间就筹措了50000枚口罩,毅然决定全部捐赠回国内,捐赠给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是,就发生了开篇的那一幕。
(2020年,我在日本到处买口罩)
那个时候,我国内的家人所在的地区虽然还没有爆发疫情,但是也都再到处购买口罩。
我当时思考了很久,又另外买了5盒口罩寄回了家中。给武汉寄的50000枚口罩,我一只也没有动。
等到国内的疫情好转一些后,没想到国外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冠疫情,才发现国外防疫物资更是紧缺。
那时,我已经联系了两条生产线,从工厂开始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发往迪拜。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就赚了100万。
(终于凑齐了5万枚口罩,我全都捐回了国内)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不是赚黑心财,其实并没有。
当时在海外所有的防疫物资的价格都是透明的,只有一点点微利,不过迪拜当地并没有太多能生产防疫物资的工厂,只能依靠进口,他们非常相信中国制造,要量非常大。
除了繁忙的学习和工作,我在日本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其实在国内时,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并没有任何的亮点。可在日本,谁能想到居然有一个日本女孩和我谈起了恋爱。
虽然初恋的时光很短暂,但也让我明白了跨国恋爱,双方都必须付出足够多的耐心和体谅。
可是长期生活习惯的不同、饮食的差异甚至是对同一事件南辕北辙的看法,我和初恋并没有走到最后。
和初恋分手后,我落寞了很久,直到现在我的中国女朋友走入了我的心间。
(面朝大海,我一直在思考未来该何去何从)
07
现在是我在日本的第七年,近距离的接触当地文化,让我对日本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日本年轻人的日常,业余时间我又重新开启了短视频的创作。
这次重新投入,我不仅学会了脚本设计、视频剪辑,甚至还邀请了我的一位日本朋友参与日常拍摄。
她是当地的网红女演员,长相甜美,经常参与日本电视节目的制作。
没想到她的加盟,我们创作的第一个在日本如何问路的视频就一炮而红,更加坚定了我当一个主播的信心。
小孩眺望远方,成人思念故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家乡、对故土越发的想念。
如今我在日本已经大学毕业了,未来准备攻读博士,再回国发展,毕竟这里终究没有我的家。
(朋友就像美酒,越久越醇厚)
谁能想到当初在国内仅仅是读到职业高中的我,在日本这几年被生活磨砺了许多,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日本我昼夜颠倒洗过数以万计的碗、我不惧风雨独自穿梭过的药妆店、我饥渴难耐却不忍喝下的价格高昂的矿泉水,最终都化成了我生活中的过往。
我想这就是生活教会我的:
面对生活无论我们是小心翼翼,还是大大咧咧,困难总是不期而遇。但昨天的磨砺塑造了今天的自己,在磨砺中坚强,在磨砺中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综艺深夜跟拍中国小姐姐的独居日常,1年后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平平淡淡的日常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向华为日本公司致敬
我的姐姐在武汉
“口罩荒”没变“口罩慌”,日本的底气在哪里?
中国女孩在东京街头发口罩,善意的背后,她可不仅仅有神仙颜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