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慈欣聊接触外星文明;贾樟柯对话刘震云、五条人;《收获》杂志特辑|文化纪录片推荐

11月16日上线的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由B站出品,BBC Science Unit承制,一共三集内容,每集约50分钟。享誉世界的科幻作家、因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刘慈欣作为本片的线索人物与讲述人。而出现在这个纪录片中的几位科学家和宇宙探索者,也会带来更多激发人们思考的专业话题。

11月9日上线,由今日头条出品,贾樟柯监制并作为采访者的文化对谈节目《贾乙丙丁》播出两集内容。第一次是和刘震云,第二次是和“五条人”乐队的仁科茂涛。而未来,在这档节目中,观众还会看到的对他谈嘉宾有李宇春、许知远、朱珠、张继科、邬建安、单霁翔等来自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

同样还是由今日头条出品的文化对谈类节目《在岛屿读书》11月17日播出了第二集。上周已经推荐过第一集,本集内容,除了三位书屋管理员外,还邀请了《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来分界书屋回顾《收获》杂志的发展历程,与其命运相关的余华、苏童都聊起了早年的创作。

01 谨慎对话外星文明

探索外星世界的奥秘,不但是科学家的使命,也是众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近些年争先表达的主题。《未来漫游指南》的第一集就是探讨与外星文明接触的话题。而刘慈欣在表述中,则对主动接触外星文明表示担忧。他把外星文明比作是孩子们面对的陌生人,不去主动回应,在他看来甚至是一种常识。

其实这在他的小说《三体》中已经有所体现:一个科学家向外星文明发送了一条消息,导致各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这就是刘慈欣对主动接触外星文明的悲观态度,“不要回答”才能安全,他赞同采取被动的监听和观测方式对待外星文明,理由是这样不会暴露人类自己。

而在现实中,也绝对不乏主动向外星球发送信息的人,也正是这些人给刘慈欣带来灵感去创作小说。比如地外智慧文明通讯研究所主席道格拉斯·A·瓦科奇博士,就是来自真实世界中的例子。

瓦科奇告诉我们,早在1962年,也就是距今正好60年前,乌克兰一台发射机就第一次尝试向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发送信息。其采用的方式是摩斯电码,内容是表达“和平”的俄语单词,这次发送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

此后的几十年中,地球用不同的先进方式多次发送信息到外星球。如果外星生物给出回应,我们是否要继续回复?对此问题,瓦科奇却和刘慈欣持相反的态度,他认为要积极对话才是正确的选择。

而有意思的是,我们的行为是在探索未来的可能性,而极有可能的是,我们也在寻求更远古时代留下的,与外星球接触过的痕迹。特别是当科学家们发现来自几十亿光年的引力波时,就会大胆猜测这意味着几亿年前,人类与外星文明就有过接触和碰撞,只是我们到现在才能接收到那时传递来的信号。

 02 泪眼与穷眼

看对谈节目,最过瘾的是摘取到独特有趣的观点。贾樟柯与刘震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乡村记忆,但是在《贾乙丙丁》第一集“文思”的话题下,我更感兴趣的是刘震云对鲁迅曹雪芹作品的看法。

刘震云在大学讲课时,会问学生,鲁迅笔下的阿Q,其人物特点是什么?他们大多回答一些经常提及的“精神胜利法”,或者是所谓的“国民性”等等。刘震云说这些都不对,阿Q的特点是“没老婆”,祥林嫂的特点是没有丈夫,孔乙己同样也是独身一人。他说鲁迅写的都是孤苦伶仃的人。

而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界,脱离时代背景来看,鲁迅也是在写人的孤独境遇。刘震云作为一个研究文学,创作文学的人,他用自己的敏锐视角观察到了鲁迅笔下一批人物的共性,和共性背后所传达出来的某种深刻含义。

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刘震云在节目中强调一个创作者,无论是作家还是导演,能够成就作品的关键在于“功夫在诗外”的哲学能力,还有逻辑层面的加分项。接下来,他以曹雪芹为例,来印证自己的这个观点。

