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傲,败亡之道。


谁都知道骄傲是大错,然而,谁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说出亵慢的言语,流露狂傲的态度。
 
生活中也遇到很多朋友,本是聪明精干,事业方面本可以更上一层楼,然而与生俱来的傲气,成为一种不自知的障碍,使他们裹足不前。
 
最近网络红人辛巴翻车了,原因是代言了一款假燕窝。辛巴曾经有多火,他有粉丝三千多万,这个粉丝量不管在哪个平台都是神一样的存在,据说他的带货能力是另两位网络红人薇娅和李佳琦的总和。

但是辛巴这个人一直争议很大,这和辛巴直播的风格有关,要么骂徒弟,要么骂网红明星,要么喝醉酒在直播间发飙,喜欢他的人就会觉得他真性情,很喜欢他,不喜欢他的人,就会极度讨厌。
 

其实一开始,燕窝事件并没闹这么大,只是有人说他卖的燕窝不行,要一个解释。

一般人遇到这样的问题,都是会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如说李佳琦,他也因为“不粘锅”事件翻车,但是他立马道歉和说明情况,态度很好。

做错了事情,立正挨打,承认错误就行,可是这个风格,不是辛巴一贯做事的“风格”。

他直接在直播间大骂,说这是黑粉在搞事,对方是敲诈勒索,很硬气地说:“倾家荡产也要告到底”。

有一句粗话,屎不臭,挑起来臭,对辛巴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他偏偏要把事情闹大。

于是这个事情就继续发酵,职业打假人王海下场手撕辛巴。并且对该产品进行了检测报告。

辛巴一开始还是硬扛,但还有许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这个事情,扛不住之后辛巴开始道歉。

他终于承认确实存在夸大宣传的事实,要召回全部产品,并退一赔三。

可是事情不是他想结束就可以结束的,还有许多官媒开始质疑他的赔偿进度和方案。

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说,这次被立案调查的,不仅仅是假燕窝,甚至还包括辛巴团队售卖的其他产品,都在调查范围之内。

这一次,辛巴真的摊上事了。

这大概就是我们俗语说的: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给其九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之一:傲慢
 
某种程度上说,年轻的曾国藩犯过傲慢的错误,但他都能在事后认真反省、改正,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人格,所以曾国藩说的“凶德致败者”是他从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训诫。
 
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兵必败。在西方,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一个高傲的人,必然不能容忍别人,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王阳明说,“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一个自傲,傲慢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人际关系、人脉的,不仅如此,他们可能连最起码的父母、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
 
人有傲骨,可以顶天立地。但人有傲气,一字之差,足能令你一败涂地。

这些日子,闲来无事把《三国演义》又追了一遍,80多集的连续剧,再加上较真的脾气,要不停的一边追剧一边翻看原著和历史资料,以求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人物的真面目,拖拖拉拉竟然追了一月之久。
 
看个剧、看篇故事就要写写观后感,可能是喜欢码字得人的通病。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心中对《三国演义》有一千种领悟。如果想写《三国演义》的观后感大概能写出几百篇了。
 
我就谈谈《三国演义》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傲必败!
 


1.、傲,败亡之道。
 
《三国演义》中,若推傲慢之首,必数关羽关二爷。
 
我们都知道,先主刘备有两个兄弟,分别是关羽、张飞。早期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关张二人无条件支持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跟随其辗转各地出生入死。因此!关羽与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心腹爱将,是蜀汉集团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对蜀汉政权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羽、张飞虽然军事能力突出,在蜀国的建国路上创造了许多军事奇迹。但是二人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其性格上的缺陷,是其军旅生涯中最致命的因素。二人皆因性格原因身首异处。可悲可叹!
 
关羽的失败,全在于他过于骄傲。关羽是猛将,有勇有谋,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等,都足以证明他的能力非凡。
 
但过于高傲自恋却让关羽败亡!
 
