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业访谈——小迷糊的三年职业之路
userphoto

2022.09.18 北京

关注
前言:小迷糊工作三年了,期间换过公司换过业务;今天通过一个简单访谈,来看看她的职业历程,聊记录和分享。

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

小迷糊:蜂鸟网一年,作业两年;在作业帮直播、硬件、AI等多个业务,自己主要聚焦在课程拉新运营方向。

我:第一份工作是怎么做出选择的

小迷糊:19年考研二战失败,缺乏实习经历,跨行业跨城市找工作,不像校招生有秋招春招可以收割offer;当时觉得考研两年浪费了比较多时间,就想尽快工作,所以期望并不是很高,半个月拿到了两个offer,其中有一个在面试环节给我的感觉是小作坊很不正规,所以就选择了蜂鸟网。

我:为什么选择跳槽?

小迷糊: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工作满一年,我认为是个跳槽的时间节点;另一方面是当时的运营工作逻辑和内容都比较简单,时间久了就觉得重复无聊,提升空间有限;再加上的核心人员和其他小伙伴陆续离职,这点对我有一些影响,同时也没有新人尽快补位,很多工作杂事落到自己头上干不过来,就想出去看看了。

我:当时为什么选择了作业帮呢?

小迷糊:我在上一家公司主要负责做摄影课程产品这块,属于在线教培成人方向,当时做在线教培中最好的去处应该是k12方向,除了投作业帮之外,也投了猿辅导、新东方、学而思这些,作业帮是很快有面试进展并且给了offer的,从当时的视角来看,觉得作业帮的业务很成熟,是规模团队并且在快速增长,有体系的管理和明确的分工,面试官也足够专业,就直接去了。

当时也有蜂鸟的同事跳槽去作业帮、字节等,对我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吧。

我:你觉得你当时为什么能面进去?

小迷糊:我面的岗位是课程运营,团队A和团队B都有面试过;最开始是面团队A,但当时自己也挺菜的,没面过;隔段时间又再尝试投了一次,正好碰上团队B度快速扩张,加上第二次面试准备更充足,所以就拿到了offer,我认为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的,因为后续进来的小伙伴我觉得都比我经验丰富。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团队并且一起为一个方向协同合作是一种缘分。

我:什么时候离开的团队B?

小迷糊:双减落地之后,整个行业遇到了政策调整,当时业务面临比较大规模的裁员,职能团队和规模团队都有,一开始我被告知我是安全的,但第二天就被告知能留下来的名额进一步缩减,引荐我去了团队C,需要走内部活水的面试,相当于通过调岗的方式继续留在公司。

我:你觉得为什么你能留下来,而没被裁?

小迷糊:一方自己在面试方面有很认真地准备,面这个岗位的人同时有好几个,能明显感觉到竞争,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吧;另一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领导和同事的推荐背书,同时也有认识的伙伴本身以前在团队C工作,可以侧面了解一些业务信息,以上3个因素都可以帮助自己快速调整面试心态,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去面试。

我:你觉得怎样才能得到别人背书?

小迷糊:我觉得最基础的是做事要真诚,得认真做事,积极帮助上级解决问题;另一块是得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去承担责任;更重要的点,这些特质也好,做的事情也好,都得能够让别人看到。

我:后面为什么又离开团队C了呢?

小迷糊:hhh,如果回过头来看,会发现自己过去的每一次的主动选择离开,都是因为我判断当下的工作内容对自己的提升空间可能到达瓶颈的阶段了,或许需要主动迎来一些变化,对自己会更好一些。

我:选择去团队D是因为?

小迷糊:当时公司整体大方向就要给这块业务投入大量资源;再加上这会是一次打破以往业务模型的全新的探索模式,我自己对这种从0到1的探索天然就感兴趣,也认为在创新业务里面对个人的锻炼会比较多。

另外团队D中有不少都是过往熟悉的伙伴,过去不太需要磨合,能快速投入到模式验证中去。

我:最后为什么又离开团队D了?

小迷糊: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想要验证的新模式宣告失败了,正好另外一个前领导的业务需要扩大,在深度了解之后,我判断在这个阶段去加入,对业务扩张有帮助;另外对于产品、业务和团队自己觉得都很匹配,也真是机缘巧合,聊完之后就开始积极做准备了。

我:这些年这么多次调整的和变动,有些什么感悟想要分享吗?

小迷糊: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每次自己做的主动选择,大概率都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想想这里面背后的逻辑在于,想要离开是因为当下有了不满足,也有新的诉求;而自己的主动选择虽然可能会引入新的困难和问题,但能够解决当下的不满足,也能带来新的机会和价值,所以相比握着不动,主动选择带来的结果更好。

另外一点是不要太过悲观,这一点也是你经常跟我说的,危机里也会有机会。我觉得虽然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政策调整,但对自己来说,相较于原本不太变化的成熟业务,虽然看着欣欣向荣但背后蕴藏着危机。

身处危机之中时会强迫自己主动思考,会进一步获取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个人来看,肯定是危机中的实力更强的。

还有就是洗牌的变化也意味着可能有新的机会点。

最后想说的就是一件事如果没有拿到好的结果,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包括今年这一轮轮裁员,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大环境、政策的问题;要做成一件事,个人努力只是其中一必要但非决定性的因素。

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得会和自己和解。

:)

最近文章:
我们这代人如何养老?
高考祛魅,非必要不死磕
父亲的背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迷糊学编织第一集、二、三集
话说小迷糊
与年轻法务谈心:看沃尔玛中国总法律顾问的24小时 | 法务部
武林外传看职场升迁
周朝阳赚钱语录精华(3):有些事早做准备比较好,比如35岁职业危机
干货:阿里政委到底是做什么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