他说曹雪芹是在用一个林黛玉的泪眼和刘姥姥的穷眼来看周围环境和眼前世界,而泪眼和穷眼就是曹雪芹能够称为大师的地方。刘震云认为这两点是极大的哲学观念,是奠定文学作品这座大厦的基石与支柱。

03 公交车上的吟唱

与刘震云的对话,是在一个火车站改造的摄影棚里,而采访五条人,地点是在流动的公交车上。看贾樟柯的电影,听五条人的歌,你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共性与天然连接,特别是后者在舞台上的表演风格,与《站台》等贾樟柯早期的电影基调非常相符。

而他们的相遇,则是在平遥国际电影节上,五条人带来的现场演出,与电影节气质挺搭。贾樟柯、赵涛、徐克,甚至是高龄前辈电影人谢飞导演,也跟着节奏在台上舞动。有过这样的“亲密接触”和对彼此精神世界的确认,贾樟柯做这档节目,邀请“五条人”做对谈嘉宾就变得顺理成章。

贾樟柯拍摄过“故乡三部曲”,影片中散发着浓厚的县城气息,而五条人2009年发表的第一张专辑的名字就叫《县城记》。对故乡和县城的记忆,让三个人有了谈话的默契,音乐是自然生发的产物,兴致所至,仁科就弹起吉他,唱起了自己创作的第一首歌。

听仁科聊家乡海丰的细节,总能找到和贾樟柯的汾阳相似的气息。地方口音是这期的主题,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鲜活个体生命的证明,是可以追溯到生命起始和归处的标记。当他们的音色里有了地道的当地口音,成为一种具有辨识度的符号,反而就变成了具有世界性的音乐语言。

04《收获》是作家成长的摇篮

程永新在2018年出版了《一个人的文学史》。在这套书中,有众多中国作家的书信往来和对谈,作为《收获》杂志的主编,他的角度是非常典型的见证人的视角。而这次来《在岛屿读书》节目,也算是和余华、苏童这些老朋友叙旧。而西川还是那个说话最少的聆听者。

上世纪80年代,苏童和余华就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小说作品那是他们那代作家出道和成名的必经之路。所以,苏童说当时作为编辑的程永新是他们文学道路上重要的伯乐型人物。

1995年,余华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最初是想写成短篇在《收获》上发表。但是越写越长,程永新第一次“催稿”,余华说写成了中篇,等到下一期要上稿的时候,余华说是写成了长篇小说。这就是余华成名作诞生的过程。我作为高中生,最初看的就是1998年版的《许三观卖血记》,以及三部曲的另外两本《活着》《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最初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短篇小说是《四月三日事件》1986年。2021年年底,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又联合出版了最新版本的余华短篇合集合集名字就是《四月三日事件》,其中也收录了包括《1986年》在内的十三部短篇小说。

追溯源头,《收获》杂志于1957年由作家巴金靳以两人创办,到现在已经有65年的历史,可以想见,在超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长河中,这本文学杂志见证了多少文坛轶事,及知名作家的成长、发迹与成名。翻看创刊号的第一篇,就是鲁迅的文章《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而这本杂志“收获”两个字的封面字体后来采用的不是最初的美术字,而是从鲁迅手写的字库中找出收获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作家的署名,为了彰显刊物的特性,都是用作家手写的名字印在杂志上。而对于那些作家来说,上海巨鹿路675号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地址之一,那是收获》杂志的所在地。

而对我来说,除了文学,我也能从一些职业特性找到某些共鸣。我做过杂志编辑图书编辑,而《收获》这类文学双月刊可以说是这两者的结合体因为杂志很多时候编辑是亲自写稿创作的,《收获》的编辑更像是图书编辑,自己不是创作者,服务于作者的人。有时候想想,即使自己创作不出厉害的作品,能够在编辑生涯里经手那么多作家的稿件,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相关推荐

《在岛屿读书》第一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华文集 ◇ 原鄉書院
中国当代最有名的作家,一起拍了一档综艺
谭飞对话宋方金:莫言、余华等作家的“网红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拍电影,写小说,做学术……“文二代”入场
余华说在莫言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路
收获 |一本杂志撑起一个传奇时代,幕后的他被称为中国的“良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