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恋物癖症状和成因。

​疯狂迷恋女性丝袜、内衣、足部,不惜铤而走险盗窃、偷拍收藏起来……人们通常把这种行为叫做“恋物癖”。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这种行为被称为“恋物障碍”。可是,我认为这两个称谓都不科学,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

“恋物癖”带着不道德的意味,这就已经不对了,还有精神科大夫认为这是性变态,也有歧视的意味。无法自控地恋物其实是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种性心理障碍,病人是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触犯了法规当依法处理,但我们不应该用道德标准去批判、辱骂患者。

“恋物障碍”则强调了恋物的行为表现,但没有指出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我认为,无法自控的恋物行为的核心是极度强烈的心理渴求,患者的潜意识层面形成了病理性条件反射,一想到特定物品或躯体部位就兴奋。这与烟瘾、毒瘾的“心瘾”是一致的,只不过恋物引起的兴奋与性有关。

因此我把其归为成瘾范畴,提出“恋物成瘾”概念,并从成瘾角度出发找到了最高效、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以前,赌博成瘾被认为是冲动控制障碍,后来医学界才发现其属于成瘾的本质,转变思路后,业界找到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相信,随着临床研究发展,我提出的“恋物成瘾”理念将会得到认可。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恋物成瘾”的患病标准和症状特点。

到底怎样才算“恋物成瘾”?

其实,大部分男性看到妙曼女郎穿着丝袜、泳衣、内衣等较暴露的衣物时,都会忍不住想多瞅几眼,这是男人的天性,不爱看才不正常。而且,这种喜欢是可控的,只是隔空欣赏,远观而不亵想。

但“恋物成瘾”的喜欢程度比这强烈得多,患者疯狂着迷、不可自拔。如果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则可初步诊断为恋物成瘾:

A. 至少6个月,通过使用无生命物体或高度特定地聚焦于非生殖器的身体部位从而激起个体反复的强烈的性唤起,表现为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

B. 这种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 恋物障碍的对象不包括用于变装的衣物或为达到生殖器触觉刺激而专门设计的器具(如振动器)。患者的恋物行为可以是一种多重感官的体验,包括在自慰的时手握、品尝、摩擦、或嗅闻恋物对象,或倾向于在性接触的过程中,让性伴侣穿戴或使用恋物对象。

恋物成瘾有什么危害?

有不少青少年患者对于该疾病没有科学的认识,发现自己有这种特殊偏好之后,自己也会用“有色眼光”看待自己,认为自己道德败坏,对不起父母。可是他们又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更加控制不了对内心对恋物行为的强烈渴求,整天脑子里都想着恋物的画面,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在这种渴望和自责的矛盾中,青少年患者容易患上抑郁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对于成年患者,有不少个案在单身时并不觉得这恋物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麻烦,但在与女性恋爱或者婚姻后,危害才逐渐显露。这些患者通常羞于告诉性伴侣自己有特殊偏好,不敢要求性伴侣穿戴或使用恋物对象。而当患者所迷恋的物品或躯体部位在性交中无法获得时,往往难以进行正常性生活,造成性功能失调。

更严重的是,一些患者就算正处于正常恋爱或婚姻关系中,也倾向于利用所迷恋的物体单独进行自慰,对正常的性交反而提不起欲望。这些因素不但令两人关系受到破坏,还会给患者带来焦虑、痛苦等负性情绪,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甚至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难度加大。

很多患者还有收藏、收集恋物对象的高度渴望,甚至忍不住通过非法手段,比如偷窃女性衣物、用手机偷拍女性足部等等,新闻报道里的“内衣贼”、“丝袜色魔”大多都是恋物成瘾患者。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社会造成伤害,作案人自己也往往备受心灵煎熬,他们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受到内心渴求的驱动,无法自控。

2013年,山东一名男子盗窃丝袜被抓,民警在他家中搜出5000多双丝袜

可见,恋物成瘾对患者、家庭、社会都存在很大危害,而且拖延的时间越长,条件反射越牢固,甚至有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并发症,治疗难度越大。所以,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至关重要。不过,有些人把恋物行为整合到正常的性生活的一部分,且并没有引起自己或他人痛苦、心理和社会角色的损害,或其他不良后果时,则不符合恋物成瘾的诊断标准,属于无恋物成瘾的恋物行为。

为什么会患上恋物成瘾?

从来只听说过男性迷恋女性衣物,没听说过女性迷恋男性衣物,是吗?的确,在有记录的临床样本中,恋物成瘾患者一般均为男性,是一种“男科病”。这也许与两性的生理差异密切相关,男性的雄性激素导致男性的性冲动比女性的强得多。可为什么患上恋物成瘾的只是少数男性呢?这疾病往往与患者幼儿时期遇到的不良性刺激紧密相关,最常见的是患者小时候曾经玩弄女性内衣,丝袜等衣物,并持续到青春期。

作为懵懂的小男孩,他并不一定意识到这是女性特有的物品,但他玩的时候觉得很舒服,大人也不注意,他便时常拿来玩弄。因此,恋物行为往往出现在幼儿时期,到青春期后,患者玩物时会伴随自慰行为。一旦玩物与自慰结合,患者体验到强烈的性快感,形成了条件反射,便很容易会发展成恋物成瘾。

比如我曾经治疗过的一个患者,他在小时候很喜欢把湿的女性内衣穿在自己内裤里,觉得很好玩;他爸妈对此不在意,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到初中毕业时,他已经发展成很严重的恋物成瘾,看到别人家晾晒的女性内衣,就忍不住偷。恋物成瘾中的其中一种——恋足成瘾,也是同样道理。我治疗过的大部分病例都是在小时候被成年的女性用脚挑逗过他的生殖器,埋下祸根。有一个患者对此印象还很深刻,他3、4岁的时候,妈妈带他去澡堂,洗澡的时候,一些阿姨逗他玩,用脚去触碰他的“小鸡鸡”。

他当时并不明白阿姨们为什么要这样逗他,但觉得挺舒服的,后来他妈妈带他再去澡堂时,他就有冲动偷偷地往阿姨那边挪,阿姨可能会再逗他的“小鸡鸡”,他就特别开心。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他就形成条件反射了,对女性的脚有好感,一想到就开心,慢慢发展成恋足成瘾,只有女性的脚才能引起性兴奋。另一些不良的性刺激还包括,到了男童性意识萌芽的时候(约3、4岁),其母亲或身边的女性仍在他们面前穿着得十分暴露。

大人们以为小男孩不懂事,其实孩子已经慢慢有生理冲动了,可他知道那是母亲,会因为自己有“感觉”而感到自责,这样的心理压抑和冲突也容易引起性心理障碍。通常,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就发现自己不对劲了,但他们往往不敢告诉别人,觉得很羞耻,虽然每次“玩物”时感到很兴奋很刺激,但过后又陷入懊恼。

慢慢地,他们形成了“玩物”后就心烦,一心烦又想通过“玩物”来解压的恶性循环,最后发展到每当烦恼、无聊或者高兴的时候,就想实施“玩物”的严重地步。所以,在此告诫各位家长,千万别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对其造成不良性刺激,并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玩物的苗头,要及时介入,不宜粗暴阻止,应该首先给予理解,在逐步引导、开解,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很可能是抑郁、双相患者久治不愈的原因!
清华博士偷窥女性裙底,是病了不是错了
不必歧视,恋物癖是一种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治愈的疾病!
性心理障碍
恋物癖真有那么可怕吗?医生:他们也很矛盾,更需要你的帮助
十大性偏好障碍触目惊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