关羽一生看得起的人有限,除了自己的两个生死弟兄刘备张飞,再有就是兢兢业业、忠心事主的赵云,五虎上将初封时,他可是连老将黄忠都不愿与之同列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樊城之战中,曹操将领于禁被擒,关二爷问于禁:“于禁,来之前可否听说是说在此统军?”于禁答:“知道,是云长将军!”
 
二爷一捋长髯:“既知道,还敢来?想当年我斩颜良、诛文丑之际你可是在旁边看着呢.......”
 
我擦了喂!这股傲慢之气隔着屏幕都在汩汩往外冒!
 
就连驰名天下,受后人无限敬仰膜拜的军师诸葛亮,关羽其实也从来没真正的看得起过。
 
自从刘备请出了卧龙以后,关羽就对诸葛先生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他都不顺眼。博望坡战,诸葛军师首次点兵派将,关羽也是极不情愿地领命而去。
 
赤壁之战,诸葛亮派关羽去华容道堵曹操,可是这位老兄连自己写的军令状都能无视。虽然他放了曹操是义气所致,但其中也暗含着对诸葛亮的藐视。行军打仗,将领服从上级命令是天职,而关羽敢违反军令,这也意味着他对上级的看不起。
 
再后来,军师诸葛亮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还特地再三叮嘱其:“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因为担心,诸葛亮让关羽重复了三遍。
 
结果呢?关二爷又把卧龙的话当耳旁风。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孙权派人去向关羽提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
 
按理从级别上,孙权是一方霸主、一方诸侯,王级的人物,关羽不过是另一位诸侯刘备的麾下将领,从家世上来说其实关羽算是高攀。
 
另外你关二爷就算眼高于顶,连王侯的儿子也看不上,那婉言谢绝就是了。但是我们的关二爷,愣是一捋长髯,傲慢的甩出一句:“虎女焉能配犬子?”
 
这、这、这......,就有点太瞧不起人了,不仅违背了当初诸葛亮“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还令受此侮辱的东吴君臣群情激奋,转而联合曹操,誓要雪此奇耻大辱。
 
关羽在樊城水淹七军,傲慢之情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东吴方面当关羽听说孙权拜陆逊为将代替吕蒙时,他说:“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惧!”
 
而富于谋略的陆逊代替吕蒙后,又是写信又是送礼,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关羽更是麻痹大意。对于别人的话,关云长根本听不进去,每每都感觉自己下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而别人说的都是没用的。
 
综上所述,直接导致了孙、曹夹击,关羽兵败麦城,一代英雄死在鼠辈的刀下,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2、谦和,成就一代枭雄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代枭雄,叱咤风云。这样的一位雄主,按理必是俾睨群雄,俯视众生的,其实不然,曹操一生礼贤下士、谦恭待人、胸襟阔达,而他的雄图霸业也恰恰是因为他拥有这些这些优良品质的结果。
 
曹操,这位历来惹人争议的历史风云人物,在我看来,他却有着超凡的气度,阔达的胸襟,海一样的情怀。《三国演义》中不乏这方面的精彩描写。
 
(一)相逢一笑泯恩仇
 
曹操东征张绣,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尤其是折了爱将典韦,长子曹昂,此时的曹操痛不欲生。在这种背景下,面对来降的张绣,面对自己的杀子仇人,曹操却牵着张绣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曹操的此等胸怀,常人岂能与之相比。
 
袁绍讨伐曹操前,让主簿陈琳写了一篇檄文。这篇檄文洋洋洒洒,力陈了曹操的诸多罪状,连其祖父、父亲都不放过。曹操看了这篇檄文,出了一身汗,自己正犯的头风病也因此顿愈。
 
后来,曹操攻下冀州后,见刀斧手拥着一人,仔细一看,竟是陈琳,就对陈琳说:“汝前为本初(袁绍的字)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陈琳回答得也很巧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之人都劝曹操杀掉陈琳,曹操却赦免了他,并任命陈琳为从事。这件事也足见曹操的宽容大度。
 
