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文化:岳飞无愧于民族英雄。但他的结局早就命中注定。

民族英雄的称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理解。单纯从狭义的角度,那就是这样的:“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广义的角度,则是扩展到了“为本民族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岳飞是无愧于民族英雄称号的。

今天想探讨的是:岳飞被害,是早就命中注定的结局。

因为“陈桥兵变”取得了天下、当了皇帝,因此宋朝一直采取的是“重文轻武”的策略,武将处处受制,宋朝的武功必然先天不足。这就为北宋、南宋一直对北方的游牧民族采取守势的最根本原因。

但是,当岳飞的军队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南宋仍然不让岳飞继续打下去,而是让其班师。并且,还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岳飞要“迎二圣还朝”,将被金国俘虏的两个皇帝接回来,这触动了现任皇帝赵构的最核心利益。试想一下,如果那两个皇帝回来了,赵构的皇位原本属于“非法理”得到的,必然要还回去。赵构内心里绝对不希望如此。

第二:岳飞提出的“迎二圣还朝”,符合了人民百姓的愿望,利于团结北方民众齐心抗金,但是,这个口号的提出,搞得赵构不得不面上表示支持。此举让赵构对岳飞生了恨意。

第三:秦桧,这是一个最关键的人物。他为金国做过事,当过文书。从他的行为上看,他是十足的为金国服务的汉奸叛徒。他采取了多种手段取得了赵构的信任,获得了权力,是议和投降派的主要成员。他接受了金国“杀害岳飞”的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

第四:战争是消耗大量物资的。当时南宋国内有农民起义,官员、大地主又不断搜刮民财,导致国家财力不足。赵构不愿意在这方面耗费钱财,因而选择了投降议和。

第五:朝廷其它官员也不是很支持岳飞。如果岳飞真的成功的将二圣接回来,那岳飞的地位将远远超过那些文官,文官们在岳飞面前的优越感将荡然无存。

第六:岳飞不懂政治。岳飞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提出了“连结河朔”的抗金战略,赢得了北方民众的支持;提出的“迎二圣还朝”口号,同样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但是,这些都深深刺痛了现任皇帝赵构的心。当民众不断追捧“岳家军”、赞美岳飞,同时岳飞的军队越来越强大的时候,赵构必然会起疑心。岳飞不懂得这些,因而随着战事的不断发展,赵构对岳飞的防范也就越来越深。并且,岳飞还劝过赵构立太祖的后代为太子,插手皇家内事,这同样是非常不妥的。

所以,在绍兴十一年宋金两国签订和约后,解除了岳飞以及其它武将的兵权,解散了岳家军,秦桧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因为岳飞不死,赵构内心便始终有一块心病。所以,岳飞的结局,就是命中注定的。

历史不能重演。但是,仍然可以假设某种可能。那么,我就试着演示一下其它的可能性:

如果金国人有足够的智慧,完全可以将那两个皇帝送还岳飞,让岳飞将二圣带回朝廷。那么,南宋将会出现无解的政治内乱。因为每个皇帝都不会甘心在野,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庞臣团队。那么,金国也不需要再发动战争了。用不了几年,南宋自己就内耗干巴了。

赵构有足够的识见和气魄,在岳飞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的时候,完全可以放手一搏,说不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南宋由此走向强大也是可能的。

岳飞懂得政治,就会接受农民赵义军杨幺的建议,将其收编,一同抗金。如果懂得政治,知道如何保全自己,那么,既要及时领会皇帝的想法,又要与金国采取一个均势,而不是自己单方面要“直捣黄龙”、“迎二圣还朝”。

如果秦桧懂得历史,就不会那么胡来,给自己留一下千古骂名、万世跪罪。朱熹评价他说:“始则倡邪议以误国,继则挟虏势以要君。”

历史不能重演。之所以做几个假设,是因为从赵构、岳飞、到秦桧,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位置。君君、臣臣,就是让皇帝守住皇帝的本分,大臣守住大臣的本分。因为不守本分,所以,赵构投降、秦桧卖国,岳飞就是一个“不忠君”的武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高宗赵构手迹(谋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的秦桧大家知道吧,就是他当皇帝时发生的,无能且昏啊)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杀害民族英雄岳飞?
这位皇帝19岁被敌人扣作人质,一生都被敌人追杀,最后还活了81岁
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中最贪财的他,为何权位最高,结局最好?-今日头条
南宋“中兴四将”,各方面都不拔尖的韩世忠为何结局反而最好?
岳飞提出一个建议,让宋高宗彻夜难眠,最终导致岳飞悲惨的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