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虑父母看过来:我用15年经验告诉你,改善亲子关系的秘诀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414位真人故事
我是花卷妈,现居广东东莞。
高中时的一场家庭变故,让我瞬间长大。不得已,高二就参加了高考,结果一举考中本科。这也让我明白,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毕业后,我从事了教育行业,后来又做了心理咨询师。15年职业生涯,我接触到无数个问题孩子和父母。今天,我想和焦虑的家长们,好好聊聊亲子教育。
(这就是我)
01
我是80后独生女,父亲是中医,母亲在文化馆工作。
父母工作不错,所以只要我想要的东西,他们都能满足我。而且对我的教育也非常开明,不仅鼓励我去做自已喜欢的事,还让我大胆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
从小到大,只要我跟父母说话,他们就会停下手中的事,很专注地听我讲,不会拿忙来搪塞我。
放学回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父母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一切。
小时候不觉得父母这种教育有什么特别,后来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才知道,在孩子面前,父母的允许,能让孩子更勇敢地表达。父母的包容和欣赏,对孩子以后整个人生都特别重要。
(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
每晚睡觉前,父母都会跟我说晚安。我以为所有家庭都一样,跟同学一聊天才知道,这种仪式感,只有我家有。
这种快乐的家庭氛围,一直持续到我上高中。
高二时的某个夜晚,母亲跟我说,因为父亲工伤出事,家里没钱再供我读书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对从小不愁吃穿的我来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竟然家里会因为没钱,让我无法继续读书?
我哭着求母亲再想想办法,可是母亲无奈的眼神,说明了一切。
连续三四个晚上,我夜夜失眠,再想到母亲痛苦的样子,真是心如刀绞。我不想辍学,不想早早嫁人,更不想一辈子待在这个小城市。
(小时候,妈妈带我出外游玩)
对未知的恐慌,让我觉得,既然父母没办法支付我高三的学费,那我为何不可以高二提前参加高考?从那以后,我发了狠劲学习。
下课做题,放学后教室里其他人都走了,我还在做题。晚上同学们都休息了,我还借着走廊的灯光在看书。
我仅仅用了半个学期,就上完了高三所有课程,跳级参加高考,也是全校唯一跳级参加高考的学生。没想到,竟然真的考上了大学!
家庭的突然变故,让我明白,自已的人生要靠自已。高考成功,也更加让我明白,永远不要说自已没有机会,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因为我特别喜欢英语,毕业以后很想做英语老师。毕业后,我利用自已的英语强项,应聘到长沙一家教培机构,做了英语老师,分别教初一和三年级的学生。
(当英语老师的时候)
02
没去上课之前,心想我一个大学生,教小学生和初一学生,还不是绰绰有余的事?
没想到,现实很快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接手的小学生,进班时有40人,一段时间后,竟只剩下5人。
看着教室里稀稀拉拉的学生,连我自已都懵了,怎么学生越来越少?
后来才发现,是我不懂小学生们的心理,他们不喜欢照本宣科,喜欢声情并茂的上课方式。再加上小学生们上课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我只会一味地严厉呵斥,更加剧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找到原因后,我恶补了儿童心理学知识,又去观摩其他老师的上课方式。很快就找到了精髓,学生也从5个慢慢开始增多。
(英语班的孩子们)
小学生的问题找到了,初中孩子的问题又来了。我发现有几个孩子,不管我讲得多么声情并茂,人家压根不听,一来就趴在桌子睡觉,到点书一收,书包一背就回家了。
仔细一问,才知他们根本就不想上课,都是父母逼着来的。
其中一个女孩对我说,她活得太累!原来阻碍他们学习的是他们的情绪。
孩子们的种种表现,让我开始研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什么心理?对待家长又是什么心理?
为此,我特意去深度学习儿童心理学,才明白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所思所想都不一样,得有针对性的教学。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深入研究儿童心理。
(给早教班家长讲如何看孩子的身体动作)
2012年我离开了教培机构,去了一家知名的早教中心。从那以后,天天跟0-6岁的小朋友打交道。
为了能正确引导孩子,我把这几年的研究全用在了教学上,几乎全年无休,一年上了3000多节课,是整个区域上课最多的老师。
虽然很辛苦,但是内心真得很快乐。
工作越来越顺,感情也有了结果。一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男友,他在东莞做健康管理工作。
我们聊得很投缘,如今终于修成了正果,婚后,我来到了东莞。
我很快就投入到了新的工作环境,和小朋友们接触多了,也发现0-6岁年龄段的孩子都特别粘人。
可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问题,处理起来却特别粗暴,甚至说非常嫌弃,有的是推开,或者是吼骂。
(和早教班的孩子们在一起)
03
其中有个孩子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他特别粘人,妈妈每次来送他上课,他都哭得非常伤心,而他妈妈总是很粗暴地一把把他推开。
慢慢我发现,这个孩子变“懂事了”不粘妈妈了,只是呆呆地坐在那,眼里没有光,人坐在教室里,心却不知在哪。
和他互动时,他也配合,只是缺少了小孩子那份天真和活力。
每每看到他这个表情,我总是特别无力,即使我在课堂上再用心地教孩子,他们回去还是要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情绪出现问题,甚至有的留下永久心理创伤。
如果我能引导父母进教室,跟着我学怎么和孩子沟通,怎么说话孩子肯听,又怎么跟孩子互动,那是不是事半功倍?
