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待小人有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君子有小人。我们喜欢和君子共处,不喜欢与小人接触。但是,当避免不了要与小人相处的时候,古人留下一句话,让我们借鉴:待君子不恶,待小人有礼。
        君子内心坦荡,胸怀宽广,即使我们有所怠慢,君子也不挂怀。所以与君子相处,随其自然,不需拘谨,持真性情即可。
        小人心胸狭小,眼界浅短,稍有不到位,便感觉自己怠慢了他。如果有所失礼,小人更会记仇。所以,与小人相处,宜时时小心,并时时抬举。
        唐朝有一名臣,叫郭子仪,此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并得到善终。他与小人的相处就采取“有礼”的方式。有这样一个故事。其同朝大臣卢杞,有一次到郭子仪家拜访,郭子仪赶紧安排家人、内眷、仆人等全部回避开,自己一人正装接待这位卢杞。此人走后,家人问郭子仪:“其它大臣来访,大人都是着装随意,家人们都不回避。为何此人来了却这样与以往不同?”郭子仪说:“你们有所不知。此人内心阴暗、胸怀狭小、容易记仇且睚眦必报。此人相貌丑陋,且脸上有一青痣。我怕家中女眷见了忍不住窍笑,引起他的误会。”后来卢杞掌了重权后,便开始打击报复。而郭子仪因为识得此人是小人、且深知与小人相处之道,他的后人没有被卢杞报复。

        一般情况下,我们敬仰君子,因而与君子相处时表现得非常尊敬。我们讨厌小人,因而与小人相处时表现得不屑一顾。然而,君子不会因为你尊敬他而改变自己,他仍然按照自己的修为与周围相处。小人却会因为你的不屑一顾而怀恨在心。所以,待小人有礼,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然而并不尽此。
        古人云:“防小人之道,正己为先。而“正己”实则是修身。那么,“有礼”,就是自身修养的体现,自身学识的展现。我们与周围的人相处,当自身修养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后,当然不需要去主观界定某人是“君子”、某人是“小人”。如果一个人认为他人是小人、自己是君子的时候,只能证明自己还不是君子,虽然不一定是小人。因为君子不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更不会看低他人。他会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
        曾经被朋友请去吃饭。朋友热情自豪地介绍说:“史大哥修为很高啦,已经到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了。”我内心哂然,纠正朋友说:“我只说人话,不会说鬼话。” 所以,待小人“有礼”,待君子也同样“有礼”。
        “待君子不恶,待小人有礼”,作为一般的涉世学问,是可以的。一个能够自律、严谨的君子,应该还会明白另一层意思:圣贤之人,不仅仅讲自身修养,他还应该承担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所以,以“有礼”对待小人,也有感化“小人”的内心期许,希望他有朝一日恍然开悟、走上人生正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和小人相处(精辟!)
也说君子和小人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国馆丨如何与小人打交道?
易经(308)对自己苛刻一点
用你的大气,面对小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