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伟: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生态涵养的关系

原标题: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生态涵养的关系推动渝东北地区科学发展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何伟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在“一圈两翼”战略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域。这里仅就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谈几点认识。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意义深远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号角。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是实现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三峡库区、秦巴山区列为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库区,促进水源涵养、水质安全、生物多样、洪水调蓄、土壤保持,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重庆实际的创新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引导区域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定位明确

渝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既面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也承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渝东北地区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就是立足渝东北实际,因地制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引领渝东北走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做好山水这篇大文章。

建好“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关键是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实现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在生态涵养中加快发展的目标。全会提出的“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把渝东北地区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渝东北实际出发创新生态涵养发展模式

构筑生态屏障,夯实涵养基础。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深山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生态系统、城镇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屏障体系。以保护区域内河流和水库为重点,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污水流入。按照“控源、截污、清淤、增容、拓岸、筑绿、造景、营栖”的原则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沿江(河)城市和重点乡镇集聚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岩体、塌岸等地质灾害防治。

发展生态经济,培育涵养产业。主动对接《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大纲》等国家战略,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的结合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业,鼓励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向“生态涵养发展区”转移,对矿产业等进行战略性调整。科学规划和布局独具三峡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如奉节的脐橙、云阳的牛羊、巫溪的魔芋、巫山的烟叶),发展特色手编、针织、木雕、石雕等工艺品。

高山移民搬迁,实现涵养扶贫。引导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采取梯度搬迁、集中搬迁、插花搬迁、异地搬迁等多种方式组织“移民式扶贫”。结合小城镇建设、农民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地灾避让搬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工程,合理规划安置区。发挥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特困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启动的政策叠加效应,努力形成“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格局,引导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

整合三大资源,打造涵养旅游。有效整合独具三峡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高峡平湖”三大资源,联手打造“长江三峡世界级旅游品牌”。以精品景区和乡村旅游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康体健身旅游、科普文化旅游,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生态涵养旅游区”。抓好道路、码头、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形成旅游产业链。

建设生态新村,实现涵养致富。因地制宜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和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鼓励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推广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和可降解地膜,控制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杜绝污水灌溉和白色污染。与森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旅游潮相结合,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分类规划城镇,突出涵养功能。充分利用三峡库区复杂的地理环境要素,着力构筑环境景观的异质性和城镇形态的多样性,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时代特点”的小城镇。挖掘内涵丰富的三峡地域文化(如巫文化、民俗文化、诗城文化、忠义文化),依托白帝城、宁厂古镇等恢复民族特色浓郁的风情古镇。以生态链条为核心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产品的互补。推进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能源梯级利用和物料循环利用,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试点。

遏制源头污染,评估涵养绩效。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重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排污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强化企业排污监督管理。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和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推进船舶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利用生态工程修复废弃矿区。针对不同类型消落区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城镇岸坡防护等问题,分类制订保留保护、生态修复、卫生防疫、水库清漂和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开展消落区控源─减源─增汇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建立跟踪监测、预警系统和评估体系,对“生态涵养区状况”适时评估。

创新补偿机制,实现涵养外溢。探索市场机制和财政政策的具体办法,将片区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稳定投入来源。构建国家层面、流域层面、企业层面三位一体的生态涵养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导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贡献度考核指标,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与旅游发展类指标的考核权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返乡置业人群占比最高 盘点重庆各区县购房价格点
区域发展差异化 资源利用最优化 整体功能最大化——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情况调查
重磅!重庆以后只分五个区了?!全重庆的人都赶快来看看!
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看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
深入推动城市更新提升 大力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我的卧🐯湾】马培雄|渝万高铁,让我牵挂的一条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