后来,我总会留出一定的互动时间,引导父母进教室,跟着我们学怎么和孩子沟通,怎么跟孩子互动,怎么系统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
(给高中生家长讲如何跟孩子沟通)
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很多父母直观地掌握了一些育儿技巧。
慢慢地,我这种方法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
很多家长告诉我,以前不懂孩子情绪,孩子一乱发脾气,或者一不听话,自已就忍不住吼孩子,结果孩子的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
越教越能发现问题,所以2020年,我勇敢地迈出了创业第一步,成立了花卷妈育儿工作室。
我通过这些年学习的知识,以及丰富的实操经验,一字一句教父母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处理情绪问题。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天给12个家长做一对一咨询,晚上又连续讲课,导致当天嗓子就哑得发不出来声音。
老公看在眼里,心疼不已,劝我说不要太拼,但是强烈的使命感让我不能停下来,因为家长们需要帮助。
(早教中心的老师们)
曾经遇到一对母女,母亲学历不高,一心想好好教育女儿。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直很努力去争取各种条件。为提高女儿的成绩,也报了各种补习班,可孩子的成绩反而一塌糊涂。
母亲向我哭诉,说把所有精力都给了女儿,连儿子都忽略了,女儿却以这个成绩面对她。
然而,女儿听到母亲的话时,当场就崩溃了,一边哭一边说,学不会又不敢跟父母讲,怕浪费母亲的钱。所以每次都是硬着头皮去上课,根本听不进去,渐渐成了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
听了母女两人的哭诉,我才知道,母亲为了让女儿好好学习,经常在她面前提及未来的就业压力,天天给孩子灌输就业难的大环境。
(培训会后和家长们在一起)
04
久而久之,孩子担心母亲花钱,又担心未来,越学越不好。女儿跟母亲沟通,母亲又听不进去,导致母女相互折磨。
从这对母女身上,我发现懂比爱更重要。太多父母不懂跟孩子沟通,打着爱的名义,把亲子关系处得连陌生人都不如。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常态现象。
其实,这样的案例很多,亲子关系大多处于崩溃边缘。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会换位思考,更要学会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来找我,我的日常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可人的精力有限,即便我一天十几个咨询,我也无法帮助更多人。
2020年疫情的来临,无法面对面给家长解决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网上培训,开始在线上开启了直播分享育儿知识。从一开始直播间只有3人,到20人,最后变成8000人在线,我的育儿直播间,爆了。
(线上讲亲子教育)
看着一个个家长们用了我的方法后,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好,我也开心不已。可是因为常年超负荷工作,我的身体发出了警报。在直播近600场后,我彻底垮了!
两次住院手术,而一住院我的流量就直线下降,一些不怀好意的同行黑粉也来落井下石,抨击抹黑我。我开始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
可就是这样,我还想着赶快好起来,那些家长们还需要我的帮助。
但是女儿的一句话,却让我崩溃。女儿说,“妈妈,你都在教别的妈妈陪孩子,爱孩子。可是,你却没有时间陪伴我,我宁愿你不赚钱不买礼物,也想你多陪陪我。妈妈,我花多少零花钱能买你的时间?”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自从女儿2015年女儿出生后,我常年把时间用在教学上,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女儿。
(哭泣中的女儿)
女儿的话,身体的病疼,开始让我考虑,我自已都陪不了女儿,又怎么能去帮助别的家长呢?
于是,我决定休息半年,继续学习研究各个心理学课程,看了国内外大量心理学著作,再通过自已的实战经验,终于研究出了适合中国家长的情绪管理系统。
通过这个过程,不但把我自已的情绪疗愈好了,还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没想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经常陷入抑郁的朋友,用了我的方法,一个月不到,就变得开朗乐观起来。
发现这套系统好用,我决定用这个方法,再去帮助更多深陷情绪泥潭的家长们。
我悄悄给18000多位妈妈们,传授了这个方法。其实一个家庭中,妈妈们才是情绪的根源者,只是很多妈妈她们自已也无法摆脱焦虑、暴躁的情绪。
(与育儿师专家团合影)
05
其中一个妈妈,生完孩子得了产后抑郁,这样的状态持续了10年,常常因为一件小问题,大发雷霆,事后又懊恼不已。
有一次,就因为孩子吃饭问题,突然跟先生发生急烈地争吵,说出了非常难听的话。那一次的争吵,也差点让家庭散了。
后来,她意识到问题,走进了我的课堂,心理创伤被抹平,人也开始变得积极开朗起来。
很多时候,不是妈妈们不对,而是她们缺少关爱,也缺少处理情绪的方法,请对她们少一些苛责,多一点关爱。
所以,职业生涯15年,我一直鼓励家长,尤其是妈妈,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做好自已,才能成为孩子眼里的那道光。
(我的育儿工作室)
回头看,生命中经历的种种磨难,不过是命运赐予我包装丑陋的礼物。
如果没有孩子对我不陪伴的“控诉”,如果没有两次住院,如果没有自已崩溃,陷入深深地焦虑,或许这样的情绪系统永远不会诞生。
所以,我感恩生命所有的馈赠,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父母改变自已固有的错误教育理念,把亲子关系处得更和谐。
也希望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不管生于怎样的原生家庭,都能得到关爱和尊重,化解各种不良关系带来的负面情绪。

(抖音搜索“花卷妈·亲子沟通关注主人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之间最好的样子,不过如此
​儿子中考失利,母子先后从18楼跳下,细节让人痛心:废掉一个孩子,就一直说他,说他…….
李中莹亲子关系经典语录(六)
叶一茜微信吐槽女儿:好的亲子关系,从好好说话开始
育儿观点丨高考出分日:妈妈,高考失利后我是不是不配做你的孩子了?
高情商父母的教育宝典:化解愤怒,爱的表达才能更完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