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对“中风”,抢救不如尽早预防!平时做到这八点,远离发病危险

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宣传口号是“争分夺秒,挽回生命”

我国是卒中大国,脑卒中是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病因。其实高达90%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卒中的基础是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减肥、戒烟和定期体力活动。

为什么脑卒中一直为死亡首因?

01 慢性病人越来越多

影响脑卒中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中,有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糖尿病,可见慢性病是影响我国脑卒中防治任务的重要因素。

02 习惯大鱼大肉

现在,大鱼大肉成了常态,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肥胖、心脏病、脑卒中高发。而且,太多人每天没有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03 腰围越来越粗

腹部脂肪聚集对健康伤害最大。肥胖不仅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易增加患癌风险。

04 口味越来越重

食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很多人喜欢吃点咸菜,或者用酱油烹调,无形之中都增加了盐的摄取。

05 一直戒不掉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致命因素。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一氧化氮、一些氧化物质会导致交感兴奋、心率血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06 睡得越来越晚

长期熬夜的危害比你想象中大。熬夜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心血管病变又是引发心肌梗塞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做到8点,远离卒中!

1. 每天走一点

自然健康快步走作为一种常见的运动干预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起到减少体内脂肪,降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作用。而且,如果将健康快步走和日常的健康饮食方式相互结合起来,还能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几率。

2. 吃得淡一点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成为健康隐患,不健康饮食是主要危险因素。国家卫健委启动了“三减三健”的专项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三减”即减少盐类摄入,减少糖类摄入,减少油脂摄入。

减盐——成人每天别超5克;减油——每天别超25克;减糖——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3. 吃得杂一点

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多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水平较高的水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和富含白蛋白的鱼类和海产品等,而红肉类(猪牛羊肉等)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减少,这样的膳食模式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4. 吃得素一点

还要培养多吃新鲜蔬果的习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蔬菜摄入量大约为0.6~1斤/天,水果200~350克/天。尽可能选用应季的蔬菜和水果。

5. 睡得早一点

睡眠是一件自然而又必不可少的事情,别在熬夜中折损健康、折磨精神,这样不值!还是早点睡觉吧,超过23点睡觉算熬夜。

6. 心情好一点

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会加重心脑负担,这时往往容易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现在大家还要“安顿好心,调整好情绪”

7. 体重轻一点

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当运动,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8. 运动多一点

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老人,其血液黏稠度高,如果长时间不动,下肢深静脉血流瘀滞,很可能形成血栓。所以,久坐时注意活动下肢关节,做做深呼吸,每隔1小时起身走动走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昼夜血压比值可预测死亡的危险
15个心血管疾病的“密友”,您有几个?
我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 年版)-一级预防(1)高血压
什么样的高血压更危险?最容易发生猝死的3种高血压,你必须知道
它是糖尿病的危险“伙伴”,糖友们要注意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