(二)身为伯乐惜良马
 
关羽在曹操处得知兄长刘备下落后,在未讨得出关公文情况下,急匆匆前往袁绍处寻兄,寻兄路上夺关斩将。面对此种情况,曹操却一连发出三道公文,命令守关将士给关羽放行,第三道公文更是在得知关羽杀了自己守关将士的情况下发出的。试想,曹操若非英雄海量,岂能有如此之举。
 
袁绍在官渡败绩后,惶惶逃走,尽弃图书、车仗、金帛等。曹军清理战场时,在图书中发现了一束书信,都是许都与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的书信。左右之人向曹操建议:“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让手下人把书信全部烧毁,更不再问。由此亦可见曹操胸襟之一斑。
 
(三)不计声名保功臣
 
许攸为曹操献计,乌巢劫粮,水淹冀州,功不可没。但其人却狂妄自大、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不得人心。曹操统领众将入冀州城时,许攸以鞭指城门对曹操大喊:“阿瞒(曹操小字),汝不得我,安能入此门?”对此等无礼之人,曹操却一笑了之。
 
 
又一天,许褚骑马从冀州东门过,正迎许攸,许攸喊住许褚,道:“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许褚忍无可忍,拔剑杀了许攸,提其头来见曹操,曹操却说:“子远(许攸的字)与吾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深责许褚,并令人厚葬许攸。试想,曹操若是心胸狭窄之人,或许狂妄的许攸有几个脑袋也早已掉完了。
 


综上所述,曹操的确具有政治家的英雄气量,海一样的心胸。而能拥有这样气量的人,恰恰是因为时常揣着一颗谦和的心。
 
不然如关二爷,别人放下身价向他求亲他尚且口出狂言:“虎女焉能配犬子”,更遑论有人如陈琳般写檄文辱及他父、祖,如许攸般大庭广众之下揭不堪老底,那关二爷势必要把他脑袋拧下来当球踢的。
 
在曹操身上,充分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整部剧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曹操每遇到一个良才能将,必然倒履相迎,甚至俯身给整理衣裳鞋履。

魏蜀吴三国中,曹操所输的是年龄,没有熬过孙权刘备,不然,统一天下的必然是曹操。
 


3、谦和是一种教养

《圣经中》有段话:多少人因骄傲而漏掉恩典,失去恩典。骄傲的人既为人所不欢迎的,更是神所憎恶的。骄傲之罪犹如可怕可憎的大痳疯,我们只有谦卑才能承受一切的应许和福分,因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人类经历了几千年文明的洗礼,其实说白了,傲气和谦和已经上升到教养问题。一个人傲气,走到哪里都高昂着头、俾睨众生,其实就是一种没有教养的行为。反之,接人待物谦虚温和,令人如沐春风,不信去看他身后,必然出自一个知书达理、有教养的家庭!
 
如何称的上有教养,我总结了十条,希望和朋友们共勉。
 
人有教养的十个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二、谈吐有节:
有礼貌,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三、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四、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一个劲自己夸夸其谈,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五、注意交谈技巧: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六、不自傲:
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七、信守诺言:
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自己承诺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八、关怀他人:
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九、大度:
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十、富有同情心:
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我十岁以前还住在农村,那时家里条件虽然还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因为父母都在县城上班,在村里算得上比较优越的家庭。排行最小,父母宠爱,兄姐不敢惹。
 
那时村里的二大娘时常跟我妈吐槽我:“你家这个三丫头啊,长大了不知道当多大的官,平时在路上碰见她,愿意理人就哼一声,不愿理人连眼皮都不抬!”
 
小时候不懂事,认为那是好话,真以为自己长大了能当大官。今日看看一事无成的我,方才明白,人,失败是有原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读后感
关羽死后,当刘备对张飞说出这三句话后,蜀汉败亡便已成了定局
陆逊的必胜之招——《三国演义》导读系列之四十九——晨光孟语第1738期
三国演义99处与史实不符下
《三国演义》中到底有哪些历史欺骗了我们数百年?
经典三国演义搞笑问答:关羽为什么是红脸? 人人网 -日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