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印记】吴林锁 / 追寻红色足迹:从武乡到麻田

追寻红色足迹:从武乡到麻田

                    吴林锁

        三晋大地的武乡、麻田是抗战圣地,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太行奶娘。

       从武乡到麻田,八路军由发展到壮大,由游击战到奔赴全国抗日主战场,一路播散革命的种子,点燃了抗日烽火成燎原烈火。

       5.29,随同东姚中心校党总支,追寻红色足迹,开展学党史主题活动,从太行东麓跨越巍巍大山到太行西麓,近距离感受抗战圣地,景仰抗战圣地,接受红色的革命洗礼。

       武乡,武装之乡,地处太行西麓,依太行,面浊漳,沟深壑陡,林丰草茂,有着独特山地优势。最重要的是抗战时,武乡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却有9万多人参加了各类抗日团体,有2万多人为抗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淳朴的太行儿女用热血铸成了热爱党热爱八路军的坚定信念。

       抗战爆发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左权、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四进四出武乡,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500多个日日夜夜,创建了晋冀豫敌后抗日根据地,指挥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指引太行儿女和八路军战士以顽强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精神阻击了日寇的进攻。著名的百团大战就是他们在这里运筹帏幄,决胜千里,谱写的辉煌篇章。

       站在王家庄八路军总部的院子里,我端祥着普普通通的四合院,让思绪穿越80多年的时空去寻觅当年小院极不平凡的岁月。

       仿佛看见了和蔼可亲的朱老总及各位将领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们以超人的智慧在军用地图前圈圈点点,分析战情,排兵布阵。从他们欣喜的表情可以看到,也许是他们又一次找到战机,为日寇设好了口袋阵,等待鬼子钻进口袋痛痛快快地敲打;也许是他们找到了绝好的设伏地点,准备出奇制胜一举全歼顽敌。

       仿佛听到屋内传来“嘀嘀嗒嗒”的收发电报声,机要科的人员,正在破译鬼子的电码,向八路军传递情报,下达作战命令,指挥太行儿女浴血奋战奋勇杀敌。

       遥望太行山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好像看到在灌木丛中,隐藏着八路军千军万马的身影,他们正在运用游击战术,利用有利的地形,把鬼子引诱到高山上,小丘旁,河滩上,小巷里,用棍棒、石头、土地雷,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灵活的游击战术把敌人弄得晕头转向,胆颤心惊,一个个被歼灭。

       在崎岖的山路上,好像看到人民群众给八路军送水送粮送给养,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把伤员抬下火线疗伤,大爷大娘亲自把自己的儿郎送上战场杀东洋,以人间的大爱与八路军缔结了生死相依的军民情谊。

       我收回狂奔的思绪,沿着八路军的足迹,翻太行,越沟涧,穿过峡谷百里长廊,麻田小镇已在眼前。

       麻田四面环山,山峻峰险,中间的小盆地一目瞭然,是个易守难攻的重要战略要地。八路军从武乡辗转到麻田,一住就是五年之久。

       走进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幅幅英雄的照片和雕塑令人肃然起敬,一件件英雄用过的实物勾起缅怀之情。

       驻足在左权将军一家三口的温馨照片前,泪眼婆娑。这张照片是左权将军与妻子刘志兰、女儿左太北的合影。谁知道,仅仅二年光阴,这张照片成了一家三口生离死别的永恒留念。1940年5月刘志兰带着不满百日的女儿回到延安,左权将军则留在太行山区继续领导抗日。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实行大扫荡,左权将军在麻田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转移,不幸牺性。一个早年的黄埔系高材生,曾留学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八路军高级将领,为了民族的解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7岁。

       我曾想,左权将军身为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官,在掩护总部突围转移时,完全有可能隐蔽好自已,或者跟在队伍后面让其他人冲锋陷阵,这样自己的危险就会极大降低。可他是共产党人,必须冲锋在前,以牺牲自己换来同志们的安全,正是共产党人这样的情怀和崇高人格,才赢得了民心,迎来了民族的解放。“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左权将军是一座不朽的丰碑高高矗立在太行山上。

 

        当目光落在在纪念馆陈列的八路军战士穿过的草鞋和棉衣,使用的刀枪剑戟和自制的土地雷土手枪时,不禁心酸泪崩。

       谁能想到,八路军战士就是穿着这样破烂的草鞋,在太行山锋利的石头上与穿着大马靴的日寇展开巧妙的周旋;谁能想到,八路军缺衣少食,吞冰咽糠,在清漳河畔击退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谁能想到,那些原始的兵器和自制的土地雷土手枪,抵挡住了日寇的飞机大炮。八年抗战,小米加步机,终于粉碎了日寇亡我中华的野心。

       就是这样的一群中国人创造了一种精神:用血肉之躯筑成抗日救亡的钢铁长城;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意志同日寇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无论何时都把人民利益看作高于一切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一太行精神。

      走出纪念馆,我发出了灵魂的拷问,在岁月静好的今天,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是生活不易?我找到了不言而喻的答案。

        五月的暖风微微吹起,我们一行踏着八路军的足迹穿行在武乡到麻田的百里画廊,画廊已把青山绿水的美丽画卷铺开在太行山上,《在太行山上》的战歌回荡在耳旁。我把太行精神,太行意志,太行大爱装进心里,融入血脉,砥砺在奋进的路上。

作者:吴林锁,东姚镇芬草峪人,中学高级教师,热爱文学,喜欢我心写我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色记忆 | 烽火八月太行魂
张国华 | 红色武乡常在 太行精神永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麻田八路军总部:抗战精英聚太行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左权脱贫记① | 唱民歌建民宿,打造IP奔小康
观天下之奇观,登武乡之板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